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rock模型与肺结节影像分级报告系统对亚实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曹伟云 刘海芬 +2 位作者 谭俊 伍世葵 刘浩雷 《东南国防医药》 2022年第6期573-577,共5页
目的比较Brock模型和肺结节影像分级报告系统(LU-RADS)在亚实性肺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切除且病理证实的133例SPN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 目的比较Brock模型和肺结节影像分级报告系统(LU-RADS)在亚实性肺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切除且病理证实的133例SPN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SPN组41例和恶性SPN组92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通过Brock模型预测公式计算SPN的恶性概率,由2位放射科医师分别独立阅片并确定SPN的LU-RADS分类。分别绘制Brock模型和LU-RADS的ROC,得到AUC并进行比较。结果恶性SPN组患者的年龄、最大直径明显大于良性SPN组患者(P<0.01),恶性SPN组中的毛刺征(P<0.01)、分叶征(P=0.02)和胸膜牵拉征(P<0.01)明显多于良性SPN组,且恶性SPN多以混合性磨玻璃结节(mGGN)为主(77.17%)。恶性SPN组的LU-RADS 4A和4B类明显多于良性SPN组(56 vs 4,P<0.05),恶性SPN组的Brock模型的恶性概率明显大于良性SPN组(0.21 vs 0.06,P<0.05)。Brock模型与LU-RADS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75,P<0.01),两者鉴别SPN良恶性的能力均较高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UC:0.83 vs 0.78,P=0.16),亚组分析显示Brock模型对混合性磨玻璃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能力明显高于LU-RADS(AUC:0.92 vs 0.85,P=0.03),但两者对纯磨玻璃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能力均较差(AUC:0.59 vs 0.55,P=0.66)。结论Brock模型对混合性磨玻璃结节良恶性鉴别能力优于LU-RA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实性肺结节 预测模型 LU-RADS 恶性结节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文滢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3年第6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呼吸内科住院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疾病知识的掌握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呼吸内科住院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疾病知识的掌握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咳嗽气促改善情况、对支气管哮喘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住院天数组循环护理较对照组短(均P<0.05)。结论循证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患者的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循证医学 护理
下载PDF
低剂量多层螺旋CT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闫菲 张树桐 +5 位作者 陈燕浩 甘棋心 刘海芬 蒋祺 陈道川 钟倩男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12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0例COVID-19患者,依据CT检查扫描剂量的不同,将其分为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每组1000例。对两组患者的CT征象进行分析,比较其诊断检出率。结果:低剂量...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0例COVID-19患者,依据CT检查扫描剂量的不同,将其分为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每组1000例。对两组患者的CT征象进行分析,比较其诊断检出率。结果:低剂量组CT扫描辐射剂量为(1.79±0.33)mGy,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的(7.32±0.56)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320,P<0.01);两组对COVID-19检出率及病灶的CT各征象的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剂量CT可在减少患者医疗辐射伤害的情况下满足诊断需求,对COVID-19的筛查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低剂量 多层螺旋CT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结合T_2-mapping成像对膝关节软骨损伤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海芬 侯启龙 唐华平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4年第4期331-333,共3页
目的:探讨弥散成像结合T2-mapping成像对不同程度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55例,按照软骨损伤程度分为A1组与A2组,选取无软骨损伤患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间膝关节软骨的ADC值与T2值间... 目的:探讨弥散成像结合T2-mapping成像对不同程度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55例,按照软骨损伤程度分为A1组与A2组,选取无软骨损伤患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间膝关节软骨的ADC值与T2值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试验组间伴发其他影像学征象间是否存在差异,试验组弥散结合T2-mapping成像与常规序列诊断软骨损伤诊断率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试验组膝关节软骨的ADC值与T2值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A2组膝关节狭窄、膝关节腔和/或髌上囊积液、半月板损伤及退变高于A1组,试验组A1磁共振弥散结合T2-mapping成像诊断率高于常规MRI扫描序列的诊断率,而试验组A2磁共振弥散结合T2-mapping成像诊断率与常规MRI扫描序列的诊断率相当。结论:弥散结合T2-mapping成像可以较早期发现膝关节软骨损伤,而较严重软骨损伤则与常规MRI扫描序列诊断率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软骨损伤 核磁共振 诊断
