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干预对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陈礼伟 左文敬 +2 位作者 韩行普 杨永 刘铭珠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11期142-142,146,共2页
儿童群体一直是临床医学界主要关注的对象,因为患儿的身心皆处于成长发育时期,心智水平和身体机能尚未成熟、完善,所以一旦患病,自身具备的心理承受与自制能力较弱,对治疗的依从性也较低,十分不利于疾病的康复疗养。尤其对脑瘫儿童来说... 儿童群体一直是临床医学界主要关注的对象,因为患儿的身心皆处于成长发育时期,心智水平和身体机能尚未成熟、完善,所以一旦患病,自身具备的心理承受与自制能力较弱,对治疗的依从性也较低,十分不利于疾病的康复疗养。尤其对脑瘫儿童来说,常会因为自身年龄特点与心理问题影响到正常的疾病治疗与护理。心理干预作为一种常见的护理手段,在提高患儿对治疗的配合度、调控心理情绪及改善治疗信心方面效果十分显著,该研究正是基于探究其在儿童脑瘫康复对改善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面的效果进行了有效分析和阐述,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脑瘫儿童 康复治疗 依从性
下载PDF
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吞咽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 被引量:9
2
作者 陈艳 易可 吴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第10期118-119,共2页
目的探讨对有吞咽障碍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82例存在吞咽障碍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小儿康复科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除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外,还有针对性地对患儿实... 目的探讨对有吞咽障碍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82例存在吞咽障碍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小儿康复科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除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外,还有针对性地对患儿实施吞咽功能康复训练。采用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康复训练后30 d进行吞咽功能的评价。结果观察组吞咽疗效总有效率97.6%,高于对照组的8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病毒性脑炎吞咽障碍患儿进行早期吞咽康复训练加常规护理方法,能改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病毒性 吞咽障碍 康复护理 儿童
下载PDF
脑性瘫痪儿童睡眠障碍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娟 周洪涛 +3 位作者 熊裕娟 李实英 刘庆 龙娟 《临床医学工程》 2014年第12期1652-1653,1656,共3页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儿童睡眠障碍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改善脑瘫儿童的睡眠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278例,由专人负责对家长及儿童进行睡眠障碍及相关症状的问卷调查,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儿童睡眠障碍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改善脑瘫儿童的睡眠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278例,由专人负责对家长及儿童进行睡眠障碍及相关症状的问卷调查,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8例(67.6%)脑性瘫痪儿童发生睡眠障碍,其中,睡眠不安、入睡困难、打鼾症状的发生随着患儿年龄的增加而增高(P<0.05);而肢体抽动、梦魇、磨牙症状均没有表现出年龄的差异(P>0.05)。患儿紧张性姿势反射、家庭紧张因素、睡前安慰、睡前功能训练以及年龄这几个相关影响因素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性瘫痪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减少家庭紧张因素,指导患儿家庭正确的养育方式以及加强治疗措施,可显著减少脑瘫睡眠障碍,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睡眠障碍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手足口病合并周围神经损伤的早期康复护理 被引量:3
4
作者 陈艳 肖曙光 +2 位作者 陈艳平 赵素芬 李丽媛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年第9期84-85,共2页
总结了18例手足口病合并周围神经损伤儿童的康复护理体会,包括心理康复、日常能力训练、肢体训练等。认为对手足口病合并周围神经损伤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和有效的综合康复治疗与护理,能够促进神经的修复,提高运动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患... 总结了18例手足口病合并周围神经损伤儿童的康复护理体会,包括心理康复、日常能力训练、肢体训练等。认为对手足口病合并周围神经损伤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和有效的综合康复治疗与护理,能够促进神经的修复,提高运动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周围神经损伤 康复 护理
下载PDF
感觉统合训练在脑瘫儿童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左文敬 覃蓉 +2 位作者 邹育庭 刘跃琴 丁玉莲 《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9期137-137,共1页
目的从患者的触觉、前庭和本体感觉、智力等方面探讨分析感觉统合训练在治疗脑瘫儿童的效果和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进行治疗的100例年龄在1.5~4岁的脑瘫儿童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进行为期4个月的感觉统合训练治。... 目的从患者的触觉、前庭和本体感觉、智力等方面探讨分析感觉统合训练在治疗脑瘫儿童的效果和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进行治疗的100例年龄在1.5~4岁的脑瘫儿童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进行为期4个月的感觉统合训练治。结果通过对脑瘫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的康复治疗,得出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的患儿在触觉、前庭和本体感觉等方面有显著改善。结论根据本次研究分析得出,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实用的治疗方法,对脑瘫儿童患者的神经心理发育和感觉功能障碍的治疗与改善十分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统合训练 脑瘫儿童患者 疗效分析
下载PDF
康复辅具家庭康复训练对小儿脑瘫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2
6
作者 周洪涛 覃蓉 王跑球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3期147-147,149,共2页
