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司来吉兰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疗效、平衡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康培元 熊华联 +3 位作者 向锦艳 陈静 李华艳 曾明媚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1932-1934,共3页
目的:研究司来吉兰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8月80例帕金森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左旋多巴治疗,观察组给予司来吉兰联合左旋多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UPDRS评... 目的:研究司来吉兰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8月80例帕金森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左旋多巴治疗,观察组给予司来吉兰联合左旋多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UPDR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UPDR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帕金森病患者给予司来吉兰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可提高有效率,改善患者平衡能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来吉兰 左旋多巴 帕金森病 临床疗效 平衡能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向锦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15期3445-3446,共2页
抽取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取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NIHSS评分状况。观察组有效34例(89.47%);对照组有效29例(76.32%),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 抽取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取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NIHSS评分状况。观察组有效34例(89.47%);对照组有效29例(76.32%),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药物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为(7.35±2.40),对照组为(13.09±3.37),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不仅能有效控制疾病发展,还能提高预后生存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马来酸桂哌齐特
下载PDF
醒脑静联合尼麦角林治疗眩晕症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康培元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5期2600-2601,共2页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尼麦角林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眩晕症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醒脑静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尼麦角林治疗...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尼麦角林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眩晕症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醒脑静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尼麦角林治疗,连续治疗10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TCD)参数变化、眩晕评分与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CD检查结果、眩晕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LVA、RVA、BA血流速度明显更快,DARS评分更低(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眩晕症患者采用醒脑静联合尼麦角林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眩晕症状与血管微循环,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 尼麦角林 眩晕症
下载PDF
弥散加权成像、弥散张量成像及磁共振波谱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康培元 向锦艳 陈静 《临床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118-119,共2页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弥散张量成像及磁共振波谱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87例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行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磁共振波谱(MRI)检查,测量脑梗死灶的rADC值与ADC值。结果DWI对6h以内脑梗死的检出率显著优于MRI;超...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弥散张量成像及磁共振波谱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87例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行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磁共振波谱(MRI)检查,测量脑梗死灶的rADC值与ADC值。结果DWI对6h以内脑梗死的检出率显著优于MRI;超急性期与急性期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边缘rADC值和ADC值显著高于病灶中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与超急性期和急性期r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32例急性期脑梗死死区与健侧对应区的FA平均值分别为(0.24±0.13)与(0.51±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病变的进展,脑梗死不同时期rADC值与ADC值呈上升趋势,DWI与MRI联合应用对脑梗死病灶给予分期具有重要的价值,DWI、弥散张量成像、MRS三者应用可为治疗脑梗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波谱 脑梗死
原文传递
血栓通脉汤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缺血性卒中疗效及对血管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康培元 陈静 李华艳 《慢性病学杂志》 2021年第3期392-39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栓通脉汤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缺血性卒中疗效及对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湖南省财贸医院收治的112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 目的探讨血栓通脉汤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缺血性卒中疗效及对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湖南省财贸医院收治的112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栓通脉汤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功能指标[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治疗有效性与治疗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ET-1、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6%vs.8.93%,P>0.05)。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血栓通脉汤联合双联抗血小板可有效改善血管功能,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通脉汤 双联抗血小板 缺血性卒中 疗效 血管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