下载PDF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并发多次脑出血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旭锋 彭永 +2 位作者 甘棋心 郭文龙 朱淑雅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5期41-45,共5页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常表现为鼻出血、胃肠道出血、贫血、肝脑肺动静脉畸形、皮肤黏膜血管扩张等。HHT并发多次脑出血的病例在国内暂无报道。该文报道1例通过中西医结合成功治疗HHT并...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常表现为鼻出血、胃肠道出血、贫血、肝脑肺动静脉畸形、皮肤黏膜血管扩张等。HHT并发多次脑出血的病例在国内暂无报道。该文报道1例通过中西医结合成功治疗HHT并发多次脑出血病例。总结了患者发病、病情变化、诊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以期达到提高此类患者临床救治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 病例报道
下载PDF
非钠离子快速纠正的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旭锋 彭永 +3 位作者 甘棋心 唐艳丹 李拥军 张镇群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2期49-52,共4页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是一种临床较为罕见的疾病,通常导致该病的原因是钠离子异常的快速纠正。该文报道了3例并非由钠离子快速纠正导致的CPM,其中2例为极高血糖并酮症酸中毒引起的,1例为钾离子过低引起...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是一种临床较为罕见的疾病,通常导致该病的原因是钠离子异常的快速纠正。该文报道了3例并非由钠离子快速纠正导致的CPM,其中2例为极高血糖并酮症酸中毒引起的,1例为钾离子过低引起的。经过治疗原发病和营养脑神经后,患者均好转出院。该文总结了这3个病例的临床特点,同时总结分析了国内外CPM相关的研究进展,希望能提高对于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 钾离子异常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全 彭永 +3 位作者 甘棋心 饶桂兰 何顺清 唐艳丹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5期60-66,共7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减退、人格和行为障碍、认知功能和精神障碍等表现为特征,并伴有神经炎性斑块和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典型病理学改变。目前临床常用的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减退、人格和行为障碍、认知功能和精神障碍等表现为特征,并伴有神经炎性斑块和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典型病理学改变。目前临床常用的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等结构影像学技术,仅能发现出现了脑组织结构改变的AD患者,但无法实现疾病的早期和超早期诊断。功能影像学和分子影像学分别能从功能水平和分子水平评估AD的发展进程和变化,功能影像学技术包括CT灌注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和动脉自旋标记等,通过检测局部脑组织血流灌注的变化来评价大脑活动和功能的改变,对诊断临床前AD有着指示性作用。分子影像学技术包括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波谱成像等,在确定AD标志性生物靶点的基础上,开发出相应的放射性示踪剂,识别和结合AD特征性病理分子,从细胞层面的病理变化实现AD早期发现。相比于结构和功能影像学,分子影像学技术对AD早期发现、分级评估、治疗效果预测有着更大的作用,为阐明发病机制、研发药物新靶点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路径。该文概述了AD各类影像学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相关技术的临床和科研价值,并评价不同技术的优缺点,并浅谈了未来的展望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影像学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全 彭永 +3 位作者 甘棋心 饶桂兰 何顺清 唐艳丹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3期91-96,共6页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炎性脱髓鞘疾病,是导致青壮年非创伤性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临床上常以肢体无力、感觉异常、眼部症状、共济失调、发作性症状及精神症状为主要特征。以往MS的诊断依赖临床表现和...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炎性脱髓鞘疾病,是导致青壮年非创伤性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临床上常以肢体无力、感觉异常、眼部症状、共济失调、发作性症状及精神症状为主要特征。以往MS的诊断依赖临床表现和病理组织学,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我们早期发现无临床症状的MS病变,并作为疾病的亚临床证据。现代神经影像学技术已从结构影像学、功能影像学发展至分子影像学阶段,常用于MS辅助诊断的结构影像学技术包括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等,这些技术可以显示病灶的具体形态结构、判断病灶的新旧,为临床分期和治疗提供依据。功能影像学技术包括功能磁共振成像及动脉自旋标记等,可以从代谢水平、血流动力学等方面对MS患者的脑功能活动进行评价,从而为MS的诊断、分期、预后评估提供影像学依据。分子影像学技术包括磁共振波谱成像及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等,可以在MS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病情评估、疗效评价等方面提供支持。功能影像学及分子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弥补了结构影像学技术不能发现无解剖学改变的MS的缺陷,特别是分子影像学技术,通过对MS发生过程中关键标记分子的成像,可以从组织、细胞及分子水平探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直观反映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变化,通过设计特异性探针,还可以为研究药物新靶点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神经影像学 磁共振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
