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种基于DES的.NET软件保护方案的设计
1
作者
王六平
张伟林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09年第8期278-280,共3页
介绍了.NET环境下软件的一种保护方案,该方案综合了数字签名、加密、混淆和加壳等技术,可以抵抗拷贝、反编译、分发序列号、注册机各种常用的软件破解方法。首先对方案进行整体描述,然后再对其中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最后对方案的安全性...
介绍了.NET环境下软件的一种保护方案,该方案综合了数字签名、加密、混淆和加壳等技术,可以抵抗拷贝、反编译、分发序列号、注册机各种常用的软件破解方法。首先对方案进行整体描述,然后再对其中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最后对方案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保护
加壳
混淆
DES.NET
MSIL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把学生引向多元——《落花生》教学案例评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挚
《湖南教育(中旬)(B)》
2009年第4期28-29,共2页
《落花生》是人教版第九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许地山出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他小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以“落花生”作为...
《落花生》是人教版第九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许地山出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他小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以“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落花生》这篇课文,讲的是许地山小时候一家人在毛亭里吃花生、议花生,受父亲教诲的往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花生》
案例评析
教学
学生
人教版第九册
精读课文
许地山
著名作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图形领域学习中“错误猜想”的分析及教学对策——由“认识面积”的教学说开来
被引量:
1
3
作者
朱湘花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9年第5期96-98,共3页
一、问题的提出 在进行“认识面积”的教学时,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涂一涂等活动,初步认识了“什么是面积”,在此基础上“比一比”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通过这个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多样化的比较方法巩固面积的定义,同时渗透...
一、问题的提出 在进行“认识面积”的教学时,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涂一涂等活动,初步认识了“什么是面积”,在此基础上“比一比”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通过这个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多样化的比较方法巩固面积的定义,同时渗透面积单位。在这个环节中,有许多学生猜想“周长长的长方形面积就应该大”。面对学生的错误猜想,教师一般采用以下教学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方形面积
教学对策
猜想
学说
学习
图形
“比一比”
比较方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一头战象》教例及评析
4
作者
刘亚雄
佘同生
《小学语文》
2008年第12期40-42,共3页
【教材分析】《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作者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断,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叙了嘎羧生命历程当中最后的辉煌与庄严,以充满深情的...
【教材分析】《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作者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断,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叙了嘎羧生命历程当中最后的辉煌与庄严,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嘎羧的高尚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年级
人教版
教例
上册
教材分析
动物小说
生命历程
庄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学生学会数学观察
5
作者
昌国良
余丽萍
《湖南教育(下旬)(C)》
2009年第5期37-37,共1页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把使学生经历观察活动过程、培养学生数学观察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但是,由于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形式化特征,数学观察呈现出对观察者已有知识经验和理解能力的依赖性.缺少相关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把使学生经历观察活动过程、培养学生数学观察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但是,由于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形式化特征,数学观察呈现出对观察者已有知识经验和理解能力的依赖性.缺少相关知识经验和理解能力,观察者会看不懂或者出现视而不见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观
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
学会
理解能力
知识经验
活动过程
教学目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实现.NET产品保护的混淆技术
6
作者
王六平
张伟林
《计算机时代》
2007年第10期26-27,共2页
介绍了.NET环境下的一种软件保护方法——混淆:通过对MSIL代码进行字符串加密、名称混淆、流程混淆等技术,以加大反编译的难度,从而达到对.NET产品的保护;列举了目前常用的混淆工具,并分析了它们的优劣。
关键词
软件保护
NET
MSIL
混淆
加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图形学习中“错误猜想”的解决对策
7
作者
朱湘花
《湖南教育(下旬)(C)》
2009年第5期21-22,共2页
教学“认识面积”时,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涂一涂等活动,初步认识了什么是面积.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比一比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目的在于通过运用多样化的比较方法巩固面积的定义,同时渗透面积单位.在这个环节中,有许多学...
教学“认识面积”时,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涂一涂等活动,初步认识了什么是面积.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比一比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目的在于通过运用多样化的比较方法巩固面积的定义,同时渗透面积单位.在这个环节中,有许多学生猜想周长长的长方形面积就应该大.面对学生的错误猜想,教师一般采用两种教学对策:要么直接否定,要么直接告知正确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猜想
长方形面积
学习
图形
教学对策
比较方法
面积单位
直接否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巧对比 妙延伸——《触摸春天》教学片断及心得
8
作者
周范恒
《湖南教育(语文教师)》
2008年第8期22-23,共2页
教学片断 师:《触摸春天》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课文主要写了安静在花园里触摸蝴蝶的事,还写了这件事给作者的启示。老师想把课题改为《触摸蝴蝶》或是《安静给我的启示》,你们认为怎样?
