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川芎茶调散与牵正散治面瘫疗效比较
被引量:
5
1
作者
陈慕远
《四川中医》
2009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比较川芎茶调散与牵正散治面瘫的疗效差异。方法:通过200例面瘫患者,按接诊的先后秩序,交替用两方并针灸进行治疗,经过3个月治疗后,对基本痊愈病例进行疗效统计。结果:两组病例经3个月治疗后,治疗组痊愈92例,无效8例,总治愈率为92%...
目的:比较川芎茶调散与牵正散治面瘫的疗效差异。方法:通过200例面瘫患者,按接诊的先后秩序,交替用两方并针灸进行治疗,经过3个月治疗后,对基本痊愈病例进行疗效统计。结果:两组病例经3个月治疗后,治疗组痊愈92例,无效8例,总治愈率为92%;对照组痊愈77例,无效23例,总治愈率为77%。两组3个月内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川芎茶调散治面瘫优于牵正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牵正散
川芎茶调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推拿医生的职业病防治
被引量:
4
2
作者
陈慕远
《按摩与导引》
2009年第10期42-43,共2页
推拿治疗是纯粹靠医生的手或肢体的其它部位,作用于患者的身体,通过机械的,反复的操作而产生治疗效果的。这种日复一日的机械运动,久之便会对医者的受力部位产生劳损,长期的劳损便会形成疾病,这就是推拿医生的职业病。具体来说根...
推拿治疗是纯粹靠医生的手或肢体的其它部位,作用于患者的身体,通过机械的,反复的操作而产生治疗效果的。这种日复一日的机械运动,久之便会对医者的受力部位产生劳损,长期的劳损便会形成疾病,这就是推拿医生的职业病。具体来说根据推拿时医者着力部位的不同而可产生下列病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病
防治法
推拿医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刺激方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比较
被引量:
22
3
作者
陈慕远
蒲沁沁
+1 位作者
刘申易
蒋再轶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比较电针疗法、经皮电刺激疗法、穴位按摩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经皮电刺激组、穴位按摩组,每组40例。3组患者取穴相同,均为肩前、侠白、肩髃、臂臑、肩髎、臑会、小海、后溪,分别予以电...
目的:比较电针疗法、经皮电刺激疗法、穴位按摩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经皮电刺激组、穴位按摩组,每组40例。3组患者取穴相同,均为肩前、侠白、肩髃、臂臑、肩髎、臑会、小海、后溪,分别予以电针疗法(疏密波,通电30min)、经皮电刺激疗法(疏密波,通电30min)以及穴位按摩配合肩关节松动手法。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6天,共治疗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肩关节活动改善程度。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肩关节活动程度均明显改善(均P<0.001),且穴位按摩组较电针组与经皮电刺激组改善程度更显著(均P<0.05)。穴位按摩组镇痛愈显率为61.5%(24/39),优于电针组的42.9%(15/35)及经皮电刺激组的44.4%(16/36,均P<0.05)。穴位按摩组肩关节功能活动愈显率为61.5%(24/39),优于电针组的48.6%(17/35)及经皮电刺激组的44.4%(16/36,均P<0.05)。结论:穴位按摩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可有效镇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且疗效优于电针疗法和经皮电刺激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电针疗法
经皮电刺激疗法
穴位按摩疗法
原文传递
意向性运动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ERK-CREB通路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沈琴
汤清平
+3 位作者
聂晶晶
李思敏
殷俊
杨晓苏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1-166,共6页
目的 探讨意向性运动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行为学及缺血周围脑组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144只,按随机...
