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技术富集儿茶素渣中茶氨酸效应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萧力争 肖文军 +2 位作者 龚志华 王伟 刘仲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7-41,64,共6页
以茶叶深加工中提制儿茶素后的废料—儿茶素渣为材料,在筛选出膜分离与富集茶氨酸最适料液pH值的基础上,比较研究了截留分子量为2500 Da、3500 Da、5000 Da的膜超滤儿茶素渣料液对茶氨酸得率与纯度的影响,以及300 Da纳滤、200 Da纳滤、... 以茶叶深加工中提制儿茶素后的废料—儿茶素渣为材料,在筛选出膜分离与富集茶氨酸最适料液pH值的基础上,比较研究了截留分子量为2500 Da、3500 Da、5000 Da的膜超滤儿茶素渣料液对茶氨酸得率与纯度的影响,以及300 Da纳滤、200 Da纳滤、反渗透、真空蒸发浓缩四种浓缩方法对茶氨酸的效应。结果表明:调节料液体系的pH值至2.8~3.5左右,有利于在超滤过程中分离与富集茶氨酸;选用截留分子量为3500 Da膜超滤儿茶素渣料液,茶多酚、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等大分子物质大部分被截留,其截留率分别为89.90%、92.20%,可获得率为54.50%、纯度为8.92%的茶氨酸料液,300 Da纳滤、200 Da纳滤、反渗透、真空蒸发浓缩四种浓缩方法在加工茶氨酸中,茶氨酸损失率依次为4.51%、3.62%、0.45%、5.15%。综合考虑,利用3500 Da超滤分离与反渗透浓缩可以分离与富集儿茶素渣中的茶氨酸,综合得率与纯度分别为54.05%和8.53%,在生产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深加工 茶氨酸 儿茶素渣 膜技术 分离 富集
下载PDF
HP-20树脂分离与纯化荷叶黄酮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肖文军 傅冬和 +3 位作者 胡详文 严志慧 肖力争 龚志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4期692-695,共4页
荷叶黄酮是荷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主要为黄酮醇和黄酮苷类,成为现代健康产品研究开发的热点。试验以高含量的荷叶黄酮为样品,比较X-5、HP-20,NKA、AB-8及HPD-100几种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效果,结果显示HP-20分离效果最好,静态饱和吸... 荷叶黄酮是荷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主要为黄酮醇和黄酮苷类,成为现代健康产品研究开发的热点。试验以高含量的荷叶黄酮为样品,比较X-5、HP-20,NKA、AB-8及HPD-100几种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效果,结果显示HP-20分离效果最好,静态饱和吸附量可达68.90 mg/g树脂,解吸率达87.23%,动态饱和吸附7 mg/mL的荷叶黄酮的料液可达15 BV。系统优化了HP-20树脂柱分离纯化用70%的乙醇提取的荷叶醇提物,得到荷叶黄酮的分离纯化的技术参数。结果表明:上样浓度为200 mg/mL,流速为2 BV/h的洗脱速度时,40%的乙醇对荷叶黄酮的洗脱能力较强,经过一次分离黄酮含量可达62.06%,此梯度黄酮的得率可达81.40%,荷叶黄酮的总得率为98.17%,经过再分离,荷叶黄酮含量可提高到98.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黄酮 大孔吸附树脂 X-5 HP-20 NKA AB-8 HPD-100
下载PDF
膜技术分离七叶参皂甙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肖文军 刘仲华 +1 位作者 龚志华 向胜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2-56,共5页
以七叶参为材料,研究了微滤澄清、超滤除大分子、纳滤分离、纳滤浓缩等膜技术在分离七叶参皂甙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采用0.2μm微滤膜在40℃条件下微滤经粗滤后的七叶参浸提液,且在微滤滤液达到浸提液重的80%时加入与原料等重的透析水... 以七叶参为材料,研究了微滤澄清、超滤除大分子、纳滤分离、纳滤浓缩等膜技术在分离七叶参皂甙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采用0.2μm微滤膜在40℃条件下微滤经粗滤后的七叶参浸提液,且在微滤滤液达到浸提液重的80%时加入与原料等重的透析水透析残渣可作为微滤澄清的技术参数;选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0Da的超滤膜能有效去除色素等大分子物质;利用截留分子量为2500Da或3500Da的纳滤膜分离七叶参皂甙,可制得纯度为42%以上的七叶参皂甙产品,且3500Da纳滤膜比2500Da纳滤膜的得率要高,但干粉中皂甙纯度略低;选用500D的纳滤膜在32℃左右、操作压力为1.8MPa的条件下浓缩七叶参皂甙不仅浓缩效率高,而且可进一步提高产品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参 皂甙 膜技术 分离 微滤 超滤 纳滤 提取 药用