关键词
《触摸春天》
教学片断
对比
心得
课文
蝴蝶
安静
老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实施目标教学 落实素质教育
9
作者
朱湘花
《教师》
2009年第13期79-80,共2页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三维教学目标顺应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在教学中如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素质教育就落到了实处。基于此,目标教学顺应而生。历经几年的探索与实践,谈谈我的几...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三维教学目标顺应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在教学中如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素质教育就落到了实处。基于此,目标教学顺应而生。历经几年的探索与实践,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目标教学
学生全面发展
三维教学目标
全体学生
顺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中日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异同
被引量:
1
10
作者
夏旺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9年第6期34-36,共3页
中国和日本都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由于文化传统差异和社会制度不同,中日两国中小学道德教育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开放,两国的道德教育有呈现出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趋势。本文试从德育的地位、内容...
中国和日本都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由于文化传统差异和社会制度不同,中日两国中小学道德教育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开放,两国的道德教育有呈现出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趋势。本文试从德育的地位、内容、途径和方法等方面,对我国和日本的中小学德育作些粗浅的分析比较,以期给我国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德育教育
中国
日本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学会从怎样写的角度来教
11
作者
赵首凤
《教师》
2009年第13期61-62,共2页
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阅读教学,要带领学生在文章里走一个来回。”这话既精辟又形象。所谓“来”,是指通过语言文字把握文章的内容、情感、主旨等;所谓“回”,是指把课文读通读懂之后,再引导学生探究作者是怎样写的。...
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阅读教学,要带领学生在文章里走一个来回。”这话既精辟又形象。所谓“来”,是指通过语言文字把握文章的内容、情感、主旨等;所谓“回”,是指把课文读通读懂之后,再引导学生探究作者是怎样写的。我们当下的阅读教学,一般重视带学生“来”,而极少关注带学生“回”,极少引导学生深究作者是怎样写的。这种“有来无回”的阅读教学,严重影响了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本文想就此问题说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学生探究
学会
引导学生
语文教育家
语言文字
教学效率
“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看图写话教学的“三重奏”
12
作者
黄建青
《湖南教育(中旬)(B)》
2009年第3期50-51,共2页
看图写话,是低年级写话教学中常见的训练形式。通常的做法是先说后写,怎么说就怎么写。换言之,就是把说的内容写下来。然而,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低年级儿童,尤其是一年级儿童,大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可动起笔来,就面露难色。事实...
看图写话,是低年级写话教学中常见的训练形式。通常的做法是先说后写,怎么说就怎么写。换言之,就是把说的内容写下来。然而,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低年级儿童,尤其是一年级儿童,大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可动起笔来,就面露难色。事实证明,把说和写放在同一起点按同一要求进行教学,这种同节奏教学是不符合学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话教学
看图写话
低年级儿童
重奏
训练形式
事实证明
节奏教学
一年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作文,从观察开始
13
作者
潘田英
《湖南教育(中旬)(B)》
2010年第5期42-42,共1页
观察是思维的向导,是智慧的眼睛,是儿童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开端。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和认识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写作应“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观察是思维的向导,是智慧的眼睛,是儿童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开端。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和认识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写作应“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会使学生获得作文成功的欢乐,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接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
儿童心理发展
能力的培养
观察生活
学生写作
认识世界
事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培养小学生发问习惯的思考
14
作者
赵首凤
《教育科学文摘》
2009年第4期45-45,共1页
引导学生发问,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发问习惯,既是现行小学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小学生
发问
培养
创造能力
新课程教学
引导学生
学生思维
课堂气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培养小学生发问习惯的思考
15
作者
赵首凤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9年第6期57-58,共2页
小学生发问的现状令人担忧。原因主要是学生缺少发问意识,教师缺少发问设计,课堂缺少民主氛围。引导学生发问,一要把发问能力培养列入教学目标;二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三要鼓励学生尝试。
关键词
小学生
发问习惯
培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低年级估算教学
16
作者
刘沛宇
《教师》
2015年第13期80-81,共2页
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算式的结果做出大概推断或估计。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上街购物、外出旅游等都要用到估算。小学数学教学中也越来越重视估算,《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具有估算能力能使人...
