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医院侵袭性肺真菌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贺新春 唐世刚 +1 位作者 陈亮 朱柏宁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33-736,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医院侵袭性肺真菌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1月—2019年8月某院收治的HBV-ACLF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医院侵袭性肺真菌病分成HBV-ACLF医院侵袭性肺真菌病组...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医院侵袭性肺真菌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1月—2019年8月某院收治的HBV-ACLF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医院侵袭性肺真菌病分成HBV-ACLF医院侵袭性肺真菌病组(研究组)和HBV-ACLF非医院侵袭性肺真菌病组(对照组),分析患者医院侵袭性肺真菌病临床特征、病原菌种类及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19例患者,其中研究组50例,对照组69例。研究组50例患者均有咳嗽、咳痰,29例有发热,12例有明显胸闷、气促及低氧血症,28例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50例患者胸部CT示肺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血清1-3-β-D葡聚糖抗原检测、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2.00%、36.00%。共分离真菌30株,最常见的真菌为白假丝酵母菌(43.33%)、曲霉菌属(33.33%),28天病死率为76.00%。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减少、接受侵袭性操作、28天死亡患者数所占比例以及总胆红素水平、国际标准化比值、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住院时间研究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结论HBV-ACLF医院侵袭性肺真菌病患者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主要感染真菌为假丝酵母菌属,与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减少、接受侵袭性操作等相关,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病毒性肝炎 乙型 医院感染 真菌感染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比阿培南治疗慢性肝病合并急性细菌性感染820例有效性和安全性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吴亮 唐世刚 +6 位作者 阚晓 朱传武 邱源旺 李粤平 徐天敏 黄建荣 田德英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06-910,共5页
目的评价比阿培南治疗慢性肝病合并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研究,820例慢性肝病合并急性细菌性感染患者,给予阿培南300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滴注时间30~180min,q8h或q6h,治疗时间≥3d,比阿... 目的评价比阿培南治疗慢性肝病合并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研究,820例慢性肝病合并急性细菌性感染患者,给予阿培南300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滴注时间30~180min,q8h或q6h,治疗时间≥3d,比阿培南一般疗程7~14d。结果比阿培南有效率75.73%。痊愈率、显效率、进步率、无效率及死亡率分别为22.45%,41.95%,23.22%,10.37%和2.01%。细菌清除率和假定清除率分别为42.86%和47.96%。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10%。结论比阿培南治疗慢性肝病合并急性细菌性感染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阿培南 肝病 慢性 感染 细菌性 安全性 有效性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感染性发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林一鹤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33期58-58,61,共2页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感染性发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7月-2018年8月收治非细菌感染患者40例作为甲组,选择40例细菌感染患者作为乙组。进行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分析各项指标。结果:乙组各项指标水平高于甲组,乙组阳性...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感染性发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7月-2018年8月收治非细菌感染患者40例作为甲组,选择40例细菌感染患者作为乙组。进行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分析各项指标。结果:乙组各项指标水平高于甲组,乙组阳性概率高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感染性发热的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整体诊断效果优势明显,特异性和敏感性比较强,能作为临床重要的依据,值得实施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 感染性发热 临床
下载PDF
JAK2/STAT3信号通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肺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敏利 朱人敏 +4 位作者 张晓华 郭婧芸 杨妙芳 吴晓尉 郭美霞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1-613,共3页
目的探讨JAK2/STAT 3信号通路在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以4%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诱导大鼠SAP模型。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C组)和SAP 6h、12h、18h组,每组8只。动态测定各组血清淀粉酶(AMY)水... 目的探讨JAK2/STAT 3信号通路在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以4%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诱导大鼠SAP模型。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C组)和SAP 6h、12h、18h组,每组8只。动态测定各组血清淀粉酶(AMY)水平;光镜下观察胰腺及肺组织病理变化,并计算肺湿/干重比;ELISA法检测血清IL-6及IL-18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JAK2和STAT 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SAP各组AMY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光镜下胰腺和肺组织损伤随病情进展而逐渐加重;SAP组肺湿/干重比与NC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各组血清中均有IL-6及IL-18表达,与NC组比较,SAP各组IL-6及IL-18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1)。NC组有极少量的JAK2和STAT 3表达,SAP各组JAK2和STAT 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NC组,且随造模时间延长逐渐增高(P<0.01);JAK2和STAT 3表达变化与肺组织的严重程度一致。结论 JAK2/STAT 3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诱导IL-6及IL-18过度表达,可能加重SAP时的炎症反应和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传导 急性胰腺炎 肺损伤 细胞因子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BV标记物、HBV—DNA与AFP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贺新春 胡小宣 +1 位作者 刘猛 郭婧芸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10期2059-2060,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标记物、HBv_DNA定量与血清甲胎蛋白(AFP)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及放射免疫法对162例PHC...