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聚糖材料在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的研究与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磊 卢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期525-530,共6页
背景: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壳聚糖能复合多种种子细胞和神经因子,维持受损组织正常的解剖结构,防止胶质瘢痕挤压,对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介绍壳聚糖材料在修复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领域的研究现状。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 背景: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壳聚糖能复合多种种子细胞和神经因子,维持受损组织正常的解剖结构,防止胶质瘢痕挤压,对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介绍壳聚糖材料在修复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领域的研究现状。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0至2012年PubMed数据库、CNKI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有关壳聚糖材料特性、壳聚糖导管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相关文献。结果与结论: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免疫抗原性小和无毒性等特殊生物医学特性,与嗅鞘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神经干细胞具有良好的亲和性。壳聚糖材料制备的神经导管、支架能在脊髓损伤后桥接神经断端,维持神经再生的正常解剖结构,提供种子细胞及细胞因子载体,为损伤后神经再生提供良好的微环境,但目前对于壳聚糖导管的研究仍不够全面,仍有很多问题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生物材料综述 壳聚糖 脊髓损伤 种子细胞 联合移植 神经再生
下载PDF
人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与自体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 被引量:3
2
作者 卓毅 段答 +8 位作者 葛丽特 袁挺 刘波 吴沛 王昊 龙浪 刘作 贺西京 卢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4666-4672,共7页
背景:干细胞应用于脊髓损伤的报道很多,但是这些细胞存在免疫排斥、取材困难、纯化不易等各方面的缺陷,而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无上述缺点,将其应用于临床脊髓损伤患者疗效分析目前尚无相关报道。目的:观察人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 背景:干细胞应用于脊髓损伤的报道很多,但是这些细胞存在免疫排斥、取材困难、纯化不易等各方面的缺陷,而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无上述缺点,将其应用于临床脊髓损伤患者疗效分析目前尚无相关报道。目的:观察人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同时进行自体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晚期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与评价。方法:①取材、培养鼻中隔偏曲手术患者的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扫描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并在体外对其进行多向诱导分化;②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后,取材培养脊髓损伤患者的鼻黏膜,通过腰椎穿刺术注射到8例晚期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椎管内,细胞移植1-3次,前后移植间隔时间为5-7 d,每次移植细胞总数约为5×107个。细胞移植治疗前及随访6个月时按照国际截瘫医学会ASIA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与结论:①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在光镜下形态以梭形为主,并呈现出放射状排列,细胞免疫荧光表达STRO-1;②流式细胞学检测显示高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73、CD90、CD105,不表达造血干细胞标记物CD34、CD45,且细胞纯度达97%以上;③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在扫描及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短粗的微绒毛及不同的细胞生长形态;④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还具有向骨组织、脂肪组织、干细胞球及神经元分化的潜能;⑤经自体血清培养的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除1例患者住院期间无明显神经功能改善外,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恢复且无任何不良副反应;⑥结果表明,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是组织工程细胞修复中一种新型的种子细胞来源;自体鼻黏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患者能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粘膜 间质干细胞移植 脊髓损伤 组织工程
下载PDF
不同年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端粒长度的变化
3
作者 滕晓华 卢明 +2 位作者 刘波 潘林香 周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2期8430-8434,共5页
目的:端粒酶活性表达可能是干细胞维持其自我复制能力的分子基础,然而对于这种酶活性表达在骨髓基质细胞端粒维持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还知之甚少。观察不同年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长度的变化情况... 目的:端粒酶活性表达可能是干细胞维持其自我复制能力的分子基础,然而对于这种酶活性表达在骨髓基质细胞端粒维持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还知之甚少。观察不同年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长度的变化情况。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8在解放军163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进行。①实验材料:清洁级SD大鼠,雌雄不拘,体质量120~150g,购自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根据大鼠年龄不同分为1月龄组、3月龄组、6月龄组、1年龄组、2年龄组。②实验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不同年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差别,采用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③实验评估: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PCR-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端粒酶活性,Southern印迹法测量各组细胞端粒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结果:①不同年龄各组骨髓基质细胞形态上无明显差别。②各组细胞增殖缓慢,不同年龄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生长周期显示,G0/G1期细胞多,G2/M期和S期细胞较少。各组间无明显差别。③1月至2年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端粒酶活性分别为0.651、0.676、0.615、0.815、0.672,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④1月至2年组大鼠细胞端粒末端限制性片断长度分别为24.4、22.56、23.56、22.79、22.65kb。除1月组稍长于其他各组外,其余各组间端粒末端限制性片断长度无明显差别。结论:①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基质细胞稳定表达端粒酶活性。②骨髓基质细胞能维持端粒长度,不随年龄增长而缩短,这可能与细胞表达端粒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端粒酶 端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