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氯酚污染场地污染物分布规律及修复研究
1
作者 邢汉君 陈剑 +1 位作者 冉启洋 韩欣笑 《湖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期44-48,共5页
以湖南省某五氯酚钠生产车间搬迁遗留场地为研究对象,使用克立格插值法对该场地下方土壤五氯酚(PCP)的纵向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改良了传统的芬顿氧化技术,用于该PCP污染场地土壤的实验室修复。结果表明:区域内PCP主要集中在1号点位和... 以湖南省某五氯酚钠生产车间搬迁遗留场地为研究对象,使用克立格插值法对该场地下方土壤五氯酚(PCP)的纵向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改良了传统的芬顿氧化技术,用于该PCP污染场地土壤的实验室修复。结果表明:区域内PCP主要集中在1号点位和5号点位,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PCP浓度变化无明显规律,PCP含量最大值出现在1号点位;结合垂向土体的理化性质,发现土壤含水率和孔隙率与PCP在土壤中的赋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柠檬酸改性芬顿氧化法比传统芬顿氧化法具有更好的氧化能力,其最佳溶剂与土壤比例为1.2︰1,FeSO4与柠檬酸摩尔比为1︰1,柠檬酸钠与柠檬酸摩尔比为0.5︰1(即pH值为4);当H2O2添加量一定时,Fe2+与H2O2的摩尔比在1︰80~1︰100之间时柠檬酸改性芬顿氧化体系对PCP的去除率达到最优。改良后的柠檬酸改性芬顿技术对低、中、高污染程度土壤中PCP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99.9%、91.6%和86.7%,且在中低pH值(3~6)下仍能保持良好的PCP去除效果,尤其是对低浓度污染场地土壤(PCP≤46.1 mg/kg)的修复可使PCP残留<1.1 mg/kg,符合建设用地土壤风险管控筛选值第一类用地风险管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氯酚污染 修复 芬顿氧化 技术改良
下载PDF
9种植物及其8种组合对五氯酚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碧波 王贤芳 +3 位作者 冉启洋 蒋俊 陈剑 李晶 《湖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期33-38,共6页
为筛选适宜于五氯酚(PCP)污染土壤修复的植物,以莎草、小飞蓬、垂柳等9种植物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模拟PCP污染环境,进行单种和组合种植试验,以植物的生物量、植株中PCP含量、土壤中PCP含量下降百分比等为指标,研究9种不同植物及其8种组... 为筛选适宜于五氯酚(PCP)污染土壤修复的植物,以莎草、小飞蓬、垂柳等9种植物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模拟PCP污染环境,进行单种和组合种植试验,以植物的生物量、植株中PCP含量、土壤中PCP含量下降百分比等为指标,研究9种不同植物及其8种组合对PCP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同时,还研究了土壤pH值对PCP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植物的生物量来分析,垂柳的地上部产量最高,种植6个月后鲜重达15.01 kg,干重达4.62 kg;其次是小飞蓬,鲜重13.79 kg,干重4.95 kg;从植株吸收PCP的量来分析,单种时,三叶草、小飞蓬中的PCP含量分别为2.09、2.92 mg/kg,显著高于其他单种植物;植物组合中小飞蓬+苜蓿的PCP含量为2.87 mg/kg,极显著高于其他植物组合;从植物对PCP的富集和转移来分析,小飞蓬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最大,分别为0.22和0.93,显著高于其他植物;从土壤PCP含量下降情况来分析,单种处理中苜蓿和小飞蓬的土壤PCP含量下降百分比最大,分别为53.12%和56.14%;2种植物组合中小飞蓬+三叶草、小飞蓬+苜蓿的土壤PCP含量下降百分比最大,分别56.73%、58.08%;3种植物组合中垂柳+小飞蓬+苜蓿PCP含量下降百分比最大,为59.34%,显著高于其他植物及植物组合;土壤pH值为7.0时,植物对PCP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氯酚 污染土壤 植物修复 PH值
下载PDF
一株正十六烷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邢汉君 吴民熙 +5 位作者 郭照辉 方雅瑜 罗容珺 伍善东 单世平 冉启洋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0年第1期38-42,共5页
从长沙某长期受油料污染土壤中驯化筛选得到一株正十六烷降解菌YJ1,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分析等对其进行鉴定,初步确定菌株YJ1属于短芽孢杆菌属(Brevibacillus)。并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 从长沙某长期受油料污染土壤中驯化筛选得到一株正十六烷降解菌YJ1,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分析等对其进行鉴定,初步确定菌株YJ1属于短芽孢杆菌属(Brevibacillus)。并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初始pH值、培养温度、接种量和正十六烷初始浓度)对菌株YJ1生长的影响及其对正十六烷的降解性能。确定菌株YJ1的最适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7、培养温度30℃、接种量10%、正十六烷初始浓度10 mL·L-1。在最适条件下培养15 d,菌株YJ1对正十六烷的降解率可达66.7%,降解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十六烷降解菌 石油污染土壤 鉴定 降解率
下载PDF
柠檬酸改性芬顿对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碧波 陈剑 +2 位作者 冉启洋 李晶 聂芳 《湖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2期38-41,共4页
为探讨柠檬酸改性芬顿氧化法在修复湖南某石油烃污染场地的最佳条件,通过设置不同的水土比、柠檬酸与柠檬酸钠投加量、双氧水与亚铁离子摩尔投加比例以及双氧水投加量等指标,测得剩余石油烃含量,得出土壤中石油烃(TPH)的降解率。结果表... 为探讨柠檬酸改性芬顿氧化法在修复湖南某石油烃污染场地的最佳条件,通过设置不同的水土比、柠檬酸与柠檬酸钠投加量、双氧水与亚铁离子摩尔投加比例以及双氧水投加量等指标,测得剩余石油烃含量,得出土壤中石油烃(TPH)的降解率。结果表明:柠檬酸改性芬顿化学氧化法具有比传统芬顿氧化法更好的氧化能力,在中低pH值下仍能保持良好的TPH去除效果。双氧水与亚铁离子摩尔投加比例在1∶80~1∶100 TPH去除效果最好。土水比为1∶1,pH值为5时,芬顿试剂对土壤污染样品H-S和L-S中的石油烃去除率可达到98.7%和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土壤 石油烃 芬顿氧化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