下载PDF
毛竹竹叶多糖分离与纯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周跃斌 王伟 +1 位作者 周向荣 李适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56-159,共4页
对毛竹叶采用超声波提取法获得的竹叶多糖粗提取物,采用Sevag法脱蛋白质、乙醇分级沉淀、冷冻干燥后得到粗多糖,进一步用DEAE-52纤维素柱层析、Sephadex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结果表明:Sevag法脱蛋白3次可脱除97.2%的蛋白质;... 对毛竹叶采用超声波提取法获得的竹叶多糖粗提取物,采用Sevag法脱蛋白质、乙醇分级沉淀、冷冻干燥后得到粗多糖,进一步用DEAE-52纤维素柱层析、Sephadex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结果表明:Sevag法脱蛋白3次可脱除97.2%的蛋白质;50%浓度的乙醇沉淀多糖得率最高,为37.6%;DEAE-52纤维素柱层析柱水洗脱的得率最高,为46.4%;DEAE-52纤维素柱层析柱2次水洗脱获得的竹叶多糖经G-75柱层析和G-100柱层析可得到白色粉末状的中性多糖。选择水和NaCl溶液为洗脱剂的温和条件分离纯化多糖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竹叶多糖 柱层析 分离 纯化
下载PDF
超声波技术在绿茶浸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肖文军 龚志华 +2 位作者 肖力争 李适 刘仲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30-133,共4页
以古丈绿茶为原料,在比较研究绿茶超声波辅助浸提对品质成分的浸出率高于传统水提的基础上,从品质成分浸出率角度对超声波辅助浸提绿茶的浸提时间、温度、茶水比和次数进行了优化筛选,得到了一套适合于绿茶的超声波辅助浸提技术参数。... 以古丈绿茶为原料,在比较研究绿茶超声波辅助浸提对品质成分的浸出率高于传统水提的基础上,从品质成分浸出率角度对超声波辅助浸提绿茶的浸提时间、温度、茶水比和次数进行了优化筛选,得到了一套适合于绿茶的超声波辅助浸提技术参数。结果表明,采用茶水比1∶15、95℃水温、两次浸提(第一次、第二次水量分别为总水量的8/15、7/15)、每次15 min的超声波辅助浸提技术参数,氨基酸、水溶性蛋白质、茶多酚、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咖啡碱、简单儿茶素、酯型儿茶素、水浸出物的浸出率分别比传统水提提高23.13%、36.92%、14.88%、24.40%、19.24%、26.45%、10.12%1、2.27%,同时,每次浸提的时间比传统水提缩短1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深加工 超声波 浸提 绿茶 品质成分
下载PDF
绿茶乙醇浸提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萧力争 胡祥文 +2 位作者 蔡金娥 龚志华 肖文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4期634-636,605,共4页
以工业生产上的水提技术为参照,以成品绿茶为材料,探讨乙醇浸提条件下,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浸提次数等因子对醇提过程中茶汤品质成分动态浸出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50%乙醇、温度80℃、料液比1/25、连续2次、每... 以工业生产上的水提技术为参照,以成品绿茶为材料,探讨乙醇浸提条件下,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浸提次数等因子对醇提过程中茶汤品质成分动态浸出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50%乙醇、温度80℃、料液比1/25、连续2次、每次浸提20 min的浸提技术参数,茶叶各品质成分的浸出率最高,总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浸出量分别是常规水提的1.39、1.09、1.44、1.52、1.23倍。从茶叶品质成分浸出率的角度考虑,在此技术参数下,用乙醇浸提绿茶优于水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深加工 绿茶 乙醇 浸提
