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缓解吗啡耐受机制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莉 张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5期51-54,共4页
电针治疗因其毒副作用小、操作简易便捷、疗效佳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之中。目前,电针在胃肠道疾病、神经精神类疾病以及各种类型疼痛的治疗功效得到肯定,其在缓解吗啡耐受中也起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回顾了以往电针治疗与吗啡耐受的... 电针治疗因其毒副作用小、操作简易便捷、疗效佳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之中。目前,电针在胃肠道疾病、神经精神类疾病以及各种类型疼痛的治疗功效得到肯定,其在缓解吗啡耐受中也起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回顾了以往电针治疗与吗啡耐受的有关研究,结合目前吗啡耐受的相关机制,探讨其缓解吗啡耐受的机制,以期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为解决吗啡耐受这一难题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吗啡耐受 电针治疗 机制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老年患者开腹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申盛乾 段小辉 +5 位作者 刘苏来 赵媛 魏来 李雪鹏 张智桦 蒋波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7-83,共7页
目的:探讨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在老年患者开腹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择期行开腹肝切除老年患者(≥65岁)随机均分为两组,术中分别行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CLCVP组)和SVV指导的GDFT(GDFT组)。比... 目的:探讨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在老年患者开腹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择期行开腹肝切除老年患者(≥65岁)随机均分为两组,术中分别行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CLCVP组)和SVV指导的GDFT(GDFT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5 min(T0)、进腹时(T1)、第二次肝血流阻断时(T2)、开始关腹(T3)、手术完成时(T4)5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与血气指标,以及术中出血量、补液量、尿量、肝血流阻断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与各自T0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两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在T1、T2、T3、T4时间点均明显下降,心率(HR)在T1时间点明显下降(均P<0.05),CLCVP组心脏指数(CI)在T2、T3、T4时间点明显升高(均P<0.05),而GDFT组CI在T1、T2、T3、T4时间点均明显升高(均P<0.05)。两组间MAP、HR在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GDFT组CVP在T3时间点明显高于CLCVP组、CI在T2、T3、T4时间点均明显高于CLCVP组(均P<0.05)。与各自的T0时间点血气指标比较,两组血pH值在T2、T3、T4时间点均明显降低,CLCVP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_(CV)O_2)在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GDFT组S_(CV)O_2在T2、T3、T4时间点均明显升高(均P<0.05),两组血乳酸(Lac)在T1、T2、T3、T4时间点均明显升高(均P<0.05)。两组间血pH值在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但GDFT组S_(CV)O_2在T2、T3、T4时间点均明显高于CLCVP组、Lac在T3、T4时间点明显低于CLCVP组(均P<0.05)。两组晶体液、胶体液、总液体量、尿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GDFT组出血量少于CLCVP组、肝血流阻断时间短于CLCVP组(均P<0.05)。结论:SVV指导的GDFT能稳定老年肝切除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善血气指标,减少术中出血及肝血流阻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血流动力学 血气分析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老年人
原文传递
电针“肝俞”“阳陵泉”通过抑制肝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1移位和释放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4
3
作者 谭思由 黄俊 +4 位作者 苏颖颖 陈文雁 孔高茵 刘景诗 魏来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88-894,共7页
目的:研究电针"肝俞""阳陵泉"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保护作用和对肝脏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肝俞-阳陵泉组和非经非穴组,每组10只。采用无... 目的:研究电针"肝俞""阳陵泉"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保护作用和对肝脏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肝俞-阳陵泉组和非经非穴组,每组10只。采用无创动脉夹阻断供应肝中叶和左叶的动脉、静脉和胆管1 h,解除阻断后再灌注4 h以构建70%HIRI模型。肝俞-阳陵泉组取两侧"肝俞"和"阳陵泉",非经非穴组取两侧"肝俞"穴区旁开6~8 mm的非经非穴区肌肉结缔组织,此二组均在造模前给予电针刺激30 min。以HE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损伤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HMGB1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肝脏组织HMGB1蛋白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组织HMGB1 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造模后大鼠肝脏损伤评分及血清ALT、AST、TNF-α、IL-6和HMGB1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肝脏组织中的HMGB1阳性细胞数、HMGB1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肝俞-阳陵泉组大鼠肝脏损伤评分及血清ALT、AST、TNF-α、IL-6和HMGB1含量均降低(P<0.05),肝脏组织中的HMGB1阳性细胞数、HMGB1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非经非穴组大鼠肝脏损伤评分及血清ALT、AST、TNF-α、IL-6和HMGB1含量均高于肝俞-阳陵泉组(P<0.05),肝脏组织中HMGB1阳性细胞数、HMGB1 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肝俞-阳陵泉组(P<0.05)。结论:电针"肝俞""阳陵泉"可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HMGB1从胞核向胞质移位和释放、下调相关炎性因子表达来发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高迁移率族蛋白1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