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突出和优化课堂教学
1
作者 余朝清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1998年第11期16-16,共1页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战场.因此,优化课堂教学就是小学教学研究的重点.怎样才能突出优化课堂教学这个重点呢?第一,要认真做好“优化”的基础工作.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小学教学研究 教育质量 学校教育 课堂结构 认知结构 作业批改 教学常规 堂课 小学教师
下载PDF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2
作者 邓铭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1997年第2期30-31,共2页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
关键词 数学教学大纲 计算能力 算理 乘除法 进位加法 教学教材 对比教学 练习形式 个人赛 个位数
下载PDF
自主发展 点拨启导——《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3
作者 赵特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1998年第Z1期16-17,共2页
《鱼游到了纸上》是义务教育小语第九册第三组首篇讲读课文.教学此文时,我们采用“自主发展、点拨启导”式教学,将课文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如下:第一阶段:初步整体把握课文: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概括课文... 《鱼游到了纸上》是义务教育小语第九册第三组首篇讲读课文.教学此文时,我们采用“自主发展、点拨启导”式教学,将课文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如下:第一阶段:初步整体把握课文: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文章整体结构,初读后的自悟表达,初步的质疑问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导 教学情境 自悟 讲读 课文内容 自读课文 积累材料 作者思想 课文教学 学习活动
下载PDF
充分发挥“教育情报”在提高小学教师科研能力中的作用
4
作者 韩岳衡 余朝清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1999年第11期4-5,共2页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主体性。即包含自主性、主动性和创新性等。创新性是主体性的核心,也是主体性的最高层次。江泽民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关键词 小学教师 教育情报 教研员
下载PDF
谈刘红云老师的《沉和浮》教学
5
作者 吴希余 《湖北教育(科学课)》 1997年第1期14-14,共1页
在指导上《沉和浮》的过程中,反复读了《小学自然教学》1996年第1期刊登的《沉和浮》课堂教学实录,再回忆刘红云老师在青岛上课的情景,又引起了我的感受。 一、童话引趣,游戏促学。课一开始,刘老师就抓住了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理,用科学... 在指导上《沉和浮》的过程中,反复读了《小学自然教学》1996年第1期刊登的《沉和浮》课堂教学实录,再回忆刘红云老师在青岛上课的情景,又引起了我的感受。 一、童话引趣,游戏促学。课一开始,刘老师就抓住了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理,用科学童话故事《气球姐姐和土豆妹妹》引路,导入课题,形式新颖,引人入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红 小学自然教学 入胜 科学童话 课堂教学实录 再回忆 引趣 导入课 好奇心理 低年级学生
下载PDF
课堂讨论交流的调控策略
6
作者 吴希余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12年第11期30-33,共4页
讨论交流是一种常见的学习方式。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教师进行教学评估、指导教学的过程,实验探究结果信息传递、汇报等都离不开讨论、交流。然而,从目前科学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看,许多课堂... 讨论交流是一种常见的学习方式。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教师进行教学评估、指导教学的过程,实验探究结果信息传递、汇报等都离不开讨论、交流。然而,从目前科学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看,许多课堂中讨论交流的组织形式、表现方式以及教师调控都令人担忧,表现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控策略 课堂讨论 交流 科学探究活动 教学评估 学习方式 信息传递 实验探究
下载PDF
“怎样使糖块溶解得快”活动设计
7
作者 王平(设计) 吴希余(指导)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11年第2期40-41,共2页
教材分析“怎样使糖块溶解得快”是《溶解》一课的第三部分内容,属于一个拓展活动。学生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在“观察盐在水中发生的变化”活动中初步了解了溶解过程。在“观察其他物体在水中是否溶解”活动中,通过观察石子、红糖、... 教材分析“怎样使糖块溶解得快”是《溶解》一课的第三部分内容,属于一个拓展活动。学生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在“观察盐在水中发生的变化”活动中初步了解了溶解过程。在“观察其他物体在水中是否溶解”活动中,通过观察石子、红糖、粉笔、肥皂、洗衣粉、橡皮等物体放入水中后的变化现象,更好地理解了溶解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过程 活动设计 红糖 教材分析 洗衣粉 入水 物体 粉笔
下载PDF
科学实验课如何选材
8
作者 蒋剑文 吴希余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11年第6期33-33,共1页
1.材料要典型 观察是小学生获取感性认识的重要活动方式,通过观察,学生可以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提出问题甚至发现一些规律。科学课上要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五光十色的生命世界,也要让学生认识形形色色、精彩纷呈的物质世界,材... 1.材料要典型 观察是小学生获取感性认识的重要活动方式,通过观察,学生可以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提出问题甚至发现一些规律。科学课上要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五光十色的生命世界,也要让学生认识形形色色、精彩纷呈的物质世界,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课 实验课 选材 小学生 感性认识 外部特征 提出问题 生命世界
下载PDF
要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的教学研究
9
作者 赵特 余朝清 《小学教学参考》 2000年第Z1期11-,共1页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意识 第一课 教学研究
下载PDF
培养口语交际意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10
作者 赵特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2001年第1期3-4,共2页
关键词 口语交际能力
下载PDF
读《水的蒸发和沸腾》教学纪实的感受
11
作者 吴希余 《湖北教育(科学课)》 1993年第6期14-14,共1页
看了黄智林老师《水的蒸发和沸腾》教学纪实课,颇有感受。 一、采用“用湿布擦桌子比赛”的竞赛激发法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为上好本课打下了基础。 二、紧密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举例分析引出蒸发的概念及蒸发的条件,... 看了黄智林老师《水的蒸发和沸腾》教学纪实课,颇有感受。 一、采用“用湿布擦桌子比赛”的竞赛激发法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为上好本课打下了基础。 二、紧密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举例分析引出蒸发的概念及蒸发的条件,循序渐进,层次清楚,符合小学自然教学的规律。 三、分析“水的沸腾”。安排学生从实验入手,这是又一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实验能力,充分体现了自然教学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自然教学 智林 堂课
下载PDF
建构规律 培养数感——“百数图”教学实录与评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谭牡 邓铭 《小学数学教育》 2015年第9期36-37,60,共3页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1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及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深化对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2.经历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的过程,能熟练地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1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及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深化对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2.经历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的过程,能熟练地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坐标思想。3.初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 人教版 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感知活动 板书课题 探究过程 课件演示 可真
原文传递
“集中识字” 实验可在农村小学推广
13
作者 韩岳衡 《小学语文教学》 1999年第10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教学实验 集中识字 农村小学 区域性教学 语文素质 实验成果 教学研究 实验区 验收评估 实验工作
原文传递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14
作者 邓建良 《小学数学教育》 2018年第11期20-21,共2页
数学实践能力是学生在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中能够解决问题的主观条件。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以数学实践活动为基础,通过广泛的迁移而实现。《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数学实践能力是学生在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中能够解决问题的主观条件。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以数学实践活动为基础,通过广泛的迁移而实现。《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实践能力 能力的培养 学生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 数学实践活动 义务教育阶段 数学课程标准
原文传递
从“有用”走向“有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15
作者 杨毅 邓铭 《小学数学教育》 2014年第4期20-21,共2页
现代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日益凸显,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
关键词 多媒体辅助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教学情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