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投入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差异 被引量:13
1
作者 徐丹 蒋扇扇 刘声涛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0-37,125,共9页
研究采用一所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就读经历调查数据,探讨学生学习投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差异。结果显示:应用学科学生学术挑战度、课程参与、师生互动水平均显著高于纯学科。输入特征对学习投入的影响在应用学科更显著;院校环境和学科... 研究采用一所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就读经历调查数据,探讨学生学习投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差异。结果显示:应用学科学生学术挑战度、课程参与、师生互动水平均显著高于纯学科。输入特征对学习投入的影响在应用学科更显著;院校环境和学科/专业亚环境对学习投入的影响包括一般性影响和因学科而异的条件性影响,应用学科学生学习投入受学科/专业亚环境中教师和教学的影响比纯学科显著。高校需要为不同特征学生亚群体有针对性地采取学业支持措施,以学科/院系为单位有效激励学生投入学习,同时促进基于学科的教学质量评估和学科文化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本科生 纯学科 应用学科 学习投入
下载PDF
国内大学排行指标体系设置理念的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余小波 陈怀芳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2011年第3期25-31,123,共7页
指标体系的设置理念是大学排行的灵魂,在思想层面上对大学排行起决定性作用,并最终影响到排行的结果。以民间性、综合性和连续性为选取原则,以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主持的《中国大学评价》、网大有限公司推出的《中国大学排行榜》... 指标体系的设置理念是大学排行的灵魂,在思想层面上对大学排行起决定性作用,并最终影响到排行的结果。以民间性、综合性和连续性为选取原则,以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主持的《中国大学评价》、网大有限公司推出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推出的《中国高校竞争力评价》为研究对象,对目前国内广为流行的四大民间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设置理念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以期对大学的民间评价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排行 指标体系 评价理念
下载PDF
教师行为举止的价值及其技术形式 被引量:1
3
作者 徐超富 唐松林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 2010年第3期22-24,共3页
教师行为举止是教师在其教育信念及教育价值指引下的教学技能、技巧和艺术的全部意义。它是教育价值与技术形式的完美统一。教师行为举止的价值取向包括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与期望、让学生体验生命过程、让学生的主体意识保持清晰、尊... 教师行为举止是教师在其教育信念及教育价值指引下的教学技能、技巧和艺术的全部意义。它是教育价值与技术形式的完美统一。教师行为举止的价值取向包括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与期望、让学生体验生命过程、让学生的主体意识保持清晰、尊重学生的欲望与创造等方面;教师行为举止的技术形式包括在理解中对话、在建构和谐中表达体态语言、在肯定自我中关注小节等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行为举止 价值取向 技术形式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高校办学定位及特色建构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益民 高艳利 唐松林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高校准确定位和特色建构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我国高校办学定位与特色建构面临“缺乏有利于高校定位与特色发展的文化环境、缺乏独立的办学发展思路、缺乏科学、有效的政策指导”等问题。高校的科学定位与特色建构必须坚守大学精神... 高校准确定位和特色建构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我国高校办学定位与特色建构面临“缺乏有利于高校定位与特色发展的文化环境、缺乏独立的办学发展思路、缺乏科学、有效的政策指导”等问题。高校的科学定位与特色建构必须坚守大学精神,重视高校文化建设;遵循办学规律,形成自主办学的理性思维;明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加强高校办学定位与特色建构的政策指导;着眼于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提供高校办学定位与特色建构的社会支持;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发展实际,作好办学特色建设的长远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办学定位 特色建构
下载PDF
从教育社会学视角看对城市处境不利者应有的关怀 被引量:1
5
作者 彭拥军 孙燕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16,共5页
城市处境不利者是在城市这样一个经济社会生活圈子中,在经济状况、社会地位、权益保护、竞争能力等系列关涉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在接近或支配的机会上,处于相对困难与不利境地的个体或群体。城市处境不利者大量存在或者其命运长期无法... 城市处境不利者是在城市这样一个经济社会生活圈子中,在经济状况、社会地位、权益保护、竞争能力等系列关涉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在接近或支配的机会上,处于相对困难与不利境地的个体或群体。城市处境不利者大量存在或者其命运长期无法改善,预示着社会发展可能偏离发展宗旨,并有可能吞噬发展的积极成果。城市处境不利者常常是因为客观环境变化或者主体能力不足造成的,也可能是上述两方面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要改善他们的命运,需要在制度安排或者社会行动层面能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在理想状态下,公正的制度设计应该使强者得到更好的发展并帮助弱者成长而不是以剥夺弱者成长机会为代价,并真正形成制造精英与普惠大众的助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处境不利者 制造精英 普惠大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