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政管线和管沟的综合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1
作者 符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7期0035-0037,共3页
为了优化城市的基础设施布局,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率,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的方法,探讨了市政管线和管沟的综合规划设计,主要从市政管线和管沟的综合规划设计意义、管线和管沟的综合规划设计原则以及市政管线和管沟的综合... 为了优化城市的基础设施布局,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率,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的方法,探讨了市政管线和管沟的综合规划设计,主要从市政管线和管沟的综合规划设计意义、管线和管沟的综合规划设计原则以及市政管线和管沟的综合规划设计三个方面来阐述。希望本文能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参考,也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管线 管沟 综合规划设计
下载PDF
湖南省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实施方案设计探讨——以郴州市北湖区西河为例
2
作者 桑涛 《湖南水利水电》 2023年第6期15-18,共4页
为了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设计具有代表性,使其与乡村振兴更好地融合。通过分析郴州市北湖区西河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适合该河流的系统治理措施,并结合当地人文地理进行了防污控污、人文... 为了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设计具有代表性,使其与乡村振兴更好地融合。通过分析郴州市北湖区西河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适合该河流的系统治理措施,并结合当地人文地理进行了防污控污、人文景观设计、恢复河道功能,构建人水和谐的亲水宜居环境。通过对该项目的分析介绍,为湖南省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提供可操作、可推广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连通 水美乡村 治理措施 亲水宜居 设计探讨
下载PDF
现代测绘技术在湖南数字航道中的应用
3
作者 樊辉 《中国科技信息》 2024年第7期82-84,共3页
湖南省建设的数字航道工程,充分运用数字测绘技术,结合“3S”技术和“4D”产品,收集与航道相关的各种资源数据,再经过数据分类、编辑、处理和分析,有效推动航道维护和管理实现智能化、实时化、数字化、可视化。数字航道工程不仅能对航... 湖南省建设的数字航道工程,充分运用数字测绘技术,结合“3S”技术和“4D”产品,收集与航道相关的各种资源数据,再经过数据分类、编辑、处理和分析,有效推动航道维护和管理实现智能化、实时化、数字化、可视化。数字航道工程不仅能对航道现状进行监测、航道演变进行预测、帮助决策者对航道维护和升级进行科学决策,还能向船舶提供数字航道地图、航道运输实况信息、船舶导航等服务,是湖南航道迈向现代化的标志性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航道 船舶导航 航道维护 航道演变 数字测绘技术 现代测绘技术 数据分类 资源数据
下载PDF
城乡供水一体化背景下智慧水务系统建设研究与思考
4
作者 王勤 朱瑾 +2 位作者 秦强 李美玲 罗涛 《湖南水利水电》 2024年第2期33-36,共4页
城乡供水一体化是我国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的推进方向,如何采用数字化技术赋能城乡供水场景是推进城乡供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采用工业互联网架构,以数据中台为核心,构建统筹生产管理、管网运营、营销服务三大业务板块的智慧水务系统,... 城乡供水一体化是我国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的推进方向,如何采用数字化技术赋能城乡供水场景是推进城乡供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采用工业互联网架构,以数据中台为核心,构建统筹生产管理、管网运营、营销服务三大业务板块的智慧水务系统,帮助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实现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长受益的目标,为切实保障城乡供水安全提供了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供水一体化 智慧水务 数据中台 农村供水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公路建设水土保持生态设计策略研究
5
作者 樊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5期0059-0062,共4页
