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性激素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2
1
作者 唐晓鸿 袁洪 +2 位作者 周宏研 张梦玺 杨侃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49-151,共3页
为研究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性激素、vWF含量和纤溶活性的改变及其相关性。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发色底物法测定了 6 6例 (女 34例 ,男 32例 )Ⅰ、Ⅱ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和 32例 (女 16例 ,男 16例 )老年正常人的雌二醇、睾... 为研究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性激素、vWF含量和纤溶活性的改变及其相关性。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发色底物法测定了 6 6例 (女 34例 ,男 32例 )Ⅰ、Ⅱ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和 32例 (女 16例 ,男 16例 )老年正常人的雌二醇、睾酮及内皮损伤特异性标志物 -vonWillebrand因子含量 ,以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活性 ,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 ,老年女性高血压病组雌二醇水平、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明显低于老年女性正常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 ,而vonWillebrand因子含量、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老年男性高血压病组睾酮水平、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明显低于老年男性正常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vonWillebrand因子含量、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老年女性高血压病组雌二醇水平与vonWillebrand因子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此结果提示 ,老年女性高血压病患者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 ,而男性睾酮水平下降 ;两者都存在明显的内皮损伤、纤溶活性异常。雌二醇可能通过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有利影响而对女性高血压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人 雌二醇 睾酮 von WILLEBRAND因子 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
下载PDF
湖南省高血压防治10年对脑血管意外疗效评估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明 周宏研 +2 位作者 贾真 吴声滨 谢秀梅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12-314,共3页
高血压防治的目的是达到有效的降低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本研究为单盲随机多中心临床试验。分两阶段:第一阶段(1985年1月至1989年12月)观察病例984例,时间5年;第二阶段(1990年1月至1994年12月... 高血压防治的目的是达到有效的降低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本研究为单盲随机多中心临床试验。分两阶段:第一阶段(1985年1月至1989年12月)观察病例984例,时间5年;第二阶段(1990年1月至1994年12月)观察20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时间5年。结果表明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第二阶段治疗组经尼群地平治疗后血压均值下降,与对照组和第一阶段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较对照组和第一阶段组均明显下降(P<0.01)。在各类死因中,脑血管意外所占比例较其他两组下降明显,且脑血管意外的病因构成发生了变化。从而提出积极开展高血压防治是降低高血压并发症脑血管意外发生和死亡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防治 尼群地平 湖南省
原文传递
普乐林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及其对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欧细平 邓华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4-25,共2页
该文报告了普乐林注射液对 2 1例冠心病人疗效的观察及其对血浆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用本药 5 0 0mg/d静注 ,连续 10d ,结果表明 ,用药后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 ,心电图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血浆内皮素显著降低 (P <0... 该文报告了普乐林注射液对 2 1例冠心病人疗效的观察及其对血浆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用本药 5 0 0mg/d静注 ,连续 10d ,结果表明 ,用药后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 ,心电图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血浆内皮素显著降低 (P <0 .0 0 5 ) ,而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显著升高 (P <0 .0 0 1) ,同时 ,血压下降 ,心率减慢。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无明显变化 ,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乐林 冠心病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肽 治疗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结合纤维蛋白原的定量测定及与血脂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灵 蒋冬贵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6,共2页
为了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性增强的机制 ,我们运用免疫荧光技术 ,测定了血小板膜结合纤维蛋白原 (Fg)在正常人、不稳定心绞痛患者 (UA)的动静脉血中的量 ,以及受检者的血脂。结果表明血小板膜结合Fg的量及LDL在正常人、UA患者的动... 为了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性增强的机制 ,我们运用免疫荧光技术 ,测定了血小板膜结合纤维蛋白原 (Fg)在正常人、不稳定心绞痛患者 (UA)的动静脉血中的量 ,以及受检者的血脂。结果表明血小板膜结合Fg的量及LDL在正常人、UA患者的动静脉血中均呈递增趋势 ,差异具有显著性 ,同时动静脉的血小板膜结合Fg的相关性良好且静脉血血小板膜结合Fg的量明显高于动脉血的Fg的量 ,差异具有显著性。它们与血脂中TC及LDL成正相关。提示血小板膜结合Fg用LDL在冠心病的发展过程中是同时存在早期的病理变化 ,都有加重冠状动脉病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小板 纤维蛋白原 血脂 免疫荧光技术 病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