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三甲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调配质量的控制与管理 被引量:7
1
作者 谢渝嫱 韦鸿雁 +1 位作者 罗奕 张婷 《中国处方药》 2020年第11期30-31,共2页
目的分析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调配质量的控制与管理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内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药品调配工作相关资料,2019年1月~5月未对PIVAS实施药品调配工作(管理前),2019年6月~12... 目的分析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调配质量的控制与管理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内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药品调配工作相关资料,2019年1月~5月未对PIVAS实施药品调配工作(管理前),2019年6月~12月开展药品调配质量控制与管理干预(管理后);观察PIVAS药品调配质量。结果PIVAS药液配置量共366426(瓶/袋),不合理医嘱干预例数共2170例,接受退药次数43138次,发现药品质量问题次数20例,用药咨询次数69例,发药差错、投诉均为0例。对PIVAS药品调配工作进行管理后,专人专管、药品专册登记、专区存放等各指标分值明显较管理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调配工作现状,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是提升PIVAS药品调配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品调配 质量控制 管理措施 干预效率
下载PDF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成效评价研究——基于湖南省长沙部省属公立医院运行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奕婷 田益明 谢渝嫱 《价格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8-81,共4页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内容,通过引导卫生资源配置及合理利用,建立以医疗技术服务价值为核心的医院发展体制,深远影响着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本文运用湖南省长沙部省属公立医院运行数据,对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前后...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内容,通过引导卫生资源配置及合理利用,建立以医疗技术服务价值为核心的医院发展体制,深远影响着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本文运用湖南省长沙部省属公立医院运行数据,对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前后的监测指标数据进行处理,研究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数据显示: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医院在医疗收入结构方面得以优化,药占比、耗材占比、百元医疗收入耗材占比下降,技术劳务占比有所上升,技术劳务收入增幅明显,检查和化验收入也有较大增幅,而医务人员年均收入有所下降。湖南省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目标超预期完成,符合国家“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改革要求。检查和化验类服务项目仍有调整空间,可对其进行重点监测,并作为接下来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重点。为进一步激发改革动力,建议加强医改政策间的协同合作,进一步完善人员薪酬分配制度以及加强医疗服务价格信息共享,多措并举共同促进医疗机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公立医院 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干眼症患者泪液中促炎症因子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昂 李婵 段国平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5期970-971,共2页
【目的】探讨干眼症患者泪液中白细胞介素1(IL-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眼科收治的经McMonnies5M新型眼表综合分析仪确诊的干眼症患者50例(72眼)和正常人40例(80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 【目的】探讨干眼症患者泪液中白细胞介素1(IL-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眼科收治的经McMonnies5M新型眼表综合分析仪确诊的干眼症患者50例(72眼)和正常人40例(80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泪液中IL-1的表达。【结果】干眼症组泪液中IL-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眼症组患者泪液中IL-1的表达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呈正相关,与泪膜破裂时间、泪河高度呈负相关。[结论]IL-1是干眼症发生的较常见炎性介质,其表达水平变化反映了干眼症的进展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病 眼泪 白细胞介素1
下载PDF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并发青光眼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昂 李婵 段国平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9期1812-1814,共3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晶状体脱位并发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眼科收治确诊的69例(69眼)外伤性晶状体脱位并发青光眼的临床资料。患者的治疗方法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两种,一部分视力良好,晶状体... 【目的】探讨外伤性晶状体脱位并发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眼科收治确诊的69例(69眼)外伤性晶状体脱位并发青光眼的临床资料。患者的治疗方法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两种,一部分视力良好,晶状体脱位不严重(轻度组11例),可采用药物保守治疗;一部分药物无法控制眼压,晶状体脱位严重(重度组58例),行联合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周,1、3、6、12个月,观察术眼眼压、视力及并发症。【结果】轻度组经降眼压药物治疗后眼压明显降低至正常;重度组6例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IOL)联合囊袋张力环植入,其余52眼均成功摘除晶状体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其中联合粘弹剂房角分离8例,联合小梁切除术27例,联舍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12例,联合Ex-press青光眼引流钉5例,另外1例加行两次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一期植入后房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34例,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18例。最后一次随访时,51例患者视力提高,18例患者视力同术前,全部患者均可以控制眼压在21mmHg以下,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外伤性晶状体脱位并发青光眼并非所有患者均需手术治疗,应根据患眼的实际情况而定,有的可药物保守治疗,亦有的可联合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半脱位/并发症 青光眼/病因学 青光眼/治疗 外伤
下载PDF
儿童白血病运用HD-MTX化疗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7
5
