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V E6/E7 mRNA和HPV-DNA检测在不同年龄阶段女性宫颈癌早期筛查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王旭辉 谭金容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7期74-76,共3页
目的:观察HPV E6/E7 mRNA和HPV-DNA对不同年龄阶段女性宫颈癌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因宫颈疾患接受宫颈活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以因其他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为对照。根据宫颈癌患者的年龄... 目的:观察HPV E6/E7 mRNA和HPV-DNA对不同年龄阶段女性宫颈癌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因宫颈疾患接受宫颈活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以因其他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为对照。根据宫颈癌患者的年龄分布分为>50岁组和≤50岁组。采用HPV E6/E7 mRNA和HPV-DNA技术对标本进行定量测定。比较不同组别、不同年龄组患者HPV E6/E7 mRNA检测结果和HPV DNA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宫颈癌患者的HPV E6/E7 mRNA阳性率高于宫颈癌前病变组和对照组,且mRNA拷贝数较宫颈癌前病变组和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的HPV DNA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宫颈癌前病变组和对照组,DNA拷贝数较宫颈癌前病变组和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50岁和年龄≤50岁宫颈癌患者的HPV E6/E7 mRNA阳性率和mRNA拷贝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年龄>50岁和年龄≤50岁宫颈癌患者的HPV DNA阳性率和DNA拷贝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PV E6/E7 mRNA和HPV-DNA的表达和拷贝数均与宫颈癌病变有关,是有效的筛查指标,而不同年龄段宫颈癌患者的HPV E6/E7 mRNA和HPV-DNA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筛查 乳头瘤病毒 RNA检测
下载PDF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在HBsAg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程朝晖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191-192,共2页
目的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法(TRF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标本用两种方法检测后,对低浓度标本和稀释后的高浓度标本双份复检。结果973例标本中,阳性检出例数为TRFIA法79例,EL... 目的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法(TRF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标本用两种方法检测后,对低浓度标本和稀释后的高浓度标本双份复检。结果973例标本中,阳性检出例数为TRFIA法79例,ELISA法73例,高浓度标本复检两法均为6例,低浓度标本复检,TRFIA法11例,ELISA法7例。结论TRFIA法比ELISA法灵敏度更高,线性范围更宽,在高浓度和低浓度标本检测中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原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灵敏度
下载PDF
巨幼细胞性贫血细胞形态学诊断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贺鑫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33期81-82,共2页
目的:通过对巨幼细胞性贫血(MA)细胞形态学的分析以明确MA的临床诊断。方法:对本院血液科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60例MA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常规中全血细胞减少者32例,5例以粒系细胞显著增生和巨幼变为特征,... 目的:通过对巨幼细胞性贫血(MA)细胞形态学的分析以明确MA的临床诊断。方法:对本院血液科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60例MA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常规中全血细胞减少者32例,5例以粒系细胞显著增生和巨幼变为特征,9例以红系细胞显著增生和巨幼变为特征,其余46例以红系细胞和粒系细胞显著增生和巨幼变为特征。结论:临床上通过对MA患者从血常规、骨髓象进行细胞形态学的分析,结合其临床表现可对其进行有效诊断,并可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及溶血性贫血进行有效鉴别。在治疗上,及时有效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可明显改善MA患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幼细胞性贫血 细胞形态学 诊断 临床分析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脂血症者内皮功能和hsCRP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易晓君 熊军 +2 位作者 周崇伦 谭黎民 刘忠实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11期2089-209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脂血症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对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128 例老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 3.37 mmol/L或总胆固醇(TC)≥ 5.18 mmol/L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治疗组65 例及... [目的]探讨老年高脂血症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对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128 例老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 3.37 mmol/L或总胆固醇(TC)≥ 5.18 mmol/L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治疗组65 例及对照组(不接受任何药物治疗)63 例,比较治疗3个月后血脂、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hs-CR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血脂、hs-CRP 水平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有显著改善( P 〈0.01或 P 〈0.05);与对照组比较,血脂、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hs-CRP 水平有明显改善( P 〈0.01或 P 〈0.05).[结论]老年高脂血症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除改善血脂情况外,可进一步改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及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药物疗法 降血脂药/药理学 内皮 血管 C反应蛋白质