下载PDF
中药鸦胆子油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海芬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第5期307-308,共2页
目的 对中药鸦胆子油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将原发性肝癌共80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 例,两组均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其中治疗组术后使用鸦胆子油进行注射治疗,对两组的... 目的 对中药鸦胆子油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将原发性肝癌共80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 例,两组均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其中治疗组术后使用鸦胆子油进行注射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与毒副作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在实体瘤治疗效果、生存期与生活质量疗效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没有发现特殊的毒副作用.结论 使用中药鸦胆子油可以显著提高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疗效,值得在肝癌的临床治疗中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鸦胆子 化学栓塞 疗效
下载PDF
非酮症高血糖偏侧舞蹈症5例临床特点分析
10
作者 唐艳丹 彭永 +3 位作者 甘棋心 陆芝兰 李为 崔俐莉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2期65-69,共5页
由糖尿病引起的非酮症高血糖偏侧舞蹈症(HC-NH)临床较为罕见。该文报道了5例HC-NH患者,均为老年女性,平均年龄70岁,有糖尿病史,发病至入院时间4~30 d,糖化血红蛋白7.6%~17.5%。所有患者均自一侧肢体起病;1例患者头颅CT表现为发病对侧基... 由糖尿病引起的非酮症高血糖偏侧舞蹈症(HC-NH)临床较为罕见。该文报道了5例HC-NH患者,均为老年女性,平均年龄70岁,有糖尿病史,发病至入院时间4~30 d,糖化血红蛋白7.6%~17.5%。所有患者均自一侧肢体起病;1例患者头颅CT表现为发病对侧基底节区稍高密度影;3例患者MRI提示基底节区(单侧或双侧基底节)高信号,病灶呈团片状或斑点状;1例无MRI异常表现。所有患者在降糖或增加抗多巴胺能类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症 非酮症 高血糖症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3.0T核磁共振成像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海芬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24期125-125,127,共2页
目的对3.0T核磁共振成像(MRI)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30例经临床诊断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进行3.0T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包括常规序列及功能成像DWI(弥散序列)和SWI(磁敏感序列)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研究... 目的对3.0T核磁共振成像(MRI)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30例经临床诊断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进行3.0T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包括常规序列及功能成像DWI(弥散序列)和SWI(磁敏感序列)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3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中,MRI出现阳性28例,总检出率为93.3%。依据核磁共振成像的影像特点将3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脑损伤分为单纯性脑水肿:6/30;广泛脑水肿伴基底节损伤7/30,局灶脑水肿伴基底节损伤12/30,脑室周围白质改变4/30,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12/30。其中出现脑水肿25例患儿中,常规序列和DWI序列检出分别为16例和24例;出现脑出血12例患者中,常规序列和SWI序列检出分别为5例和12例。结论核磁共振成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脑损伤诊断十分敏感,并且核磁共振成像功能成像能提高常规序列的阳性检出率,有助于对治疗进行指导以及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新生儿 缺血缺氧性脑病
下载PDF
MRI参数联合血清MIF、miR-1203在肝细胞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与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13
12
作者 游长金 邓娟 崔俐莉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734-738,743,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参数联合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微小RNA-1203(miR-1203)在肝细胞肝癌(HC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HCC患者...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参数联合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微小RNA-1203(miR-1203)在肝细胞肝癌(HC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HCC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92例肝良性肿瘤患者及10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研究。