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洞庭湖古湖滨砾石层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20
- 1
-
-
作者
李长安
张玉芬
皮建高
莫多闻
张国良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湖南省第二水文队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
出处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1-492,共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041100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批准号:2004CB720204)资助
-
-
关键词
洞庭湖
砾石层
湖滨
长江中游
湖泊面积
解放初期
生态环境
淡水湖
学术界
-
分类号
P588.212.5
[天文地球—岩石学]
TV87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长江中游洪灾形成的地学分析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李长安
陈国金
皮建高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湖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湖南省第二水文队
-
出处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75-682,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批准号 :40 1 72 0 61 )资助项目
国家基础研究快速反应项目
中国地质调查局大调查项目 (项目号 :1 9991 2 3 0 0 0 3 0 1 4)
-
文摘
地质地貌条件是长江中游洪灾形成的背景条件 ,近代洪水位不断上升是人 -地不和谐作用下流域环境系统演化的结果。人类作用导致的多流归槽改变了长江中游河流的地貌过程和水文特性 ,致使洪水过程显著 ;大堤修筑导致堤外河漫滩出现泥沙加积 ,自 1 65 0年荆江大堤合拢以来 ,边滩总体淤积厚度为 2 .8~ 1 1 .0m ,平均淤积速率 1 2 .5 4~ 2 5 .64mm/a ;围湖造田导致江汉 -洞庭平原蓄洪空间减少和“小水大灾”局面的形成 ;漫滩筑堤围垸严重影响了长江行洪 ,仅荆江段就有围筑的民垸 84个 ,总面积为 4895 .95km2 ,民垸面积是泄洪面积的近 9倍。因此 ,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 ,正确协调人 -地 -水关系 ,重建良性循环的流域环境系统 ,是解决长江中游的水患的根本出路。
-
关键词
洪水灾害
地学环境
人-地关系
长江中游地区
-
Keywords
the middle reaches of Changjiang River, flood calamity, geologic environment, man-land relationship
-
分类号
P426.61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