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满—通古斯语言的最小韵律词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兵 《满语研究》 2005年第1期32-38,共7页
满—通古斯语言最小韵律词必须由两个韵素构成。根据这一原理,文章说明了满—通古斯语言不存在CV类型单音节词的原因;也说明了CVV类型单音节词里的长元音没有音位意义。指出语音演变必须符合最小韵律词原理。
关键词 最小韵律词 韵素 满-通古斯语言
下载PDF
完句条件与指称特征的允准 被引量:58
2
作者 胡建华 石定栩 《语言科学》 2005年第5期42-49,共8页
本文对孔令达(1994)、黄南松(1994)、竟成(1996)以及Tang&Lee(2000)关于完句的观点做了进一步抽象,把他们的信息说、时间说以及时态/焦点说抽象为指称特征允准说。本文认为,英、汉语在完句上的句法要求是一致的,即句子要投射成IP/CP... 本文对孔令达(1994)、黄南松(1994)、竟成(1996)以及Tang&Lee(2000)关于完句的观点做了进一步抽象,把他们的信息说、时间说以及时态/焦点说抽象为指称特征允准说。本文认为,英、汉语在完句上的句法要求是一致的,即句子要投射成IP/CP,名词性成分要投射成DP,从而变成在概念—意向界面可以解读的成分。它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满足这一句法要求的途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句 指称特征 算子 自由变量
下载PDF
并集对称合并和序偶非对称合并——句法演算的一个简约的新设想 被引量:12
3
作者 宁春岩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1-230,共10页
本文提炼了Chomsky(2001)等文论中的句法推导原理,对“最简方案”中的并集对称合并和序偶非对称合并中的要害问题做了概括和批评,继而提出了包括重新定义成分统制者和被成分统制者等理论概念和句法操作原理在内的一些具有简约性的新建议。
关键词 句法 最简方案 概括 简约性 提炼 推导 设想
下载PDF
负极词的极端敏感性及允准条件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晓湘 罗琼鹏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13,共6页
本文介绍了过去40多年学界对英语负极词的研究和相关理论,指出负极词现象受多个语法层次或语法因素的影响,句法、语义、语用接口模型似乎更具解释力.同时,也正因为如此,对负极词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any”负极词 研究意义
下载PDF
“DeP结构”的λ提取与可追踪性原则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彩梅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1-248,共8页
汉语“de”字结构一直是语言学家探讨的焦点。他们主要就“de”或“de”字结构的性质、“de”的分合、“de”字短语的内部结构等进行探讨、分析,颇有争议。本文以最简方案理论框架下“DeP结构”和英语关系从句的特征核查为基本理据,指... 汉语“de”字结构一直是语言学家探讨的焦点。他们主要就“de”或“de”字结构的性质、“de”的分合、“de”字短语的内部结构等进行探讨、分析,颇有争议。本文以最简方案理论框架下“DeP结构”和英语关系从句的特征核查为基本理据,指出汉语“DeP结构”和英语关系从句具有相似性,从而用形式语义学中关于英语关系从句的λ提取及其函数特征的分析来对“DeP结构”进行语义推导、演算,将“DeP结构”定性为名词性成分,并总结出可解决种种争议的最经济、最简练的“可追踪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结构 自由关系从句 λ提取 可追踪性原则
下载PDF
优选论中的音系晦暗性:问题与发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兵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0-178,240,共10页
规则法中的音系晦暗性是以制约条件为基础的优选论难以充分解释的问题。为了解决晦暗性问题,优选论提出了一系列方法,其中主要包括有限和谐序列论、层面优选论、对应论、共感论和比较标记理论。本文对这些方法给予评述,指出各自的特点... 规则法中的音系晦暗性是以制约条件为基础的优选论难以充分解释的问题。为了解决晦暗性问题,优选论提出了一系列方法,其中主要包括有限和谐序列论、层面优选论、对应论、共感论和比较标记理论。本文对这些方法给予评述,指出各自的特点、不足和理论后果。解决晦暗性问题是优选论理论发展的动因之一,本文基于评述,勾画出优选论的主要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选论 晦暗性 音系
原文传递
舌根后缩元音和谐系统中性元音的可透性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兵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7-48,共12页
本文以鄂伦春语舌根后缩(RTR)元音和谐的基本事实为依据,提出了以语音机制之间相互关系为基础的标记类特征同现制约条件,并以这个制约条件和忠实类制约条件之间的交互关系解释RTR和谐系统中性元音的可透性。
关键词 元音 制约条件 忠实 语音 标记 和谐 相互关系 交互 特征 依据
原文传递
约束B原则与代词的句内指称 被引量:14
8
作者 胡建华 石定栩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9,共7页
