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雪貂在抗感染药物非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学武 唐梓宁 +2 位作者 彭冬冬 杜艳华 姜德建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9-818,共20页
雪貂应用于抗感染药物评价的优势在于病原微生物(尤其是病毒株)能不经宿主适应直接进行感染和传播,且动物感染后的临床症状与人极为相似。虽然雪貂在抗病毒药物的研发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其应用范围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与雪貂... 雪貂应用于抗感染药物评价的优势在于病原微生物(尤其是病毒株)能不经宿主适应直接进行感染和传播,且动物感染后的临床症状与人极为相似。虽然雪貂在抗病毒药物的研发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其应用范围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与雪貂缺少相应的实验动物饲养和应用的国家级标准,缺乏特异性的诊断和检测试剂等因素有关。本文对雪貂作为感染疾病模型的特点进行总结,并汇总分析了雪貂在抗感染药物研究中的应用方向,旨在促进雪貂作为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貂 抗感染药物 标准 实验动物
下载PDF
不同造模方法对皮肤损伤及愈合情况的病理学评价
2
作者 肖洒 孙军 +3 位作者 彭冬冬 唐海亮 姜德建 张妙红 《实验动物科学》 2024年第3期18-25,共8页
目的 探讨不同造模方法对皮肤损伤的影响及不同时间段创面皮肤愈合的病理学评价。方法 实验选用SD大鼠78只,雌雄各半,分为正常对照组(14只)、烧伤模型组(24只)、烫伤模型组(24只)和全切皮肤模型组(16只)。其中烫伤模型组采用台式超级控... 目的 探讨不同造模方法对皮肤损伤的影响及不同时间段创面皮肤愈合的病理学评价。方法 实验选用SD大鼠78只,雌雄各半,分为正常对照组(14只)、烧伤模型组(24只)、烫伤模型组(24只)和全切皮肤模型组(16只)。其中烫伤模型组采用台式超级控温烫伤仪烫伤皮肤组织,并于创面滴入混合菌,建立浅II度烫伤合并伤口感染模型。烧伤模型组采用自制烧伤锥形瓶烧烫伤皮肤组织,并于创面滴入混合菌,建立浅II度烧伤合并伤口感染模型。全切皮肤模型组采用无菌手术刀对皮肤进行面积为3 cm×3 cm切除,切除不伤及肌肉,建立皮肤全切模型。正常对照组分别于D1、3、4、5、7、10、14取2只动物进行解剖取材,烧伤和烫伤+细菌感染模型组分别于D1、3、5、7、10、14各取4只动物进行解剖取材,全切皮肤模型于D4、7、10、14各取4只动物进行解剖取材,对创面皮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大体观察发现,不同模型造模初期皮肤均出现不同程度创面损伤;中期皮肤损伤部位周围均出现红肿、水泡等局部反应;末期皮肤愈合较为完整。显微镜观察发现,各模型初中期皮肤主要表现为表皮变性坏死,角化不全,颗粒层、棘细胞层及基底细胞层缺乏,真皮不同程度炎性细胞浸润;末期皮肤表皮各层结构较为完整,真皮层可见大量新生血管,成纤维细胞聚集及少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论 通过对造模不同阶段皮肤组织的病理学评价,较为全面的分析了不同造模方法对皮肤的损伤与愈合情况,为后续药物药效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II度烧烫伤 细菌感染 皮肤全切 损伤 愈合
下载PDF
免疫抑制介导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株感染性肺炎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3
作者 唐梓宁 刘学武 +4 位作者 兰前清 唐海亮 肖洒 袁湘中 彭冬冬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08-917,共10页
目的建立免疫力低下大鼠感染耐药株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模型,为临床防治细菌性肺炎提供动物模型支持。方法筛选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株后,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环磷酰胺对照组(腹腔注射45 mg/kg环磷酰胺)、细菌感染组(气管滴注1.5×... 目的建立免疫力低下大鼠感染耐药株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模型,为临床防治细菌性肺炎提供动物模型支持。方法筛选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株后,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环磷酰胺对照组(腹腔注射45 mg/kg环磷酰胺)、细菌感染组(气管滴注1.5×108 CFU鲍曼不动杆菌悬液)、细菌感染+免疫抑制组(腹腔注射45 mg/kg环磷酰胺+气管滴注1.5×108 CFU鲍曼不动杆菌悬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前和感染后3、7 d外周血CD4+、CD8+、NK细胞比例;使用肺功能仪检测造模后3、7 d最大吸气流量(PIF)、最大呼气流量(PEF)、潮气量(Vt)、第2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200/FVC);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IL-6、TNF-α及IL-10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形态;细菌培养计数观察肺组织细菌负荷。