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在美学研究的道路上
- 1
-
-
作者
毛宣国
-
机构
中南大学文学院与新闻传播学院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
湖南省美学学会
湖南省文艺理论协会
-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5年第11期5-10,共6页
-
文摘
一记得歌德曾说过,人们刚降世,便被某种不可改变的命运支配着;又记得叔本华说过,一个人一生中的最初岁月为他的整个世界观——无论它是浅薄的还是深刻的——奠定了基础。我与美学结缘,或许就是一种命运的安排。我生长在地处边远的鄂西山区的一个小县城,从小学到中学,受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懵懵懂懂地就在"文革"的风云变幻中走到了16岁的花季岁月。然后就是下乡、招工回城,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考上大学。
-
关键词
美学理论
鄂西山区
九年制义务教育
叔本华
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美学
中国文学研究
叶朗
古代文论
中国现代美学
-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
-
题名生命,在审美的观照下——美与人生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易健
-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湖南省美学学会
湖南省美育专业委员会
-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1年第2期8-16,共9页
-
文摘
美,作为人类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生活资料永远为人而存在着。而且只有在这种审美的观照下,人的生命才会像大自然中的花朵一样,如此绚丽、鲜活、多姿多彩……生命之花也才会如此珍贵、无价。所谓"审美的人生",就是用审美的观点观照人生;用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
-
关键词
人的生命
审美
人生
观照
生活资料
大自然
精神
-
分类号
B83
[哲学宗教—美学]
-
-
题名“通过自由给予自由”——审美心理疗法初探之一
- 3
-
-
作者
易健
曹建华
-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省美学学会
湖南益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3年第7期42-45,共4页
-
文摘
人类的审美活动是一种“无为而为”的“自由欣赏”,因此,“通过自由给予自由,这是审美王国的基本法律。”审美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主体摆脱了种种精神枷锁获得了自由后所形成的一种精神愉悦的生存状态。因此,可以将这种“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的审美活动引入到心理教育与心理治疗中来。审美心理疗法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给受治者的审美刺激具有愉悦性。有很强的可接受性。审美心理疗法虽然与其他心理疗法一样,都采用了心理学上最基本最普遍的“刺激一反应”的原理,但最大的不同是审美心理疗法所采用的“刺激”不是单一的认知性的言语刺激。而是一种最为人性化的经过审美包装的偏重形象感染的具有审美作用与价值的刺激,即审美刺激,使其在头脑中产生一种审美心理反应,从而调节、矫正、化解受治者的异常心理、不良情绪与心理障碍。
-
关键词
审美活动
心理疗法
自由
精神愉悦
心理反应
基本法律
心理治疗
心理教育
-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
-
题名奇光异彩,情与梦的升腾——试论浏阳烟花的形式美
- 4
-
-
作者
易健
彭漱芬
-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省美学学会
湖南省美育研究会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1年第12期32-35,共4页
-
文摘
一束姹紫嫣红的烟花,一方火树银花的天幕,往往使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欣赏烟花美,人们仿佛觉得它的美就在它燃放的那一瞬间所呈现的五彩缤纷的外在形式上。这种外在的形式是由作为人的主要审美感官——视觉、听觉所能感知到的三种物质要素——色彩、形状、声音构成的。正是这些物质要素的巧妙组合才形成了烟花的造形美、色彩美、音乐美、朦胧美、和谐美。每个欣赏者,都会自自然然地从这些美丽动人的烟花形象中感悟、领会到它们所蕴涵的"喜庆"、"吉祥"、"兴奋"、"热烈"的深刻内涵与意味。
-
关键词
烟花
形式美
浏阳
物质要素
外在形式
审美感官
色彩美
欣赏者
-
分类号
J529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两相思
- 5
-
-
作者
李禺
谭建光
-
机构
湖南省音乐家协会
湖南省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
湖南省音乐家协会音乐教育委员会
湖南省美学学会
湖南省民俗研究院
湖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
-
出处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8-94,共7页
-
-
关键词
音块
-
分类号
J642
[艺术—音乐]
-
-
题名钢琴小品两首
- 6
-
-
作者
谭建光(曲)
-
机构
湖南省音乐家协会
湖南省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
湖南民族管弦乐学会
创作与指挥艺术委员会
湖南省音乐教育委员会
湖南省歌剧音乐研究学会
湖南二胡学会
湖南省美学学会
湖南省民俗研究院
-
出处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21年第6期69-72,共4页
-
-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
-
题名从《乐记》论孔子“述而不作”
被引量:1
- 7
-
-
作者
杨合林
张绍时
-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湖南省美学学会
-
出处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9-88,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一般规划基金项目<〈乐记〉文本
理论与注释史研究>(项目编号:15BZW001)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述而不作"是孔子的解释思想,也是中国最早、最为基本、影响最为深远的解释学原则。孔子"述而不作"的原初含义是什么,孔子何以要"述而不作",以及孔子如何"述而不作",凡此皆可借助《乐记》这一儒家经典文献获得深一层理解。"作"与"述"的观念跟古人解释"乾"与"坤"、"乐"与"礼"、"道"与"德"关系的思想方式相同,二者一体而二面,相对待而成立、而存在。"述而不作"是孔子对自身文化处境和身份的自觉意识,对"斯文在兹"历史使命的主动承担。孔子通过解释"六经",传承并开显礼乐文化精义,以天地之道和人性之端为礼乐根本,并将"礼乐之情"与"礼乐之文"结合起来,其"述"充满创造性。孔子在述文武周公之志时,向世人演示了"述而不作"的生动范例。孔子之被称为"圣之时者"、"至圣",与他的解释原则和方法密切相关。此一原则和方法对后世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意义重大。
-
关键词
孔子
“述而不作”
《乐记》
礼乐
“六经”
-
Keywords
Confucius
interpreting instead of creating (Shu Er Bu Zuo)
The Record of Music
ritual and music
Six Classics
-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