目的探讨康复辅具家庭康复训练对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82例脑瘫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两组患儿均接受正规医疗机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在专业... 目的探讨康复辅具家庭康复训练对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82例脑瘫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两组患儿均接受正规医疗机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家长利用康复辅具每日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GMFM康复评定表各项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各功能区指标变化均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治疗后各功能区指标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医疗机构性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康复辅具行家庭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脑瘫患儿大脑运动功能,有利于脑瘫患儿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辅具 家庭康复训练 小儿脑瘫
下载PDF
浅谈家庭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的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李丽媛 肖曙光 +3 位作者 李鸿彬 王委芬 吴芳 陈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25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脑瘫患儿240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患儿,观察组患儿采用以家庭康复护理为主的康复训练方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脑瘫患儿240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患儿,观察组患儿采用以家庭康复护理为主的康复训练方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康复疗效。结果①对两组患儿Gesell各能区发育商的比较,观察组患儿在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功能、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方面的恢复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两组患儿康复疗效的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6.7%)明显大于对照组(55.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脑瘫患儿的家庭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康复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康复护理 脑瘫患儿 作用
下载PDF
家庭康复护理对小儿脑性瘫痪康复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余浪 《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0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在脑性瘫痪患儿中实施家庭康复护理的临床作用。方法随机将2012年1月~2015年1月到本院治疗的64例脑性瘫痪患儿等分成两组,对照组根据常规标准进行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家庭康复护理,研究两组的临床康复情况。结果施护前,两组患儿... 目的探讨在脑性瘫痪患儿中实施家庭康复护理的临床作用。方法随机将2012年1月~2015年1月到本院治疗的64例脑性瘫痪患儿等分成两组,对照组根据常规标准进行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家庭康复护理,研究两组的临床康复情况。结果施护前,两组患儿的GMFM值、ADL值比较接近,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施护后,观察组两项评分相比对照组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独立行走方面,观察组可独立行走者达81.25%,相比对照组的59.38%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家庭康复护理方案对脑性瘫痪患儿展开干预,康复效果更加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家庭康复护理 临床作用
下载PDF
矫形器治疗下肢功能障碍患儿的康复护理
9
作者 肖曙光 陈小金 +2 位作者 陈艳 赵素芬 李丽媛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年第11期124-125,共2页
目的研究采用矫形器对治疗下肢功能障碍患儿的作用,并探讨该治疗措施的相关护理经验。方法将40例下肢功能障碍患儿随机平均分为2组。治疗组利用矫形器进行治疗,并辅助以康复训练护理、心理指导等手段;而对照组则使用常规的自我锻炼的方... 目的研究采用矫形器对治疗下肢功能障碍患儿的作用,并探讨该治疗措施的相关护理经验。方法将40例下肢功能障碍患儿随机平均分为2组。治疗组利用矫形器进行治疗,并辅助以康复训练护理、心理指导等手段;而对照组则使用常规的自我锻炼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后都有所提高,而相对于对照组而言,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2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矫形器对下肢功能障碍的患儿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在治疗的同时,辅助适当的康复护理和心理护理对患儿的康复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形器 下肢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
下载PDF
健康教育路径对脑瘫患儿护理及家庭康复的影响
10
作者 赵素芬 陈艳平 黄滢滢 《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0期139-140,共2页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路径对脑瘫患儿护理及家庭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2014年2月收治的116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58例,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健康教育的...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路径对脑瘫患儿护理及家庭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2014年2月收治的116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58例,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健康教育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结果。结果观察组在家属配合度、基本知识掌握度、家庭康复方法掌握度以及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路径有助于提高脑瘫患儿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家属对家庭康复教育的熟悉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路径 瘫痪患儿 护理 家庭康复
下载PDF
强化前庭刺激对脑瘫儿童平衡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陈礼伟 左文敬 +2 位作者 韩行普 杨永 刘铭珠 《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9期138-138,共1页