结果环磷酰胺对照组、细菌感染组和细菌感染+免疫抑制组大鼠造模后均出现自主活动减少,细菌感染组和细菌感染+免疫抑制组大鼠可闻及肺部啰音;与正常组比较,环磷酰胺对照组大鼠外周血中CD4+及NK细胞中CD11b比例减少,CD8+比例增加,细菌感染组大鼠PIF、PEF、Vt及FEV200/FVC降低,肺泡灌洗液中IL-6、TNF-α水平增加,IL-10水平降低,肺组织细菌负荷增多,并伴有轻度的肺泡壁增宽和炎症细胞浸润(P<0.05,P<0.01);与环磷酰胺对照组和细菌感染组比较,细菌感染+免疫抑制组大鼠外周血中CD4+比例减少,CD8+比例增加,PIF、PEF、Vt及FEV200/FVC减少,肺泡灌洗液中IL-6、TNF-α水平增加,IL-10水平降低,肺组织细菌负荷增多,肺泡壁增宽和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加重,且细菌感染+免疫抑制组大鼠外周血NK细胞中CD11b比例显著低于细菌感染组(P<0.05,P<0.01)。结论本实验采用鲍曼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联合环磷酰胺免疫抑制剂构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细菌性肺炎模型,均能成功构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性肺炎模型,其中鲍曼不动杆菌联合环磷酰胺免疫抑制剂构建肺炎模型较为严重,可能与环磷酰胺降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加重肺部细菌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环磷酰胺 感染性肺炎 疾病模型构建
原文传递
九味癥消颗粒配伍治疗肝癌的网络模块分布机制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荣 顾浩 +6 位作者 王朋倩 刘学武 彭冬冬 姜德建 王博 刘骏 王忠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62-172,共11页
目的:运用模块药理学分析框架探索九味癥消颗粒配伍治疗肝癌的网络模块分布机制。方法: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研究九味癥消颗粒低、中、高剂量(4.1、8.2、16.4 g·kg^(-1))的体外抗肝癌药效及对H22腹水瘤小鼠生存时间的影响。利用... 目的:运用模块药理学分析框架探索九味癥消颗粒配伍治疗肝癌的网络模块分布机制。方法: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研究九味癥消颗粒低、中、高剂量(4.1、8.2、16.4 g·kg^(-1))的体外抗肝癌药效及对H22腹水瘤小鼠生存时间的影响。利用模块药理学分析策略,通过构建肝癌疾病网络和以MCODE划分模块的方式研究九味中药在肝癌疾病网络模块的分布特征。该研究以模块内节点的平均度值(AD)作为筛选疾病主要模块的指标,研究君臣佐药对主要模块的干预。最后利用Metascape生物信息分析平台对药物作用的模块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细胞实验发现九味癥消颗粒可显著性抑制H22细胞增殖。动物实验发现九味癥消颗粒在中、高剂量组能够明显延长H22腹水瘤小鼠的存活时间(P<0.05,P<0.01)。通过九味癥消颗粒中药靶点在肝癌疾病网络模块中的分布发现,九味癥消颗粒干预肿瘤坏死因子(TN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转录因子jun(JUN)、肿瘤蛋白抗原p53(TP53)等26个靶点和8个模块。君药白果干预主要模块3、模块8,鹅不食草等臣药共同干预模块1、3、5、8、10、12。鹅不食草与余甘子还分别单独干预模块7及模块19。青蒿等佐药共同干预模块3、5、10、12。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8个模块共富集出135条通路,通路功能涉及癌症、信号转导、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氨基酸代谢等12大类。4个主要模块的功能都涉及癌症、信号转导、免疫系统。结合文献验证结果,九味癥消颗粒作用肝癌疾病网络的关键环节和核心机制,可能与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降低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性,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有关。结论:九味癥消颗粒具有抗肝癌药理作用,其治疗效应是通过不同药物单独或联合干预疾病的多靶点、多模块、多功能实现的。该文用模块化分析策略降低了药物-疾病靶点网络分析的复杂性,探究了九味癥消颗粒配伍治疗肝癌的网络模块分布机制,为解密方剂配伍的复杂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味癥消颗粒 肝癌 模块药理学 主要模块 药理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