作者 宁朝晖 贺湘玲 +1 位作者 陈可可 周正雄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2期217-219,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P)在综合治疗、护理白血病患几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的临床意义和效果,规范该类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行为。【方法】将2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运用HD-MTX化疗共104个疗程,按...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P)在综合治疗、护理白血病患几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的临床意义和效果,规范该类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行为。【方法】将2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运用HD-MTX化疗共104个疗程,按入院次序的前后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次,试验组应用临床路径管理,对照组按照常规的工作模式管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感染发生率、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所致并发症、病人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日、医疗费用、感染发生率、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O.05)。【结论】ALL运用HD-MTX化疗时应用CP管理,是深化临床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药物疗法 白血病/护理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HOXA5和HOXA10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房志学 黄忠诚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12期2321-2325,共5页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HOXA5和HOXA10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51例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粘膜组织中HOXA5和HOXA10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HOXA5和HOXA10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51例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粘膜组织中HOXA5和HOXA10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①胃癌组织中HOXA5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率(74.5%)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组织(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356,P=0.000)。HOXA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与肿瘤分化程度(x^2=4.311,P=0.038)、浸润深度(x^2=5.669,P=0.017)、淋巴结转移(x^2=9.349,P=0.002)和肿瘤分期(x^2=16.023,P=0.000)呈负相关,而与年龄和性别无关(P均〉0.05)。②胃癌组织中HOXA10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率(68.6%)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组织(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61,P=0.009)。HOXA10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与肿瘤分化程度(x^2=5.304,P=0.021)、浸润深度(x^2=15.457,P=0.000)和淋巴结转移(x^2=6.157,P=0.013)呈负相关,而与肿瘤分期、年龄和性别无关(P均〉0.05)。③HOXA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与其蛋白表达之间具有负相关性(r=-0.495,P=0.000),HOXA10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与其蛋白表达之间亦具有负相关性(r=-0.343,P=0.000)。两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0.751,P=0.000)。【结论】胃癌组织中HOXA5和HOXA10基因启动子呈高甲基化状态,并且与其蛋白表达之间呈负相关;DNA异常甲基化可能是HOXA5和HOXA10基因表达改变的重要调控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遗传学 胃肿瘤/病理学 基因 同源盒/遗传学 基因表达 DNA甲基化
下载PDF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在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徐文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272-273,27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在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7年10月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患者191例,并根据总胆红素(TB)分为总胆红素增高组(>20μmol/L)70例和总胆红素正常组(≤20μmo...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在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7年10月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患者191例,并根据总胆红素(TB)分为总胆红素增高组(>20μmol/L)70例和总胆红素正常组(≤20μmol/L)121例,检测和比较血清Lp-PLA2在两组中的水平差异。结果总胆红素增高组血清Lp-PLA2水平高于总胆红素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患者中,伴随血清总胆红素的升高,血清Lp-PLA2水平也会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胆囊结石 胆囊炎
下载PDF
便携式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置管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附罕见并发症一例报道)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栎 彭熠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7期1031-1034,共4页
[目的]探讨便携式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置管术(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CV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神经内科行CVC患者125例。其中56例作为观察组,是在便携式超声引导下行CVC;另外69例... [目的]探讨便携式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置管术(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CV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神经内科行CVC患者125例。其中56例作为观察组,是在便携式超声引导下行CVC;另外6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体表标志定位下行CVC。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穿刺时间,并对其并发症深入分析。[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9%(52/56)vs 72.5%(50/69)],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6)vs 11.6%(8/69)].穿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8.31±1.41)min vs(11.72±1.5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例患者因导丝误入横突孔,导致导丝嵌顿,无法拔出,后通过外科手术取出导丝。[结论]便携式超声引导下行CVC可以显著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 留置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方法 超声检查 危重病人医疗
下载PDF
精细化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婷 韦鸿雁 +3 位作者 陆青 钱颖翔 谢渝嫱 谭波宇 《中国处方药》 2020年第9期34-36,共3页
