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艾灸对脾虚大鼠血浆β-内啡肽、胃动素、生长抑素的影响
被引量:
22
1
作者
谭静
常小荣
+5 位作者
严洁
易受乡
林亚平
岳增辉
刘密
彭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3498-3502,共5页
目的:探讨艾灸对大黄所致脾虚大鼠一般症状、血清D-木糖(D-xylose)、血浆β-内啡肽(β-EP)、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温和灸组、隔姜灸组.大黄水煎剂灌胃制作脾虚模型,观...
目的:探讨艾灸对大黄所致脾虚大鼠一般症状、血清D-木糖(D-xylose)、血浆β-内啡肽(β-EP)、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温和灸组、隔姜灸组.大黄水煎剂灌胃制作脾虚模型,观察大鼠一般状况,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β-EP、MTL、SS的水平,比色分析法测定血清D-木糖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D-木糖、血浆β-EP、MTL含量明显降低,一般症状积分、SS含量明显增高(P<0.01);艾灸后,大鼠一般症状积分较艾灸前(4.50±1.08vs7.30±1.16,3.30±0.94vs7.60±0.84,P<0.01)、模型组(4.50±1.08vs10.70±1.25,3.30±0.94vs10.70±1.25,P<0.01)明显降低,差异极显著;大鼠血清D-木糖增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18.816±2.7981vs14.009±1.7188,21.370±1.6750vs14.009±1.7188,P<0.01);以上变化均以隔姜灸更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后血浆β-EP含量增加(223.38±50.20vs150.06±35.97,199.52±52.88vs150.06±35.97,P<0.01,P<0.05)、MTL含量增加(379.64±68.06vs305.16±51.99,366.47±41.81vs305.16±51.99,P<0.01,P<0.05),SS含量降低(44.20±4.06vs64.03±19.12,36.78±8.34vs64.03±19.12,P<0.05,P<0.01),但两种灸法之间未体现差异.结论:温和灸、隔姜灸足三里、中脘等穴均能明显改善实验性脾虚大鼠的一般症状,提高血清D-木糖含量,并以隔姜灸作用更佳;均能纠正脾虚时紊乱的血浆β-EP、MTL、SS的水平,这可能是治疗脾虚证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脾虚
Β-内啡肽
胃动素
生长抑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艾灸对脾虚大鼠血浆β-内啡肽、胃动素、生长抑素的影响
被引量:
22
1
作者
谭静
常小荣
严洁
易受乡
林亚平
岳增辉
刘密
彭艳
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湖南省经穴脏腑相关重点研究室
出处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3498-3502,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基金资助项目
No.2009CB522904
+3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30973802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基金资助项目
No.08A048~~
文摘
目的:探讨艾灸对大黄所致脾虚大鼠一般症状、血清D-木糖(D-xylose)、血浆β-内啡肽(β-EP)、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温和灸组、隔姜灸组.大黄水煎剂灌胃制作脾虚模型,观察大鼠一般状况,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β-EP、MTL、SS的水平,比色分析法测定血清D-木糖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D-木糖、血浆β-EP、MTL含量明显降低,一般症状积分、SS含量明显增高(P<0.01);艾灸后,大鼠一般症状积分较艾灸前(4.50±1.08vs7.30±1.16,3.30±0.94vs7.60±0.84,P<0.01)、模型组(4.50±1.08vs10.70±1.25,3.30±0.94vs10.70±1.25,P<0.01)明显降低,差异极显著;大鼠血清D-木糖增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18.816±2.7981vs14.009±1.7188,21.370±1.6750vs14.009±1.7188,P<0.01);以上变化均以隔姜灸更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后血浆β-EP含量增加(223.38±50.20vs150.06±35.97,199.52±52.88vs150.06±35.97,P<0.01,P<0.05)、MTL含量增加(379.64±68.06vs305.16±51.99,366.47±41.81vs305.16±51.99,P<0.01,P<0.05),SS含量降低(44.20±4.06vs64.03±19.12,36.78±8.34vs64.03±19.12,P<0.05,P<0.01),但两种灸法之间未体现差异.结论:温和灸、隔姜灸足三里、中脘等穴均能明显改善实验性脾虚大鼠的一般症状,提高血清D-木糖含量,并以隔姜灸作用更佳;均能纠正脾虚时紊乱的血浆β-EP、MTL、SS的水平,这可能是治疗脾虚证的作用机制之一.
关键词
灸法
脾虚
Β-内啡肽
胃动素
生长抑素
Keywords
Moxibustion
Spleen deficiency
β-endorphin
Motilin
Somatostatin
分类号
R245.8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艾灸对脾虚大鼠血浆β-内啡肽、胃动素、生长抑素的影响
谭静
常小荣
严洁
易受乡
林亚平
岳增辉
刘密
彭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