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教学法在儿科实习护理生带教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李雪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35期123-125,共3页
目的分析在儿科实习护理生带教中PBL教学法的使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4月期间在该院儿科进行实习的80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名,参照组使用常规带教方法,实验组实施PBL教学法,比较两组实习生考核... 目的分析在儿科实习护理生带教中PBL教学法的使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4月期间在该院儿科进行实习的80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名,参照组使用常规带教方法,实验组实施PBL教学法,比较两组实习生考核成绩和两组实习生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理论知识(92.47±4.36)分、技能操作水平(93.17±3.14)分以及临床实践(94.16±3.11)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率97.50%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教师对学生的满意率95.00%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儿科护理实习生的带教中使用PBL的教学方法,能够明显提高实习生们的理论知识储备,同时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并提升教学满意度,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儿科 实习护理生 带教
下载PDF
PBL教学法应用于急诊儿科新护士带教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田瑜泉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16期145-146,共2页
目的研究PBL教学法应用于急诊儿科新护士带教中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该院急诊儿科新入职的护理人员66名分为对照组33名和观察组33名,分别采用常规带教模式教学、PBL教学法,将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 目的研究PBL教学法应用于急诊儿科新护士带教中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该院急诊儿科新入职的护理人员66名分为对照组33名和观察组33名,分别采用常规带教模式教学、PBL教学法,将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成绩(26.72±3.01)分、操作技能成绩(27.75±2.14)分、综合测试成绩(35.66±3.27)分以及考核成绩优良率(10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儿科新护士的带教中采用PBL教学法可促使新护士理论知识掌握度以及专业实操能力的提高,教学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儿科 新护士 PBL教学法 带教
下载PDF
医护人员手卫生强化管理对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吴谦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15期44-45,共2页
目的对医护人员手卫生强化管理对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5月该院的64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32名,常规组医护人员给予常规管理,试验组给予强化干预管理措施。对两组医护... 目的对医护人员手卫生强化管理对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5月该院的64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32名,常规组医护人员给予常规管理,试验组给予强化干预管理措施。对两组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措施的认知程度、执行率和手卫生合格率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医护人员七步洗手法得分(92.32±1.20)分、接触患者洗手得分(94.21±1.36)分和正确洗手时间得分(89.64±3.64)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率96.88%和手卫生合格率93.75%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对医护人员给予强化干预管理措施,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认知程度、执行率以及手卫生的合格率,对医院的感染防控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人员 手卫生 强化管理 控制感染
下载PDF
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实践中应用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何娴英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17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该院100名接受儿科护理培训的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护理人员应用常规教学法教学,观察组护理人员...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该院100名接受儿科护理培训的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护理人员应用常规教学法教学,观察组护理人员应用PBL教学法教学。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成绩、实验操作成绩和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考核成绩、实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护理学教学实践中应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可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 儿科 护理学 教学 教学效果
下载PDF
情景模拟教学在儿科护士儿科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朱小姣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34期153-154,157,共3页
目的研究儿科护士实施情景模拟教学的儿科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该院的儿科护士38名,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19名。其中参照组实施常规儿科心肺复苏培训,实验组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培训,... 目的研究儿科护士实施情景模拟教学的儿科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该院的儿科护士38名,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19名。其中参照组实施常规儿科心肺复苏培训,实验组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培训,对比两组护士培训前后心肺复苏方法掌握水平和培训后护士工作能力。结果培训后,实验组急救知识、心电监护仪器使用、呼吸机使用、血液采集、急救药品使用分数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团队协作、人文关怀、沟通交流、体征监护、服务态度能力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儿科护士在实施儿科心肺复苏培训期间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护士培训效果,增强护士的工作能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护士 情景模拟教学 心肺复苏培训
下载PDF
ANK1基因Arg1436Ter突变导致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6
