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必净注射液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腔内修复术后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徐朝军 宋岚 +2 位作者 刘丹薇 倪广生 谭元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患者腔内修复术后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血管外科收治的Stanford B型AD行腔内修复术患者60例,将患...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患者腔内修复术后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血管外科收治的Stanford B型AD行腔内修复术患者6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必净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血必净组术中给予以血必净注射液100 mL+生理盐水50 mL静脉滴注(滴注),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均每日2次,连续治疗3 d.于术前和术后1、2、3 d采集外周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液中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并观察两组预后情况.结果 随着时间延长,两组术后CRP、TNF-α、IL-6水平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上述指标均明显升高,CRP(mg/L)、TNF-α(ng/L)均于术后2 d达峰值(对照组:CRP为146.34±13.92,TNF-α为72.22±7.63;血必净组:CRP为114.92±9.89,TNF-α为53.44±6.80),IL-6(ng/L)于术后1 d达峰值(对照组为146.08±10.29,血必净组为117.88±8.84),随后下降,均于术后3 d达到谷值(对照组CRP、TNF-α、IL-6分别为112.59±8.54、43.73±4.10、70.03±4.66,血必净组CRP、TNF-α、IL-6分别为87.75±7.67、39.43±4.63、56.65±3.27),且同一时间点血必净组CRP、TNF-α、IL-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术后3 d的变化最显著〔CRP(mg/L):87.75±7.67比112.59±8.54,TNF-α(ng/L):39.43±4.63比43.73±4.10,IL-6(ng/L):56.65±3.27比70.03±4.66,均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肾衰竭、严重低氧血症、感染、截瘫、支架移位等严重并发症,无院内死亡病例,均康复出院.结论 Stanford B型AD腔内修复术后患者炎症反应被激活,表现为大量炎症因子释放,血必净注射液能抑制炎症反应,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腔内修复术 血必净注射液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导丝抓捕器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程良昊 尹晓清 +2 位作者 徐朝军 程宇 吴建梅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11期818-821,共4页
目的研究导丝抓捕器系统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Stanford B型主动脉病人67例,将其分为两组,A组57例,采用逆向导丝引导行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手术; B组10例,为逆向导丝引导技术失败后立即改为右侧桡动脉穿刺置入导... 目的研究导丝抓捕器系统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Stanford B型主动脉病人67例,将其分为两组,A组57例,采用逆向导丝引导行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手术; B组10例,为逆向导丝引导技术失败后立即改为右侧桡动脉穿刺置入导丝抓捕系统,采用正、逆向结合行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结果A组手术成功率为85. 1%,B组成功率为100. 0%,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主动脉夹层破口数为1. 9±0. 8,B组为3. 4±0. 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组织、器官灌注不良率少于B组(15. 8%比60. 0%,P <0. 05); A组假腔为(21. 7±7. 4) mm,小于B组的(29. 6±9. 1) 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有3例术后并发左上肢灌注不良综合征,立即予以行左-右腋动脉转流术,B组出现1例术后逆向撕裂进展为A型主动脉夹层,予行孙氏手术后,病人成功恢复痊愈出院。A组手术时间及射线曝光时间分别为(147. 8±22. 6)分钟和(267. 1±29. 1)秒,均短于B组的(174. 2±26. 2)分钟和(522. 9±67. 4)秒(P <0. 05)。夹层破口越多,在一定程度上明显延长射线曝光时间(R^2=0. 47,95%CI:0. 1051~0. 9197,P <0. 05),多数病例术后保持随访,均无明显内漏出现。结论主动脉夹层破口较多增加手术难度,增加术中X线曝光时间。在复杂、多破口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中使用导丝抓捕系统安全可靠,可获得较高的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导丝抓捕器 血管内膜破口 X线曝光时间
下载PDF
经穴电针刺激麻醉对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效果、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税林辉 张胜康 +4 位作者 彭赛 周启 周代勇 徐朝军 宋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6期1135-1139,共5页
目的:观察经穴电针刺激麻醉对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效果、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月~2023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直肠癌根治术的97例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全凭静脉麻醉)和观察组(n=49,对照组的基... 目的:观察经穴电针刺激麻醉对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效果、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月~2023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直肠癌根治术的97例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全凭静脉麻醉)和观察组(n=49,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经穴电针刺激麻醉)。对比两组麻醉药物追加量、血流动力学、疼痛评分、免疫功能指标、应激反应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罗库溴铵用量、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更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麻醉诱导期(T1)~麻醉结束时(T3)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毕CD8+更低,CD4+、自然杀伤(NK)细胞、CD4+/CD8+更高,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醇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经穴电针刺激麻醉用于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可减少其他麻醉药物的用药量,减轻疼痛,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应激反应,改善免疫抑制,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穴电针刺激麻醉 老年 直肠癌根治术 麻醉效果 应激反应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