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胎心肌原癌基因c-myc和jun表达的原位杂交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蔡维君 刘裕民 +1 位作者 文冬生 刘正清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4期294-300,共7页
应用地高辛配体(digoxigenin)标记探针的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原癌基因 c-myc 和 jun在12例不同发育阶段的人胎心肌中的表达。根据胎龄,将其中9例分成三组,胎龄分别是16—17、23—24和27—28周,每组各3例。另外有32和36周及足月的大胎龄... 应用地高辛配体(digoxigenin)标记探针的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原癌基因 c-myc 和 jun在12例不同发育阶段的人胎心肌中的表达。根据胎龄,将其中9例分成三组,胎龄分别是16—17、23—24和27—28周,每组各3例。另外有32和36周及足月的大胎龄标本各例。杂交信号用图象分析仪(MIAS 300)分析处理。结果显示:c-myc mRNA 或 jun mRNA 的表达水平在3组心肌样本中的任意2组间的变化有差异显著性(P<0.01)结果表明,在胎儿早期,c-myc 和 jun 的表达都较高,随着胎龄的增加,其表达水平逐渐下降,在足月胎儿表达水平很低。结果提示,在人胎心肌的发育过程中,这两种原癌基因的表达均是一种下行调节方式,反应了 c-myc 和 jun 在心肌细胞的发育过程中与心肌细胞的生长密切相关。可能在心肌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中起着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也表明,地高辛配体标记探针的原位杂交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分辨力好和实验周期短等优点。对在体正常心肌发育的原癌基因表达的研究,有助于对正常心肌生长以及对心肌肥大发生的分子机制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增殖 原位杂交 原癌基因 地高辛配体 人胎儿
下载PDF
原位杂交组化技术对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myc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斌 张其亮 +1 位作者 钟值难 蔡维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91-293,共3页
关键词 单个核细胞 C-MYC基因 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诱发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中p53和c-myc基因表达的原位杂交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志远 刘里侯 蔡维君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63-268,共6页
利用血管紧张素Ⅱ(AugⅡ)诱发下培养的SD乳鼠心肌细胞(MC)肥大的模型,采用地高辛配体(digoxigenin)标记探针的原位分子杂交方法,研究了p53和c-myc基因在血管紧张素Ⅱ促培养乳鼠心肌细胞肥大中的表达... 利用血管紧张素Ⅱ(AugⅡ)诱发下培养的SD乳鼠心肌细胞(MC)肥大的模型,采用地高辛配体(digoxigenin)标记探针的原位分子杂交方法,研究了p53和c-myc基因在血管紧张素Ⅱ促培养乳鼠心肌细胞肥大中的表达变化。实验分成二组:根据AngⅡ持续作用心肌细胞时间,实验组分别于第一天,第三天和第七天终止培养;对照组是相同时期不加血管紧张素培养的心肌细胞。杂交信号用图象分析仪(MIAS300)进行分析处理,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p53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表达水平与用药时间呈负相关。而c-myc的mRNA在加药促肥大早期(第1天),表达增高,然后逐渐衰减。结果提示:野生型p53及c-myc基因均可能参与心肌肥大的病理过程,而c-myc基因在心肌肥大过程中可能是一个始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大 细胞培养 原位杂交 C-MYC基因 P53基因
下载PDF
大鼠甲状腺毒症心肌肥大的细胞内钙离子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姜平 刘正清 +2 位作者 梅璞 刘裕民 文建亚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39-41,共3页
采用人工大鼠腹腔注射L-甲状腺素3周、4周不等,发现实验组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内有大量Ca2+沉淀物积聚,多呈弥漫性散在分布,亦可沿线粒体嵴呈线样排列。结果提示:细胞内Ca2+积聚和异常分布与细胞损害程度密切相关。
关键词 甲状腺毒症心肌肥大 超微结构 Ca2+分布 电子探针 大鼠
下载PDF
大鼠甲状腺毒症心肌肥大的ATP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姜平 刘正清 文建亚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毒症 心肌肥大 ATP酶 大鼠
下载PDF
c-Fos在培养的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中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6
作者 李志远 刘里候 +1 位作者 刘正清 刘裕民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82-384,504,共4页