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算式的结果做出大概推断或估计。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上街购物、外出旅游等都要用到估算。小学数学教学中也越来越重视估算,《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具有估算能力能使人对数量及时间和空间等有整体性、全面性和概括性的认识。"因此,估算是学生应该具有的一种重要的计算技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技能
数学计算
快速运算
计算能力
使人
具体情境
第一学段
问题解决
数量关系
课程标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变来变去的风
17
作者
钟善美
《小学生导刊(高年级版)》
2013年第8期51-51,共1页
风真是个爱变的小家伙。你捉摸不透它的行踪,想象不出它的模样,猜测不出它的颜色。春天来了,风把小草染绿了,把花儿抹红了。风拿着魔法棒,敲醒虫儿,敲醒冬眠的熊。风调皮地拍着人们的脸,吹起人们的头发,吹得人们意气风发,精神...
风真是个爱变的小家伙。你捉摸不透它的行踪,想象不出它的模样,猜测不出它的颜色。春天来了,风把小草染绿了,把花儿抹红了。风拿着魔法棒,敲醒虫儿,敲醒冬眠的熊。风调皮地拍着人们的脸,吹起人们的头发,吹得人们意气风发,精神大振。闷热的夏天,风把毒辣的太阳吹来了。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原文传递
小草的道德启示
18
作者
钟善美
《第二课堂(小学版)》
2013年第3期29-29,共1页
小草虽然弱小,但生命力极强。 “呜呜”,大风来了。大风可以把树枝折断,可以把鲜花吹落,人们都害怕地把窗户关上了,但小草不怕。大雨来了,“叭叭”,豆大的雨珠落了下来,人们把窗帘拉得紧紧的,蚂蚁提前把家搬到了高处,可小草...
小草虽然弱小,但生命力极强。 “呜呜”,大风来了。大风可以把树枝折断,可以把鲜花吹落,人们都害怕地把窗户关上了,但小草不怕。大雨来了,“叭叭”,豆大的雨珠落了下来,人们把窗帘拉得紧紧的,蚂蚁提前把家搬到了高处,可小草还是不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草
道德
大风
原文传递
生命
19
作者
向君浩
《花火(C版)》
2008年第11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生命
河水
太阳
光明
清澈
黑暗带
母亲
伤痛
掩盖
瞬间
原文传递
题名
一种基于DES的.NET软件保护方案的设计
1
作者
王六平
张伟林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子弟学校
出处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09年第8期278-280,共3页
文摘
介绍了.NET环境下软件的一种保护方案,该方案综合了数字签名、加密、混淆和加壳等技术,可以抵抗拷贝、反编译、分发序列号、注册机各种常用的软件破解方法。首先对方案进行整体描述,然后再对其中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最后对方案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软件保护
加壳
混淆
DES.NET
MSIL
Keywords
Software protection Encryption shell protection Confuse DES . NET MSIL
分类号
TP3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TP30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把学生引向多元——《落花生》教学案例评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挚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子弟学校
出处
《湖南教育(中旬)(B)》
2009年第4期28-29,共2页
文摘
《落花生》是人教版第九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许地山出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他小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以“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落花生》这篇课文,讲的是许地山小时候一家人在毛亭里吃花生、议花生,受父亲教诲的往事。
关键词
《落花生》
案例评析
教学
学生
人教版第九册
精读课文
许地山
著名作家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G78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图形领域学习中“错误猜想”的分析及教学对策——由“认识面积”的教学说开来
被引量:
1
3
作者
朱湘花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子弟学校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9年第5期96-98,共3页
文摘
一、问题的提出 在进行“认识面积”的教学时,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涂一涂等活动,初步认识了“什么是面积”,在此基础上“比一比”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通过这个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多样化的比较方法巩固面积的定义,同时渗透面积单位。在这个环节中,有许多学生猜想“周长长的长方形面积就应该大”。面对学生的错误猜想,教师一般采用以下教学对策:
关键词
长方形面积
教学对策
猜想
学说
学习
图形
“比一比”
比较方法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一头战象》教例及评析
4
作者
刘亚雄
佘同生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子弟学校
湖南师范大学
教科院
出处
《小学语文》
2008年第12期40-42,共3页
文摘
【教材分析】《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作者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断,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叙了嘎羧生命历程当中最后的辉煌与庄严,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嘎羧的高尚情怀。
关键词
六年级
人教版
教例
上册
教材分析
动物小说
生命历程
庄严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学生学会数学观察
5
作者
昌国良
余丽萍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子弟学校
出处
《湖南教育(下旬)(C)》
2009年第5期37-37,共1页
文摘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把使学生经历观察活动过程、培养学生数学观察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但是,由于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形式化特征,数学观察呈现出对观察者已有知识经验和理解能力的依赖性.缺少相关知识经验和理解能力,观察者会看不懂或者出现视而不见的现象.
