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治疗阿耳茨海默病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欧阳颀 李忠仁 +3 位作者 穆艳云 赵涤 龙浩文 吴杞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399-401,共3页
采用国际诊断标准和阳性对照方法,30例阿耳茨海默病轻中度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针刺组16例采用针刺补肾益髓法,对照组14例给予尼莫地平治疗。结果:针刺对患者的智能状态、记忆障碍及生活自理能力有明显改善作用,各种... 采用国际诊断标准和阳性对照方法,30例阿耳茨海默病轻中度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针刺组16例采用针刺补肾益髓法,对照组14例给予尼莫地平治疗。结果:针刺对患者的智能状态、记忆障碍及生活自理能力有明显改善作用,各种神经心理测定量表分值改变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针刺对AD确有一定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耳茨海默病 针灸疗法 补肾
下载PDF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X线诊断(附21例报告) 被引量:3
2
作者 顾伟中 王广义 +10 位作者 李茂 夏庆来 宋汝良 陈建甬 徐铭祖 王峻 胥枫林 王云华 彭述平 施养德 周志海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7-41,共5页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为一少见之畸形,系胚胎期下腔静脉发育异常所致。临床多见于成年人,常因为与尿路梗阻有关的症状而被发现。本文搜集21例,均属低袢型。在尿路造影片上可见肾盂及上段输尿管扩张,成反“J”形,输尿管中段内移,可达人体中...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为一少见之畸形,系胚胎期下腔静脉发育异常所致。临床多见于成年人,常因为与尿路梗阻有关的症状而被发现。本文搜集21例,均属低袢型。在尿路造影片上可见肾盂及上段输尿管扩张,成反“J”形,输尿管中段内移,可达人体中线处。逆行肾盂造影时输尿管导管弯曲,呈“S”形。CT 可显示输尿管绕至下腔静脉后方。作者认为,本病命名为绕下腔静脉输尿管较为合适。对本病的诊断应以静脉尿路造影及CT 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 异常 移位 下腔静脉
下载PDF
视网膜下液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晓华 聂爱光 +2 位作者 谭家铨 姜德咏 杨锡兰 《眼科研究》 CSCD 1992年第4期247-248,共2页
对24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人的视网膜下液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a SOD)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 SOD)活性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总SOD 活性26±9(Nu/ml),Cu/Zn SOD 活性22±8(Nu/ml),Mn SOD 2±1(Nu/ml).与自身血清比较... 对24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人的视网膜下液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a SOD)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 SOD)活性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总SOD 活性26±9(Nu/ml),Cu/Zn SOD 活性22±8(Nu/ml),Mn SOD 2±1(Nu/ml).与自身血清比较,SRF 中Mn SOD 活性占总SOD 活性的百分比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超氧化歧化酶
下载PDF
垂体移植进展
4
作者 陈智民 超楚生 《江西医药》 CAS 1993年第3期179-181,共3页
近来,垂体移植研究发展迅速,初步应用于临床的结果表明,移植疗效肯定。现将近几年有关垂体移植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如下。一、移植物来源和体外培养大量动物实验移植的垂体来源于自体和同种异体。自体移植仅用于动物实验。同种异体移植物... 近来,垂体移植研究发展迅速,初步应用于临床的结果表明,移植疗效肯定。现将近几年有关垂体移植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如下。一、移植物来源和体外培养大量动物实验移植的垂体来源于自体和同种异体。自体移植仅用于动物实验。同种异体移植物可以从尸体中获得,但临床来源十分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移植 临床
下载PDF
干扰性房室脱节交界区隐匿性夺获一例
5
作者 刘云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4年第3期120-120,共1页
患者男性,73岁,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病窦。附图Ⅱ导联示窦性P间距1.13~1.30s,约合房率46~53bpm,R—R间距除R<sub>2-3</sub>(1.42s)和R<sub>9-10</sub>(1.46s之外,余皆为1.16s,约合室率51bpm,P与R之间呈... 患者男性,73岁,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病窦。附图Ⅱ导联示窦性P间距1.13~1.30s,约合房率46~53bpm,R—R间距除R<sub>2-3</sub>(1.42s)和R<sub>9-10</sub>(1.46s之外,余皆为1.16s,约合室率51bpm,P与R之间呈现等律性干扰性房室脱节状态。另外,当R<sub>2</sub>—P和R<sub>9</sub>—P最长分别达到0.18s和0.16s时,其后出现一个较长的R—R间期,在其较专间期后,又恢复为恒定的1.16s的心室周期。为此可推测P<sub>2</sub>和P<sub>9</sub>在下传到交界区时,释放(夺获)了交界区逸搏点,迫使后者重整逸搏周期,此称交界区隐匿性夺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性房室脱节 夺获 交界区 逸搏 病窦 下传 Ⅱ导联 隐匿性 完全性 节律重整
下载PDF
强化医院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
6
作者 曾秋梅 《医学图书馆通讯》 1998年第2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医院图书馆 社会服务 文献资源共享
下载PDF
Ag-NOR对原发性骨肿瘤良恶性鉴别及预后估计的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世权 孙材江 陈汉平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699-702,共4页
应用银染法测定63例原发性骨肿瘤(恶性28例,良性20例,GCT15例)Ag-NOR,结果显示:恶性骨肿瘤Ag-NOR计数(8.61±2.33/核)明显高于良性骨肿瘤(1.25±0.20/核),两者有高度显著... 应用银染法测定63例原发性骨肿瘤(恶性28例,良性20例,GCT15例)Ag-NOR,结果显示:恶性骨肿瘤Ag-NOR计数(8.61±2.33/核)明显高于良性骨肿瘤(1.25±0.20/核),两者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值<0.01);两组不同预后的恶性骨肿瘤Ag-NOR亦有显著性差异(P值<0.01);GCT与恶性骨肿瘤,及不同Jaffe分级的两组GCT之Ag-NOR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0.05),但GCT与良性骨肿瘤之Ag-NOR有显著性差异(P值<0.01).本研究提示:(1)Ag-NOR是原发性骨肿瘤良恶性鉴别的一项可靠指标;(2)Ag-NOR检测有助于对恶性骨肿瘤的预后估计;(3)对所有GCT均应考虑恶性的可能,Jaffe分级不宜作为反映GCT生物学行为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形成区 嗜银蛋白 骨肿瘤 鉴别诊断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