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转移癌联合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龙林 向华 +4 位作者 张智明 刘觉仕 方志勇 孙林 刘放其 《肿瘤药学》 CAS 2011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穿刺微波消融(PMCT)治疗肝转移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61例不能或不愿手术治疗的肝转移癌患者,分为肝动脉化疗栓塞加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组(TACE+PMCT组,联合组),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组(TACE组)及单纯...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穿刺微波消融(PMCT)治疗肝转移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61例不能或不愿手术治疗的肝转移癌患者,分为肝动脉化疗栓塞加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组(TACE+PMCT组,联合组),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组(TACE组)及单纯经皮穿刺微波消融组(PMCT组)。联合组行序贯TACE/PMCT→PMCT/TACE→TACE治疗,对照组仅行TACE/PMCT治疗2或3次。结果联合组肿瘤缓解率,1年、2年生存率(81.8%、86.4%、63.6%)显著高于两对照组相应指标(P<0.05)。结论 TACE联合PMCT治疗肝转移癌安全、有效、实用,较单纯T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转移癌 化疗栓塞 经皮穿刺微波凝固
下载PDF
经颈静脉放置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多途径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放其 向华 +4 位作者 刘觉仕 张智明 方志勇 龙林 孙林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12期2301-2302,共2页
【目的】评价经颈静脉放置下腔静脉过滤器联合多途径治疗深静脉血栓(DVT)中的作用和远期疗效。【方法】对82例患DVT病人的89个患肢经静脉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再行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包括机械取栓,导管接触溶栓,持续肝素抗凝治疗... 【目的】评价经颈静脉放置下腔静脉过滤器联合多途径治疗深静脉血栓(DVT)中的作用和远期疗效。【方法】对82例患DVT病人的89个患肢经静脉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再行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包括机械取栓,导管接触溶栓,持续肝素抗凝治疗等。随访期2~44个月,平均19个月,了解过滤器放置后的状态,滤器对血栓的捕获,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有无再发肺动脉栓塞。【结果】2例2枚过滤器3个月后复查出现轻度移位,其余80例滤器均展开良好,位置固定,11枚滤器有效捕获血栓,全部病人随访期内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显效51(62.2%)例,有效31(37.8%)例。【结论】经静脉放置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多途径介入治疗DVT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静脉炎/治疗 颈静脉 腔静脉滤器
下载PDF
联合介入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向华 龙林 +4 位作者 张智明 刘觉仕 方志勇 孙林 刘放其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5期761-763,共3页
目的比较微波消融(PMCT)、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及联合PMCT和TACE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49例不能或不愿手术治疗的原发性巨块型肝癌患者(男40例,女9例),随机分为肝动脉化疗栓塞加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组(PMCT+TACE组,联合... 目的比较微波消融(PMCT)、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及联合PMCT和TACE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49例不能或不愿手术治疗的原发性巨块型肝癌患者(男40例,女9例),随机分为肝动脉化疗栓塞加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组(PMCT+TACE组,联合组)、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TACE组)及单纯微波消融组(PMCT组),联合组行TACE+PMCT治疗,TACE组行序贯性TACE治疗,PMCT组行PMCT治疗,比较3组治疗后疗效。结果联合组缓解率、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81.08%、86.49%和64.86%,显著高于TACE组(56.10%、65.85%和36.59%)及PMCT组(P<0.05)。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微波消融(PMCT)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安全、有效、实用,较单纯TACE及PMCT治疗有较大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块型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经皮穿刺微波消融
下载PDF
双介入栓塞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被引量:3
4
作者 向华 刘觉仕 +4 位作者 张智明 方志勇 潘能玉 李冬明 袁国强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4期608-609,630,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肝穿刺门静脉行食道、胃底曲张静脉栓塞(PTVE)止血,经皮部分脾栓塞(PSE)降低门静脉压,结合内科综合治疗门静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肝穿刺门静脉行食道、胃底曲张静脉栓塞(PTVE)止血,经皮部分脾栓塞(PSE)降低门静脉压,结合内科综合治疗门静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经皮肝穿刺门静脉食道、胃底曲张静脉栓塞,联合经皮部分脾栓塞治疗,栓塞前后分别测量门静脉压力并行比较。结果术后自由门静脉压(32.98±7.20 cmH2O)较术前(38.44±7.40 cmH2O)明显降低,平均下降14.20%。除1例术后1周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外,27例术后1年再出血率为7.4%,无肝性脑病发生,肝功能大部分得到恢复,脾功能亢进得到有效抑制。结论经皮肝穿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栓塞联合经皮部分脾栓塞的治疗方法可以控制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抑制脾功能亢进,降低门脉压力,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脉高压症 上消化道出血 脾功能亢进 介入治疗 栓塞