实验选用SD乳鼠,取心尖作心肌细胞培养。实验组加血管紧张素Ⅱ(AugⅡ),对照组加等量生理盐水,加液后于2小时、1天、3天和第7天终止培养。利用c-Fos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Fos蛋白在两组中的表达强度。结果表明:... 实验选用SD乳鼠,取心尖作心肌细胞培养。实验组加血管紧张素Ⅱ(AugⅡ),对照组加等量生理盐水,加液后于2小时、1天、3天和第7天终止培养。利用c-Fos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Fos蛋白在两组中的表达强度。结果表明:①加液后2小时,加AugⅡ组和加生理盐水组心肌细胞均呈阳性表达。②加液后1天、3天,实验组弱阳性表达,对照组未见表达。③加液持续作用7天后,加AugⅡ组心肌细胞肥大已形成,可见胞体很大的心肌细胞呈强阳性表达,而加生理盐水组无表达、结果提示:c-Fos基因可能参与心肌肥大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磷酸蛋白(c-Fos) 细胞培养 心肌肥大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豚鼠心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特征
7
作者 储国祥 郭兆贵 +1 位作者 刘正清 文建亚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电镜观察豚鼠心内膜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细胞间的连接,并对心内皮细胞、细胞核进行形态学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心内膜内皮细胞内有高度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大量的胞浆颗粒,还有众多的胞膜套叠内折,相邻内皮细胞的侧面存在着较多的缝... 电镜观察豚鼠心内膜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细胞间的连接,并对心内皮细胞、细胞核进行形态学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心内膜内皮细胞内有高度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大量的胞浆颗粒,还有众多的胞膜套叠内折,相邻内皮细胞的侧面存在着较多的缝隙连接及紧密连接。上述结构特征可能是心内膜内皮细胞具有发挥理化屏障、跨膜转运和释放活性物质等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 超微结构 细胞间结合部 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一种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DNA片段的简单电洗脱装置
8
作者 蔡维君 刘里侯 +1 位作者 刘正清 刘裕民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02-104,共3页
我们设计了一种简单电洗脱装置,从琼脂糖胶中回收DNA。该装置由两个带旋盖的小管、两块透析膜和一个凝胶屏障组成。在电场作用下,DNA从凝胶中迁移出来,通过凝胶屏障进入由凝胶屏障和透析膜组成的回收小仓。用微量吸样器收集D... 我们设计了一种简单电洗脱装置,从琼脂糖胶中回收DNA。该装置由两个带旋盖的小管、两块透析膜和一个凝胶屏障组成。在电场作用下,DNA从凝胶中迁移出来,通过凝胶屏障进入由凝胶屏障和透析膜组成的回收小仓。用微量吸样器收集DNA,乙醇沉淀和清洗。该法DNA的回收率约85%;回收的DNA可用于基因工程常规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脂糖 透析膜 电洗脱 DNA回收
下载PDF
原代培养的成人心肌细胞及非肌细胞中心体的免疫荧光染色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易铁敏 陈享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199-200,共2页
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显示原代培养的成人心肌细胞及非肌细胞的中心体。结果表明:已用或者不曾用 ARA-C 处理的心肌细胞均无分裂活动,中心体形态正常。非肌细胞中,绝大多数成纤维细胞的分裂敏 ARA-C 抑制,上皮细胞则无例外地不再分裂。所有... 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显示原代培养的成人心肌细胞及非肌细胞的中心体。结果表明:已用或者不曾用 ARA-C 处理的心肌细胞均无分裂活动,中心体形态正常。非肌细胞中,绝大多数成纤维细胞的分裂敏 ARA-C 抑制,上皮细胞则无例外地不再分裂。所有非肌细胞的中心体均无异常。提示成人心肌细胞不分裂与中心体无直接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心脏 上皮 中心体 细胞培养 免疫技术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C-myc原癌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斌 张其亮 +1 位作者 钟值难 蔡维君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4-16,共3页
用地高辛配体标记探针的细胞原位杂交技术对3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C-myc原癌基因mRNA表达进行了检测,并在此基础上观察其与疾病活动性及ANA、抗dsDNA抗体、IgG、补体C_3等免疫指标的关系。结果显示:SLE患者... 用地高辛配体标记探针的细胞原位杂交技术对3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C-myc原癌基因mRNA表达进行了检测,并在此基础上观察其与疾病活动性及ANA、抗dsDNA抗体、IgG、补体C_3等免疫指标的关系。结果显示:SLE患者C-myc mRNA水平较正常人显著增高,并与疾病活动性一致;SLE患者C-myc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ANA、抗dsDNA抗体、IgG、C_3均有相关关系。上述结果提示:C-myc基因在SLE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C-myc基因与SLE关系的研究,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探讨SLE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C-MYC基因 单核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