关键词
数学观
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
学会
理解能力
知识经验
活动过程
教学目标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O1-4 [理学—基础数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实现.NET产品保护的混淆技术
6
作者
王六平
张伟林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子弟学校
出处
《计算机时代》
2007年第10期26-27,共2页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05C406)
文摘
介绍了.NET环境下的一种软件保护方法——混淆:通过对MSIL代码进行字符串加密、名称混淆、流程混淆等技术,以加大反编译的难度,从而达到对.NET产品的保护;列举了目前常用的混淆工具,并分析了它们的优劣。
关键词
软件保护
NET
MSIL
混淆
加密
分类号
TP393.0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图形学习中“错误猜想”的解决对策
7
作者
朱湘花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子弟学校
出处
《湖南教育(下旬)(C)》
2009年第5期21-22,共2页
文摘
教学“认识面积”时,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涂一涂等活动,初步认识了什么是面积.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比一比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目的在于通过运用多样化的比较方法巩固面积的定义,同时渗透面积单位.在这个环节中,有许多学生猜想周长长的长方形面积就应该大.面对学生的错误猜想,教师一般采用两种教学对策:要么直接否定,要么直接告知正确答案.
关键词
猜想
长方形面积
学习
图形
教学对策
比较方法
面积单位
直接否定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G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巧对比 妙延伸——《触摸春天》教学片断及心得
8
作者
周范恒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子弟学校
出处
《湖南教育(语文教师)》
2008年第8期22-23,共2页
文摘
教学片断 师:《触摸春天》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课文主要写了安静在花园里触摸蝴蝶的事,还写了这件事给作者的启示。老师想把课题改为《触摸蝴蝶》或是《安静给我的启示》,你们认为怎样?
关键词
《触摸春天》
教学片断
对比
心得
课文
蝴蝶
安静
老师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实施目标教学 落实素质教育
9
作者
朱湘花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子弟学校
出处
《教师》
2009年第13期79-80,共2页
文摘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三维教学目标顺应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在教学中如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素质教育就落到了实处。基于此,目标教学顺应而生。历经几年的探索与实践,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
素质教育
目标教学
学生全面发展
三维教学目标
全体学生
顺应
分类号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中日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异同
被引量:
1
10
作者
夏旺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子弟学校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9年第6期34-36,共3页
文摘
中国和日本都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由于文化传统差异和社会制度不同,中日两国中小学道德教育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开放,两国的道德教育有呈现出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趋势。本文试从德育的地位、内容、途径和方法等方面,对我国和日本的中小学德育作些粗浅的分析比较,以期给我国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一些启示。
关键词
中小学
德育教育
中国
日本
分类号
G631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会从怎样写的角度来教
11
作者
赵首凤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子弟学校
出处
《教师》
2009年第13期61-62,共2页
文摘
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阅读教学,要带领学生在文章里走一个来回。”这话既精辟又形象。所谓“来”,是指通过语言文字把握文章的内容、情感、主旨等;所谓“回”,是指把课文读通读懂之后,再引导学生探究作者是怎样写的。我们当下的阅读教学,一般重视带学生“来”,而极少关注带学生“回”,极少引导学生深究作者是怎样写的。这种“有来无回”的阅读教学,严重影响了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本文想就此问题说一些看法。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学生探究
学会
引导学生
语文教育家
语言文字
教学效率
“来”
分类号
G623.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23.20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看图写话教学的“三重奏”
12
作者
黄建青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子弟学校
出处
《湖南教育(中旬)(B)》
2009年第3期50-51,共2页
文摘
看图写话,是低年级写话教学中常见的训练形式。通常的做法是先说后写,怎么说就怎么写。换言之,就是把说的内容写下来。然而,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低年级儿童,尤其是一年级儿童,大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可动起笔来,就面露难色。事实证明,把说和写放在同一起点按同一要求进行教学,这种同节奏教学是不符合学情的。
关键词
写话教学
看图写话
低年级儿童
重奏
训练形式
事实证明
节奏教学
一年级
分类号
G623.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文,从观察开始
13
作者
潘田英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子弟学校
出处
《湖南教育(中旬)(B)》
2010年第5期42-42,共1页
文摘
观察是思维的向导,是智慧的眼睛,是儿童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开端。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和认识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写作应“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会使学生获得作文成功的欢乐,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接受力”。
