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年冰雪灾情评估及形成机制分析——以湖南省衡阳市冰雪灾情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兰芳 陈涛 刘沛林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61-66,共6页
2008年1月衡阳市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冰冻灾害,给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评估冰雪灾害,探究冰雪灾害的形成机制,寻找冰雪灾害防御措施又成为衡阳市灾害防治的另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引入综合灾情指数,比较分析了1998年洪涝灾害... 2008年1月衡阳市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冰冻灾害,给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评估冰雪灾害,探究冰雪灾害的形成机制,寻找冰雪灾害防御措施又成为衡阳市灾害防治的另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引入综合灾情指数,比较分析了1998年洪涝灾害与2008年冰冻灾害的综合灾情,得出2008年冰冻灾情比1998年的灾情更严重。从灾害系统论角度出发,详细地分析了此次冰冻灾情的形成机制,提出了衡阳市应对冰雪危机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雪灾害 灾情评估 形成机制
下载PDF
衡阳市降水型地质灾害潜势预报预警方法初探 被引量:5
2
作者 周益平 陈涛 +1 位作者 贺中华 向苗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57-61,共5页
为提高衡阳市降水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本文利用1994—2007年衡阳市地质灾害个例资料和相应的降水资料,分析了地质灾害与降水的关系;划分了地质灾害易发区,并针对不同易发区确定了降水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指标;对预报预... 为提高衡阳市降水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本文利用1994—2007年衡阳市地质灾害个例资料和相应的降水资料,分析了地质灾害与降水的关系;划分了地质灾害易发区,并针对不同易发区确定了降水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指标;对预报预警方法进行检验,并提出了改善建议。结果显示:衡阳市降水型地质灾害与前期降水强度、当日降水量等有着密切关系;建立的预报预警方法对衡阳市暴雨突发性地质灾害预报具有较好的地域针对性和准确性,将预报时效延长至24小时,对地质灾害的防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衡阳市 预报预警方法
下载PDF
低层暖平流强迫背景下湖南两次飑线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唐明晖 王强 +1 位作者 徐靖宇 贺科 《暴雨灾害》 2019年第2期115-125,共11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对2017年5月11日和6月5日发生在湖南的两次飑线过程(以下分别简称"5·11"飑线过程和"6·5"飑线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过...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对2017年5月11日和6月5日发生在湖南的两次飑线过程(以下分别简称"5·11"飑线过程和"6·5"飑线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均发生在低层暖平流强迫背景下,"5·11"飑线过程发生前冷平流较明显,"6·5"飑线过程发生前暖湿气流更强盛,副热带高压位置不同导致后一过程水汽条件更好;(2)"5·11"飑线过程中层更干,0℃度层高度更低,有利于出现较大范围雷暴大风和小冰雹,而"6·5"飑线过程自由对流高度(LFC)相对较低、低层湿度更大,则易产生更大强度的短时降水;(3)"5·11"飑线过程产生大范围雷暴大风的环境条件明显好于"6·5"飑线过程,但后一过程因地面倒槽发展、暖湿气流更强、低涡东移使大气对流不稳定增大等原因,更有利于形成局地致灾性大风;(4)"6·5"飑线过程中气旋少且维持时间短,以及垂直风廓线产品(VWP)、径向速度图上雷暴大风特征不够典型,其预警难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飑线 低层暖平流强迫 垂直风廓线 零度层高度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利用环流特征量进行衡阳干旱预测及其系统开发
4
作者 陈涛 刘兰芳 +2 位作者 肖兰 王巍 甘武阳 《贵州气象》 2008年第1期21-23,共3页
对国家气候中心下发的环流特征量,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找到通过一定信度检验的干旱预报因子,建立预报方程。历史回报发现这些预报模型的检验效果并不明显,但把结果按照一定规律订正后准确率明显提高,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对国家气候中心下发的环流特征量,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找到通过一定信度检验的干旱预报因子,建立预报方程。历史回报发现这些预报模型的检验效果并不明显,但把结果按照一定规律订正后准确率明显提高,有较好的指示意义。以此预报模型为基础,开发衡阳市干旱预测系统,系统在2006、2007年的干旱预测中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阳 干旱 环流特征量 SPSS统计预测系统
下载PDF
近58 a南岳高山站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潘筱龙 叶成志 +1 位作者 张剑明 陈德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68-78,共11页
采用1953—2010年南岳高山站逐日气象资料,运用线性回归、突变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对该站平均风速、气温和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与平均风速变化密切相关的气温和降水进行了年际变化特征比较.结果表明:1)年和四季平均风速... 采用1953—2010年南岳高山站逐日气象资料,运用线性回归、突变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对该站平均风速、气温和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与平均风速变化密切相关的气温和降水进行了年际变化特征比较.结果表明:1)年和四季平均风速均呈明显减小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风速有由大到小的突变,年平均风速存在显著的准2 a和准4 a周期;2)年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均呈明显升高趋势,气温存在显著的准2 a和准4 a周期,且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气温有由偏低向偏高的突变;3)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存在显著的准2 a和准3 a周期;4)风速与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呈负相关关系,均通过0.01显著性检验,风速与降水的相关性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风速与降水的变化趋势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7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有较好的反相位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岳高山站 Mann-Kendall突变分析 小波分析 气候变化特征
下载PDF
永州市一次暴雨过程雷达特征分析
6
作者 刘沈 潘阳 +2 位作者 周益平 欧晋辉 高永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4期6383-6385,共3页
利用地面和高空常规观测资料及永州市中小尺度区域自动站逐时观测资料、永州市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对2010年6月19~20日发生在永州中南部的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天气主要是因南支槽、高低空急流及中低层切变线共同... 利用地面和高空常规观测资料及永州市中小尺度区域自动站逐时观测资料、永州市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对2010年6月19~20日发生在永州中南部的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天气主要是因南支槽、高低空急流及中低层切变线共同影响造成;雷达基本产品R、V以及导出产品CR、VIL、ET、风廓线等对短时强降水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雷达产品 永州市 特征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