目的探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安全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17年12月~2018年11月实施常规安全管理的582组静脉药物处方作为对照组,2018年12月~2019年11月实施精细化管理的579组静脉药物处方作为观察组,进行... 目的探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安全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17年12月~2018年11月实施常规安全管理的582组静脉药物处方作为对照组,2018年12月~2019年11月实施精细化管理的579组静脉药物处方作为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静脉处方的差错发生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拆零环节、摆药环节、退药环节、配置环节、复核环节等5个方面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安全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具有显著的效果,能有效降低药物配置的差错率,从而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安全管理 差错发生率
下载PDF
艾塞那肽对血压正常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的影响
10
作者 严力 黄艾平 +11 位作者 张弛 陈丹丹 赵乃蕊 李华珠 杨晓春 周桂莲 冯晶 王敏 吴文字 熊璞 陈晶 王霞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4期631-634,共4页
【目的】探讨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对血压正常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自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57例无高血压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病程在7年以内。按照病程、体重指数、空腹及... 【目的】探讨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对血压正常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自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57例无高血压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病程在7年以内。按照病程、体重指数、空腹及餐后C肽、血脂、原有治疗方案一一配对分成艾塞那肽治疗组(n=31)及对照组(n=26)。每月随访1次,测量收缩压及舒张压、体重、腰围、臀围,检测空腹餐后血糖、C肽等,对两组进行比较,探讨艾塞那肽治疗对血压正常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的影响。【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艾塞那肽治疗后收缩压在整个随访期间下降,而舒张压在第2个月开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塞那肽可降低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药物疗法 血压
下载PDF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破损情况及改进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魏笛欣 韦鸿雁 《中国处方药》 2020年第11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破损情况及改进措施。方法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配置的3742474组药品中1903组破损情况,总结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药品破损率为0.508‰(1903/3742474),药品漏液0.555‰(2076/3742474),第一季度药品...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破损情况及改进措施。方法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配置的3742474组药品中1903组破损情况,总结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药品破损率为0.508‰(1903/3742474),药品漏液0.555‰(2076/3742474),第一季度药品破损比例0.803‰、漏液比例0.857‰,高于二、三、四季度(P<0.05),而二、三、四季度间药品破损情况无差异(P>0.05)。各个环节药品破损情况:药品调配操作不当582组(30.58%),药品装卸过程失误479组(25.17%),药品配送不当226组(11.88%),药品拆除外包装不当570组(29.95%),输液加药不当46组(2.42%)。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破损情况不容忽视,导致的经济损失加重了医院的开支成本,相关部门需要通过改进工作流程优化工作模式,减少药品破损导致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品破损 改进措施
下载PDF
艾塞那肽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缓解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艾平 张弛 +10 位作者 陈丹丹 赵乃蕊 李华珠 杨晓春 周桂莲 冯晶 王敏 吴文宇 熊璞 陈晶 王霞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2年第22期2059-2062,共4页
目的:研究艾塞那肽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缓解期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1月-2010年10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5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程、体重指数、空腹餐后C肽、血脂、原有治疗方案一一配对分成艾塞那肽组(n=31)与对照组(n=... 目的:研究艾塞那肽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缓解期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1月-2010年10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5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程、体重指数、空腹餐后C肽、血脂、原有治疗方案一一配对分成艾塞那肽组(n=31)与对照组(n=26)。共治疗3个月,每月随访1次,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胰岛素,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行72h动态血糖监测、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艾塞那肽治疗3个月,16.13%(n=5)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缓解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艾塞那肽治疗3个月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下降,高血糖及低血糖所占时间比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塞那肽治疗可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缓解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塞那肽 2型糖尿病 缓解期 治疗
原文传递
流感病毒抗原消失时间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浩峰 钟礼立 +6 位作者 方亦兵 陈敏 郭纯 易红玲 陶美婷 黎燕 戴初凤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4-566,共3页
目的通过免疫荧光抗原检测技术动态监测流感患儿流感病毒抗原,观察患儿抗原转阴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16年3~4月就诊于湖南省人民医院的1 063例疑似流感患儿运用甲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免疫荧光法... 目的通过免疫荧光抗原检测技术动态监测流感患儿流感病毒抗原,观察患儿抗原转阴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16年3~4月就诊于湖南省人民医院的1 063例疑似流感患儿运用甲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免疫荧光法)行流感病毒抗原检测,阳性者予以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并嘱咐患者起病后5 d内、5~7 d及7 d后3个时间段复查流感病毒抗原。结果 1 063例疑似流感病例中,流感病毒检出560例(52.68%)。对215例流感病毒阳性患儿进行随访,起病5 d内流感病毒抗原转阴率为9.8%(21例),5~7 d内累积转阴率为32.1%(69例),7~10 d累积转阴率为98.1%(211例);起病3 d内临床症状改善率为2.8%(6例),3~5 d临床症状改善累积率为84.7%(182例),5 d后所有患儿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结论流感患儿经治疗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早于抗原消失时间;起病7~10 d后流感病毒抗原近100%转阴,推测患儿在起病7~10 d、临床症状消失后返校是相对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抗原消失 症状改善 儿童