下载PDF
32例动脉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康超文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34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动脉出血性疾病经导管超选择性出血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DSA下造影,明确出血部位,用明胶海绵、栓塞颗粒、丝线线段、微弹簧圈、弹簧栓子等进行栓塞介入治疗32例患者。结果:32例患者中有30例用明胶海绵或钢圈超... 目的:探讨急性动脉出血性疾病经导管超选择性出血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DSA下造影,明确出血部位,用明胶海绵、栓塞颗粒、丝线线段、微弹簧圈、弹簧栓子等进行栓塞介入治疗32例患者。结果:32例患者中有30例用明胶海绵或钢圈超选择性栓塞治疗后出血停止,其中1例栓塞治疗后于1个月及2个月后分别再次出血;1例经动脉内灌注垂体后叶素,出血停止;1例造影后发现明显造影剂外渗,但因血管太细及血管成锐角扭曲,微导管无法超选而放弃栓塞治疗,改开放手术。所有被栓塞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中1例栓塞后出现下腹腹痛,经止痛药物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选择性动脉插管治疗动脉出血性疾病具有创伤小、止血迅速、术后反应及并发症少、恢复快及操作可重复性等优势,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出血 介入栓塞 治疗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介入栓塞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冬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12期2239-2241,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合理性。【方法】5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行经皮肝穿刺门静脉食道、胃底曲张静脉栓塞(PTVE),联合经皮部分脾栓塞(PSE)治疗,栓塞前后分别测量门静脉压力并进行...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合理性。【方法】5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行经皮肝穿刺门静脉食道、胃底曲张静脉栓塞(PTVE),联合经皮部分脾栓塞(PSE)治疗,栓塞前后分别测量门静脉压力并进行比较。【结果】56例术后较术前门脉压力平均下降0.9kPa,除2例术后1周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外,54例术后1年再出血率为7.4%,无肝性脑病发生,肝功能大部分得到恢复,脾功能亢进得到有效抑制。【结论】经皮肝穿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栓塞(PTVE)联合经皮部分脾栓塞(PSE)的治疗方法可以控制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抑制脾功能亢进,降低门脉压力,是一种较好的临床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并发症 胃肠出A/病因学 肝硬化/治疗 胃肠出A/治疗 化学栓塞 治疗性
下载PDF
胆道支架经皮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6
7
作者 向华 刘觉仕 +3 位作者 张智明 潘能玉 方志勇 马宝林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7年第5期810-812,共3页
【目的】探讨胆道本身恶性疾病及周围浸润性原因所致恶性梗阻患者,行经皮穿刺胆道内支架置入的疗效及优越性。【方法】对.12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穿刺胆道内支架置入引流术,或先行经皮肝穿刺置入引流管外引流后再行支架置入... 【目的】探讨胆道本身恶性疾病及周围浸润性原因所致恶性梗阻患者,行经皮穿刺胆道内支架置入的疗效及优越性。【方法】对.12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穿刺胆道内支架置入引流术,或先行经皮肝穿刺置入引流管外引流后再行支架置入;128例共置入支架154枚,其中24例置入2枚,2例置入3枚支架。【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治疗2周后总胆红素明显下降,引流通畅中位时间9~11个月,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2.5个月。【结论】介入性胆道内支架置入术虽对肿瘤无治疗作用,但去除了梗阻性黄疸导致的生存时间缩短这一因素,且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是一种疗效肯定的姑息性治疗方法。且因微创,无手术开刀痛苦等优势让临床及患者乐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郁积/治疗 支架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博来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永琎 刘觉仕 +1 位作者 龙林 向华 《肿瘤药学》 CAS 2011年第6期541-543,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博来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博来霉素胸腔内灌注,对照组应用博来霉素胸腔内灌注,评估2组近期疗效、KPS...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博来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博来霉素胸腔内灌注,对照组应用博来霉素胸腔内灌注,评估2组近期疗效、KPS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是86.7%和66.7%(P<0.05),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是80.0%和53.3%(P<0.05),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博来霉素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博来霉素 恶性胸腔积液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4
9
