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造林模式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罗佳 田育新 +5 位作者 周小玲 曾掌权 牛艳东 陈艺 何先进 姚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9-85,共7页
采用野外调查与长期定位监测相结合的方法,以平江县3种不同造林模式(针叶树种+一般阔叶树种混交林模式M1、针叶树种+珍贵阔叶树种混交林模式M2与珍贵树种模式M3)为研究对象,对3种不同模式森林涵养水源功能进行整体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野外调查与长期定位监测相结合的方法,以平江县3种不同造林模式(针叶树种+一般阔叶树种混交林模式M1、针叶树种+珍贵阔叶树种混交林模式M2与珍贵树种模式M3)为研究对象,对3种不同模式森林涵养水源功能进行整体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监测期间,各林分之间灌草层持水量差异不明显,灌草层持水量最大的模式是M3,灌草层持水量达3.514 mm,最小的是M1,灌草层持水量3.43 mm,两者相差0.084 mm。(2)造林模式各林分枯落物层持水量差异显著,由大到小排序M3(14 mm)>M2(8.4 mm)>M1(6.65 mm)。枯落物持水量最大的造林模式是M3,枯落物层持水量达14 mm,最小的是M1,枯落物持水量6.65mm。(3)造林模式林地的贮水能力M3与M1、M2之间差异显著,M1与M2之间差异不大。造林模式林地与对照CK1之间,除了M3差异较大之外,其它差异不大,其大小排序为:珍贵阔叶M3(20.740 mm)>针叶+珍贵阔叶M2(17.280 mm)>针叶+一般阔叶M1(16.170 mm)。(4)各林分水源涵养总能力大小为M3(992.042mm)>M2(821.091 mm)>M1(792.621 mm)>CK1(668.990 mm)。M3树种组成丰富、林下灌草盖度相对较高、枯落物储量多,水源涵养能力最高,达到992.042 mm,约占年降雨量的75%。各造林模式采取全垦整地造林方式,地被物显著减少,裸露地明显增加,破坏了灌草层和枯落物层结构和功能,严重降低了灌草层、枯落物层的水源涵养能力,水源涵养总能力均不高,M1水源涵养能力最差,仅为792.621 mm,造林各模式水源涵养能力强于对照。本研究旨在定量分析不同造林模式水源涵养功能大小,为不同造林模式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 功能 造林模式 平江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