本文讨论经典约束理论在解释具体语言事实时所遇到的问题,然后对其做出局部修正,主要观点是约束 A 原则和 B 原则运作的层次不尽相同,所以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替反身代词和代词的局部约束域(local binding domain)下定义。反身代词的局... 本文讨论经典约束理论在解释具体语言事实时所遇到的问题,然后对其做出局部修正,主要观点是约束 A 原则和 B 原则运作的层次不尽相同,所以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替反身代词和代词的局部约束域(local binding domain)下定义。反身代词的局部约束域应该按论元结构(argument structure)来定义,即取决于最小主谓结构中的主语;而代词不受约束的局部区域应该用题元结构(thematic structure)来定义,即取决于同一题元结构中的同谓题元(co-theta-role)。简单地说,就是反身代词如果有一个受 AGR 允准的主语,其不受约束的局部语域就必须按该主语来定义,而代词性成分则不受同谓题元名词性成分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词指称 题元结构 约束原则
原文传递
从不完美交际语到完美思维语的句法推导 被引量:13
9
作者 宁春岩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8-143,137,共7页
Chomsky(1998,1999)提出了关于语言用于交际时是不完美的,而用于思维时是完美的看法,认为句法操作的根本任务是从具体语言交际使用中不完美的外在结构形态,推导出在思维中表现出来的完美可用的、为人类共有的内在语义结构形态。本文接受... Chomsky(1998,1999)提出了关于语言用于交际时是不完美的,而用于思维时是完美的看法,认为句法操作的根本任务是从具体语言交际使用中不完美的外在结构形态,推导出在思维中表现出来的完美可用的、为人类共有的内在语义结构形态。本文接受Chomsky这种看法,按照“最简方案”的立论原则,联系英语和汉语中的语义无解特征和错位现象,认为配伍和移动虽然都是从不完美的交际语到完美的思维语推导的句法操作,但是两个之间有本质上的不同,因此有必要对此加以区分:前者为语义无解特征所驱动,而后者为表示体貌的功能词项T所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法 维语 交际 语义结构 功能词 最简方案 汉语 根本任务 看法 本质
原文传递
述谓标引规则与主宾不对称现象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汝亚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2-29,共8页
本文旨在讨论汉语主题化过程中存在的主宾不对称现象。本文认为单一的句法规则无法充分解释汉语在遵循复杂NP限制和主语从句限制等方面表现出的主宾不对称现象。本文区分了英、汉语在述谓结构形成上的不同,并在述谓结构的基础上建构了... 本文旨在讨论汉语主题化过程中存在的主宾不对称现象。本文认为单一的句法规则无法充分解释汉语在遵循复杂NP限制和主语从句限制等方面表现出的主宾不对称现象。本文区分了英、汉语在述谓结构形成上的不同,并在述谓结构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标引规则,对有关的主宾不对称现象作出统一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句法规则 主语从句 主宾不对称现象 述谓结构
原文传递
现代满语唇辅音和圆唇元音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兵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2,共12页
现代满语唇辅音和圆唇元音之间的交互作用主要表现为:1.词首的高后圆唇元音[u]之前出现唇齿擦音[v];2.音节起首的唇辅音引起同音节高后圆唇元音[u]的展唇化;3.弱化开音节中的圆唇元音仅在唇辅音后完全脱落,但在非唇辅音后不脱落。以唇... 现代满语唇辅音和圆唇元音之间的交互作用主要表现为:1.词首的高后圆唇元音[u]之前出现唇齿擦音[v];2.音节起首的唇辅音引起同音节高后圆唇元音[u]的展唇化;3.弱化开音节中的圆唇元音仅在唇辅音后完全脱落,但在非唇辅音后不脱落。以唇辅音和圆唇元音具有同一音段成分[唇部]为假设,这些现象可以得到统一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语 唇辅音 圆唇元音 语音 少数民族语言
原文传递
病理语音实验分析结果——平叙句的语调模式 被引量:3
12
作者 梁洁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8-137,共10页
本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一例失语症患者的两组平叙句语句与五位正常人的语句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声调和语调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声调在上,语调在下。汉语的四声各自具有其特定的音域域宽和音域分布,它受语速、音域宽度、分布和语... 本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一例失语症患者的两组平叙句语句与五位正常人的语句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声调和语调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声调在上,语调在下。汉语的四声各自具有其特定的音域域宽和音域分布,它受语速、音域宽度、分布和语调的影响。语调则不受语速、音域宽度和四声的影响。平叙句的语调模式为趋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调 声调 实验语音学 汉语 语速 四声 语句 特定 宽度 患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