目的 探讨意向性运动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行为学及缺血周围脑组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14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游泳运动组、饲养环境改变组和意向性运动组,每组36只大鼠;各组大鼠按术后时间分为脑缺血7d、15d和30 d三个观察时间点,每个观察时间点各12只大鼠,动态观察各组大鼠每个观察时间点的行为学变化,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缺血周围脑组织ERK-CREB通路的表达水平.结果 意向性运动组各时间点爬梯频率明显高于环境改变组(P<0.05);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于缺血再灌注3d后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意向性运动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33 ±0.49、0.50 ±0.52、0.08 ±0.29)较模型组(2.00±0.60、1.58±0.67、1.00 ±0.60)、游泳运动组(2.50 ±0.52、1.00 ±0.60、0.50 ±0.52)及环境改变组(1.92 ±0.52、1.00±0.43、0.58±0.52)均明显降低(P<0.05);再灌注7、15和30 d,意向性运动组缺血周围脑组织ERK、CREBmRNA及pERK、pCREB蛋白的表达与其他三组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 意向性运动能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后的神经功能,可能与其上调并激活缺血周围脑组织ERK-CREB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运动疗法
意向性运动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题名
川芎茶调散与牵正散治面瘫疗效比较
被引量:
5
1
作者
陈慕远
机构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
出处
《四川中医》
2009年第1期64-65,共2页
文摘
目的:比较川芎茶调散与牵正散治面瘫的疗效差异。方法:通过200例面瘫患者,按接诊的先后秩序,交替用两方并针灸进行治疗,经过3个月治疗后,对基本痊愈病例进行疗效统计。结果:两组病例经3个月治疗后,治疗组痊愈92例,无效8例,总治愈率为92%;对照组痊愈77例,无效23例,总治愈率为77%。两组3个月内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川芎茶调散治面瘫优于牵正散。
关键词
面瘫
牵正散
川芎茶调散
分类号
R745.12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推拿医生的职业病防治
被引量:
4
2
作者
陈慕远
机构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
出处
《按摩与导引》
2009年第10期42-43,共2页
文摘
推拿治疗是纯粹靠医生的手或肢体的其它部位,作用于患者的身体,通过机械的,反复的操作而产生治疗效果的。这种日复一日的机械运动,久之便会对医者的受力部位产生劳损,长期的劳损便会形成疾病,这就是推拿医生的职业病。具体来说根据推拿时医者着力部位的不同而可产生下列病种。
关键词
职业病
防治法
推拿医生
分类号
R274.915.3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135 [医药卫生—劳动卫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刺激方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比较
被引量:
22
3
作者
陈慕远
蒲沁沁
刘申易
蒋再轶
机构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
出处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9-112,共4页
文摘
目的:比较电针疗法、经皮电刺激疗法、穴位按摩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经皮电刺激组、穴位按摩组,每组40例。3组患者取穴相同,均为肩前、侠白、肩髃、臂臑、肩髎、臑会、小海、后溪,分别予以电针疗法(疏密波,通电30min)、经皮电刺激疗法(疏密波,通电30min)以及穴位按摩配合肩关节松动手法。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6天,共治疗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肩关节活动改善程度。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肩关节活动程度均明显改善(均P<0.001),且穴位按摩组较电针组与经皮电刺激组改善程度更显著(均P<0.05)。穴位按摩组镇痛愈显率为61.5%(24/39),优于电针组的42.9%(15/35)及经皮电刺激组的44.4%(16/36,均P<0.05)。穴位按摩组肩关节功能活动愈显率为61.5%(24/39),优于电针组的48.6%(17/35)及经皮电刺激组的44.4%(16/36,均P<0.05)。结论:穴位按摩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可有效镇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且疗效优于电针疗法和经皮电刺激疗法。
关键词
肩周炎
电针疗法
经皮电刺激疗法
穴位按摩疗法
Keywords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electroacupuncture
transcutaneous electric nerve stimulation (TENS)
acupoint massage therapy
分类号
R246.2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意向性运动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ERK-CREB通路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沈琴
汤清平
聂晶晶
李思敏
殷俊
杨晓苏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二
医院
放射科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
中南大学湘雅
医院
神经内科
中南大学湘雅口腔
医院
出处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1-16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3167),中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3ttzs316)
文摘
目的 探讨意向性运动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行为学及缺血周围脑组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14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游泳运动组、饲养环境改变组和意向性运动组,每组36只大鼠;各组大鼠按术后时间分为脑缺血7d、15d和30 d三个观察时间点,每个观察时间点各12只大鼠,动态观察各组大鼠每个观察时间点的行为学变化,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缺血周围脑组织ERK-CREB通路的表达水平.结果 意向性运动组各时间点爬梯频率明显高于环境改变组(P<0.05);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于缺血再灌注3d后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意向性运动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33 ±0.49、0.50 ±0.52、0.08 ±0.29)较模型组(2.00±0.60、1.58±0.67、1.00 ±0.60)、游泳运动组(2.50 ±0.52、1.00 ±0.60、0.50 ±0.52)及环境改变组(1.92 ±0.52、1.00±0.43、0.58±0.52)均明显降低(P<0.05);再灌注7、15和30 d,意向性运动组缺血周围脑组织ERK、CREBmRNA及pERK、pCREB蛋白的表达与其他三组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 意向性运动能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后的神经功能,可能与其上调并激活缺血周围脑组织ERK-CREB通路有关.
关键词
脑缺血
运动疗法
意向性运动
信号通路
Keywords
Brain ischemia
Exercise therapy
Willed movement
Signal pathways
分类号
R87 [医药卫生—运动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川芎茶调散与牵正散治面瘫疗效比较
陈慕远
《四川中医》
200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推拿医生的职业病防治
陈慕远
《按摩与导引》
200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刺激方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比较
陈慕远
蒲沁沁
刘申易
蒋再轶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2
原文传递
4
意向性运动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ERK-CREB通路表达的影响
沈琴
汤清平
聂晶晶
李思敏
殷俊
杨晓苏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