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的贫富悬殊及其矫治对策——常德市农村情况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登科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0-62,59,共4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首先在农村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广大农民长期被压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很快迸发出来,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由于有关的配套措施没有跟上,农村出现了贫富悬殊的矛盾,两极分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首先在农村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广大农民长期被压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很快迸发出来,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由于有关的配套措施没有跟上,农村出现了贫富悬殊的矛盾,两极分化渐趋明显。这一问题木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妨碍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尽快通过完善有关政策和法律来逐步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治对策 农村贫困户 常德市 贫富 富裕户 情况调查 农户 人均纯收入 党政组织 偷税漏税
下载PDF
当前农业剩余劳力逆向转移的现状与对策——常德市农村劳动力流动考察
2
作者 汤后松 王昌义 戴国华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1-33,共3页
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隐蔽于农村社会深层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开始由农村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延续了几千年的封闭性就业结构逐步出现分化。从1980年到1988年,常德市已有668.57万农业剩余劳力转移进了二、三产业,农村一... 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隐蔽于农村社会深层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开始由农村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延续了几千年的封闭性就业结构逐步出现分化。从1980年到1988年,常德市已有668.57万农业剩余劳力转移进了二、三产业,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劳力比重构成由1980年的9.3:0.3:0.4演变成了1988年的8.2: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动 农业剩余 逆向转移 剩余劳动力 八十年代 农业开发 农业生产力 资金制约 出路问题 就业结构
下载PDF
农民自己的服务组织好——常德市农村合作基金会的调查与研究
3
作者 王昌义 王晓波 《经济研究参考》 1992年第Z5期1264-1270,共7页
根据中央有关精神,为适应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出现的新形势,完善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建立新的农业投入机制,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常德市自1985年以来,先后从点到面创办农村合作基金会。到1991年底止,全市已建立农村... 根据中央有关精神,为适应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出现的新形势,完善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建立新的农业投入机制,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常德市自1985年以来,先后从点到面创办农村合作基金会。到1991年底止,全市已建立农村合作基金会476个,其中乡镇合作基金会67个,村合作基金会409个,年末拥有可融通资金2818万元,其中合作基金会自有资金达663万元,全年累计投放资金3030万元。合作基金会作为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合作基金会 常德市 服务组织 农民 农村商品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发展 统分结合 新形势 乡镇企业发展
下载PDF
山沟里飞出金凤凰──湖南石门磷肥厂成功五诀
4
作者 张运华 《经贸导刊》 1996年第4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湖南石门 磷肥厂 苦练内功 五诀 钙镁磷肥 领导干部 凤凰 推进技术进步 常德市 企业精神
下载PDF
建立长期稳定规范化的土地制度是解决我国土地问题的根本途径
5
作者 王昌义 王磊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4-27,共4页
一、土地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 土地是亿万农民的生命线,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石,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均耕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0%,土地资源尤其宝贵。但近些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极其有限... 一、土地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 土地是亿万农民的生命线,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石,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均耕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0%,土地资源尤其宝贵。但近些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极其有限的土地资源处于严重危机之中,土地问题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日益棘手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问题 土地制度 稳定 世界平均水平 土地资源 国家政治 经济发展 国民经济
下载PDF
论提高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问题
6
作者 王昌义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2-35,共4页
仔细翻阅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史志,我们可以发现,建国四十年,我国农村改革与发是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农民的组织史,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一赢是贯穿我国农村各个发展时期的一根逻辑主线。早在1943年11月毛泽东同志就向广人农民... 仔细翻阅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史志,我们可以发现,建国四十年,我国农村改革与发是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农民的组织史,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一赢是贯穿我国农村各个发展时期的一根逻辑主线。早在1943年11月毛泽东同志就向广人农民明确地提出了“组织起来”的几号,解放以后,广大农民在党的领导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组织化程度 农村发展 毛泽东同志 农村改革 逻辑主线 党的领导 组织史 农业
下载PDF
论土地公有与农民共同富裕
7