比较三组间以及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不同疗效HCC患者间MRI参数[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容积转移常数(K^(trans))]、血清MIF、miR-1203水平,并探究MRI参数、血清MIF、miR-1203单一及联合诊断HCC的价值,分析各指标与HCC患者疗效的关系。结果观察组HPI、K^(trans)及血清MIF、miR-1203水平>对照组>正常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肿瘤长径、分化程度、Child-Pugh分级、远处转移患者的HPI、K^(trans)及血清MIF、miR-1203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I、K^(trans)及血清MIF、miR-1203中,HPI及K^(trans)诊断HCC特异度最大均为94.57%,K^(trans)诊断HCC的灵敏度最大,为75.00%,二者联合诊断HC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9,大于HPI、K^(trans)及血清MIF、miR-1203单一诊断的AUC(0.753、0.793、0.792、0.809),联合诊断的最佳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9.00%、86.96%;观察组治疗后有效患者HPI、K^(trans)及血清MIF、miR-1203水平低于无效患者(P<0.05);HCC患者临床疗效与HPI、K^(trans)及血清MIF、miR-1203水平显著相关(P<0.05)。结论HCC患者MRI参数HPI、K^(trans)及血清MIF、miR-1203水平明显升高,在辅助临床诊断HCC方面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且与患者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在疗效评估方面也有较大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磁共振成像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miR-1203
原文传递
高分辨率CT与常规CT检查对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但桂芬 易孝纯 +2 位作者 刘海芬 江晓鸿 甘棋心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4期793-796,共4页
目的:对比高分辨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常规CT检查对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8年6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患者94例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C... 目的:对比高分辨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常规CT检查对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8年6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患者94例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CT检查,观察组则实施高分辨率CT检查。比较两组CT肿瘤征象情况(主要包括毛刺征、分叶征、棘突征、钙化征、空泡征、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CT扫描图像质量,诊断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效能。结果:观察组各项CT肿瘤征象人数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T扫描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7.87%(46/47),高于对照组的72.34%(34/47)(P<0.05)。高分辨率CT诊断早期肺癌的灵敏度及准确度、特异度分别为96.67%(29/30)、95.74%(45/47)、94.12%(16/17),高于常规CT检查的74.19%(23/31)、74.47%(35/47)、75.00%(12/16)。结论:高分辨率CT检查对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诊断价值显著高于常规CT检查,可作为临床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诊断的有效影像学手段,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肺癌 高分辨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常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诊断
原文传递
优化重组技术在心率过快、心率波动患者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海芬 侯启龙 但桂芬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1-724,共4页
目的探讨优化重组技术在心率过快、心率波动患者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心率过快、心率波动患者资料149例,根据心率过快程度及心率波动范围分组:A组60例,心率70~80次/min,心率波动5~10次;B组34例,心率70~80... 目的探讨优化重组技术在心率过快、心率波动患者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心率过快、心率波动患者资料149例,根据心率过快程度及心率波动范围分组:A组60例,心率70~80次/min,心率波动5~10次;B组34例,心率70~80次/min,心率波动>10次;C组37例,心率>80次/min,心率波动5~10次;D组18例,心率>80次/min,心率波动>10次。选取心率<70次/min,无明显心率波动患者(心率波动<5次)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优化重组前后各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结果通过优化重组技术处理后,B、C两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较重组之前有明显改善(P<0.05),A、D两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重组前后无明显改善(P>0.05)。优化重组后A组图像质量与对照组图像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B、C、D组图像质量与对照组图像质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部分心率过快,心率波动的患者经过优化重组后均可满足诊断需要,而心率太快、心率波动过大的患者(心率>80次/min,心率波动>10次)成像效果差,不推荐行冠状动脉CT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心率 CT血管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