公路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极大,其中水土流失问题最为突出。公路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的预防和治理,不仅要考虑工程本身的功能、性质及环境,更要从工程全寿命周期的角度,从水土流失源头上防治公路建设对环境的破坏。目前,我国公路建设... 公路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极大,其中水土流失问题最为突出。公路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的预防和治理,不仅要考虑工程本身的功能、性质及环境,更要从工程全寿命周期的角度,从水土流失源头上防治公路建设对环境的破坏。目前,我国公路建设的生态设计还处在探索阶段。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公路建设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以生态设计为指导思想,提出了基于GIS的公路建设水土保持生态设计方法,为我国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公路建设 生态设计
下载PDF
内河渔政码头设计方案探讨
6
作者 王崛 《珠江水运》 2021年第16期68-69,共2页
根据某县渔港码头工程实例,拟建渔政码头位于湘江河段,自然条件、外部配套条件、用地及水域条件、环境条件均可满足建设需要,拟建港区气候适宜,河道宽阔,河势稳定,码头建设也符合水利及防洪要求。通过本项目的设计方案比选,旨在为类似... 根据某县渔港码头工程实例,拟建渔政码头位于湘江河段,自然条件、外部配套条件、用地及水域条件、环境条件均可满足建设需要,拟建港区气候适宜,河道宽阔,河势稳定,码头建设也符合水利及防洪要求。通过本项目的设计方案比选,旨在为类似内河渔政码头建设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港 浮码头 实体斜坡式码头 趸船
下载PDF
栾川矿集区钼矿尾渣与土壤中钼的迁移转化机理
7
作者 潘飞飞 谌宏伟 +5 位作者 陈丹利 赵膂 李正最 陈辉 彭向训 刘京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5-763,共9页
为提供栾川矿集区所在流域下游水源地陆浑水库Mo污染的源头控制依据,开展了6座钼矿尾矿库尾渣和土壤的野外调查及三道庄尾矿库尾渣和土壤的Mo赋存形态分析和降雨淋滤试验,以探讨Mo在钼矿尾渣与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机理。结果显示,尾矿库尾... 为提供栾川矿集区所在流域下游水源地陆浑水库Mo污染的源头控制依据,开展了6座钼矿尾矿库尾渣和土壤的野外调查及三道庄尾矿库尾渣和土壤的Mo赋存形态分析和降雨淋滤试验,以探讨Mo在钼矿尾渣与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机理。结果显示,尾矿库尾渣Mo平均含量为238.24 mg/kg,浸出液Mo含量达0.26 mg/L;土壤Mo平均含量为125.88 mg/kg;尾渣残渣态Mo占比97.71%,土壤残渣态Mo占比63.66%,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分别占比22.35%和11.80%。酸-偏碱性降雨淋滤后,尾渣中残渣态Mo占比不同程度减少,中-偏碱性降雨更利于尾渣残渣态Mo向碳酸盐结合态转化,使之由淋滤前的1.19%分别增加到18.85%和24.14%,提高了尾渣中Mo的迁移性。酸性降雨时土壤铁锰氧化态和有机态Mo占比大幅度升高,其他形态Mo占比均一定幅度降低;中性-偏碱性降雨时土壤残渣态和有机态Mo占比升高,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态大幅度降低,表示酸性降雨可促进土壤中形成铁锰等钼酸盐,而中-偏碱性降雨可能有利于土壤中形成铁锰等氢氧化物和碳酸盐,阻碍了铁锰等钼酸盐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Mo的迁移性。因尾渣和土壤矿物组成和理化性质不同,降雨淋滤下Mo在两者中的迁移转化机理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而言,酸-偏碱性降雨均可促进Mo的迁移转化,从而影响水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矿尾渣 土壤 MO 降雨淋滤 赋存形态 栾川矿集区
下载PDF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应用及GCP布点方法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樊辉 《中国科技信息》 2024年第6期104-107,共4页
1839年法国人达格雷(Daguerre)和尼普斯(Niepce)拍摄了第一张照片,摄影技术诞生。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的飞机试飞成功,航空摄影测量有了飞行平台。在飞机上使用相机对被摄物体进行连续摄像,通过研究单张或多张相片的位置关系,通过投影... 1839年法国人达格雷(Daguerre)和尼普斯(Niepce)拍摄了第一张照片,摄影技术诞生。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的飞机试飞成功,航空摄影测量有了飞行平台。在飞机上使用相机对被摄物体进行连续摄像,通过研究单张或多张相片的位置关系,通过投影变换得到被摄物体的正射影像。由于输出的影像可以量测,信息丰富,不用近距离接触被摄物体,几乎不受地理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影像信息更新速度快,最初被广泛用于军事侦察和地形测绘,并逐渐发展为一门学科-摄影测量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影测量学 航空摄影测量 正射影像 地形测绘 投影变换 莱特兄弟 军事侦察 摄影技术
下载PDF
三峡水库运行对荆江三口径流及生态效应的影响
9
作者 曹艳敏 王崇宇 +3 位作者 黎小东 裴烜铭 杨怡 冯萱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31,共9页