作者 王昌义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1990年第8期17-18,29,共3页
一由于土地资源从经济与社会方面所表现出的一些基本特征,一方而决定了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土地公有于中国农民共同富裕的充分必要性。建国40年来的具体实践与10年改革的卓越成就雄辩地说明了这一点。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土地资源 土地承包期 土地集体所有 土地负担 集体所有权 土地私有 政策研究中心 土地生产率 单家独户
下载PDF
正确对待农民: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基本思路
8
作者 卜功富 王昌义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1-3,28,共4页
一、前提——农业问题实质是农民问题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但长期以来,农业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中奏出的曲调始终是缓慢而低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一页,1979年,农业从长期徘徊中苏醒进入超常规发... 一、前提——农业问题实质是农民问题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但长期以来,农业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中奏出的曲调始终是缓慢而低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一页,1979年,农业从长期徘徊中苏醒进入超常规发展时期.1984年,全国粮食产量达40731万吨,棉花产量达625.80万吨,长时间令人头痛的农业第一次出现了可喜的局面.然而,好景不长,继1984年的农业发展高峰之后,连续几年农业滑坡,1987年虽有一定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量 常规发展 棉花产量 十一届三中全会 城镇市场 令人头痛 农产品价格 社会经济 综合要素 市场有效供给
下载PDF
关于现阶段农村干群关系的社会心理思考
9
作者 王昌义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55-57,共3页
用社会心理的研究方法进行剖析,现阶段我国农村的干群关系主要有以下一些本质特征:1.非政者性:缠绕了我们多年的泛政治性社会生活,随着产品经济向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转化而逐渐隐退。
关键词 农村干群关系 社会心理 有计划商品经济 社会生活 产品经济
下载PDF
关于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的两点思考
10
作者 毕昌隆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8-30,共3页
适合国情的农业生产手段,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农业现代化,首先应该是生产手段现代化,也即是物理机械技术和生物化学技术的双重现代化,包含农业机械化、肥料优质化、生物良种化、灌溉水利化、动力电气化等诸多现代农业文明。我国农业生... 适合国情的农业生产手段,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农业现代化,首先应该是生产手段现代化,也即是物理机械技术和生物化学技术的双重现代化,包含农业机械化、肥料优质化、生物良种化、灌溉水利化、动力电气化等诸多现代农业文明。我国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某种意义上说,应是传统经验和现代科技有机结合的技术系统,有别于发达国家的单一现代化手段。因此,在建设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不应照搬发达国家教条,而应根据国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手段 农业比较效益 良种化 机械技术 生物化学技术 机械化进程 有机农业 农业生产 农业实践 石油农业
下载PDF
工农结合的一条成功之路——西洞庭农场二分场以工建农的调查
11
作者 丁仕轩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1-72,共2页
农村工业的兴旺、发达,为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面对以工建农新课题,如何促进工农协调发展,国营西洞庭农场二分场作了可贵的偿试,收到了可喜的效果。 国营西洞庭农场二分场,有耕地14286亩,水面1620亩,农业人口4700人... 农村工业的兴旺、发达,为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面对以工建农新课题,如何促进工农协调发展,国营西洞庭农场二分场作了可贵的偿试,收到了可喜的效果。 国营西洞庭农场二分场,有耕地14286亩,水面1620亩,农业人口4700人,是典型的农业分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业与市场机制的日趋完善,党的政策培育了工业企业发育的土壤。1978年以后,二分场白手起家,先后办起砖瓦厂、酿酒厂、农机站、纸箱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洞庭农场 工农结合 纸箱厂 工业企业 农村工业 成功之路 工农关系 职工总人数 差价补贴 市场机制
下载PDF
关于农村专业户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12
作者 燕中炎 戴国华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81-83,共3页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各类专业户迅速崛起,对发展农村经济、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去年出现了明显的萎缩趋势。为了弄清这次专业户出现的萎缩情况,剖析原因,研究对策,我们对常德市农村专业户进行了一...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各类专业户迅速崛起,对发展农村经济、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去年出现了明显的萎缩趋势。为了弄清这次专业户出现的萎缩情况,剖析原因,研究对策,我们对常德市农村专业户进行了一次初步调查。一、现状常德市农村专业户萎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停业歇业。据初步统计,到1989年9月底止,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全市各类专业户总数已比前年初减少14.6%。在减少的7832个专业户中,第二、三产业占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专业户 农村改革 农业资源 正常营运 违法经营 剖析原因 生产经营资金 养猪专业户 生猪生产 林业专业户
下载PDF
坚持科学发展 力保工业增长——对保持常德市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调查与思考
13
作者 张友德 《中国经贸导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53-54,共2页
(一) 去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市工业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虽然采取了诸多应对措施,收到了一定成效,但随着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转变、冲击范围由沿海向内陆扩展,波及对象从个体向整体演进,我市工业经济仍然受到了巨... (一) 去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市工业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虽然采取了诸多应对措施,收到了一定成效,但随着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转变、冲击范围由沿海向内陆扩展,波及对象从个体向整体演进,我市工业经济仍然受到了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经济 科学发展 工业增长 常德市 平稳 金融危机 经济危机 内陆
原文传递
对农垦企业发展高效农业的几点思考
14
作者 罗富国 《中国农垦经济》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7-28,共2页
