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灸对脾虚大鼠血浆β-内啡肽、胃动素、生长抑素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谭静 常小荣 +5 位作者 严洁 易受乡 林亚平 岳增辉 刘密 彭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3498-3502,共5页
目的:探讨艾灸对大黄所致脾虚大鼠一般症状、血清D-木糖(D-xylose)、血浆β-内啡肽(β-EP)、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温和灸组、隔姜灸组.大黄水煎剂灌胃制作脾虚模型,观... 目的:探讨艾灸对大黄所致脾虚大鼠一般症状、血清D-木糖(D-xylose)、血浆β-内啡肽(β-EP)、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温和灸组、隔姜灸组.大黄水煎剂灌胃制作脾虚模型,观察大鼠一般状况,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β-EP、MTL、SS的水平,比色分析法测定血清D-木糖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D-木糖、血浆β-EP、MTL含量明显降低,一般症状积分、SS含量明显增高(P<0.01);艾灸后,大鼠一般症状积分较艾灸前(4.50±1.08vs7.30±1.16,3.30±0.94vs7.60±0.84,P<0.01)、模型组(4.50±1.08vs10.70±1.25,3.30±0.94vs10.70±1.25,P<0.01)明显降低,差异极显著;大鼠血清D-木糖增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18.816±2.7981vs14.009±1.7188,21.370±1.6750vs14.009±1.7188,P<0.01);以上变化均以隔姜灸更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后血浆β-EP含量增加(223.38±50.20vs150.06±35.97,199.52±52.88vs150.06±35.97,P<0.01,P<0.05)、MTL含量增加(379.64±68.06vs305.16±51.99,366.47±41.81vs305.16±51.99,P<0.01,P<0.05),SS含量降低(44.20±4.06vs64.03±19.12,36.78±8.34vs64.03±19.12,P<0.05,P<0.01),但两种灸法之间未体现差异.结论:温和灸、隔姜灸足三里、中脘等穴均能明显改善实验性脾虚大鼠的一般症状,提高血清D-木糖含量,并以隔姜灸作用更佳;均能纠正脾虚时紊乱的血浆β-EP、MTL、SS的水平,这可能是治疗脾虚证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脾虚 Β-内啡肽 胃动素 生长抑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