为评价三峡水库运行过程对荆江三口生态径流及生态效应的影响,以荆江三口5个主要水文控制站新江口、沙道观、弥陀寺、康家岗和管家铺1988-2020年逐日流量数据为基础,通过流量历时曲线(FDC)计算生态剩余和生态赤字指标,并计算整体水文变... 为评价三峡水库运行过程对荆江三口生态径流及生态效应的影响,以荆江三口5个主要水文控制站新江口、沙道观、弥陀寺、康家岗和管家铺1988-2020年逐日流量数据为基础,通过流量历时曲线(FDC)计算生态剩余和生态赤字指标,并计算整体水文变异度D 0,以此评价荆江三口生态径流和水文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三峡水库运行后,荆江三口汇入洞庭湖流量中松滋口占比持续提升,藕池口、太平口占比持续下降;全年和汛期流量藕池口和太平口下降趋势显著;枯水期,松滋口流量增至三峡水库运行前的2.5倍。②康家岗站平均断流天数比三峡水库运行前增加30.88 d,呈增加趋势,弥陀寺减少21.62 d,呈减少趋势。③三峡水库运行后FDC曲线整体下降,尤其上部下降明显,高流量量级和次数大幅度降低;除松滋口的新江口站FDC低流量区域超过三峡水库运行前,其他站高流量和低流量无法完全覆盖三峡水库运行前高、低流量出现区域。④由于藕池口汇入洞庭湖流量中康家岗占比持续减少,管家铺占比持续增长,2003-2020年康家岗站和管家铺站持续发生生态赤字和生态剩余。⑤三峡水库蓄水试运行(2003-2008年)和三峡水库试运行后(2009-2020年)松滋口的新江口站改变度分别达到66.68%和72.46%,为高度改变,其余控制站为中度改变。三峡水库运行导致荆江三口部分地区长期出现生态赤字或生态剩余,不利于河流生态系统,建议流域管理者加强对同一口不同分支分流比的监控,并开展相应生态影响治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剩余 生态赤字 变动范围法(RVA) 水文改变度 三峡水库运行 荆江三口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过程中洞庭湖流量演变及生态效应
10
作者 曹艳敏 王崇宇 +4 位作者 黎小东 卢留虎 韩帅 张汉奇 刘康贵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5-191,199,共8页
为科学定量评价三峡水库运行过程对洞庭湖径流及生态特征的影响,收集城陵矶、石龟山、南咀、小河咀4个水文站1988—2020年逐日流量数据,应用IHA-RVA法和Shannon指数法对三峡水库试运行阶段(2003—2008年)和三峡试运行后阶段(2009—2020... 为科学定量评价三峡水库运行过程对洞庭湖径流及生态特征的影响,收集城陵矶、石龟山、南咀、小河咀4个水文站1988—2020年逐日流量数据,应用IHA-RVA法和Shannon指数法对三峡水库试运行阶段(2003—2008年)和三峡试运行后阶段(2009—2020年)流量演变和生态效应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三峡水库运行过程中汇入洞庭湖流量占比方面,湘、资、沅、澧四水占比持续提高,荆江三口占比持续下降;②三峡水库蓄水试运行阶段洞庭湖区水文站整体流量改变度和IHA高度改变指标个数高于三峡水库试运行后阶段,且城陵矶和石龟山整体改变度分别达到67.27%和69.55%,形成高度改变;③三峡水库试运行阶段,三峡水库蓄水下游流量上涨次数及上涨幅度减少,连续日流量正差异值R rate减少,洞庭湖Shannon指数均有下降趋势;三峡水库试运行后阶段按“枝城调度”规则运行保证三峡次数下游有中小洪水过程并增加下游枯水补给,R rate增加、Shannon指数有所回升。研究成果可为洞庭湖水安全和水生态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变动范围法(RVA) 水文改变度 Shannon指数
下载PDF
“一点一方向”平差法在GPS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11
作者 樊辉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4年第10期100-102,共3页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的不断完善,GPS数据解算软件性能不断提升,GPS技术已广泛用于工程控制测量。本文基于GPS测量的基本原理,结合某工程GPS控制测量的实测数据,重点分析“一点一方向”平差法以及高斯投影...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的不断完善,GPS数据解算软件性能不断提升,GPS技术已广泛用于工程控制测量。本文基于GPS测量的基本原理,结合某工程GPS控制测量的实测数据,重点分析“一点一方向”平差法以及高斯投影改正、高程归化改正在GPS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GPS控制测量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点一方向”平差法 GPS 控制测量 高斯投影
下载PDF
武大AiFlow手持式视觉测流仪在水文监测中的应用实践
12
作者 顾琦 刘明君 +5 位作者 冀冠杰 陆超 万朕华 易凡 秦强 刘炳义 《水资源研究》 2024年第3期249-255,共7页
在洪水应急巡测场景下,往往存在着许多困难与挑战,如测量设备安装速度慢、携带不便、操作复杂以及测量精度差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研发了一种便携、高效且测量精确的武大AiFlow手持式视觉测流仪,并在湖北襄阳马良坪水文站点和河北张家... 在洪水应急巡测场景下,往往存在着许多困难与挑战,如测量设备安装速度慢、携带不便、操作复杂以及测量精度差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研发了一种便携、高效且测量精确的武大AiFlow手持式视觉测流仪,并在湖北襄阳马良坪水文站点和河北张家口石匣里水文站点进行比测实验,同时还在遵义赤水水文站和四川青衣江水文站参与了防洪演练,并在演练中展现出了较好的性能。应用结果表明该设备系统误差均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此外,能为水文应急监测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设备支持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持式 图像识别 人工智能 流速测量 流量计算
下载PDF
断索后斜拉桥拉索索力变化分析
13
作者 赵威 苏小超 +1 位作者 孟庆峰 李亦桉 《公路与汽运》 2024年第5期100-102,123,共4页