下载PDF
荷叶生物碱柱分离纯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肖文军 胡祥文 +2 位作者 胡云铃 肖力争 龚志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0-124,共5页
以荷叶干叶为原料,经30%乙醇提取后,通过对聚酰胺、D101、HP-20三种大孔树脂对荷叶生物碱静态吸附与解吸的比较,在筛选出一种具有较高吸附率与解吸量树脂的基础上,比较研究了不同洗脱流速下不同乙醇浓度梯度洗脱对生物碱洗脱量、纯度和... 以荷叶干叶为原料,经30%乙醇提取后,通过对聚酰胺、D101、HP-20三种大孔树脂对荷叶生物碱静态吸附与解吸的比较,在筛选出一种具有较高吸附率与解吸量树脂的基础上,比较研究了不同洗脱流速下不同乙醇浓度梯度洗脱对生物碱洗脱量、纯度和得率的影响以及最优流速下不同乙醇浓度等梯度洗脱对生物碱洗脱量、纯度和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D101是三种树脂中分离纯化荷叶生物碱的最佳树脂,利用树脂D101分离纯化荷叶生物碱时,以流速为1.50BV/h依次经3BV的20%、40%、60%和80%乙醇进行梯度洗脱的技术参数较好,其生物碱总量、总得率和总纯度最高,分别达到10.8226mg、62.9%和4.86%,当单独收集80%乙醇浓度以上的洗脱液时,荷叶生物碱的纯度可达32.56%,可以制备较高纯度的荷叶生物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 生物碱 柱分离 静态吸附 动态吸附
下载PDF
茶叶深加工中膜法浓缩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肖文军 刘仲华 龚志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60,共6页
在中试规模的基础上,以多种当前热门的茶叶深加工制品浓缩前的料液为原料,系统研究了300Da纳滤、200Da纳滤、反渗透、真空蒸发等浓缩方法对不同制品的浓缩效应.结果表明,在加工速溶绿茶时,采用300Da膜进行浓缩的工效较高,得率达98.86%;... 在中试规模的基础上,以多种当前热门的茶叶深加工制品浓缩前的料液为原料,系统研究了300Da纳滤、200Da纳滤、反渗透、真空蒸发等浓缩方法对不同制品的浓缩效应.结果表明,在加工速溶绿茶时,采用300Da膜进行浓缩的工效较高,得率达98.86%;在去苦味速溶茶、茶黄素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高纯制品加工中,纳滤浓缩、反渗透浓缩能提高目标产品中相应功能成分的纯度,并依反渗透、200Da纳滤、300Da纳滤次序效果递增,同时,4种方法对功能成分的损失率差异不显著,故采用300Da纳滤浓缩较好;在茶氨酸加工中,各浓缩方法对茶氨酸的纯度均出现负增长,下降的幅度依次为300Da纳滤、200Da纳滤、真空蒸发、反渗透,所以采用反渗透浓缩效果最佳;对产品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上,纳滤浓缩能显著降低产品中Pb与As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深加工 浓缩 纳滤 反渗透 真空蒸发
下载PDF
膜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肖文军 刘仲华 +1 位作者 黄建安 施兆鹏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0-143,共4页
选用0.1μm微滤膜对茶水提离心上清液进行微滤处理,探讨了微滤温度对干物率、咖啡碱、各儿茶素组分以及微滤处理对产品冷溶性的影响.同时,选用不同的超滤膜对儿茶素粗提液进行超滤处理,比较分析了超滤处理对儿茶素各组分比值和儿茶素终... 选用0.1μm微滤膜对茶水提离心上清液进行微滤处理,探讨了微滤温度对干物率、咖啡碱、各儿茶素组分以及微滤处理对产品冷溶性的影响.同时,选用不同的超滤膜对儿茶素粗提液进行超滤处理,比较分析了超滤处理对儿茶素各组分比值和儿茶素终端产品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滤滤出液的干物率、咖啡碱及各儿茶素组分含量随微滤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产品的各项冷溶性指标明显好于对照样产品;选用超滤膜 1可获得酯型儿茶素/非酯型儿茶素比值较小的产品,选用超滤膜 2可获得比值较大的产品;超滤膜 1比超滤膜 2能更有效地去除儿茶素终端产品色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深加工 微滤技术 超滤技术 冷溶性 儿茶素比值 色素 膜技术
