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总承包管理
1
作者 欧阳立文 《低碳世界》 2016年第6期89-90,共2页
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工程承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水利水电的对外承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且形成了一部分大型的工程承包工作,但是大部分施工总承包的管理水平较低,导致工程施工质量存在问题。本... 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工程承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水利水电的对外承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且形成了一部分大型的工程承包工作,但是大部分施工总承包的管理水平较低,导致工程施工质量存在问题。本文将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总承包管理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 工程 施工 总承包 管理
下载PDF
湘江下游水位变化趋势与河床演变关系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闫世雄 隆院男 +2 位作者 蒋昌波 吴长山 凌尚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9年第6期150-156,共7页
湘江为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的主要支流,是湖南省最大的河流,认识湘江水位的变化规律和趋势可为湘江流域乃至洞庭湖水系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利用M-K检验法分析1990-2014年湘江下游水位变化规律,基于实测地形数据分析湘江下游河段河床演... 湘江为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的主要支流,是湖南省最大的河流,认识湘江水位的变化规律和趋势可为湘江流域乃至洞庭湖水系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利用M-K检验法分析1990-2014年湘江下游水位变化规律,基于实测地形数据分析湘江下游河段河床演变,并探讨湘江下游水位变化与河床演变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90-2014年湘江下游年均水位整体呈下降趋势,长沙站、湘阴站和营田站水位均于2011年下降到历史最低点,分别为26.62、24.69和24.42 m,枯水期水位下降尤为明显。1990-2014年汛期最高水位呈缓慢下降趋势,枯水期最低水位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同流量下汛期水位变化不明显,枯水期水位基本上呈降低趋势。1983-2015年典型纵横断面出现2种形式,分别为横向展宽和纵向大幅度刷深,湘江下游河床下切严重,其中铜关滩下切深度达15.7 m。汛期水位的变化与来水来沙及河床演变有关,枯水期水位下降主要归因于河床下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变化 汛期 枯水期 河床演变 湘江下游
下载PDF
现浇施工拱桥钢拱架吊装试验及仿真分析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何华 黎欢 《公路与汽运》 2012年第4期211-214,共4页
以贵州山区三江河大桥为研究背景,介绍了一种能满足山区U形或V形峡谷地貌的施工方法;通过对该施工方法钢拱架吊装和预压试验进行仿真分析研究,提供了合理的扣索索力,保证了拱架施工安全。
关键词 桥梁 钢拱架 现浇砼拱桥 施工过程 仿真分析
下载PDF
BSC生物基质生态修复(防护)技术在滨海生境营造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朱东新 杨念江 +3 位作者 许晓春 娄晓帆 吴金栋 袁彬鸿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1-132,共12页
研究以生物防护为主的生态修复技术,用于咸淡水体交替及波浪侵蚀的滨海区域的生境营造工程中。基于某已建滨海工程区域的BSC生物基质生态修复(防护)系统,通过对骨料层抗压强度、基质影响效果以及植被恢复效果进行实验室试验或现场测试,... 研究以生物防护为主的生态修复技术,用于咸淡水体交替及波浪侵蚀的滨海区域的生境营造工程中。基于某已建滨海工程区域的BSC生物基质生态修复(防护)系统,通过对骨料层抗压强度、基质影响效果以及植被恢复效果进行实验室试验或现场测试,提出优化的骨料层配比、基质配比以及植物配置生态修复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添加BSC-WY外加剂(8.5 kg/m^(3)),骨料层的耐海水性能可以显著提升,抗压强度可增加3倍以上,水泥掺量为340 kg/m^(3)时效果最佳。通过在基质中加入BSC-J菌剂作为生物调节剂,可以改善土壤理化特性提高植被恢复效果,菌剂用量为12 kg/m^(2)时植被恢复效果明显。通过现场观测以及统计植被恢复效果,提出以海滨雀稗、狗牙根、草海桐等为建群种的适宜咸淡水交替区域岸坡生态修复的植物配置方案。分析植物在当地涨落潮水位影响下的恢复情况以及植物生长与工程所在地气候环境的影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区域 BSC生物基质 生态修复防护系统 植物配置 水环境 水质 水生植物
下载PDF
基于高精度晶振的GPS秒时钟误差在线修正方法 被引量:46
5
作者 李泽文 曾祥君 +2 位作者 黄智伟 雷莉 马洪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55-58,共4页
当前电力系统已提出了不少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高精度时钟的测量与控制技术,但是由于时钟信号的误差过大或稳定性差,这些时钟技术很难满足高可靠性同步控制领域的要求。在分析GPS秒时钟误差的基础上,结合高精度晶振无随机误差和GPS... 当前电力系统已提出了不少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高精度时钟的测量与控制技术,但是由于时钟信号的误差过大或稳定性差,这些时钟技术很难满足高可靠性同步控制领域的要求。在分析GPS秒时钟误差的基础上,结合高精度晶振无随机误差和GPS秒时钟无累计误差的特点, 通过对秒脉冲间的计数值进行动态平均和秒脉冲的误差估计,提出了利用高精度晶振在线修正 GPS秒时钟误差产生高精度时钟的方法。根据此方法研制了具有较高性价比的高精度时钟发生装置,并成功地应用于行波定位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高精度时钟 晶振 电力系统 行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