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运重建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胶原重塑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彭林林 吴强 +4 位作者 杨天和 张陈匀 张晓丽 黄山 周晓泉 《贵州医药》 CAS 2010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评价血运重建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脏胶原重塑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2005-2007年住院的AMI患者65例,依据不同干预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和血运重建组(45例),48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对照组和所有... 目的评价血运重建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脏胶原重塑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2005-2007年住院的AMI患者65例,依据不同干预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和血运重建组(45例),48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对照组和所有AMI患者在发病后1周、3个月及6个月时点的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Ⅲ型前胶原(PCⅢ),并进行组间和组内的比较。结果⑴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常规治疗组和血运重建组(1周和3个月时点的PⅠCP除外)PⅠCP和PCⅢ均有显著升高。⑵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血运重建组各时点的PⅠCP和1周时点的PCⅢ显著降低。⑶常规治疗组各时点和血运重建组各时点的PⅠCP/PCⅢ比值均低于对照组,血运重建组6个月时点PⅠCP/PCⅢ比值高于本组1周和3个月时点。结论AMI后胶原代谢亢进,参与了心脏胶原重塑,血运重建干预可降低AMI后的血清PⅠCP和PCⅢ含量,对胶原重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胶原重塑 血运重建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浆组织因子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变化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石献斌 田小平 +1 位作者 石伟 龚兆丽 《中国医药导刊》 2010年第8期1332-1333,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组织因子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48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16例;心肌梗死(AMI)患者16例;正常健康(NC)组11例血浆TF、TFPI。结果:...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组织因子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48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16例;心肌梗死(AMI)患者16例;正常健康(NC)组11例血浆TF、TFPI。结果:AMI组血浆TF活性及TFPI含量与NC组、SAP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AMI组与UAP组比较血浆TF活性和TFPI含量显著升高(P<0.05);AMI组的TF比UAP组显著升高(P<0.05);TFPI含量AMI组与UAP组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P、AMI发病期间存在异常增高的TFPI浓度TF活性增高,UAP、AMI的发病与斑块不稳定及血栓形成有关,TFPI可能是冠心病内皮细胞损伤后凝血的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凝血致活酶 凝血致活酶抑制物
下载PDF
中国土家族人群血管紧张素原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黄驭哲 祝有国 +1 位作者 王福军 向亚东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7期816-818,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分子变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I/D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冠心病(CHD)组137例和健康对照组125例AGT基因多态性,采用...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分子变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I/D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冠心病(CHD)组137例和健康对照组125例AGT基因多态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CHD组和健康对照组ACE基因I/D多态性。结果 CHD组AGT-TT基因型频率为75.91%,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3.20%(P<0.01);ACE-DD基因型频率为35.77%,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5.20%(P<0.01)。结论在中国土家族人群中,AGT基因TT基因型和ACE基因DD基因型是CHD发病既相互独立又具有协同作用的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紧张素原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NT-pro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效果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陈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22期3308-3310,共3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治疗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无症状心衰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辛伐他...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治疗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无症状心衰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血浆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心脏彩超反应心功能指标,治疗后两组LVEDd、FS、LVEF均有明显改善沪〈0.05),观察组患者LVEDd、FS、LVEF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显著降低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并显著改善心功能和心室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 NT—proBNP 心功能
下载PDF
静息心率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评估 被引量:2
5
作者 田鑫 彭学军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静息心率水平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本院2004年1月至2008年9月ACS(STEMI、NSTEMI、UA)患者265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静息心率(RHR)分为:RHR1组:60次/min≤RHR〈70次/min;RHR2组:7... 【目的】探讨静息心率水平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本院2004年1月至2008年9月ACS(STEMI、NSTEMI、UA)患者265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静息心率(RHR)分为:RHR1组:60次/min≤RHR〈70次/min;RHR2组:70次/min≤RHR〈80次/min;RHR3组:80次/min≤RHR〈90次/min;RHR4组:RHR≥90次/min。以稳定性心绞痛(SAP)及健康体检组为对照组,分析静息心率与ACS及合并症、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ACS组静息心率显著高于正常组[(82.66±8.34)次/minVS(71.48±8.49)次/min,P〈0.05],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的ACS患者平均心率快于无合并症者(P〈0.05)。ACS患者RHR≥90次/min,随着心率增快其发生再发心绞痛及复合心血管事件显著高于RHR〈90次/min患者(P〈0.05)。【结论】RHR增快与ACS病情及预后有关,可作为评估ACS病情及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率 预后
下载PDF
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彭学军 朱灿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5年第12期1710-1712,共3页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及抗心力衰竭疗效.[方法]选择92例CHF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厄贝沙坦75~150 mg,1次/d...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及抗心力衰竭疗效.[方法]选择92例CHF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厄贝沙坦75~150 mg,1次/d,美托洛尔6.25~50 mg,2次/d,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血压(BP)、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及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6%,且心功能改善、血压下降、左室缩小及血浆AngⅡ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率减慢、血浆NE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各项参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CHF可明显阻断神经内分泌异常,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药物疗法 美托洛尔/治疗应用
下载PDF