目的探讨前庭刺激带给脑瘫儿童平衡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脑瘫儿童患者80例,进行为期2个月的荡秋千、摇头前庭刺激康复治疗。治疗完成前后采用粗大运动训练量表对患儿的平衡功能进行测定,对... 目的探讨前庭刺激带给脑瘫儿童平衡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脑瘫儿童患者80例,进行为期2个月的荡秋千、摇头前庭刺激康复治疗。治疗完成前后采用粗大运动训练量表对患儿的平衡功能进行测定,对比分析强化前庭刺激的临床疗效。结果在80例患儿中,有73例患儿的平衡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6例患儿的平衡功能得到了加强,仅有1例患儿的平衡功能无明显好转,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75%。结论强化前庭刺激在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能有提高患儿协调性,改善患儿身体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前庭刺激 脑瘫儿童 平衡功能
下载PDF
步态训练在脑瘫下肢功能康复训练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行普 覃蓉 +1 位作者 阳伟红 王益梅 《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2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讨在脑瘫患者下肢功能康复治疗中引入步态训练方法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帮助。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进行治疗的48例脑瘫儿童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4例患者,其中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在脑瘫患者下肢功能康复治疗中引入步态训练方法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帮助。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进行治疗的48例脑瘫儿童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4例患者,其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引入步态训练的方法进行下肢功能的康复治疗,此外,在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前后对每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运用粗大的运动评测表实施D、E项的评分以获得相应的结果。结果通过对脑瘫儿童患者的下肢功能康复治疗中引入步态训练的治疗方法,对患者康复训练前后的GMFM中D、E项的评分值进行比较与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康复训练之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D、E项的评分比较得出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步态训练是一种临床上实用的治疗方法,对脑瘫儿童患者的下肢功能康复治疗具有显著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训练 脑瘫 下肢功能 康复训练 应用分析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康复中的疗效 被引量:4
13
作者 韩行普 覃蓉 +1 位作者 漆帯丽 邓莹 《医疗装备》 2016年第15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在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康复治疗中,应用机电生物反馈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接受治疗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5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在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康复治疗中,应用机电生物反馈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接受治疗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5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借助肌电及压力反馈治疗仪以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完成后分别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对患儿的康复情况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得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GMFM得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康复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值得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痉挛型脑性瘫痪 康复治疗
下载PDF
踝关节被动运动仪配合运动功能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疗效观察 被引量:31
14
作者 龙亚君 丁玉莲 +3 位作者 王跑球 邓莹 左文敬 廖公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2-273,共2页
小儿脑瘫是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是造成儿童运动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痉挛性脑瘫占脑瘫总数的60%-70%。痉挛型脑瘫在早期... 小儿脑瘫是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是造成儿童运动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痉挛性脑瘫占脑瘫总数的60%-70%。痉挛型脑瘫在早期若未得到有效的干预治疗,多遗留有尖足、交叉剪刀步态等异常姿势。其中,小腿三头肌痉挛引起的踝关节运动障碍、跟腱挛缩是造成儿童尖足、不能独站、独行的重要原因之一。我科以踝关节被动运动仪配合运动功能训练,对11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的疗效进行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患儿 运动功能训练 关节被动运动 疗效观察 尖足 训练治疗 中枢性运动障碍 小腿三头肌痉挛
下载PDF
推拿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肌张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刘璨 王跑球 +2 位作者 刘跃琴 刘洪文 龙亚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60-962,共3页
目的探讨推拿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成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进行运动、针灸、电疗、中药蒸气浴等康复治疗,观察组在运动治疗前和运动治疗中进行推拿治疗。治疗前后由专人用改良Ashworth量... 目的探讨推拿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成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进行运动、针灸、电疗、中药蒸气浴等康复治疗,观察组在运动治疗前和运动治疗中进行推拿治疗。治疗前后由专人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和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88)对患儿肌张力和粗大运动功能行进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M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GMFM-88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01),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推拿能进一步改善肌张力,提高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 脑性瘫痪 推拿 神经发育疗法 改良Ashworth量表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