作者 田鑫 贺湘玲 +5 位作者 周润芯 邹润英 陈可可 朱呈光 邹惠 游亚兰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加强对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的认识。方法对1例ANK1基因Arg1436Ter突变导致HS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4岁,表现为反复面色苍白、黄疸和脾肿大,血常规提示贫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骨髓细... 目的加强对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的认识。方法对1例ANK1基因Arg1436Ter突变导致HS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4岁,表现为反复面色苍白、黄疸和脾肿大,血常规提示贫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骨髓细胞学检查表现为增生性贫血;多次行血涂片检查,外周血球形红细胞比例均<10%,最高为7%;经基因测序在患儿ANK1基因发现c.4306C>T(编码区第4306号核苷酸由C变为T)的杂合核苷酸变异,该变异的致病性已经被证实,与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相关。结论HS的病因明确,为先天性遗传性的红细胞膜缺陷,临床上HS的误诊及漏诊率较高,基因检查是HS中极其重要的检测手段,我们在HS患儿中发现的ANK1基因新突变可为进一步探索我国人群中HS的遗传学病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ANK1基因 锚蛋白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在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彭力 钟礼立 《医学综述》 2009年第15期2284-2287,共4页
以Th2型免疫反应为主的交应性疾病包括哮喘在过去50年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和哮喘是影响儿童最普遍的慢性疾病。与此同时,Th1型反应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1型糖尿病和多发性硬化也相应增长,表明免疫调节... 以Th2型免疫反应为主的交应性疾病包括哮喘在过去50年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和哮喘是影响儿童最普遍的慢性疾病。与此同时,Th1型反应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1型糖尿病和多发性硬化也相应增长,表明免疫调节的缺陷,而不是Th1免疫的一个下降。最近研究表明,调节性T细胞不同亚群在调节变应原Th2应答和维持功能耐受中起重要作用。调节应答在过敏性个体看起来是缺乏的,但在某种程度上给予特异的变应原免疫治疗有可能重建。本文就调节性T细胞与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疾病 免疫调节 调节性T细胞 叉状头转录因子3
下载PDF
应用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郑雪明 何学华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3期12-12,共1页
目的评价应用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共60例房、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男性3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7.8岁(3—14岁),其中4例伴有膜部瘤。采用国产封堵器在透视及超声监测下进行封堵术,术后即... 目的评价应用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共60例房、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男性3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7.8岁(3—14岁),其中4例伴有膜部瘤。采用国产封堵器在透视及超声监测下进行封堵术,术后即刻行心脏造影、升主动脉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验证即刻疗效,术后24h、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行心电图、TTE、X线胸片检查随访复查。结果60例患者经导管介入治疗成功57例,成功率95%,其中房间隔缺损11例,室间隔缺损42例,动脉导管未闭4例。9例患儿术后即刻造影及TTE检查显示少量残余分流,1周后超声检查证实残余分流消失,其余患儿均即刻达到完全封堵,1周内完全封堵率达100%。3例患者术后24h内出现有束支传导阻,3—7天后恢复正常,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的所有患儿平均随访7.3个月(1—12个月),无封堵器移位、晚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封堵器对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患儿进行介入治疗,经严密随访,其疗效确切,近期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封堵器 心脏介入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23SrRNA V区A2063G基因突变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黎燕 钟礼立 +7 位作者 张兵 黄寒 丁小芳 林琳 陈浩峰 黄振 彭力 林小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69-574,共6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检出23S r RNA V区A2063G突变基因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确诊为MPP且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并对BALF标本进行23S r RNA V区A2063G突变基因检...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检出23S r RNA V区A2063G突变基因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确诊为MPP且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并对BALF标本进行23S r RNA V区A2063G突变基因检测的29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是否检测到突变基因分为突变组和未突变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297例患儿中,155例BALF中检测到23S r RNA V区A2063G基因突变,阳性率52.1%。突变组和未突变组患儿在性别、年龄、血C反应蛋白、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影像学胸腔积液/胸膜增厚比例、纤维支气管镜下出现严重病变(糜烂/塑型/黄白色痰栓)比例、混合感染发生率、重症及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未突变组,突变组患儿住院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延长,BALF中支原体DNA(MP-DNA)拷贝量高,且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后MP-DNA拷贝量下降缓慢、退热时间长,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后的退热时间及MP-DNA载量与23 S r RNA V区A 2063 G突变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观察MPP患儿BALF中MP-DNA载量高低以及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后的退热时间可能对识别23S r RNA V区A 2063 G基因突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基因突变 肺泡灌洗液 儿童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凝血功能、D-二聚体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玉杰 陈杰 +3 位作者 乐杨桦 袁勇华 谭超超 曹友德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10期1880-1882,共3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凝血功能、D-二聚体的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关系。【方法】在本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川崎痛患儿194例作为观察组,根据观察组的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为42例cAL组和152例CAL(NcAL组),并同时设...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凝血功能、D-二聚体的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关系。