以某混凝土斜拉桥为研究对象,利用MIDAS/Civil建立空间有限元数值模型,通过删减拉索单元模拟典型断索工况,分析断索对斜拉桥其他索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拉索损伤后,同侧其他拉索索力变化明显,内力向相邻拉索进行分配,距损伤拉索越近... 以某混凝土斜拉桥为研究对象,利用MIDAS/Civil建立空间有限元数值模型,通过删减拉索单元模拟典型断索工况,分析断索对斜拉桥其他索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拉索损伤后,同侧其他拉索索力变化明显,内力向相邻拉索进行分配,距损伤拉索越近的拉索,其索力变化越大;主梁跨中拉索断裂和端锚索断裂引起的索力增幅最大,实际工程中应增大主跨跨中拉索和端锚索的应力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斜拉桥 拉索断裂 索力变化
下载PDF
风电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及植被恢复的措施
14
作者 赵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5期0054-0057,共4页
随着我国风电项目工程的快速发展,相应的环境问题也随着而来,在风电程建设的过程中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工程带来的危害,工程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来维护生态平衡。本文重点探讨了风电工程建设中水土保... 随着我国风电项目工程的快速发展,相应的环境问题也随着而来,在风电程建设的过程中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工程带来的危害,工程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来维护生态平衡。本文重点探讨了风电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的重要性,以及风电工程对这两方面的影响。同时,提出了解决风电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问题的措施。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有益参考,共同的推动风电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工程建设 水土保持 植被恢复 措施分析
下载PDF
高速公路穿越水环境敏感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以伍市至益阳公路工程为例
15
作者 李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0期0127-0130,共4页
以伍市至益阳高速公路工程为例,其新建高速公路项目,全线距离较长,且在沿线分布众多饮用水取水点与河流水系等,具有大量的水环境敏感点,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以及运营阶段均会产生众多突发性环境事件引发水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探寻有效的风险... 以伍市至益阳高速公路工程为例,其新建高速公路项目,全线距离较长,且在沿线分布众多饮用水取水点与河流水系等,具有大量的水环境敏感点,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以及运营阶段均会产生众多突发性环境事件引发水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探寻有效的风险防控手段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对该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工程中造成水源污染风险的相应影响因素,首先分析水环境风险受体并提出了风险日常巡查、跨越水体风险防范措施、危险品运输防范举措等建议,并结合施工以及运营期间的防控举措,以期全面降低水环境敏感区突发性事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水环境敏感区 突发环境事件
下载PDF
高速公路弃渣场水土流失特征试验分析及应对策略
16
作者 陈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0期0038-0040,共3页
为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保证堆放弃土弃渣的安全性与合理性,应在弃渣场合理选址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避免因水土流失、渣体失稳对工程主体、下游民房及企业造成威胁。本文围绕湖南省永州至新宁清江桥高速公路工程,对高速公... 为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保证堆放弃土弃渣的安全性与合理性,应在弃渣场合理选址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避免因水土流失、渣体失稳对工程主体、下游民房及企业造成威胁。本文围绕湖南省永州至新宁清江桥高速公路工程,对高速公路弃渣场水土流失特征实验展开分析,并提出划分防治区域、完善总体布局、布设分区措施等应对策略加强水土保持,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弃渣场 水土流失 应对策略
下载PDF
城乡供水一体化中水资源配置与布局分析
17
作者 刘微 曹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6期0135-0137,共3页