作者 方志勇 向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3期530-532,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皮单侧经椎弓根途径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3例25个椎体。采用X线侧位平片评定椎体高度恢复,采用VAS评分评定疼痛变化。【结果】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皮单侧经椎弓根途径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3例25个椎体。采用X线侧位平片评定椎体高度恢复,采用VAS评分评定疼痛变化。【结果】23例均成功施行椎体成形术,4例出现渗漏;随访3个月至1年(平均5.5个月),术后疼痛缓解及椎体高度有明显恢复,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并发症 脊柱骨折/外科学 脊柱骨折/病因学
下载PDF
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晚期癌症患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顽固性上腹痛的疗效
10
作者 方志勇 刘觉仕 +3 位作者 向华 孙林 潘能玉 龙林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9期1594-1596,共3页
【目的】评价CT导引下后路穿刺腹腔神经丛淋巴结内及腹膜后间隙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晚期癌症患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顽固性上腹痛的止痛效果。【方法】对17例CT增强扫描均有胰腺后方腹膜后广泛淋巴结转移,顽固性上腹痛,采用麻醉类止痛效疗... 【目的】评价CT导引下后路穿刺腹腔神经丛淋巴结内及腹膜后间隙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晚期癌症患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顽固性上腹痛的止痛效果。【方法】对17例CT增强扫描均有胰腺后方腹膜后广泛淋巴结转移,顽固性上腹痛,采用麻醉类止痛效疗不佳的晚期癌症患者,应用CT导引经皮穿刺淋巴结内及腹膜后间隙无水酒精注射阻滞腹腔神经丛方法治疗。【结果】治疗后疼痛完全消除9例(52.9%)。疼痛较前显著减轻5例(29.4%)。疼痛较前减轻,但仍依赖麻醉类药物方能控制疼痛3例(17.7%)。但所有患者生存质量获得提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晚期癌症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顽固性上腹痛患者,经本方法能有效地阻滞腹腔神经丛取得良好的止痛效果。提高生存质量,并能获得淋巴结消融的近期疗效。该方法安全、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痛/治疗 腹膜后肿瘤/继发性 淋巴转移 腹腔丛 神经传导阻滞
下载PDF
利卡汀介入治疗肝癌的放射防护及护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莫伟 李慧 向华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5-46,共2页
利卡汀(Licartin),美妥昔单克隆抗体注射液,是一种全球首个用于治疗肝癌的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也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体类药物。药物中的美妥昔单克隆抗体(metuximab)能与肝癌细胞特异性结合,然后将其荷载的放射性... 利卡汀(Licartin),美妥昔单克隆抗体注射液,是一种全球首个用于治疗肝癌的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也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体类药物。药物中的美妥昔单克隆抗体(metuximab)能与肝癌细胞特异性结合,然后将其荷载的放射性^131I输送到肿瘤部位发射β射线杀伤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介入治疗 放射防护 放射性^131I 抗体靶向药物 单克隆抗体 护理 自主知识产权
原文传递
外科术后胆道大出血急诊介入栓塞治疗(附22例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向华 刘觉仕 +1 位作者 张智明 方志勇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815-816,共2页
目的:评价外科术后胆道大出血的临床表现及影像诊断、介入治疗方法。方法:总结近5年来22例外科术后胆道大出血应用腹腔动脉血管造影明确胆道出血部位,应用明胶海棉及钢圈介入栓塞治疗。结果:22例患者肝动脉血管造影显示20例有假性... 目的:评价外科术后胆道大出血的临床表现及影像诊断、介入治疗方法。方法:总结近5年来22例外科术后胆道大出血应用腹腔动脉血管造影明确胆道出血部位,应用明胶海棉及钢圈介入栓塞治疗。结果:22例患者肝动脉血管造影显示20例有假性动脉瘤,2例呈柱状扩张,18例一次性栓塞后成功止血。3例为二次栓塞止血,1例3次栓塞止血。经半年~3年随访未见复发。结论:外科术后胆道大出血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是较其它临床方法更为有效,安全的诊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出血 治疗 栓塞 治疗性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肿瘤致上腔静脉综合征行血管内支架术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莫伟 李慧 向华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年第6期33-34,共2页
上腔静脉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又称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或纵隔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完全或不全眭上腔静脉及其主要分支阻塞,导致上腔静脉系统血液回流受阻,侧支循环形成为主要临床征象的一组症候群。SVC... 上腔静脉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又称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或纵隔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完全或不全眭上腔静脉及其主要分支阻塞,导致上腔静脉系统血液回流受阻,侧支循环形成为主要临床征象的一组症候群。SVCS主要病因是恶性肿瘤,占原发疾病90%以上为肿瘤临床最常见的急症之。由于胸外科手术风险大,放、化疗见效缓慢,近年来许多学者主张将血管内支架术作为SVCS首选的一线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腔静脉综合征 血管内支架术 恶性肿瘤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护理 上腔静脉系统 SVCS 纵隔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