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标记物、HBv_DNA定量与血清甲胎蛋白(AFP)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及放射免疫法对162例PHC患者的血清HBV标志物(HBV-M)、HBV-DNA及AFP含量进行检测。【结果】162例患者中HBV-M阳性153例,阴性9例,阳性率94.44%(153/162);HBV—DNA阳性107例,阴性55例,阳性率66.0%(107/162)。感染类型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eAb)阳性(即小三阳)为主,占60.49%(98/162),其次是HBsAg、HBcAb阳性,占23.46%(38/162);其HBV—DNA阳性率分别为67.35%(66/98)、71.05%(27/38)。HBV—M阳性组AFP升高比例占69.28%(106/153)显著高于阴性组的33.3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0,P=0.025);HBV-DNA阳性组AFP升高比例占68.22%(73/107)高于阴性组65.45%(36/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7,P=0.722)。【结论】HBV感染与PHC密切相关,其中小三阳模式致癌率更高;AFP水平受HBV感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炎病毒 乙型 DNA 病毒 甲胎蛋白类
下载PDF
胸腺肽α1治疗肝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贺新春 陈亮 +1 位作者 唐世刚 朱柏宁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76-81,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胸腺肽α1治疗肝衰竭的疗效。方法通过检索数据库中胸腺肽α1治疗肝衰竭的随机对照研究和临床对照研究,对患者病死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活动度的文献,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以比值比(O^R)或加权平均数(WMD... 目的系统评价胸腺肽α1治疗肝衰竭的疗效。方法通过检索数据库中胸腺肽α1治疗肝衰竭的随机对照研究和临床对照研究,对患者病死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活动度的文献,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以比值比(O^R)或加权平均数(WMD)为效应量进行合并分析。结果经过筛选共纳入16项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对照研究,合计120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内科综合治疗相比,胸腺肽α1治疗肝衰竭可以降低病死率[O^R=0.36(95%CI:0.26,0.49)],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MD=-28.46(95%CI:-38.62,-18.30)]和总胆红素[MD=-91.90(95%CI:-129.25,-54.55)]水平,提高凝血酶原活动度[MD=20.38(95%CI:13.46,27.29)]水平。结论与内科综合治疗组比较,加用胸腺肽α1可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的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胸腺肽Α1 META分析
下载PDF
降钙素原水平在肝硬化脓毒血症中的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刘莉 唐世刚 陈亮 《肝脏》 2016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脓毒血症患者血浆中降钙素原(PCT)水平、hs-CRP、白细胞(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且入院后查PCT、hs-CRP、WBC计数及中性... 目的探讨肝硬化脓毒血症患者血浆中降钙素原(PCT)水平、hs-CRP、白细胞(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且入院后查PCT、hs-CRP、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102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脓毒血症组(n=56)和非脓毒血症组(n=46),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PCT、hs-CRP、WBC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PCT、hs-CRP、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进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脓毒血症组PCT浓度14.73±4.81(ug/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90.93±14.26(mg/L)、WBC计数11.17±1.26(×10^9个/L),均明显增高,较对照组PCT浓度0.25±0.05(ug/L)、hs-CRP23.53±4.66(mg/L)、WBC计数5.15±0.66(×10^9个/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80.02±2.80)%对(78.64±3.56)%(P=0.65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PCT的曲线下面积为0.96,高于hs-CRP(mg/L)、WBC计数(×10^9个/L)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且PCT为0.97时,敏感度为87%,特异度为100%,优于其他传统炎性指标。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显示,PCT与CRP有较强的相关性(均P=0.700),而与WBC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PCT诊断脓毒血症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较高。感染越重,PCT值越高,其动态变化可作为判断脓毒血症抗感染治疗是否有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肝硬化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吴盈 杨彩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5期565-566,共2页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由急诊到入CCU时间与对照...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由急诊到入CCU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通过对患者临床症状的评估,及时预测患者循环状态,缩短有效的抢救时间,提供了AMI的救治成功率,规范了AMI的护理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预见性护理 有效抢救时间
下载PDF
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不同DMSO浓度冻存小鼠肝细胞的质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莉 唐世刚 《肝脏》 2015年第11期879-882,共4页
目的使用自行配制组方含有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不同浓度DMSO的冻存液冻存小鼠肝细胞,以探索一种效果较好的冻存液从而改善冻存肝细胞质量。方法以体重20~30 g的昆明小鼠为肝细胞供体,用改良的胶原酶灌注法分离肝细胞,将分离好的肝细胞分... 目的使用自行配制组方含有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不同浓度DMSO的冻存液冻存小鼠肝细胞,以探索一种效果较好的冻存液从而改善冻存肝细胞质量。方法以体重20~30 g的昆明小鼠为肝细胞供体,用改良的胶原酶灌注法分离肝细胞,将分离好的肝细胞分别以10%、20%、30%浓度的DMSO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的冻存液(试验组1、2、3组)和标准冻存液(对照组)进行逐级降温缓慢冻存,置液氮中。2个月后快速复苏肝细胞,观察并测定肝细胞活率、功能和形态学。结果冻存小鼠肝细胞2个月复苏检测,试验1组、2组、3组的肝细胞活率台盼蓝(TB)染色结果为80.18±2.44%、86.20±2.33%、78.50±3.43%,而对照组肝细胞活率TB染色49.71±3.51%,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2组与其他试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的值,试验1组、2组、3组分别为14.03±2.21 U/L、8.05±1.25 U/L、18.40±3.25 U/L;15.14±3.03 U/L、9.12±1.56 U/L、20.51±3.56 U/L;15.11±2.10 U/L、8.26±1.23 U/L、20.31±3.21 U/L,而对照组分别为24.28±1.96 U/L、25.44±2.06 U/L、26.22±3.23 U/L,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2组与其他试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成血清白蛋白的值,试验1组、2组、3组为3.24±0.18 g/L、4.12±0.23 g/L、3.01±0.45 g/L,对照组为2.56±0.32 g/L,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2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研究中,冻存小鼠肝细胞2个月,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20%DMSO冻存液较常规冻存液能有效减轻小鼠肝细胞的损伤,发挥良好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冻存 促肝细胞生长素 DMSO
