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肱骨近段肿瘤人工假体置换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翁晓军 廖前德 +1 位作者 李晓声 王靖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假体置换术和软组织重建对肱骨近端良恶性肿瘤患者预后和肩关节功能的影响以及手术策略。方法:2007年4月至2014年4月间对17例肱骨近端侵袭性良性肿瘤和原发恶性肿瘤患者行瘤段切除人工假体置换并软组织重建。从病理类型... 目的:探讨人工假体置换术和软组织重建对肱骨近端良恶性肿瘤患者预后和肩关节功能的影响以及手术策略。方法:2007年4月至2014年4月间对17例肱骨近端侵袭性良性肿瘤和原发恶性肿瘤患者行瘤段切除人工假体置换并软组织重建。从病理类型、肿瘤分期、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情况、肩关节功能状况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1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96(平均58.9)个月。11例原发恶性肿瘤中有5例患者死于肿瘤复发或转移,6例无瘤生存24-91(平均54.83)个月。6例侵袭性良性肱骨肿瘤患者均无死亡,目前生存39-96(平均72.33)个月。17例患者肢体功能平均达到正常功能的64.88%,全肩关节置换患者肢体功能(平均72.56%)与半肩关节置换患者(平均56.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外展肌及肌肩袖的IA型切除患者的术后肩关节功能(平均68.75%)与切除外展肌及肌肩袖IB型切除患者(平均61.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侵袭性良性肿瘤和原发恶性肿瘤人工假体置换患者的生存期主要与肿瘤病理类型有关,术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与假体的选择、软组织切除范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手术 假体置换 肱骨近端
下载PDF
MMPs在膝前交叉韧带不同分束表达水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靖 戴畅 王愉思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6期1041-1043,1047,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前交叉韧带(ACL)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水平,探索ACL的潜在修复和重塑位点。【方法】从10具自愿捐赠的新鲜尸体上取膝关节,并取出膝关节ACL,提取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后,应用实时定量... 【目的】通过检测前交叉韧带(ACL)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水平,探索ACL的潜在修复和重塑位点。【方法】从10具自愿捐赠的新鲜尸体上取膝关节,并取出膝关节ACL,提取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后,应用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中与肌腱修复相关的常见MMPs基因;将ACL的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两个功能纤维束标本固定、石蜡包埋,利用MMP-2和MMP-3的多克隆抗体为一抗,进行免疫组化实验;将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两个功能纤维束中的组织分别收集,匀浆后提取总蛋白,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不同分束中MMP-2、MMP-3的表达量。【结果】MMP-2、MMP-3在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中的表达具有显著的差异,而MMP-1、MMP-10、MMP-13、MMP-23等基因,在ACL不同束中的表达没有明显区另0;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显示MMP-2在前内侧束比后外侧束表达高,MMP-3在前内侧束比后外侧束表达低。【结论】膝关节ACL前内侧束具有较好的重塑能力,其胫骨止点前方更有可能成为临床肌腱重建的潜在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外科学 膝关节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下载PDF
膝前交叉韧带胫骨平台止点的生物力学分析
3
作者 王靖 王愉思 戴畅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8期1480-1482,共3页
【目的】分析前交叉韧带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胫骨平台止点在不同运动平面的生物力学特性,探索前交叉韧带重建胫骨平台止点的最佳位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6月至2012年10月253例行膝关节镜探查的病例的 MRI 影像,测量前交叉韧... 【目的】分析前交叉韧带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胫骨平台止点在不同运动平面的生物力学特性,探索前交叉韧带重建胫骨平台止点的最佳位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6月至2012年10月253例行膝关节镜探查的病例的 MRI 影像,测量前交叉韧带前内侧束、后外侧束的长度、厚度、宽度及胫骨止点之前和胫骨止点之后的长度。从10具自愿捐赠的新鲜尸体上取膝关节及前交叉韧带,分析前交叉韧带不同部位的解剖特点,并行拉断试验,记录负荷-延长曲线,计算最大应变和最大应力。【结果】MRI 显示,胫骨止点将前交叉韧带分成后面2/3的长度[(22.916±2.963)mm]和前面1/3的长度[(13.096±1.759)mm]。生物动力学测试结果表明,包含胫骨止点前部位置的前内侧束的最大应力和最大应变分别为(38.843±4.152)N/mm2,(47.895±3.141)%,后外侧束的最大应力和最大应变分别为(30.260±2.242)N/mm2,(40.705±2.535)%,前内侧束的最大应力和最大应变比后外侧束的大(P <0.05)。【结论】包含胫骨前端的前交叉韧带前内侧束在不同运动平面为主要受力点,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前方可能为临床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重建的最佳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胫骨 生物力学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关节镜下ULTRA-Braid缝线平面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靖 翁晓军 +1 位作者 李晶 陈昕彤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53-1357,共5页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ULTRA-Braid缝线平面固定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2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16例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于关节镜下采用ULTRA-Braid缝线平面固定治疗。男10例,...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ULTRA-Braid缝线平面固定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2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16例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于关节镜下采用ULTRA-Braid缝线平面固定治疗。男10例,女6例;年龄17-38岁,平均25.8岁。左侧5例,右侧11例。交通事故伤9例,高处坠落伤4例,运动损伤3例。除1例患者于伤后6周手术外,其余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5-10 d,平均7 d。膝关节明显肿胀,Lachman试验均为阳性,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45.38±9.87)分。骨折分型:MeyersMc Keever-ZaricznyjⅡ型7例、Ⅲ型8例、Ⅳ型1例,均排除韧带及半月板损伤。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1 d影像学检查显示骨折达解剖复位(12例)或接近解剖复位(4例);术后6个月时均获骨性愈合。术后6个月1例Lachman试验为Ⅱ度阳性,余均为阴性。术后6个月1例存在膝前轻微疼痛,1年后疼痛消失;其余患者恢复日常活动。末次随访时,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98.13±2.3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01,P=0.000)。结论 关节镜下ULTRA-Braid缝线平面固定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功能恢复良好,同时避免二次手术,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关节镜 缝线 内固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