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文学意义的叩问
- 1
-
-
作者
胡和平
-
机构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59-62,共4页
-
文摘
哲学对意义的思考主要从语言层面、文化层面、存在的层面进行探讨,各自得出不同的结论。文学的意义追寻则经历了以作者为中心的文学意义观、以作品为中心的文学意义观、以读者为中心的文学意义观作以及作者、文本、读者的三者对话关系中的意义观,而到了雅克·德里达彻底颠覆逻各斯中心主义,意义则在解构中走向消亡。
-
关键词
文学
文化层面
语言层
逻各斯
作者
读者
-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双重视角”与生态女性批评的独特魅力
被引量:8
- 2
-
-
作者
刘文良
-
机构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院
复旦大学中文系
-
出处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5-48,共4页
-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课题(项目编号:20080430609)
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课题(项目编号:08B092)
-
文摘
生态女性批评的视点是多元的,但始终有两个焦点:"女性"与"自然"。女性主义与生态批评在批评实践中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生态视角和女性视角的有机融合,正是生态女性批评的魅力之源。作为一种视界高度融合的新型批评方法,生态女性批评不仅可以为长期以来的女性批评注入新的活力,而且还为新生的生态批评开拓了更为广阔的批评空间,为生态批评进一步向纵深开掘创造了条件。
-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视界融合
女性
自然
逻各斯中心主义
-
Keywords
Eco-feminism
horizon integration
women
nature
Logos-centrism
-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陌上桑》撰成年代新考
被引量:5
- 3
-
-
作者
陈祥谦
-
机构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8-151,共4页
-
文摘
《陌上桑》产生的具体时间,其上限不会早于“倭堕髻”尚未出现的东汉桓帝延熹二年(159)八月,其下限不会晚于“礼乐崩坏”的汉灵帝(167—189)末年。也就是说,《陌上桑》是在这三十年的时间里创作并润色而成的。
-
关键词
《陌上桑》
倭堕髻
贞节观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西游记》的佛学意蕴
被引量:4
- 4
-
-
作者
成晓辉
-
机构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求索》
CSSCI
2004年第6期122-125,共4页
-
文摘
《西游记》是一部佛学的神魔小说。它的故事是佛教的 ,表现了唐僧西天取佛经求佛法 ;它的人物是佛教的 ,表现了孙悟空从顽空到真空再到无空的渐修渐悟过程 ;它的主题是佛教的 ,表现了追求人生的圆满与价值、明心见性的佛学观。
-
关键词
西游记
佛教故事
佛教人物
佛教主题
-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西游记》的佛教故事
被引量:3
- 5
-
-
作者
成晓辉
-
机构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4年第2期127-129,共3页
-
文摘
《西游记》是以唐代高僧玄奘为文化原型的神魔小说,它的取材是建立在非常真实的历史基础之上的。玄奘天竺求法的故事,经过了从本事本文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到《西游记平话》到《西游记杂剧》再到百回本《西游记》的发展演变,真实的佛教历史故事转变成了艺术的佛教文学故事。
-
关键词
玄奘
《西游记》
佛教
故事
-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王维山水诗的禅趣美
被引量:2
- 6
-
-
作者
成晓辉
-
机构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院
-
出处
《船山学刊》
2004年第2期134-136,140,共4页
-
文摘
王维的山水诗卓然自立,独擅诗坛。他的佛教信仰和禅宗意识积淀为一种文化心理,形成禅宗审美观照,由此构成了其山水诗的禅趣意蕴:空灵之美、静谧之美、无我之美和冲淡之美。这既是山水田园自然美的体现,也是空静绝俗理想美的体现。
-
关键词
王维
山水诗
禅趣美
禅宗意识
文化心理
审美思想
艺术风格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世说体研究的文体学意义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刘伟生
-
机构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4-199,共6页
-
基金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世说新语〉艺术研究>(07YBB252)
-
文摘
近人对《世说新语》文体性质的判定意见纷纭,因为《世说新语》具有特殊的品格。《世说新语》文体研究的意义在于提示我们:形式分析与文化研究既要独立也要兼摄,文体分类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文学与历史有时是交融在一起的,文体研究还要重视民族特性与文本特性。
-
关键词
《世说新语》
世说体
文体学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试论设计批评的阳刚美
- 8
-
-
作者
刘文良
-
机构
复旦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院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
-