下载PDF
肝硬化并主动脉夹层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小珍 彭忠平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主动脉夹层的病因、诊断策略及综合治疗。方法对2例肝硬化并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病例均早期诊断、及时处理、预后良好。结论肝硬化并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易被误诊为肝硬化并发症。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肝硬化 肝性脑病 出血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血清IL-10和GP73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海鸥 刘适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血清IL-10和GP73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56例HBV-ACLF患者、32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20例健康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基线血清IL-10和GP73水平。随访HBV-ACLF患者3个月,进行... 目的探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血清IL-10和GP73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56例HBV-ACLF患者、32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20例健康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基线血清IL-10和GP73水平。随访HBV-ACLF患者3个月,进行重复检测。结果基线时HBV-ACLF组血清IL-10水平为(32.4±14.8) pg/ml,显著高于CHB组的(15.2±6.3) pg/ml或健康人的(6.1±1.9) pg/ml (P<0.05);HBV-ACLF组血清GP73水平为(283.4±95.4) ng/ml,显著高于CHB组的(129.7±58.1) ng/ml或健康人的(45.5±16.2) ng/ml(P<0.05);33例生存的HBV-ACLF患者基线血清IL-10水平为(34.6±15.3) pg/ml,显著高于23例死亡患者的(30.1±14.3) pg/ml (P<0.05),但生存组与死亡组血清GP7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9.7±94.6) ng/ml对(287.2±96.2) ng/ml,P=0.36】;治疗2周时,HBV-ACLF生存组血清IL-10水平为(30.1±14.0)pg/ml,仍显著高于死亡组的(24.9±11.2) pg/ml(P<0.05),但不同于基线时,治疗2周时生存与死亡患者血清GP73水平出现了统计学差异【(258.7±85.9) ng/ml对(331.2±107.5) ng/ml,P<0.05】。结论 HBV-ACLF患者血清IL-10水平高者可能预后相对较好,而动态观察血清GP73水平变化可能对预测HBV-ACLF患者的短期预后也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白细胞介素-10 高尔基体蛋白73
下载PDF
56例食管支架置入术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玉梅 蒋永红 +1 位作者 刘孙伟 赵裕芩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09年第2期43-44,共2页
总结56例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并癌性狭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加强饮食指导,积极预防并发症等。56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 总结56例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并癌性狭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加强饮食指导,积极预防并发症等。56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所有患者吞咽困难明显缓解或消失,置管3周后患者的营养指标明显改善。认为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癌性狭窄安全、有效,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治疗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食管 癌性狭窄 介入治疗 护理
下载PDF
催眠无痛暗示法在初产妇无痛分娩中对母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钟薇 杨燕妮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年第11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催眠无痛暗示法在无痛分娩中对分娩进程及母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200例产妇,按入院日期分为对照组和催眠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护理方式。催眠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催眠无痛暗示法。在第一产程、第... 目的探讨催眠无痛暗示法在无痛分娩中对分娩进程及母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200例产妇,按入院日期分为对照组和催眠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护理方式。催眠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催眠无痛暗示法。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对产痛、产程进展进行评估,记录产后出血、新生儿结局。结果催眠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程进展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催眠暗示法对分娩疼痛、分娩时间有较好的控制作用,达到了保证新生儿健康、降低产妇分娩风险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眠无痛暗示法 无痛分娩 护理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威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第12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澧县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阿德福韦酯片和恩替...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澧县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阿德福韦酯片和恩替卡韦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甘草酸二铵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和乙肝e抗原(HBeAg)转阴率,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球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HBV-DNA、HBeAg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低于对照组,球蛋白、白蛋白、总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甘草酸二铵、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促进HBV-DNA和HBeAg转阴,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甘草酸二铵 还原型谷胱甘肽 治疗结果 安全性
下载PDF
干扰素联合抗病毒药物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邢业政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4期60-61,共2页