下载PDF
核心控制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疗效 被引量:25
16
作者 刘跃琴 张惠佳 +6 位作者 覃蓉 杨勇 廖公平 童英姿 刘璨 胡继红 王跑球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71-1073,共3页
目的探讨核心控制训练方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训练配合针灸、电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核心控制训练。共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核心控制训练方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训练配合针灸、电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核心控制训练。共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88)和躯干控制测试(TCT)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TCT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01),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核心控制训练能加强躯干的控制能力,可进一步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型 核心控制训练 粗大运动功能 躯干控制
下载PDF
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在脑损伤高危儿中的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周洪涛 张惠佳 +3 位作者 王跑球 李惠枝 覃蓉 刘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6-558,共3页
目的探讨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PDMS-2)在1-9个月脑损伤高危儿的平行效度。方法 1-9个月脑损伤高危儿60例,均接受AIMS和PDMS-2评估。AIMS总分与PDMS-2粗大运动原始总分(GMS)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AIMS百... 目的探讨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PDMS-2)在1-9个月脑损伤高危儿的平行效度。方法 1-9个月脑损伤高危儿60例,均接受AIMS和PDMS-2评估。AIMS总分与PDMS-2粗大运动原始总分(GMS)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AIMS百分位与粗大运动商(GMQ)根据Kappa值进行定性分析。并对两个量表检查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AIMS总分与PDMS-2 GMS的相关系数为0.91(P<0.001),AIMS百分位与PDMS-2 GMQ的相关系数为0.6。AIMS评估时间平均(10.47±3.63)min,PDMS-2评估时间平均(26.5±7.77)min(t=28.895,P<0.001)。结论 AIMS与PDMS-2在1-9个月脑损伤高危儿的运动发育评估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高危因素 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 一致性
下载PDF
针灸联合止涎汤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6
18
作者 周洪涛 刘志雄 +2 位作者 何金华 熊裕娟 覃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3期396-398,402,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止涎汤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脑瘫流涎症(脾胃虚寒型)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针灸联合康复按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止涎汤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脑瘫流涎症(脾胃虚寒型)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针灸联合康复按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止涎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智力行为、不良反应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5%)明显增加,教师流涎分级法(TDS)评级升高至Ⅰ、Ⅱ、Ⅲ级的人数明显增加,适应能力、言语、社交行为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安全性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灸联合中药止涎汤能显著改善小儿脑瘫患者的流涎症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止涎汤 小儿脑瘫 流涎症 脾胃虚寒型
下载PDF
核心控制训练在小儿脑性瘫痪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璨 王跑球 +3 位作者 覃蓉 刘跃琴 丁玉莲 龙亚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81-882,共2页
目的探讨核心控制训练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n=20)和治疗组(n=20),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核心控制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88)进行评定。... 目的探讨核心控制训练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n=20)和治疗组(n=20),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核心控制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88)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GMFM-88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GMFM-88评分提高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核心控制训练能有效提高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核心控制训练 粗大运动功能 康复
下载PDF
早产儿和足月儿脑性瘫痪类型及共患病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熊裕娟 刘娟 +3 位作者 周洪涛 王跑球 覃蓉 张惠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10-912,共3页
目的探讨早产和足月脑瘫患儿在脑瘫类型及共患病的差异。方法将233例脑瘫患儿分为早产儿组(n=98)和足月儿组(n=125),对两组脑瘫临床类型及共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高危因素主要顺序在早产儿组依次为低出生体重、黄疸、窒息、颅内出血... 目的探讨早产和足月脑瘫患儿在脑瘫类型及共患病的差异。方法将233例脑瘫患儿分为早产儿组(n=98)和足月儿组(n=125),对两组脑瘫临床类型及共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高危因素主要顺序在早产儿组依次为低出生体重、黄疸、窒息、颅内出血、脐带绕颈;在足月儿组依次为窒息、黄疸、宫内窘迫、颅内出血、宫内感染。早产儿组痉挛型双瘫发生率显著高于足月儿组(P<0.001),足月儿组痉挛型偏瘫发生率(P<0.01)明显高于早产儿组。除听觉障碍外(P<0.05),早产儿和足月儿在智力障碍、癫痫、视觉障碍的共患病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产儿脑瘫临床类型以痉挛型双瘫为主,足月儿脑瘫以痉挛型偏瘫为主,早产儿脑瘫共患病中听觉障碍发生率高于足月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早产儿 足月儿 共患病 临床分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