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机耕道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1
作者 吴继业 蒋祖兵 《农机科技推广》 2012年第7期36-36,38,共2页
临澧县是湖南省粮食生产大县、小农水重点县,辖18个乡镇(区)、339个村(居),37万农业人口,54万亩耕地。近半个世纪来,全县累计修建机耕道3200公里,近五年更是以每年新修200公里左右的速度递增。县乡财政每年以奖代投200多万元... 临澧县是湖南省粮食生产大县、小农水重点县,辖18个乡镇(区)、339个村(居),37万农业人口,54万亩耕地。近半个世纪来,全县累计修建机耕道3200公里,近五年更是以每年新修200公里左右的速度递增。县乡财政每年以奖代投200多万元,其中县财政20-30万元。但目前全县农村机耕道的通行里程只有1930公里,近年每年毁损的机耕道在200公里以上。如平区的合口镇金岗村,上世纪七十年代实施“园田化”,修建4m宽的机耕道12公里,“农机具可以到达每个丘块”。但现在机耕道通行里程只有5.2公里,“大部分成了人行道”。丘陵区的望城乡鸣锣村,原有机耕道8公里,近年又新修通村通组水泥路2.7公里,但目前机耕道通行里程只有4.6公里。造成农村机耕道建设滞后、毁损严重、通行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一、规划问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农村机耕道建设的“黄金期”,以水库灌溉渠道建设、园田化建设为重要支撑,“行政色彩很浓,技术含量不够”,其密度、宽度、厚度,基本上“由支书说了算”,“能过手扶拖拉机就行。”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机耕道经历了二十来年的“休眠期”,基本停滞。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机耕道建设进人“复苏期”。但至今为止,县乡村都没有进行实质性的调查论证,需要修多少、修多宽?水泥路还是砂土路?农民在自发修建的过程中,基本上是“泥巴萝卜吃一截揩一截”,不少地方形成了“竹节通”。怎么解决?一是中央要把农村机耕道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真正下决心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出台具有“真金白银”的政策。二是地方党委政府要统筹安排。借鉴通乡通村公路建设的经验教训,农村机耕道要考虑长远一点,避免无效建设、重复建设。至少宽度不低于4m。路边最好浆砌或护砌,避免垮塌和蚕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耕道建设 农村劳动力 突出 手扶拖拉机 承包责任制 新农村建设 水泥路 粮食生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