原文传递
艾塞那肽对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影响的研究
14
作者 黄艾平 张弛 +10 位作者 陈丹丹 赵乃蕊 李华珠 杨晓春 周桂莲 冯晶 王敏 吴文宇 熊璞 陈晶 王霞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2年第30期2850-2853,共4页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对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5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病程分为A、B组,A组32例,病程1年以内;B组24例,病程1~7年。2组患者发生酮症或空腹血糖>13.9mmol·L-1时给予胰岛素静脉滴注,血糖下降至<10mmol...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对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5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病程分为A、B组,A组32例,病程1年以内;B组24例,病程1~7年。2组患者发生酮症或空腹血糖>13.9mmol·L-1时给予胰岛素静脉滴注,血糖下降至<10mmol·L-1时改为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纠正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后改为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待血糖稳定后2组均皮下注射艾塞那肽3个月,第1个月5μg,bid,第2、3个月10μg,bid。如果空腹血糖<6mmol·L-1,胰岛素减量1~2U。比较2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72h动态血糖、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等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A组体重指数、血压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A组胰岛素用量减少,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空腹C肽、餐后2hC肽有升高趋势,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有下降趋势,高密度脂蛋白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塞那肽治疗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血压,对病程1年以内患者效果更明显,并有望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调节血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塞那肽 胰岛功能 糖尿病 治疗
原文传递
我院27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丽 邓楠 +1 位作者 韦鸿雁 谭波宇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3年第18期1701-1704,共4页
目的:监测并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和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我院上报的27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5例ADR报告中,静脉滴注(79.64%)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抗微生物药与... 目的:监测并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和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我院上报的27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5例ADR报告中,静脉滴注(79.64%)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抗微生物药与营养药引发的ADR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67例(24.36%)和59例(21.45%),其次为循环系统药和中药制剂;ADR的临床表现以全身性损害(27.15%)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严重的ADR11例(4.00%)。结论:临床应重视ADR,加强ADR监测和上报工作,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监测 报告
原文传递
纤连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6
作者 王毅夫 邹联洪 +2 位作者 张超杰 蒋宇 罗霁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23-1325,共3页
目的:探讨纤连蛋白(F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湖南省人民医院2017年5月~2018年8月收治的1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FN在其中的表达,分析FN与PCT患者... 目的:探讨纤连蛋白(F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湖南省人民医院2017年5月~2018年8月收治的1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FN在其中的表达,分析FN与PCT患者的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FN在PT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4.2%、43.3%(χ^(2)=15.632,P<0.05);FN在PTC癌组织中和癌旁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71.7%、23.3%(χ^(2)=56.207,P<0.05);FN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局部侵犯明显相关(χ^(2)=25.212,11.204,P<0.05)。结论:FN在PTC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用于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转移和局部侵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纤连蛋白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S100A8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
17
作者 刘琴 粟艳林 肖遐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3期10-13,共4页
目的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100A8在正常宫颈组织、CINⅡ~Ⅲ、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100A8与宫颈鳞癌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84例全子宫切除或宫颈锥切的石蜡标本,其中正常宫颈组织16例、CINⅡ~Ⅲ12例、宫颈鳞癌组织56... 目的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100A8在正常宫颈组织、CINⅡ~Ⅲ、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100A8与宫颈鳞癌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84例全子宫切除或宫颈锥切的石蜡标本,其中正常宫颈组织16例、CINⅡ~Ⅲ12例、宫颈鳞癌组织56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100A8蛋白在不同宫颈组织的表达。结果 :S100A8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CINⅡ~Ⅲ、宫颈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分别为18.8%(3/16),58.3%(7/12),78.6%(44/56),CINⅡ~Ⅲ组的S100A8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宫颈鳞癌组的S100A8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INⅡ~Ⅲ组与宫颈鳞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100A8在正常宫颈组织、CINⅡ~Ⅲ、宫颈鳞癌的表达逐渐增高。而且S100A8在CINⅡ~Ⅲ、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提示S100A8可能与高级别的宫颈病变和宫颈鳞癌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A8 宫颈鳞癌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