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讲好中国故事的教学资源选择与实践应用——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邓飞 白兰 谢费斯 《高教学刊》 2021年第1期20-23,共4页
将发生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过程中的人物故事作为教学资源运用到思政课教学早已有之,但在教学中多是以碎片化的方式呈现,在一堂课中运用到多个类型的中国故事资源,从故事叙述与人的认知角度来看,多而散的故事叙述与体系化的故事叙事... 将发生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过程中的人物故事作为教学资源运用到思政课教学早已有之,但在教学中多是以碎片化的方式呈现,在一堂课中运用到多个类型的中国故事资源,从故事叙述与人的认知角度来看,多而散的故事叙述与体系化的故事叙事相比,后者更能够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所叙述内容的印象与记忆,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教学中,体系化的选择和融入中国故事,通过知识点与故事的串联,将理论与故事呈现相结合,达到了在传播中国故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在学习知识中塑造信仰的双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故事 体系化 选择 应用
下载PDF
历史虚无主义视域下大学生对中共认同提升路径探究
2
作者 刘洁 《青年与社会》 2020年第1期181-182,共2页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造成了大学生政治信仰混乱,对党和国家的理论、思想不自信,甚至对党的合法执政地位产生质疑,严重影响大学生对中共的认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从社会实践、学校教育、网络环境影响等各层面出击,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肃清历...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造成了大学生政治信仰混乱,对党和国家的理论、思想不自信,甚至对党的合法执政地位产生质疑,严重影响大学生对中共的认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从社会实践、学校教育、网络环境影响等各层面出击,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肃清历史虚无主义对学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义 大学生 中共认同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演变、价值、边界 被引量:5
3
作者 苗壮 柳婷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23,共9页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动员实现了由传统政治动员向治理型社会动员的演变。作为一种非常规治理手段,社会动员具有效率与驱动优势,可以弥补常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不足。在社会聚合、政策贯彻、危机应对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为...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动员实现了由传统政治动员向治理型社会动员的演变。作为一种非常规治理手段,社会动员具有效率与驱动优势,可以弥补常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不足。在社会聚合、政策贯彻、危机应对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为避免社会动员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新时代开展社会动员要遵循党的政治引领,不违背党的路线方针的议题边界,不违反法治原则的过程边界,不侵害公民个体权益的手段边界。疫情防控动员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能力的一次有力展示,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举国体制优势,坚持依法有序开展是防疫动员的鲜明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 治理型社会动员 边界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下思政课教学图像化方式探索——以讲好中国故事为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邓飞 张华金 谢费斯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104-108,共5页
思政课教学要有主渠道,更应有第二课堂,这不仅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要求,更是新媒体时代的必然趋势。在新媒体创设的“高互动性语境”中,图像符号得到了广泛应用,让人们进入到以看为主的读图时代,各类视觉符号成为新媒体... 思政课教学要有主渠道,更应有第二课堂,这不仅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要求,更是新媒体时代的必然趋势。在新媒体创设的“高互动性语境”中,图像符号得到了广泛应用,让人们进入到以看为主的读图时代,各类视觉符号成为新媒体文化中主要元素。面对这些变化,思政课教师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在立足现实基础上,创新思考对策,讲好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思政课 讲好中国故事 图像文化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教学理论与实践
5
作者 邓飞 张华金 谢费斯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92-94,共3页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以"讲好中国故事"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方向,不仅有着时代的要求,更有着丰富的哲学、教育学、传播学等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决定着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讲好中国故事的原则、方法...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以"讲好中国故事"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方向,不仅有着时代的要求,更有着丰富的哲学、教育学、传播学等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决定着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讲好中国故事的原则、方法,梳理好这些理论,有助于为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故事 高校 思政课 理论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思政教学以素质教育为理念的教学模式创新
6
作者 张华金 《品位·经典》 2021年第15期80-81,106,共3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思政教学发展总体而言呈现较好态势,高职思政教学工作成果显著,表现之一是我国高校学生普遍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与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今后的高职教育要着力加强高职思政教学全过程中各关键要素的教学优化编制组合...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思政教学发展总体而言呈现较好态势,高职思政教学工作成果显著,表现之一是我国高校学生普遍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与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今后的高职教育要着力加强高职思政教学全过程中各关键要素的教学优化编制组合与教学研究改革创新,一方面不断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理论实践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思政教学 素质教育 教学模式创新
下载PDF
网络文明视域下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路径探讨
7
作者 邓飞 赵惜群 《教育探索》 2024年第1期70-75,共6页
大学生是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受益者,也必将是网络强国的主导力量。提升大学生网络文明责任意识,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参与网络文明建设的主体责任担当、忧患感知和斗争精神。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关注当下网络文明建设的教育主体与客体... 大学生是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受益者,也必将是网络强国的主导力量。提升大学生网络文明责任意识,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参与网络文明建设的主体责任担当、忧患感知和斗争精神。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关注当下网络文明建设的教育主体与客体、教育内容体系、教育活动载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强化互联网思维,树立网络思政阵地意识,主动适应网络文明要求,推进大学生网络文明责任意识培育的方法改革,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网络文明责任意识培育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文明 责任意识
原文传递
德性与技术的偏离:道德增强技术的德性伦理批判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万球 何家玮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27-33,共7页
从身体到精神的自我解构、自我重组、自我增强一直是学界热议的话题。一种诉诸药物、神经刺激、基因编辑以及人工智能等用以增强人类道德的新兴技术手段——"非传统道德增强技术"悄然到来。新兴技术革命为德性论的复兴创造了... 从身体到精神的自我解构、自我重组、自我增强一直是学界热议的话题。一种诉诸药物、神经刺激、基因编辑以及人工智能等用以增强人类道德的新兴技术手段——"非传统道德增强技术"悄然到来。新兴技术革命为德性论的复兴创造了新的契机,却也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将会引发传统德性论的多重困境:颠倒道德根基、稀释德性价值、偏离德性育养路径、导致德性评价错位。在新兴增强技术背景下,应当倡导技术与德性的良性互动,使德性与技术共生共荣,从而推动人类道德文明的发展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传统道德增强 技术革命 人工智能 德性伦理 德性培育
原文传递
传统文化课“专题+体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9
作者 盛美玲 《知识窗(教师版)》 2023年第8期33-35,共3页
文章以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传统文化课为例,从建构基础、设计与实施、初步效果与努力方向等方面,探讨传统文化课“专题+体验”教学模式,以期对创新传统文化教学方式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 传统文化课 专题 体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