下载PDF
绿碎茉莉花茶窨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觅路 肖文军 +1 位作者 龚志华 龚雨顺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11-413,420,共4页
为充分发挥绿茶精制加工效益 ,提高加工过程副产品绿碎茶的利用率 ,增加附加值 ,对绿茶茶坯加工过程中不同颗粒大小的副产品 (绿碎茶 )进行同一窨制工艺 (鲜花一窨 )处理 ,对相同颗粒大小的绿碎茶 (直径为 0 .75mm )进行不同窨制工艺处... 为充分发挥绿茶精制加工效益 ,提高加工过程副产品绿碎茶的利用率 ,增加附加值 ,对绿茶茶坯加工过程中不同颗粒大小的副产品 (绿碎茶 )进行同一窨制工艺 (鲜花一窨 )处理 ,对相同颗粒大小的绿碎茶 (直径为 0 .75mm )进行不同窨制工艺处理 ,分别制成绿碎茉莉花茶成品 ,分析原料颗粒大小和窨制工艺对成茶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以直径 0 .75 mm的绿碎茶为原料的成品茶 ,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等综合指标评分最高 ;相同颗粒大小的绿碎茶以鲜花一窨品质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碎茶 绿碎茉莉花茶 窨制工艺
下载PDF
茶叶资源膜法深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肖文军 刘仲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1-65,共5页
根据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各种膜的性能特征,从膜法澄清、浓缩、分离、除菌四方面综述了膜技术在茶叶资源深加工中的研究与应用,并展望了茶叶资源膜法深加工的发展前景与高效膜工艺.
关键词 膜技术 茶叶深加工 澄清 浓缩 分离 除菌
下载PDF
普洱茶饮料微滤澄清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金华 黄建安 +2 位作者 刘仲华 肖文军 施兆鹏 《茶叶通讯》 2004年第2期7-11,共5页
为了确定普洱茶饮料过滤澄清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了不同孔径微滤膜在不同操作条件下过滤澄清普洱茶提取液的渗透通量及普洱茶液过滤后主要滋味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0.2μm微滤膜能截留大部分易发生沉淀的高分子物质,可显著提... 为了确定普洱茶饮料过滤澄清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了不同孔径微滤膜在不同操作条件下过滤澄清普洱茶提取液的渗透通量及普洱茶液过滤后主要滋味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0.2μm微滤膜能截留大部分易发生沉淀的高分子物质,可显著提高普洱茶提取液的澄清度,在最佳的操作条件下茶汁有效风味成分的保留率高,且感观品质也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饮料 微滤澄清技术 工艺参数 陶瓷膜错流过滤技术
下载PDF
湖南地方芹菜品种总黄酮含量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克勤 陈静萍 +1 位作者 罗军武 陈亮 《湖南农业科学》 2007年第4期29-31,共3页
采用Al(NO3)3分光光度法测量湖南地方芹菜茎叶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湖南14个地方芹菜品种中,芹菜黄酮含量差异很大,并且同一产地不同品种的芹菜黄酮含量差异也很大。张家界市野芹菜中叶黄酮含量最高,为20.350 mg/g,邵阳实心芹菜叶中... 采用Al(NO3)3分光光度法测量湖南地方芹菜茎叶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湖南14个地方芹菜品种中,芹菜黄酮含量差异很大,并且同一产地不同品种的芹菜黄酮含量差异也很大。张家界市野芹菜中叶黄酮含量最高,为20.350 mg/g,邵阳实心芹菜叶中的黄酮含量最低,为1.541 mg/g。芹菜叶黄酮的含量远远高于芹菜茎黄酮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 黄酮 品种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发挥学会优势 致力科技兴茶 为湘茶产业振兴贡献力量——湖南省茶叶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节选)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仲华 《茶叶通讯》 2010年第2期4-7,共4页
