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怀化市2002年和2004年门诊患者支原体感染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唐勇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5年第3期180-181,共2页
目的:了解怀化市2 0 0 2年和2 0 0 4年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变化情况,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本地区2 0 0 2年2 1 2例和2 0 0 4年2 4 0例支原体感染阳性的门诊患者,采集标本进行药敏试验,并将试验结果加... 目的:了解怀化市2 0 0 2年和2 0 0 4年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变化情况,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本地区2 0 0 2年2 1 2例和2 0 0 4年2 4 0例支原体感染阳性的门诊患者,采集标本进行药敏试验,并将试验结果加以对比分析。结果:本调查显示2 0 0 2年和2 0 0 4年Uu、Mh、Uu+Mh组阳性总数分别为79.7%、2 .4 %、1 7.9%和72 .%、6 .7%、2 1 .2 %,两年支原体药物敏感率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药物敏感性下降。结论:鉴于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支原体变异较大,耐药菌株不断变化,建议有条件的医院应做支原体培养+药敏试验,以便指导临床医生选用敏感抗生素,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感染 变异 耐药性 药敏试验
下载PDF
组织蛋白酶D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和脂溢性角化病的组织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郑雪莲 李汉贤 +3 位作者 黄雄辉 王淑华 贺晓辉 叶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8期655-657,共3页
目的:观察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CD)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基底细胞癌(BCC)、脂溢性角化病(SK)的组织表达,分析其表达差异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CD在15例SCC、15例BCC、14例SK及10例正常对照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 目的:观察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CD)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基底细胞癌(BCC)、脂溢性角化病(SK)的组织表达,分析其表达差异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CD在15例SCC、15例BCC、14例SK及10例正常对照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D在正常皮肤组织表达为阴性,在SK、BCC、SCC瘤组织中表达依次升高,在SCC、SK之间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CD在SK、BCC、SCC间质细胞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7%、66.7%、33.3%。结论:CD的表达水平可能与SCC侵袭和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蛋白酶D 皮肤鳞状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 脂溢性角化病
下载PDF
食物血清特异性IgG检测在变应性皮肤病中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姚学群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5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与慢性3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32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及对照组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及检测不同分组的IgG抗体阳性率。结果 320例患者食物特异性IgG总阳性率72.8%高于... 目的探讨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与慢性3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32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及对照组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及检测不同分组的IgG抗体阳性率。结果 320例患者食物特异性IgG总阳性率72.8%高于对照组。特异性IgG阳性率较高(20%以上)的主要致敏食物有2种,分别为蛋黄/蛋清和牛奶。过敏性紫癜组患者敏感食物蛋黄/蛋清类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荨麻疹及湿疹组。儿童组食物不耐受明显高于其他组。过敏性紫癜食物不耐受多见于儿童组。不同性别间食物不耐受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与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有明显相关性,儿童变态反应性皮肤病食物不耐受发生率较高,食物不耐受与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性IGG 食物不耐受 变应性皮肤病
下载PDF
自制皮炎宁搽剂治疗慢性湿疹等皮肤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唐勇 《皮肤病与性病》 2005年第3期28-29,共2页
我科自2000年2月采用本院自制皮炎宁搽剂治疗慢性湿疹等皮肤病,并与0.05%地塞米松霜作对照,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皮炎宁搽剂 药物治疗 慢性湿疹 皮肤病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及高危人群HPV DNA分型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唐勇 唐孝亮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17期1446-1447,共2页