为切实保障城乡居民供水安全,大力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地方政府部门要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程施工建设方案,以科学的水资源配置与布局建设,改善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村镇供水的可靠性。文... 为切实保障城乡居民供水安全,大力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地方政府部门要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程施工建设方案,以科学的水资源配置与布局建设,改善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村镇供水的可靠性。文章结合汉寿县东部片区水厂工程,分析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的基本状况,并从水源选择、方案制定等方面分析该项目水资源配置和布局措施,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供水一体化 水资源 配置与布局
下载PDF
人工湿地技术在皖中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18
作者 曹阳 刘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7期0133-0136,共4页
随着农村居民人口规模的扩大和生活品质的提升,生活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这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压力。在安徽省内,皖中地区作为一个关键区域,其农村的居民污水处理问题特别明显。本篇研究围绕人工湿地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应用展... 随着农村居民人口规模的扩大和生活品质的提升,生活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这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压力。在安徽省内,皖中地区作为一个关键区域,其农村的居民污水处理问题特别明显。本篇研究围绕人工湿地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应用展开,进一步分析了此技术在皖中地区中的实施可能性与其带来的效益,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技术 皖中地区 生活污水处理
下载PDF
刚性墙后有限宽度土体主动滑裂面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崇宇 刘晓平 +2 位作者 曹周红 江旭 张家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943-2952,共10页
墙后土体滑裂面特征是土压力计算的重要依据,为了研究刚性墙后有限宽度土体主动滑裂面特征,利用无黏性砂开展室内模型试验,采集了试验过程中的土体图像,并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法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土体的剪切应变、位移等,对平动(T模式)、... 墙后土体滑裂面特征是土压力计算的重要依据,为了研究刚性墙后有限宽度土体主动滑裂面特征,利用无黏性砂开展室内模型试验,采集了试验过程中的土体图像,并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法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土体的剪切应变、位移等,对平动(T模式)、绕墙底转动(RB模式)、绕墙顶转动(RT模式)变位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T模式、RB模式下有限宽度主动土体临界宽高比相近,RT模式宽临界高比相对较小;T模式有限宽度土体主动滑裂面呈现为"多折线"特征,根据滑裂角相似性可分为以移动挡墙、固定挡墙为起点发展的滑裂面;RB模式有限宽度主动滑裂面起点为墙踵上部,RT模式起点为墙踵,均延伸至固定挡墙中部;T模式、RT模式有限宽度土体水平和垂直位移可观察到明显的土拱特征,土拱边缘即为滑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有限宽度土体 主动变位模式 滑裂面
下载PDF
刚性墙后有限宽度土体被动滑裂面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崇宇 刘晓平 +1 位作者 张家强 曹周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39-1849,1860,共12页
利用无黏性粗砂开展刚性墙后有限宽度被动土体模型试验,采用高速相机监测了试验过程的土体变形图像,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对土体变形、剪切应变进行了分析,以揭示平动(T模式)、绕墙顶转动(RT模式)、绕墙底转动(RB模式)3种变位模式下土体... 利用无黏性粗砂开展刚性墙后有限宽度被动土体模型试验,采用高速相机监测了试验过程的土体变形图像,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对土体变形、剪切应变进行了分析,以揭示平动(T模式)、绕墙顶转动(RT模式)、绕墙底转动(RB模式)3种变位模式下土体滑裂面的特征。结果表明:有限被动宽度土体宽高比(B/H)界限值为T模式B/H≤2.0、RT模式B/H≤1.6、RB模式B/H≤1.1;T模式下,当1.6≤B/H≤2.0时,被动滑裂面由两个不连续的破裂面组成,下、上破裂面起点分别为移动挡墙墙踵、固定挡墙墙顶,当1.10≤B/H≤1.35时,滑裂面为一条曲面,两端点分别为移动挡墙墙踵、固定挡墙墙顶,当B/H≤0.75时,滑裂面为多条直线组成的"反射折线",由移动挡墙、固定挡墙为起点的滑裂线与水平夹角差别明显;RT模式下,被动滑裂面为移动挡墙墙踵后H/4点、固定挡墙墙顶两点形成的曲面;RB模式下,被动滑裂面以固定挡墙墙顶为起点,向移动挡墙墙身中部延伸,延伸点高度随B/H减少逐步抬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有限宽度土体 被动土体 不同变位模式 滑裂面 无黏性粗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