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microstructure and degradation behavior of Mg−2Zn−0.4Sc−0.2Zr alloy wire
1
作者 Yu-qing HE Ri-chu WANG +3 位作者 Xiao-hui DUAN Xiang PENG Yu-si CHEN Yan FENG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2024年第11期3585-3598,共14页
A biodegradable Mg−2Zn−0.4Sc−0.2Zr(ZK20−0.4Sc)alloy wire with a diameter of 0.5 mm was prepared by a combination of hot extrusion and cold-drawing.The average grain size of ZK20−0.4Sc alloy wire on the longitudinal se... A biodegradable Mg−2Zn−0.4Sc−0.2Zr(ZK20−0.4Sc)alloy wire with a diameter of 0.5 mm was prepared by a combination of hot extrusion and cold-drawing.The average grain size of ZK20−0.4Sc alloy wire on the longitudinal section along the drawing direction is approximately 7.3μm.The texture results show relatively strong<1020>and weak<1010>fiber texture components parallel to the drawing direction.The ZK20−0.4Sc alloy wire exhibits better mechanical properties with the tensile strength,yield strength and elongate of(329±2)MPa,(287±2)MPa and(14.2±0.5)%,respectively.The better mechanical properties are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grain refinement strengthening,dislocation strengthening and precipitation strengthening.With the immersion time increasing to 14 d,the corrosion type transfers from filament corrosion and pitting corrosion to severe localized corro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 alloy wire cold drawing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degradation behavior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改善早期脓毒症代谢紊乱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温慧莉 颜诗帆 +6 位作者 袁李礼 余婷 顾潇宵 蒋宇 陈芳 刘艳娟 祝益民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679-2683,共5页
目的 用代谢组学方法探究血必净注射液改善早期脓毒症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模型组用盲肠结扎穿刺(CLP)构建脓毒症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只游离盲肠,不予以结扎穿孔;实验组在手术后立即... 目的 用代谢组学方法探究血必净注射液改善早期脓毒症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模型组用盲肠结扎穿刺(CLP)构建脓毒症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只游离盲肠,不予以结扎穿孔;实验组在手术后立即腹腔注射血必净注射液4 mL·kg^(-1),12 h后通过腹主动脉取血收集血清。用UPLC-QTOF-MS法分析大鼠血清代谢物变化,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筛选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差异代谢物(P<0.05, FC>1.2或<0.8, VIP>1)。用KEGG数据库筛选出关键代谢通路。结果 血必净注射液可以显著提高脓毒症大鼠存活率,建模后7 d,模型组生存率为4.5%,实验组生存率为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共鉴定出24个差异代谢物,涉及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半乳糖代谢等12条代谢通路;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共鉴定43个差异代谢物,涉及18条代谢通路;将模型组与实验组差异代谢物取交集,共获得8个共同差异代谢物,分别为N-氨基甲酰谷氨酸、腐胺、半乳糖、尿囊酸、D-丙氨酰-D-丙氨酸、3-氨基异丁酸、景天庚糖、核糖醇,其中3-氨基异丁酸、腐胺、半乳糖、尿囊酸明显回调,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为关键代谢通路。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分别为(46.66±6.13)、(111.50±12.82)和(95.27±10.41)pg·m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别为(31.29±3.46)、(93.10±8.15)和(79.63±11.32)pg·mL^(-1),白细胞介素-10(IL-10)分别为(46.29±8.87)、(140.40±16.82)和(144.20±18.44)pg·mL^(-1),假手术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必净注射液能够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减轻肝、肾组织病理改变。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通过调控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回调3-氨基异丁酸、腐胺、半乳糖、尿囊酸等代谢产物降低脓毒症大鼠死亡率,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液 代谢组学 早期脓毒症 代谢物 代谢紊乱
原文传递
以胸腔积液为首发表现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七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9
3
作者 谭建龙 刘志光 +5 位作者 邓红英 吴怀球 江刚 李建民 陶寅 张卫东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0-73,共4页
淋巴瘤为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复杂,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淋巴瘤是引起恶性胸腔积液的第三大原因,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但其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诊断仍有一定难度,误诊、漏诊仍屡屡发生。我们对近年... 淋巴瘤为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复杂,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淋巴瘤是引起恶性胸腔积液的第三大原因,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但其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诊断仍有一定难度,误诊、漏诊仍屡屡发生。我们对近年来我院收治并经胸腔镜确诊的以胸腔积液为首发表现的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患者资料进行报道,同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恶性胸腔积液 文献复习 首发表现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恶性肿瘤 免疫系统
原文传递
单独保留肝尾状叶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病 被引量:15
4
作者 彭创 李佳 +3 位作者 易为民 谭朝霞 蒋波 吴金术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单独保留肝尾状叶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肝胆管结石病合并肝萎缩-肥大复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石位于患者左、右半肝,受累肝脏萎缩纤维化,不... 目的探讨单独保留肝尾状叶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肝胆管结石病合并肝萎缩-肥大复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石位于患者左、右半肝,受累肝脏萎缩纤维化,不含结石的肝尾状叶肥大。术前评估患者体表面积为1.65m^2,标准肝脏体积为1167.63mL。根据CT检查预计肝切除术后剩余肝脏(肝尾状叶)体积为706.12mL,剩余肝脏体积占标准肝脏体积的60.47%。剩余肝脏占体质量的1.21%。患者行再次胆道探查取石,单独保留肝尾状叶肝切除,胆总管T管引流术。术后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患者结石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4月。结果患者成功行单独保留肝尾状叶解剖性肝切除术,手术时间为380min,术中出血量为350mL,未输血。术后第2天拔除腹腔引流管,肝功能恢复良好,第8天出院。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灶状胆管上皮乳头状增生伴轻.中度非典型增生,未见癌变。患者术后2个月T管造影检查胆管下端通畅,肝内外无结石残留,肝功能正常,拔除T管,恢复正常生活。随访1年,患者无寒战、发热、黄疸和腹痛;B超检查未发现结石,复查CT示剩余肝脏体积增大,肝内外胆管未见结石影。结论单独保留肝尾状叶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安全可行,疗效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管结石病 解剖性肝切除术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DSBs修复通路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宏波 曾蓉 +3 位作者 王宇鹏 蔡英桂 吴秀山 叶湘漓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619-3625,共7页
DSBs(DNA双链断裂)是细胞DNA在内外各种因素影响下产生的一种严重损伤,也是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修复该损伤,机体形成了包括同源重组(HR)、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等在内的多种修复通路;在不同情况下,... DSBs(DNA双链断裂)是细胞DNA在内外各种因素影响下产生的一种严重损伤,也是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修复该损伤,机体形成了包括同源重组(HR)、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等在内的多种修复通路;在不同情况下,机体对修复通路的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包括细胞类型、末端切除、细胞周期、损伤原因、损伤位置等在内的诸多因素对修复通路的选择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综述介绍了DSBs修复的常见通路,并对DSBs修复通路的影响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Bs 同源重组 非同源末端连接 修复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