目的分析尖锐湿疣(CA)患者及高危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的DNA分型检测结果。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448例CA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HPV DNA分型检测。结果448例检测总阳性率为47.77%,男、女阳性率分别为44.85%和50.00%,其中... 目的分析尖锐湿疣(CA)患者及高危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的DNA分型检测结果。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448例CA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HPV DNA分型检测。结果448例检测总阳性率为47.77%,男、女阳性率分别为44.85%和50.00%,其中6/11型181例,16/18型20例,6/11与16/18型13例。126例CA疣体中HPV阳性率为98.41%,其中男、女HPV阳性率分别为98.33%和98.48%。322例高危人群HPV阳性率为27.95%,其中男、女HPV阳性率分别为20.90%和34.5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伴侣或配偶患CA者、CA治疗后复查者、非CA患者及自检者的HPV阳性率分别为32.76%、36.25%、18.99%和25.71%。结论CA患者及高危人群检测中HPV以6/11型最多。荧光定量PCR可作为CA患者早期诊断的指标。CA高危人群HPV检出率均较高,且女性高于男性,应重视对这些高危人群的HPV常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在银屑病患者血清及皮损中的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唐勇 李修荣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6-667,共2页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在银屑病患者皮损及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2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寻常性组)血清及皮损处组织液中NE的表达量进行检测,并与2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银屑病...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在银屑病患者皮损及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2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寻常性组)血清及皮损处组织液中NE的表达量进行检测,并与2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银屑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性指数(PASI)评估。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及皮损处组织液中NE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及皮损组织液中NE的表达水平要显著高于静止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中NE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相应的PASI呈正相关(P<0.01)。结论NE可能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并与银屑病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银屑病 皮损
下载PDF
消斑康肤联合卤米松治疗白癜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唐勇 郑雪莲 《皮肤病与性病》 2009年第4期32-33,共2页
目的观察消斑康肤胶囊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消斑康肤胶囊,2.5g次/,3次/d,儿童酌减,连续服用3个月,同时联合外用卤米松乳膏,早晚各1次,连续使用2周停1周,共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仅外用卤米松乳膏,治疗方法及... 目的观察消斑康肤胶囊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消斑康肤胶囊,2.5g次/,3次/d,儿童酌减,连续服用3个月,同时联合外用卤米松乳膏,早晚各1次,连续使用2周停1周,共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仅外用卤米松乳膏,治疗方法及疗程同治疗组,3个月后进行疗效统计。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1.74%,明显高于对照组(44.74%)。结论消斑康肤胶囊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白癜风,疗效高于单用卤米松组,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消斑康肤 卤米松 疗效
下载PDF
苯巴比妥致固定型药疹12例报告 被引量:2
8
作者 唐勇 《皮肤病与性病》 2006年第1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固定型药疹 苯巴比妥 外科住院患者 麻醉过程 麻醉前 皮肤科 术前
下载PDF
贵州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发病特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盛良 姚学群 +3 位作者 宋守荣 魏羽佳 刘素琴 廖跃 《贵州医药》 CAS 2013年第10期885-888,共4页
目的通过对贵州省寻常型银屑病(PV)的调查分析,了解有家族史及无家族史PV患者的发病特征,比较其两者在首发年龄、发病季节、病情程度、发病部位、发病前诱因等发病特征上的不同。方法收集212例寻常型PV患者的临床资料(有家族史35例,无... 目的通过对贵州省寻常型银屑病(PV)的调查分析,了解有家族史及无家族史PV患者的发病特征,比较其两者在首发年龄、发病季节、病情程度、发病部位、发病前诱因等发病特征上的不同。方法收集212例寻常型PV患者的临床资料(有家族史35例,无家族史177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2例PV患者中男性123例,女性89例,男女性别比1.38:1。平均就诊年龄(37.60±14.46)岁,平均首发年龄(27.75±13.40)岁。各学历及各职业人群均可发病。无家族史177例(83.49%),有家族史35例(16.51%),有家族史PV患者总体首发年龄早(t=4.260,P<0.001)、病情程度轻(χ2=7.877,P=0.019)于无家族史PV患者;在发病部位上有家族史PV患者与无家族史的PV患者差异无显著性;有家族史PV患者在发病诱因中有感染史(χ2=3.930,P=0.047)、外伤史(χ2=6.462,P=0.011)的较无家族史PV患者多。结论有家族史PV和无家族史PV患者在首发年龄、病情程度和发病诱因等发病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可能与不同的发病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发病特征 家族史
下载PDF
5-Fu局部外用联合干扰素注射治疗巨大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郑雪莲 唐勇 姚学群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67-769,共3页
目的探讨和优化巨大尖锐湿疣的治疗方法。方法治疗组用2.5%5-氟尿嘧啶(5-Fu)溶液外敷或填塞联合干扰素注射,疣体明显缩小后再使用高频电刀祛除疣体。对照组用高频电刀祛除疣体联合干扰素注射。两组均治疗3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随访6个... 目的探讨和优化巨大尖锐湿疣的治疗方法。方法治疗组用2.5%5-氟尿嘧啶(5-Fu)溶液外敷或填塞联合干扰素注射,疣体明显缩小后再使用高频电刀祛除疣体。对照组用高频电刀祛除疣体联合干扰素注射。两组均治疗3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4.74%(36/38),对照组有效率76.32%(29/38)。结论氟尿嘧啶外用联合干扰素治疗巨大尖锐湿疣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使后期激光、冷冻等治疗变为简单,减少复发率,减轻患者和医生的困扰。特别对一些合并有艾滋病等免疫性疾病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5-氟尿嘧啶 干扰素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