目的:观察重组基因干扰素α-2b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采用干扰素,治疗组采用干扰素联合抗病毒药物,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重组基因干扰素α-2b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采用干扰素,治疗组采用干扰素联合抗病毒药物,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复发率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胸腺肽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下载PDF
胸腺五肽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观察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威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0期1679-1680,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观察组基于此加用胸腺五肽辅助治疗。比...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观察组基于此加用胸腺五肽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免疫功能及安全性。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咳嗽咳痰缓解时间、全身无力缓解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加以胸腺五肽辅助治疗效果更好,能够缩短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增强免疫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肺结核 胸腺五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探究PDCA循环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欣欣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8期133-133,135,共2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8月-2018年9月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通过慢性肝炎问卷(CLDQ)调查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8月-2018年9月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通过慢性肝炎问卷(CLDQ)调查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并比较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乏力、腹胀、活动、焦虑、情感功能和全身症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PDCA循环护理模式 生活质量 依从性
下载PDF
探讨优质护理在肝硬化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8
作者 余颖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8期154-154,156,共2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肝硬化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肝硬化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个人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统计两组患者对...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肝硬化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肝硬化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个人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统计两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结果: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远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对肝硬化患者有着很大的积极影响,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提高了,依从性增加了,同时能积极配合院方治疗,提高了恢复的可能性,患者个人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肝硬化 临床效果 满意率
下载PDF
外周血炎症因子和T细胞激活与HIV机会性感染和死亡的关系 被引量:8
19
作者 曹静 周国强 +2 位作者 林一鹤 王敏 郑煜煌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844-846,850,共4页
目的检测艾滋病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和T细胞激活水平,分析其与机会性感染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在长沙市第一医院就诊的79例HIV/AIDS患者纳入本研究,分为HIV无... 目的检测艾滋病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和T细胞激活水平,分析其与机会性感染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在长沙市第一医院就诊的79例HIV/AIDS患者纳入本研究,分为HIV无机会性感染组20例,HIV合并感染组43例(包括结核组16例、HIV合并丙肝组12例、HIV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组15例),HIV死亡组16例。检测IL-6、hs-CRP的浓度;外周血PBMC中CD4^+CD38^+细胞亚群和CD8^+CD38^+细胞亚群的百分比,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 HIV死亡组患者外周血hs-CRP、IL-6浓度明显高于无机会性感染组、HIV合并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HIV合并感染组中的结核组、真菌感染组外周血hs-CRP、IL-6浓度明显高于无机会性感染组(P <0. 05),HIV合并丙肝组外周血hs-CRP高于无机会性感染组(P <0. 05)。死亡组、各合并机会性感染组的CD3^+CD4^+T淋巴计数明显低于无机会性感染组(P<0. 05),死亡组、各合并机会性感染组的外周血HIV-RNA明显低于无机会性感染组(P <0. 05)。无机会性感染组PBMC上CD8^+CD38^+表达明显低于死亡组、结核组、真菌组、丙肝组(P<0.05)。无机会性感染组PBMC上CD4^+CD38^+表达高于死亡组(P<0.05)。结论与T细胞激活相关的细胞因子hs-CRP、IL-6及T细胞表面标志物CD8^+CD38^+双表达的细胞百分比可能与艾滋病的机会性感染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代谢/并发症/免疫学 白细胞介素6/代谢 C反应蛋白质/代谢 抗原 CD38 艾滋病相关机会致病菌感染 预后
原文传递
肝复乐胶囊加常规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效果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贺新春 《人民军医》 2016年第7期714-715,共2页
目的:观察肝复乐胶囊加常规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方法:选择乙型肝炎肝硬化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肝复乐胶囊。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 目的:观察肝复乐胶囊加常规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方法:选择乙型肝炎肝硬化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肝复乐胶囊。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甲胎蛋白(AFP)、血清清蛋白(ALB)的改善率,门静脉宽度及脾厚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ALT、AST及AFP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LB改善率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门静脉宽度、脾厚度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门静脉宽度、脾厚度治疗后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脾厚度又显著小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肝复乐胶囊加常规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乙型肝炎 肝复乐胶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