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NParray在胎儿超声异常及孕妇不良生育史产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静 席惠 +3 位作者 王华 贾政军 周玉春 邬玲仟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3-177,共5页
目的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检测平台对超声发现的各系统畸形胎儿及孕妇不良生育史者进行产前诊断,探讨胎儿畸形及不良生育史与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 目的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检测平台对超声发现的各系统畸形胎儿及孕妇不良生育史者进行产前诊断,探讨胎儿畸形及不良生育史与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的病因学关系,及时干预并预防出生缺陷患儿的出生。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超声异常(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法洛氏四联症、侧脑室增宽、胎儿宫内发育迟缓、颈部透明层增厚、鼻骨长度异常)及孕妇不良生育史胎儿的样本共314例(其中羊水样本189例、脐带血样本125例),排除G显带技术染色体水平可见的畸变后,进一步行SNParray分型检测,对检出的CNVs进行基因型与表型关系分析,查询相关文献后探讨其致病性。结果SNParray检测发现28例样本存在阳性CNVs(8.91%,28/314),其中11例重复型CNVs,9例缺失型CNVs,4例杂合性丢失,4例缺失合并重复型CNVs。重复片段大小在0.47~16.7Mb之间,缺失片段在0.16~13.3Mb之间。结合相关数据库及文献比对,15例为已知的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或其累及范围与临床表型的拷贝数畸变,余13例为良性或临床意义未明的CNVs。结论本研究中通过SNParray高通量平台,在常规G显带染色体检查未见异常的胎儿样本中发现4.78%(15/314)存在亚显微结构的致病性畸变,53%(8/15)为已知的综合征或其区域内的畸变,其余47%为非综合征区域内畸变。在产前诊断中,引入SNParray平台有利于发现更多未知的综合征型疾病,为遗传病诊断及咨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 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 产前诊断 超声异常 不良生育史
原文传递
392,9位高龄孕妇产前细胞遗传学诊断结果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周玉春 王华 +9 位作者 贾政军 彭向京 王丹 张宗磊 胡浩 席惠 马晓琦 刘国英 胡蓉 何思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0-122,共3页
目的分析高龄孕妇胎儿的染色体核型,探讨异常核型的种类及发生风险。方法收集在我院进行羊水或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的高龄孕妇资料,统计各种胎儿染色体异常率。将高龄孕妇分成3组,比较各组胎儿异常核型的发生情况。结果高龄孕妇胎儿... 目的分析高龄孕妇胎儿的染色体核型,探讨异常核型的种类及发生风险。方法收集在我院进行羊水或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的高龄孕妇资料,统计各种胎儿染色体异常率。将高龄孕妇分成3组,比较各组胎儿异常核型的发生情况。结果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率为4.33%,且随年龄递增而显著升高(P〈0.01)。三体综合征的发生率为3.08%,占染色体异常总数的71.18%。38岁及以上年龄组21三体综合征发生率是35~37岁组的2.12~2.42倍(P〈0.01)。染色体结构异常主要是易位,95%来源于亲代。4例臂间倒位均来源于亲代。新发标记染色体2例,经SNP-array检测,1例未发现致病性拷贝数改变,另1例来源于4号染色体,其结构包含约9Mb的重复。结论高龄孕妇发生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随孕妇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其中风险增大最为显著的是21三体综合征。对于新发染色体异常需用分子核型分析技术作进一步检测,为遗传咨询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孕妇 染色体异常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应用单核苷酸多态芯片技术产前诊断四例胎儿新发染色体变异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华 席惠 +3 位作者 贾政军 黄定梅 周玉春 邬玲仟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8-661,共4页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array,SNP—array)技术在新发染色体变异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产前诊断G显带染色体核型为新发平衡易位或微小额外标记染色体的4名孕妇,知情同意抽取胎儿脐带...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array,SNP—array)技术在新发染色体变异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产前诊断G显带染色体核型为新发平衡易位或微小额外标记染色体的4名孕妇,知情同意抽取胎儿脐带血DNA,按照标准的微阵列操作手册进行杂交、洗涤及全基因组扫描,扫描数据通过相应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例1未发现致病性拷贝数改变;例2嵌合的微小额外标记染色体来源于4号染色体,包含约9Mb的重复;例3除了遗传了来源于母亲的两条平衡易位染色体,还出现了两条新发的易位染色体,但SNP-array未发现致病性拷贝数改变;例4的G显带显示的两条“平衡”易位染色体实为不平衡畸变:1号染色体25Mb的重复和9号染色体17Mb的缺失。例1和例3出生后随访智力体格发育均未见异常。结论SNP-array能够在DNA水平上甄别胎儿新发“平衡”易位或微小额外标记染色体的致病性,在产前诊断中不失为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易位 微小额外标记染色体 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技术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一例Pallister-Killian综合征的产前诊断 被引量:4
