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对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阳锡洲 王志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年第12期1325-1327,共3页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与应对方式对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127例网络成瘾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网络成瘾大学生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分上显著...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与应对方式对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127例网络成瘾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网络成瘾大学生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分上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和健康适应事件与心理健康各因子都存在中等程度的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心理健康各因子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呈现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结论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一定问题,受到生活事件与应对方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生活事件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下载PDF
重症医学相关精神障碍药物合理使用专家共识
2
作者 佘生林 宋真 +17 位作者 孙同文 翟金国 喻妍 杨宁波 房茂胜 郭文斌 王曼 寻广磊 张璐璐 徐西嘉 吴小立 魏钦令 刘芳 李惠萍 宋兴荣 汪友平 郑英君 宋学勤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13-524,共12页
重症医学相关治疗是一个跨学科、多专业合作的过程,在临床实践中常出现继发或合并精神障碍的情况,相关药物治疗国内目前尚无共识,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心身重症协作组联合重症医学专家成立共识编写专家组,通过系统回顾相关文献,总结... 重症医学相关治疗是一个跨学科、多专业合作的过程,在临床实践中常出现继发或合并精神障碍的情况,相关药物治疗国内目前尚无共识,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心身重症协作组联合重症医学专家成立共识编写专家组,通过系统回顾相关文献,总结已发表的国内外文献,反复讨论制定本共识,共识阐述了重症医学相关精神障碍药物规范化使用的原则、流程,以及各类精神科药物使用的临床指征、注意事项、具体药物选择,为精神科药物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提供可行性建议和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 精神障碍 谵妄 抑郁 焦虑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强迫症患者GO/NOGO任务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晓燕 陈斌 +1 位作者 朱熊兆 姚树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6-280,共5页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执行GO/NOGO任务时所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ERPs)特点,初步探讨GO/NOGO任务所诱发的ERP成分与脑反应抑制过程的关系。方法:记录22名强迫症患者和21名正常对照在执行线索引导的视觉GO/NOGO任务时诱发的ERPs。该任务序...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执行GO/NOGO任务时所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ERPs)特点,初步探讨GO/NOGO任务所诱发的ERP成分与脑反应抑制过程的关系。方法:记录22名强迫症患者和21名正常对照在执行线索引导的视觉GO/NOGO任务时诱发的ERPs。该任务序列包括400个刺激,需要被试作出反应的GO刺激及需要被试抑制反应的NOGO刺激各占10(。结果:强迫症患者在GO任务中的平均反应时长于正常对照组(351.0±56.8/307.1±53.5ms,t=2.605,P=0.013),但反应错误数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著(2.5±2.3/1.5±1.7,t=1.626,P=0.112)。强迫症患者的GO-P3波幅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NOGO-P3波幅在FZ、FCZ、FC3、FC4点较对照组降低(16.0±7.6/20.1±5.7,19.2±8.6/24.7±6.3,14.6±6.3/18.4±5.6,15.7±6.8/20.8±5.7,t=-2.01^-2.65,均P(0.05),强迫症患者的GO/NOGO-P3潜伏期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迫症患者颅脑电位分布范围小于正常对照,其中以NOGO任务额区脑电活动减弱为明显。结论:强迫症患者GO/NOGO任务所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表现异常。NOGO-P3可能是反应额叶反应抑制过程的重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相关电位 视觉 强迫症 GO/NOGO任务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不同记忆负荷水平下执行控制的ERP效应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湘 陈斌 +2 位作者 刘鼎 王晓燕 姚树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76-582,共7页
目的:通过被试在倒数n项测验(n-back task)任务中的行为与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表现,分离执行控制不同加工环节的神经电生理指标,探讨在逐步增加的记忆负荷水平下各ERP成分的时间进程及脑区分布变化规律。方法:... 目的:通过被试在倒数n项测验(n-back task)任务中的行为与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表现,分离执行控制不同加工环节的神经电生理指标,探讨在逐步增加的记忆负荷水平下各ERP成分的时间进程及脑区分布变化规律。方法:正常成人20名参加n-back(n=0、1、2)工作记忆任务的ERP实验,同时记录行为数据及EEG脑电信号。离线处理数据后,比较被试在低、中、高工作记忆负荷下的行为表现及ERP成分的差异。结果:0、1两种记忆负荷水平下被试的反应时与正确率无显著差异,2-back任务时的正确率低于0-back与1-back[(87.7±9.9)/(98.7±2.2)、(96.3±3.5),P<0.05],反应时长于0-back与1-back[(1077.0±247.2)/(729.5±83.7)/(837.3±144.7)msP<0.05)]。三种记忆负荷水平的任务均诱发出了明显的P3成分。P3波幅随记忆负荷的逐步增加呈现等级下降规律,潜伏期则未随记忆负荷变化而改变。高记忆负荷与低记忆负荷的任务相减均得到一差异波N450成分,主要分布于额区及顶区。1-0及2-0差异波的N450平均波幅差异在顶区显著。结论:执行控制的注意分配、刷新、编码等成分在刺激后300ms开始,约700ms处结束。P3成分的等级下降规律反映被试有效地进行了注意的分配及转移。高负荷与低负荷差异波N450成分在额区及顶区同步出现,分别反映了执行功能中的更新与编码环节,以及短时贮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控制 事件相关电位 n-back任务 记忆负荷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喻妍 杨栋 +1 位作者 谌益华 熊敏辉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22-123,共2页