出处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4期89-92,共4页
-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和谐文化视域中的生态批评研究"(编号:08B09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后现代视域中的生态批评研究"(编号:0080430609)
-
文摘
设计艺术要发展,设计艺术学科要成熟,离不开持之有据、言之成理、科学的、中肯的设计批评。阳刚之美,应该成为设计批评所追求的目标,它来源于批评家刚正不阿的独立人格,来源于批评家丰厚扎实的学识素养和科学理性的思辨能力。
-
关键词
设计批评
阳刚美
独立人格
学识素养
思辨力
-
Keywords
design criticism
manliness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knowledge
critical - thinking ability
-
分类号
J201
[艺术—美术]
-
-
题名从《关雎》之解看儒家的和谐观
- 9
-
-
作者
刘伟生
-
机构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院
-
出处
《理论月刊》
2008年第11期74-76,共3页
-
文摘
在儒家看来,《关雎》中的后妃之德在其性情和谐,后妃性情和谐则可以使夫妇别、父子亲、君臣敬、朝廷正,王化得成。由关雎之乐到王化之成是儒家和谐观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由自然及于社会的生成过程。这一过程其实是因兴以为比的过程,也是逻辑推衍的过程,其关键在于作者与文本的认定,在于诗歌重心的调整。从《关雎》之解,也可见出儒家和谐观"和而不同"的等级实质与"礼乐刑政"四位一体的实践品格。儒家和谐观中强调差异、有序、理性与温和的特征使其在当今社会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儒家和谐观的局限则主要表现在于本然状态的遮蔽,以及公正与法制的欠缺。
-
关键词
关雎
儒家
和谐观
和而不同
和
序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刘子》作者新证
- 10
-
-
作者
陈祥谦
-
机构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60-65,共6页
-
基金
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编号:08C276)
-
文摘
《刘子》作者究竟为谁,自唐迄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其涉及《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故弄清事实真相不仅对《刘子》的研究十分重要,而且对"龙学"的研究也具有特殊意义。通过爬梳史料,原始以要终,辨析考证,认为《刘子》作者乃梁朝之刘遵。
-
关键词
《刘子》
作者
刘遵
考证
-
Keywords
Liu Zi
authorship
Liu Zun
research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爱的声音的建构与传达——评万宁的小说
- 11
-
-
作者
姚海燕
徐蓓
-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文学院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创作与评论》
2015年第3期52-59,共8页
-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项目编号:GD11XZW03)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一个好的作家,最重要的应该是具备有叙述故事的能力,有悲悯的情怀,有理想倾向,能关注未来,树立人的信心。我从未对这个社会感到失望,我一直在用我的方式向人们传达温暖,传达善良,我相信向上的力量。
-
关键词
开到荼蘼
叙事者
耳中
话语方式
简·奥斯丁
在城市里
事业有成
我不知道
对我说
一遍遍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设计批评:呼唤阳刚之美
- 12
-
-
作者
刘文良
-
机构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院
-
出处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08年第7期104-107,共4页
-
文摘
设计艺术要发展,设计艺术学科要成熟,离不开持之有据、言之成理、科学的、中肯的设计批评。阳刚之美,应该成为设计批评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来源于批评家刚正不阿的独立人格,来源于批评家丰厚扎实的学识素养和科学理性的思辨能力。
-
关键词
设计批评
阳刚美
独立人格
理性思维
-
分类号
J505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从《关雎》之解看儒家的和谐理念与实践品格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刘伟生
-
机构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40,共7页
-
文摘
在儒家看来,《关雎》中的后妃之德在于其性情和谐,后妃性情和谐则可以使夫妇别、父子亲、君臣敬、朝廷正,王化得成。由关雎之乐到王化之成是儒家和谐观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由自然及于社会的生成过程。这一过程其实是因兴以为比的过程,也是逻辑推衍的过程,其关键在于作者与文本的认定,在于诗歌重心的调整。从《关雎》之解也可见出儒家和谐观"和而不同"的等级实质与"礼乐刑政"四位一体的实践品格。儒家和谐观中强调差异、有序、理性与温和的特征使其在当今社会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儒家和谐观的局限则主要表现在本然状态的遮蔽,以及公正与法制的欠缺。
-
关键词
《关雎》
和谐
儒家
和而不同
-
分类号
B2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