一 关于第九届理事会的工作 四年来,我会在省科协的直接领导下,由于各级领导的关怀、重视和支持,学会各位理事和广大会员的积极努力、辛勤工作,学会坚持面向生产实际,研究茶科技,普及茶知识,弘扬茶文化,促进茶经济的指导思想... 一 关于第九届理事会的工作 四年来,我会在省科协的直接领导下,由于各级领导的关怀、重视和支持,学会各位理事和广大会员的积极努力、辛勤工作,学会坚持面向生产实际,研究茶科技,普及茶知识,弘扬茶文化,促进茶经济的指导思想,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科教兴湘和科技兴茶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省科协、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茶界的广泛好评。学会连续四年被省科协评为“全省先进学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学会 理事会 科技 湖南省 茶产业 优势 科协 茶知识
下载PDF
葛根异黄酮柱分离纯化技术研究
15
作者 谭斌 李勤 肖文军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59-63,共5页
以葛根异黄酮含量为44.2%的葛根粗提物为原料,通过对聚酰胺(13~40目)、AB—8、HP—20三种树脂对葛根异黄酮静态吸附与解吸的比较,在筛选出一种具有较高吸附率与解吸率的树脂的基础上,系统优化了此种树脂柱分离纯化葛根异黄酮的技术参... 以葛根异黄酮含量为44.2%的葛根粗提物为原料,通过对聚酰胺(13~40目)、AB—8、HP—20三种树脂对葛根异黄酮静态吸附与解吸的比较,在筛选出一种具有较高吸附率与解吸率的树脂的基础上,系统优化了此种树脂柱分离纯化葛根异黄酮的技术参数。结果表明,静态吸附与解吸时,HP—20树脂最适合于葛根异黄酮分离纯化,吸附率、解吸率分别达57.53%、37.49%。HP—20树脂柱分离纯化葛根异黄酮的最优技术参数为:50%乙醇洗脱,流速0.9BV/h,3BV的洗脱液。在此工艺条件下,葛根异黄酮的洗脱率、纯度和得率分别达53.67%、55.78%和44.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异黄酮 分离纯化
下载PDF
茶叶微波固样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金华 黄建安 宁静 《茶叶通讯》 2006年第1期14-18,共5页
以苹云和福鼎大毫两个品种的一芽二叶为材料,进行微波固样研究,并以蒸青固样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微波固样效果优于蒸青固样;不同茶树品种其主要生化成分及水浸出物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不同微波时间对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 以苹云和福鼎大毫两个品种的一芽二叶为材料,进行微波固样研究,并以蒸青固样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微波固样效果优于蒸青固样;不同茶树品种其主要生化成分及水浸出物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不同微波时间对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总量的影响差异显著,而对氨基酸、总黄酮、可溶性糖和咖啡碱的影响不明显;对苹云来说,微波时间控制在80s时茶多酚、氨基酸、水浸出物、儿茶素总量的保留量最大;福鼎大毫则以微波时间控制在60s时,各生化成分可获得最大保留量。所以,茶叶微波固样时间宜控制在60~8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微波固样 蒸青固样 时间 生化成分
下载PDF
吸附树脂法制备高纯儿茶素的研究 被引量:32
17
作者 张盛 刘仲华 +2 位作者 黄建安 刘爱玲 施兆鹏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5-130,共6页
以有机溶剂萃取制备的儿茶素粗品为材料,进行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法制备高纯儿茶素(儿茶素含量≥95%)的研究。选用12种树脂为吸附剂,应用HPLC对吸附过程中儿茶素含量与组分的变化做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以脱咖啡因小叶种儿茶素粗品... 以有机溶剂萃取制备的儿茶素粗品为材料,进行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法制备高纯儿茶素(儿茶素含量≥95%)的研究。选用12种树脂为吸附剂,应用HPLC对吸附过程中儿茶素含量与组分的变化做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以脱咖啡因小叶种儿茶素粗品为原料,AB-8吸附树脂为柱填充料,收集过柱溶液一定区段内馏份,可以制得高纯儿茶素样品。产品制率为65%,纯度≥95%,EGCG含量大于55%,咖啡因<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树脂法 高纯儿茶素 柱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 制备技术 生物化学