目的评价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研究组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口服氟西汀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6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 目的评价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研究组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口服氟西汀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6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治疗2周末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6周末,研究组有效率81.3%,对照组为78.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Х^2=2.72,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显著,与氟西汀相当,安全性高,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可作为治疗老年抑郁症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艾司西酞普兰 氟西汀 汉密顿抑郁量表 副反应量表
下载PDF
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阳锡洲 王志平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8年第6期507-508,共2页
网络影响与日俱增,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中无法自拔。研究发现,网络成瘾高发人群多处在20~30岁、受到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大学生尤为网络成瘾易感人群,钱铭怡对北京12所高校近500名大学生的抽查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网络成瘾者... 网络影响与日俱增,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中无法自拔。研究发现,网络成瘾高发人群多处在20~30岁、受到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大学生尤为网络成瘾易感人群,钱铭怡对北京12所高校近500名大学生的抽查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网络成瘾者占6.4%;林绚晖等调查发现,大学生上网人群中网络成瘾者占9.6%。网络成瘾往往会导致个体社会支持、心理功能等伤害,对青少年认知方式、角色认同等方面具有负面影响。个体若长时间处在网络成瘾障碍中,会出现心理上的变化,如认知狭窄和歪曲、情绪波动、行为不可控性以及人格特质变化等。为探究网络成瘾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对187例成瘾大学生进行了心理状况、生活质量调查,以期为学校和家庭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障碍 心理健康状况 部分大学生 生活质量 高发人群 认知方式 易感人群 心理功能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患者n-back工作记忆神经机制异常的ERP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湘 王晓晟 +3 位作者 王晓燕 刘鼎 陈斌 姚树桥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2010年第3期269-273,共5页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在参量变化的工作记忆负荷水平下所诱发的ERP成分及其脑区分布差异,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记忆功能损害的神经机制。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正常对照各20名参加了n-back(n=0,1,2)工作记忆任务的ERP实...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在参量变化的工作记忆负荷水平下所诱发的ERP成分及其脑区分布差异,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记忆功能损害的神经机制。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正常对照各20名参加了n-back(n=0,1,2)工作记忆任务的ERP实验,同时记录行为数据及EEG,离线处理数据。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在1-back及2-back任务中行为表现明显较正常人差(P<0.01)。正常人P3波幅随记忆负荷增长而成比例下降(0-back>1-back>2-back),而精神分裂症患者仅0-back的P3波幅显著高于1-back及2-back,(0-back>1-back=2-back)。三种负荷条件下,精神分裂症组中央区的P3峰值均显著高于正常组,而2-back条件下的顶区P3峰值显著高于正常组。高记忆负荷与低记忆负荷的任务相减均得到一差异波N450成分。在顶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1-0差异波N450成分的波幅显著高于正常组,而2-1差异波N450成分的波幅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显著的工作记忆损害,其中短时贮存功能损害可能与患者顶叶的生理低效能及工作记忆容量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工作记忆 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 n-back范式
原文传递
