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香型红绿茶兼制茶树新品种‘湘茶研18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1
1
作者 雷雨 李赛君 +6 位作者 段继华 黄飞毅 罗意 康彦凯 陈莹玉 丁玎 董丽娟 《茶叶通讯》 2023年第4期454-459,共6页
以‘金萱’为母本、‘薮北种’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通过系统选种程序选育出高香型红绿茶兼制茶树新品种‘湘茶研18号’(选育代号2011-4-8-1)。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树姿开张,叶片长椭圆形,叶色绿,芽叶绿带浅紫,茸毛中,发芽密度... 以‘金萱’为母本、‘薮北种’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通过系统选种程序选育出高香型红绿茶兼制茶树新品种‘湘茶研18号’(选育代号2011-4-8-1)。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树姿开张,叶片长椭圆形,叶色绿,芽叶绿带浅紫,茸毛中,发芽密度中;花瓣白色,质地薄,子房有茸毛;产量高,内含物丰富,春茶茶多酚平均含量为23.74%(>20%),属茶多酚含量略高的优良茶树种质资源。制绿茶香气清香带花香,滋味尚鲜醇;制红茶香气花香持久,滋味甜醇带花香,综合评分高于对照‘槠叶齐’。抗寒性、抗旱性强,扦插繁殖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湘茶研18号’ 高香型 红绿茶兼制
下载PDF
茶树杂交F_(1)主要品质成分杂种优势与混合遗传分析
2
作者 雷雨 段继华 +5 位作者 黄飞毅 康彦凯 罗意 陈莹玉 丁玎 李赛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44-1750,共7页
为研究不同遗传背景下茶树主要品质成分性状的杂种优势及遗传模型,本研究以保靖黄金茶1号为父本,福鼎大白茶、安徽1号和碧香早分别为母本,构建3个杂交F_(1)群体,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等方法对其开展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 为研究不同遗传背景下茶树主要品质成分性状的杂种优势及遗传模型,本研究以保靖黄金茶1号为父本,福鼎大白茶、安徽1号和碧香早分别为母本,构建3个杂交F_(1)群体,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等方法对其开展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4个主要品质成分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除水浸出物外,其余各成分遗传变异均较为广泛。4个性状在3个杂交F_(1)群体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中亲优势,超亲分离现象广泛存在,3个组合的水浸出物和茶多酚表现正向中亲优势,咖啡碱表现了不同的正向和负向中亲优势,而氨基酸表现为负向中亲优势且存在偏母性遗传;4个性状遗传在3个杂交F_(1)群体中共符合3种模型,但均为两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控制。水浸出物、氨基酸和咖啡碱在以福鼎大白茶和碧香早为母本的杂交F_(1)群体检测到两对加性-显性主基因,茶多酚在2个组合中表现不一致,分别为两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和两对等加性主基因;水浸出物、茶多酚和氨基酸在以安徽1号为母本的杂交F_(1)群体检测到两对等加性主基因,咖啡碱表现为两对加性效应的主基因。3个杂交F_(1)群体的水浸出物和咖啡碱主基因遗传率较高,均大于50%,茶多酚和氨基酸主基因遗传率为1.083%~99.246%。本研究初步分析了茶树主要品质成分的遗传规律及主基因间互作效应,为主要品质成分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定位分析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品质成分 杂种优势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