4
作者 席惠 王华 +4 位作者 贾政军 周玉春 禹虹 刘静 邬玲仟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Pallister—Killian综合征(Pallister—Killian syndrome,PKs)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提高对此类罕见染色体疾病的认识,并探讨联合多种分析手段检出PKS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集1例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行淋巴细胞染色... 目的探讨Pallister—Killian综合征(Pallister—Killian syndrome,PKs)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提高对此类罕见染色体疾病的认识,并探讨联合多种分析手段检出PKS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集1例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行淋巴细胞染色体G显带并提取外周血gDNA,通过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array,SNParray)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分析、皮肤成纤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外周血间期FISH来确诊PKS综合征。结果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G显带核型为46,XY,父母染色体核型未见异常;SNP-array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发现患儿12号染色体短臂重复,外周血间期核FISH结果为nucish(RP11-10485,RP11-956A19)×4[19/100];皮肤组织成纤维细胞染色体G显带,确定核型为47,XY,+i(12)(p10)[44]/46,XY[56],综合上述结果考虑为PKS。结论通过结合临床特征、SNParray、皮肤成纤维细胞核型分析和FISH可有效进行PKS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lister—Killian综合征 12p等臂染色体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 荧光原位杂交
原文传递
疑似脆性X综合征患者家系基因筛查和产前诊断 被引量:1
5
作者 席惠 张亚南 +4 位作者 卿礼艳 康怀兴 段然慧 贾政军 王华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653-656,共4页
目的探索脆性x综合征基因筛查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个病因不明智力低下家系采用基于三引物PCR检测方法的国产试剂盒进行脆性X综合征筛查,同时采用甲基化PCR+Southern印迹杂交校验检测结果。结果家系1和家系6筛查结果阳性。家系1... 目的探索脆性x综合征基因筛查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个病因不明智力低下家系采用基于三引物PCR检测方法的国产试剂盒进行脆性X综合征筛查,同时采用甲基化PCR+Southern印迹杂交校验检测结果。结果家系1和家系6筛查结果阳性。家系1中先证者和母亲均存在一条甲基化的全突变等位基因。胎儿遗传了母亲的全突变等位基因;家系6先证者为部分甲基化的前突变和全突变的嵌合体,其姐姐携带甲基化全突变等位基因,母亲为前突变等位基因携带者,父亲和胎儿均正常。家系2-5筛查结果阴性并与甲基化PCR结果一致。结论通过对疑似患者进行脆性X综合征的基因筛查,进而进行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不仅结果准确可靠而且有效的降低了检测成本,是预防该病经济高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X综合征 智力低下 FMR1基因 基因筛查
原文传递
大Y染色体核型对男性生育力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刘静 王华 +2 位作者 席惠 贾政军 周玉春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1期18-18,共1页
目的研究大Y染色体核型对男性生育力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517对不良生育史或IVF助孕的夫妇,分为两组:IVF组(A组)378对,不良生育史组(B组)1139对,对其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517对夫妇中共检测出男性异常核型69例,其中大... 目的研究大Y染色体核型对男性生育力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517对不良生育史或IVF助孕的夫妇,分为两组:IVF组(A组)378对,不良生育史组(B组)1139对,对其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517对夫妇中共检测出男性异常核型69例,其中大Y携带者47例,大Y染色体的检出率为3.1%(47/1517),占男性异常核型的68.1%(47/69)。 A组中11例,占2.9%(11/378),B组中36例,占3.16%(36/1139)。两组患者的大Y染色体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Y染色体,作为一种遗传多态性,与男性不育症的发生及其配偶流产和异常妊娠有相关性,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深入关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Y染色体 染色体核型 男性不育症
下载PDF