大家知道,高效农业是一个新的概念。从理论上讲,其内涵是: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为基础,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条件,建成具有产出多、品质优、效益高、自我发展能力强的现代农业。 从具体特征来看,高效... 大家知道,高效农业是一个新的概念。从理论上讲,其内涵是: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为基础,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条件,建成具有产出多、品质优、效益高、自我发展能力强的现代农业。 从具体特征来看,高效农业应包括以下“六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农业 农垦企业 几点思考 合理开发利用 综合生产能力 现代农业 自我发展能力 科技进步 自然资源 社会资源
下载PDF
建立洞庭湖区抗逆型农业结构的研究——试论治理洞庭湖水患的农业对策
15
作者 王昌义 《经济研究参考》 1992年第Z2期1399-1407,共9页
一、建立抗逆型农业结构是洞庭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洞庭湖区是湖南省和全国重要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是我国农业文明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洞庭湖区域总面积共18780平方公里,属湖南省部分共15200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14,包括滨湖12... 一、建立抗逆型农业结构是洞庭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洞庭湖区是湖南省和全国重要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是我国农业文明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洞庭湖区域总面积共18780平方公里,属湖南省部分共15200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14,包括滨湖12县(区)4市和15个国营农场,及四水尾闾7县3市受堤防保护区,总计耕地876万亩,占全省的1/6,人口600多万,占全省的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洞庭湖区 抗逆型农业结构 商品生产基地 农业对策 湖南省 客观要求 洪涝灾害 比较发达 经济社会发展 洞庭湖区域
下载PDF
建立洞庭湖区抗逆型农业结构的研究——试论治理洞庭湖水患的农业对策
16
作者 王昌义 《经济研究参考》 1992年第59期39-47,共9页
洞庭湖区是湖南省和全国重要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是我国农业文明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洞庭湖区域总面积共18780平方公里,属湖南省部分共15200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14,包括滨湖12县(区)4市和15个国营农场,及四水尾闾7县3市受堤防... 洞庭湖区是湖南省和全国重要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是我国农业文明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洞庭湖区域总面积共18780平方公里,属湖南省部分共15200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14,包括滨湖12县(区)4市和15个国营农场,及四水尾闾7县3市受堤防保护区,总计耕地876万亩,占全省的1/6,人口600多万,占金省的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区 农业对策 农业结构 水患 治理 商品生产基地 农业文明 国营农场
下载PDF
关于农村土地资源市场化的探讨
17
作者 王昌义 《山西农经》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8-62,共5页
土地问题是我国农村连绵了几千年的老话题,但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一般都认为,关于土地问题的思考与研究从此打下了一个历史性的句号,而笔者则不敢苟同,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从土地作为基本的生产要素这一点来分析。
关键词 农村 土地资源 市场化 农业发展
下载PDF
中国农业波动周期分析
18
作者 周登科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1992年第3期12-14,共3页
中国农业增长是以波浪式的运动实现的。在其增长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上下跳跃的反复现象,形成农业的波动周期。本文试图从研究中国农业波动周期的规律和形成原因出发,来预测'八五'期间农业波动周期的基举走向,并对今后如何保持... 中国农业增长是以波浪式的运动实现的。在其增长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上下跳跃的反复现象,形成农业的波动周期。本文试图从研究中国农业波动周期的规律和形成原因出发,来预测'八五'期间农业波动周期的基举走向,并对今后如何保持农业稳定增长提供决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周期 增长过程 决策建议 国家财政支出 国民经济系统 均衡增长 “剪刀差” 农产品价格 财政支农支出 比较利益
下载PDF
现代农村逆向心理浅论
19
作者 王昌义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989年第2期64-67,共4页
逆向心趣——“农民心”逆向心理通称逆反心理,是社会心理在发生中介作用之时,抵触社会控制,引起社会行为偏离的一种逆反心向。我国现代农村逆向心理就是指发育于我国农村乡土社会,对目前各种方针、政策、法律等起抵触作用,对农村改革... 逆向心趣——“农民心”逆向心理通称逆反心理,是社会心理在发生中介作用之时,抵触社会控制,引起社会行为偏离的一种逆反心向。我国现代农村逆向心理就是指发育于我国农村乡土社会,对目前各种方针、政策、法律等起抵触作用,对农村改革的深化与农村工作的开展发生障碍与制肘的心理流向。上朔我国农村改革的编年史,我们就会发现,这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动机和手法都极其朴素的社会变革,不仅迎来了前一段时期我国农村经济的超常发展,而且引起了农村社会心理一系列变动,这种变动忧喜交加,与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层背景有着令人惊奇的同步印证性.1980年至1986年整个农村经济处于疾速上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心理 社会促进 社会心理 现代农村 我国农村 促进作用 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社会 农村经济 农村工作
下载PDF
正确对待农民: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思路
20
作者 卜功富 王昌义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989年第6期27-29,共3页
一、前提——农业问题实质是农民问题面对农业的严峻形势,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见纷纷.我们认为,农业问题实质上是农民问题。其论据如下: 首先,农民是构成农业生产力的主体要素。在农业生产力诸要素中... 一、前提——农业问题实质是农民问题面对农业的严峻形势,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见纷纷.我们认为,农业问题实质上是农民问题。其论据如下: 首先,农民是构成农业生产力的主体要素。在农业生产力诸要素中,农业劳动力(农民)是起决定作用的主体要素,农业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如果离开了农民这个主体要素就无法形成农业生产力。其次,农民是农村政策的具体作用对象.党和政府的各项农村政策,最终的具体作用是在农业生产力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人——农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要素 民事法律关系 社会经济 处分权 理论界 农业问题 经营活动 农民问题 承包合同 农业生产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