关键词
作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
儿童心理发展
能力的培养
观察生活
学生写作
认识世界
事物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培养小学生发问习惯的思考
14
作者
赵首凤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子弟学校
出处
《教育科学文摘》
2009年第4期45-45,共1页
文摘
引导学生发问,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发问习惯,既是现行小学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小学生
发问
培养
创造能力
新课程教学
引导学生
学生思维
课堂气氛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G424.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培养小学生发问习惯的思考
15
作者
赵首凤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子弟学校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9年第6期57-58,共2页
文摘
小学生发问的现状令人担忧。原因主要是学生缺少发问意识,教师缺少发问设计,课堂缺少民主氛围。引导学生发问,一要把发问能力培养列入教学目标;二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三要鼓励学生尝试。
关键词
小学生
发问习惯
培养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G424.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低年级估算教学
16
作者
刘沛宇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子弟学校
出处
《教师》
2015年第13期80-81,共2页
文摘
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算式的结果做出大概推断或估计。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上街购物、外出旅游等都要用到估算。小学数学教学中也越来越重视估算,《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具有估算能力能使人对数量及时间和空间等有整体性、全面性和概括性的认识。"因此,估算是学生应该具有的一种重要的计算技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计算技能
数学计算
快速运算
计算能力
使人
具体情境
第一学段
问题解决
数量关系
课程标准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变来变去的风
17
作者
钟善美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子弟学校
五年级
出处
《小学生导刊(高年级版)》
2013年第8期51-51,共1页
文摘
风真是个爱变的小家伙。你捉摸不透它的行踪,想象不出它的模样,猜测不出它的颜色。春天来了,风把小草染绿了,把花儿抹红了。风拿着魔法棒,敲醒虫儿,敲醒冬眠的熊。风调皮地拍着人们的脸,吹起人们的头发,吹得人们意气风发,精神大振。闷热的夏天,风把毒辣的太阳吹来了。但是,
关键词
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分类号
G623.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小草的道德启示
18
作者
钟善美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子弟学校
五(
出处
《第二课堂(小学版)》
2013年第3期29-29,共1页
文摘
小草虽然弱小,但生命力极强。 “呜呜”,大风来了。大风可以把树枝折断,可以把鲜花吹落,人们都害怕地把窗户关上了,但小草不怕。大雨来了,“叭叭”,豆大的雨珠落了下来,人们把窗帘拉得紧紧的,蚂蚁提前把家搬到了高处,可小草还是不怕。
关键词
小草
道德
大风
分类号
F272.3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生命
19
作者
向君浩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子弟学校
六年级
出处
《花火(C版)》
2008年第11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生命
河水
太阳
光明
清澈
黑暗带
母亲
伤痛
掩盖
瞬间
分类号
G624.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种基于DES的.NET软件保护方案的设计
王六平
张伟林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把学生引向多元——《落花生》教学案例评析
赵挚
《湖南教育(中旬)(B)》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对图形领域学习中“错误猜想”的分析及教学对策——由“认识面积”的教学说开来
朱湘花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一头战象》教例及评析
刘亚雄
佘同生
《小学语文》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教学生学会数学观察
昌国良
余丽萍
《湖南教育(下旬)(C)》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实现.NET产品保护的混淆技术
王六平
张伟林
《计算机时代》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图形学习中“错误猜想”的解决对策
朱湘花
《湖南教育(下旬)(C)》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巧对比 妙延伸——《触摸春天》教学片断及心得
周范恒
《湖南教育(语文教师)》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实施目标教学 落实素质教育
朱湘花
《教师》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试论中日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异同
夏旺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学会从怎样写的角度来教
赵首凤
《教师》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看图写话教学的“三重奏”
黄建青
《湖南教育(中旬)(B)》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作文,从观察开始
潘田英
《湖南教育(中旬)(B)》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对培养小学生发问习惯的思考
赵首凤
《教育科学文摘》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对培养小学生发问习惯的思考
赵首凤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浅谈低年级估算教学
刘沛宇
《教师》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变来变去的风
钟善美
《小学生导刊(高年级版)》
2013
0
原文传递
18
小草的道德启示
钟善美
《第二课堂(小学版)》
2013
0
原文传递
19
生命
向君浩
《花火(C版)》
2008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