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重性抑郁症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喻妍 赵靖平 +2 位作者 杨栋 吴仁容 郭文斌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重性抑郁症患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法,检测254例抑郁症患者和231例正常对照者的NET基因rs5569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结果:①NET基因rs5569...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重性抑郁症患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法,检测254例抑郁症患者和231例正常对照者的NET基因rs5569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结果:①NET基因rs5569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患者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携带rs5569TT基因型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睡眠障碍分值显著高于携带CC、CT基因型患者。携带rs5569CC基因型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精神性焦虑因子分值显著低于TT、CT基因型患者。结论:未发现中国南方汉族人群NET基因rs5569多态性与重性抑郁症存在关联但NET基因rs5569多态性可能与症状群中睡眠障碍和精神性焦虑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 基因
原文传递
他克莫司结合蛋白5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喻妍 赵靖平 +2 位作者 杨栋 吴仁容 郭文斌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8-222,共5页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FK506)结合蛋白5(FKBP5)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法,检测254例抑郁症患者(患者组)和231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FKBP5基因rs3800373,rs13607802个位点基因型,分析基因型...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FK506)结合蛋白5(FKBP5)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法,检测254例抑郁症患者(患者组)和231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FKBP5基因rs3800373,rs13607802个位点基因型,分析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2组间的分布差异,及其与患者临床症状表型之间的关系。结果(1)患者组FKBP5基因rs3800373位点GG、G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7%、41.9%、53.4%,对照组分别为6.6%、38.2%、55.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52,P〉0.05);患者组FKBP5基因rs1360780位点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5.4%、39.9%、4.7%,对照组分别为56.8%、37.0%、6.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0.739,P〉0.05);FKBP5基因rs3800373和rs13607802个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2组之间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单倍型分析显示,rs3800373-rs13607802个位点单倍型在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rs3800373和rs13607802个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之间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各因子分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FKBP5基因rs3800373,rs1360780多态性可能与抑郁症缺乏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他克莫司结合蛋白质类 基因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原文传递
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他克莫司结合蛋白5基因多态性分析
10
作者 杨栋 赵靖平 +2 位作者 吴仁容 喻妍 郭文斌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85-289,共5页
目的 分析中国汉族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他克莫司结合蛋白5(FKBP5)基因多态性.方法 对符合《美国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第4版)》(DSM-Ⅳ)重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263例患者予以单一抗抑郁药治疗,疗程6周.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目的 分析中国汉族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他克莫司结合蛋白5(FKBP5)基因多态性.方法 对符合《美国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第4版)》(DSM-Ⅳ)重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263例患者予以单一抗抑郁药治疗,疗程6周.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在治疗6周末将患者分为有效组(HAMD减分率≥50%)和无效组(HAMD减分率<50%).入组时取患者血液标本提取DNA,采用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法(LDR)检测FKBP5基因的rs3800373和rs1360780两个位点.结果 (1)有效组FKBP5基因rs3800373位点GG+ G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5.7%、54.3%,无效组分别为47.6%、5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51,P>0.05);有效组FKBP5基因rs1360780位点CC、CT +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5.6%、44.4%,无效组分别为51.2%、4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56,P>0.05);(2)有效组和无效组的rs3800373-rs1360780两位点单倍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 rs3800373、rs1360780两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之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未发现中国汉族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不同疗效组患者FKBP5基因rs3800373、rs1360780两位点分布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他克莫司结合蛋白质类 基因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