血运重建术对AMI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附45例报告
7
作者 彭林林 吴强 +4 位作者 杨天和 张陈匀 黄山 周晓泉 张晓丽 《新医学》 2009年第10期661-662,共2页
目的:评价血运重建干预对AMI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45例AMI患者入院后给予硝酸酯类、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断药等常规治疗,在接受内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急诊血运重建,包括静脉溶栓或... 目的:评价血运重建干预对AMI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45例AMI患者入院后给予硝酸酯类、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断药等常规治疗,在接受内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急诊血运重建,包括静脉溶栓或支架植入术。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所有AMI患者在发病后1周、3个月及6个月各时点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和醛固酮水平。结果:AMI患者行血运重建后6个月的去甲肾上腺素、肾素水平低于1周时水平。结论:AMI患者血运重建干预可降低AMI后去甲肾上腺素、肾素和AngⅡ水平,对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激素 血运重建 去甲肾上腺素 肾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下载PDF
黛立新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彭学军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307-308,共2页
目的:评价黛立新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更年期综合征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即黛立新加心理疗法(40例),心理对照组即仅予以心理疗法(25例);观察Kupperman评分表的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及血清激素的变化。结果:两组... 目的:评价黛立新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更年期综合征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即黛立新加心理疗法(40例),心理对照组即仅予以心理疗法(25例);观察Kupperman评分表的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及血清激素的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均<0.01),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4.28±4.50):(8.33±4.20)]及临床疗效(90%:68%)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0.05);治疗组治疗后较心理对照组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明显下降[(32.50±5.61)mIU/ml:(54.38±5.26)mIU/ml,P<0.05],卵泡刺激素(FSH)[(66.73±7.15)mIU/ml:(25.53±5.65)mIU/L]、雌二醇(E2)水平[(30.76±9.23)pmol/L:(19.55±8.14)pmol/L]明显上升(P均<0.05)。结论:黛立新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有效药物,心理干预也应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黛立新 心理疗法 更年期综合征
下载PDF
PTCA及支架植入术的监护
9
作者 王艳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4年第5期360-360,共1页
关键词 PTCA 支架植入术 心电监护 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 护理措施
下载PDF
一声呛咳,发现了“三高”伴胸痛患者的隐患
10
作者 尹春娥 《中国乡村医药》 2019年第3期31-32,共2页
“三高”是高血压、高血脂与高血糖的总称,同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越多,患者的心血管疾病越严重。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需要更合理的降糖、降压方案,才可充分发挥心血管药物的疗效,降低心、脑、肾损害的风险。
关键词 高血压患者 心血管疾病 呛咳 隐患 胸痛 危险因素 合并糖尿病 心血管药物
下载PDF
QT间期与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彭学军 刘启明 +1 位作者 周胜华 祁述善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97-498,共2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时QT间期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50例采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观察患者治疗4个月,室性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与有效控制率的关系及其不良反应。结果:50例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90%,且维... 目的:探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时QT间期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50例采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观察患者治疗4个月,室性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与有效控制率的关系及其不良反应。结果:50例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90%,且维持量小[(140±37)mg/d]。QT间期延长者较未延长者治疗效果更满意;QT间期未延长者延长负荷期后,部分患者QT间期延长而取得满意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时QT间期延长者疗效更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心律失常 室性 QT间期
原文传递
糖尿病血糖控制程度与心力衰竭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石献斌 田小平 +1 位作者 游青 符文俊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3期327-328,共2页
目的评价糖尿病血糖控制程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成糖尿病组(32例)和非糖尿病组(37例);根据血糖控制程度将糖尿病组患者分为血糖控制满意组(20例)和不满意组... 目的评价糖尿病血糖控制程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成糖尿病组(32例)和非糖尿病组(37例);根据血糖控制程度将糖尿病组患者分为血糖控制满意组(20例)和不满意组(12例);于住院后3年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糖尿病患者组冠心病患者所占比例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主要不良事件中,糖尿病组心绞痛发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满意组病死率显著低于控制不满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血糖控制程度是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糖 心力衰竭
下载PDF
希氏束旁旁道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学军 郭继鸿 +1 位作者 许原 李学斌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09-410,共2页
关键词 希氏束旁旁道 心电图 射频消融 治疗
原文传递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彭学军 王乐丰 +1 位作者 王明生 杨新春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12-613,共2页
目的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湘西自治州医院2000-2002年146例AMI患者发病24h内急诊PCI的临床资料。结果141例急诊PCI成功,成功率96.6%,病死率2.7%,平均住院13d。结论对于胸... 目的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湘西自治州医院2000-2002年146例AMI患者发病24h内急诊PCI的临床资料。结果141例急诊PCI成功,成功率96.6%,病死率2.7%,平均住院13d。结论对于胸痛超过12h但小于24h,仍然有缺血症状和体征的病人,急诊PCI仍然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疗法 急性心肌梗死 PCI AMI 心源性休克
原文传递
普通电极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治疗48例分析
15
作者 田鑫 彭学军 +2 位作者 朱灿 罗亚雄 向红菊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1期7710-7710,共1页
关键词 心脏起搏 人工/方法 治疗结果 人类
原文传递
主动脉夹层13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2
16
作者 彭学军 刘启明 +1 位作者 周胜华 祁述善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2期258-260,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总结其诊治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诊治经验与误诊误治原因。结果 1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确诊,1例通过尸检确诊。经治疗存活9例,死亡4例(30.7%)。结论主动脉夹...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总结其诊治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诊治经验与误诊误治原因。结果 1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确诊,1例通过尸检确诊。经治疗存活9例,死亡4例(30.7%)。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基层医院可通过其临床特征、影像学资料可明确诊断,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可降低其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早期诊断 治疗 误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