下载PDF
青蒿素组合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硕谦 田娜 +2 位作者 李娟 刘仲华 黄建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25-1431,共7页
青蒿素是来自菊科艾属植物青蒿Artemisia annua中的一种抗疟有效成分,近年国际市场对其需求量快速增长。组合生物合成法将成为制备青蒿素的主要有效手段,在该研究领域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综述了青蒿素生物合成途径、高产青蒿素工程菌的... 青蒿素是来自菊科艾属植物青蒿Artemisia annua中的一种抗疟有效成分,近年国际市场对其需求量快速增长。组合生物合成法将成为制备青蒿素的主要有效手段,在该研究领域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综述了青蒿素生物合成途径、高产青蒿素工程菌的构建以及青蒿素组合生物合成的基因调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生物合成 青蒿素 疟疾 代谢工程
下载PDF
红薯叶黄酮分离纯化工艺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27
19
作者 陆英 吴朝比 +3 位作者 蒋华军 罗巍 廖红梅 刘仲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14-118,共5页
本实验以红薯叶为原料,研究了黄酮类化合物分离纯化工艺,并研究了粗提物与纯化产物对羟基自由基、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OPPH·)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红薯叶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60%乙醇水溶液90℃回流提取60min,料液比1:40,粗... 本实验以红薯叶为原料,研究了黄酮类化合物分离纯化工艺,并研究了粗提物与纯化产物对羟基自由基、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OPPH·)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红薯叶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60%乙醇水溶液90℃回流提取60min,料液比1:40,粗提物中总黄酮含量为101.3mg/g。提取液用HPD500大孔树脂进行纯化效果好,最佳纯化工艺为:吸附条件:上样原料液黄酮含量1.8mg/ml,pH3上样流速为3BV/h;洗脱条件:50%乙醇、流速3BV/h,流量4BV,在此条件下,纯化产品黄酮含量为488.7mg/g;粗提物与纯化产物均具有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是一种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薯叶 黄酮 HPD500大孔树脂 分离纯化 抗氧化性
下载PDF
儿茶素体外氧化制备茶黄素的研究 被引量:33
20
作者 王坤波 刘仲华 黄建安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3-59,共7页
对儿茶素通过体外酶促氧化和化学氧化定向制备茶黄素进行了研究,并对两种制备途径进行了比较。酶促氧化结果表明,发酵80分钟时,茶黄素的生成量最高(为15.05%)。化学氧化结果表明,以大叶儿茶素为材料,浓度为10 mg/ml, 氧化剂的比例为2:3... 对儿茶素通过体外酶促氧化和化学氧化定向制备茶黄素进行了研究,并对两种制备途径进行了比较。酶促氧化结果表明,发酵80分钟时,茶黄素的生成量最高(为15.05%)。化学氧化结果表明,以大叶儿茶素为材料,浓度为10 mg/ml, 氧化剂的比例为2:3:1(儿茶素: K3Fe(CN)6:NaHCO3)时,有利于茶黄素类物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体外制备 茶黄素 酶促氧化 化学氧化 氧化机理 多酚氧化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