新一代测序技术用于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创产前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刘静 王华 +3 位作者 席惠 贾政军 周玉春 邬玲仟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3-537,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无创产前检测技术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4月19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检测者共4004份,均为单胎,孕周12~35+5周,根据就诊原因分为唐氏综合征高... 目的探讨新型无创产前检测技术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4月19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检测者共4004份,均为单胎,孕周12~35+5周,根据就诊原因分为唐氏综合征高危组、高龄组及其他原因组3组。提取孕妇外周血,进行血浆分离后提取胎儿游离DNA序列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检测结果阳性者通过羊水穿刺或脐带血穿刺获取胎儿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结果加以验证,对结果为阴性者进行电话随访,以了解胎儿出生后情况。结果共计4003份完成了胎儿游离DNA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检测结果提示1.65%(66/4003)存在染色体异常;1份因游离DNA浓度低未达到检测标准而失败。(1)唐筛高危组2568份样本中检出21-三体22例,18-三体3例,13-三体1例,45,X8例,其他染色体异常2例;高龄组1200份样本中检出21-三体13例,18-三体2例,13-三体1例,45,X5例,47,XXN2例,其他染色体异常1例;其他原因组235份样本中检测到21-三体、18-三体、45,x各1例,3例47,XXN;(2)55份样本进行了羊水或(和)脐带血产前诊断。30例21一三体阳性者与4例18-三体阳性者进行了产前诊断,核型均相符,符合率达100%。13例检测结果提示45,x者产前诊断提示3例核型为45,X,2例为45,X/46,XN嵌合体,其余8例核型为46,XN(假阳性)。5例47,XXN检测阳性者中2例产前诊断结果为47,XXN,其余3例为46,XN(假阳性)。另外3例其他染色体异常者经产前诊断,其核型均为46,XN(假阳性);(3)无创DNA检测结果阴性者共3937份样本。截止至2014年5月,电话随访已出生的新生儿中仅有1例面容异常伴生长发育迟缓,经过外周血核型分析及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确诊为46,XY,rec(14)dup(14q)inv(14)(p12q14)pat。结论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创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灵敏度及准确度,能有效减少侵入性损害,可以作为传统产前诊断技术的辅助手段。但对于检测13、18、21号染色体以外的其他染色体非整倍体性改变,该技术的灵敏度及准确性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测序技术 染色体非整倍体 无创产前检测
原文传递
绒毛膜性质对双胎早期唐氏征筛查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唐华 周莹 +1 位作者 唐汪澜 王华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6年第10期56-58,126,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绒毛膜性对双胎早期唐氏筛查风险的影响,指导双胎早期唐氏筛查的风险计算。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12月于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行唐氏筛查的170例自然妊娠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孕妇,用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及单...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绒毛膜性对双胎早期唐氏筛查风险的影响,指导双胎早期唐氏筛查的风险计算。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12月于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行唐氏筛查的170例自然妊娠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孕妇,用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及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分别计算风险并追踪妊娠结局,比较用不同绒毛膜性进行风险计算所造成的差异。结果按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及单绒毛膜单羊膜囊计算的妊娠相关蛋白A中位数倍数(PAPP-A MOM)分别为2.19,1.20,1.37;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β亚基中位数倍数(free HCGβMOM)分别为2.02,1.09,1.36。按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及单绒毛膜单羊膜囊计算所得唐氏综合征高风险例数分别为13例、10例和7例,假阳性率分别为7.65%,5.88%,4.12%。追踪所有孕妇妊娠结局,其中双胎之一发生染色体异常者2例,双胎之一停育者2例,双胎停育者1例,1例双胎之一为心脏室间隔缺损,出生后行手术修补,1例双胎出生后均确诊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结论运用不同绒毛膜性进行双胎早期唐氏筛查风险计算,血清生化指标及风险值会发生显著变化,应按照孕妇真实情况详细描述双胎绒毛膜性,避免错误风险计算及漏筛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 绒毛膜性 唐氏综合征 妊娠相关蛋白A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