【方法】在本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川崎痛患儿194例作为观察组,根据观察组的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为42例cAL组和152例CAL(NcAL组),并同时设置健康对照组60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凝血功能,包含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酶原活化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值,以及D-二聚体(D-dimer)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川崎病CAL组及NCAL组的APTT、TT均比对照组缩短,而FIB、D-dimer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CAL组与NCAL组的TT及D-dimer水平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TT是CAL的独立影响因素(Pd0.05),川崎病惠儿TT每增加1S,其发生CAL的风险增加0.838倍。TT诊断CAL的ROC曲线面积为0.608。【结论】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处于高凝状态,TT是影响CAL较为敏感的独立因素,同时可推测CAL与血管炎症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病理生理学 儿童 血液凝固
下载PDF
先心病患儿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素敏 郑雪明 +1 位作者 杨林 杨得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18期61-61,共1页
目的:探讨先心病患儿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94例先心病介入手术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方法。结果:本组94例患儿中术后发生血管穿刺处出血及血肿3... 目的:探讨先心病患儿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94例先心病介入手术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方法。结果:本组94例患儿中术后发生血管穿刺处出血及血肿3例,动静脉瘘形成1例,血栓形成1例,腔内异物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4%,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后所有患儿转危为安,无死亡病例。结论:加强护理可以降低先心病患儿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改善患儿并发症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心病 护理 并发症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先心病患儿介入治疗的围术期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素敏 郑雪明 +1 位作者 杨林 杨得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1年第6期50-50,共1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3月~2010年8月收治的78例先心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施行介入治疗,总结围术期护理方法。结果:本组78例患儿介入治疗均成...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3月~2010年8月收治的78例先心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施行介入治疗,总结围术期护理方法。结果:本组78例患儿介入治疗均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即进行超声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手术效果理想,封堵器位置及形态均良好。术后无封堵器脱落、出血、呼吸道阻塞等情况发生,仅有2例患儿发生术后感染,经精心治疗后痊愈。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期间进行有效的护理观察,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护理 先心病
下载PDF
先心患病儿介入治疗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护理分析
13
作者 张素敏 郑雪明 +1 位作者 杨林 杨得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16期14-14,共1页
目的:通过对我院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40例患儿使用情况的观察,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率和护理工作的质量。方法:根据患者本身的实际情况,如患儿的年龄、患儿静脉具体情况和患儿每次的输液量,进行选择合适的留置针。由于患儿的年龄情... 目的:通过对我院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40例患儿使用情况的观察,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率和护理工作的质量。方法:根据患者本身的实际情况,如患儿的年龄、患儿静脉具体情况和患儿每次的输液量,进行选择合适的留置针。由于患儿的年龄情况在护理时要格外严谨。本实验将针对患儿静脉的具体情况选择进行穿刺的静脉,选取合适的留置针,选择适当的进针方法。结果:在40例患儿中有有2例患儿发生导管堵塞的情况,其余的患儿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情况均良好。结论: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可以减少对血管穿刺的次数,减小了对患儿的血管刺激性,减少发生液体外渗的情况,并且针头不会轻易的脱离血管,对于年龄特别小的患儿能随时对其进行输液治疗,减少患儿对输液的恐惧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穿刺 先心患病儿 穿刺
下载PDF
具有喘息症状或过敏性疾病的年幼儿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睿 钟礼立 +3 位作者 易红玲 谭钰嫔 陈敏 李云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2-284,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0~5岁儿童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了解具有喘息症状的可疑哮喘及过敏性疾病症状的患儿对吸入变应原过敏反应的特点,为儿童哮喘及过敏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9月1日至12月31日长沙市某社区0~5岁具有喘... 目的通过分析0~5岁儿童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了解具有喘息症状的可疑哮喘及过敏性疾病症状的患儿对吸入变应原过敏反应的特点,为儿童哮喘及过敏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9月1日至12月31日长沙市某社区0~5岁具有喘息症状或过敏性疾病症状的患儿共102例为变应原筛查组;对照组选择同年龄组无喘息及过敏性疾病史的儿童94例。两组均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变应原筛查组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61.8%(63/1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6%(9/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复喘息合并过敏性鼻炎者的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纯喘息组(P<0.05);喘息次数与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呈正相关(r=0.91,P<0.05);对螨虫的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24.2%)明显高于其他过敏原(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粉尘螨的皮肤点刺阳性率(50.0%)明显高于屋尘螨(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儿童喘息可能是发生过敏性哮喘的重要因素;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是诊断过敏性疾病的重要依据,并有助于评估喘息患儿对吸入性变应原的过敏反应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点刺 哮喘 过敏性鼻炎 过敏原 喘息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