下载PDF
分析孕产妇HBV前S1抗原与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结果
5
作者 陈新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期140-141,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对孕产妇乙型肝炎预防控制提供依据,并分析HBV前S1抗原和乙型肝炎血清相关标志物联合检测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2000例孕产妇进行乙型肝炎5项和PreS1-Agc进行... 目的通过检测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对孕产妇乙型肝炎预防控制提供依据,并分析HBV前S1抗原和乙型肝炎血清相关标志物联合检测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2000例孕产妇进行乙型肝炎5项和PreS1-Agc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0例孕产妇中HBsAg阳性203例,阳性率10.15%;HBsAg阴性血清中未检测出PreS1-Ag;小三阳PreS1-Ag检测阳性。203例HBsAg阳性血清中,PreS1-Ag阳性135例(66.50%),HBeAg阳性68例(33.50%)。结论 PreS1-Ag检测比HBeAg更敏感,是HBV复制的可靠指标之一,与乙型肝炎相关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更准确反映HBV感染与复制状况,及时对孕产妇采取相关措施,对减少母婴传播乙型肝炎,降低新生儿乙型肝炎传播,提高优生优育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前S1 抗原 血清
下载PDF
DAPT对食管鳞癌细胞株增殖与凋亡影响机制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旭辉 花盛浩 +5 位作者 王慧 王文红 刘强 陈艳 尤海燕 焦志军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455-1460,共6页
目的:观察γ-分泌酶抑制剂DAPT阻断Notch信号通路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处理培养的食管鳞癌Eca109和TE-1细胞株以阻断Notch信号,分别应用CCK-8试剂和流式细胞术... 目的:观察γ-分泌酶抑制剂DAPT阻断Notch信号通路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处理培养的食管鳞癌Eca109和TE-1细胞株以阻断Notch信号,分别应用CCK-8试剂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食管鳞癌细胞株的增殖与凋亡情况;同时采用定量PCR检测细胞Notch受体及靶基因Hes-1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与细胞增殖、凋亡相关蛋白Cyclin D1和Bcl-2的表达。结果:DAPT处理明显抑制了食管鳞癌Eca109和TE-1细胞株增殖,5μmol/L DAPT处理Eca109细胞株72h、TE-1细胞株96h后增殖抑制率分别为(61.8±5.3)%和(59.8±2.9)%,与DMSO对照组(17.2±2.6)%和(7.0±2.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2和P<0.000 1,且抑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关系。DAPT可诱导Eca09和TE-1细胞株凋亡,5μmol/L DAPT处理组Eca109细胞凋亡率在24和48h分别为(18.24±2.60)%和(21.77±5.82)%,与相应对照组(10.49±2.27)%和(9.74±3.38)%相比凋亡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7 8和0.036 4;处理组TE-1细胞凋亡率在24和48h分别为(20.21±5.90)%和(32.14±5.92)%,与相应对照组(8.00±2.84)%和(12.59±3.72)%相比凋亡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2 1和0.008 4。DAPT处理下调两种细胞株Notch2受体、Notch信号靶基因Hes-1及Cyclin D1的表达水平。DAPT处理可上调Eca109细胞Bcl-2水平,但下调了TE-1细胞中Bcl-2水平。结论: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可抑制食管鳞癌细胞株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DAPT阻断Notch信号活化、调控Cyclin D1和Bcl-2的表达有关,阻断Notch信号通路有望成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DAPT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NOTCH 信号传导 印迹法 蛋白质
原文传递
Notch信号通路与消化系统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旭辉 焦志军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2-226,共5页
Notch信号是一种遗传进化上高度保守,反映相邻细胞间通信作用的一种信号通路,其不仅在细胞正常发育、分化增殖和凋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具有相关性。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常伴随Notch-1的低表达,但食管腺癌的... Notch信号是一种遗传进化上高度保守,反映相邻细胞间通信作用的一种信号通路,其不仅在细胞正常发育、分化增殖和凋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具有相关性。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常伴随Notch-1的低表达,但食管腺癌的发生却与Notch信号的高表达相关,且高表达的Notch信号对胃癌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其表达量提高的程度预示胃癌形成风险的高低。结肠癌中Notch-1表达的升高与病理分级、淋巴转移和病程相关,而Notch配体Dll-4可促进结肠癌中新生血管的生成有助于癌细胞的转移和远端浸润,与之相反的是Notch-2却可能起到抑制结肠癌生长的作用。总之,目前Notch信号多被视为致癌因素,可促进肿瘤的生长,但在某些肿瘤中也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表现为致癌与抑癌两种截然相反的作用。应用γ-分泌酶抑制剂(γ-secretase inhibitor,GSI)、小RNA干扰技术和单克隆抗体等方法阻断Notch信号通路,将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受体 Notch 配体 肿瘤治疗方案
原文传递
血清总胆红素的双试剂测定法
8
作者 冯学新 程朝晖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94-295,共2页
关键词 胆红素 实验室 血清 双试剂测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