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刘鹏 欧阳泽伟 +2 位作者 蒲晓群 石向江 贺琳 《中国医药》 2013年第7期887-889,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在缺血性心肌病(ICM)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ICM患者共60例,根据造影结果及患者所选治疗方案分成2组,保守治疗组28例,冠状动脉造影后按ICM指南给予药物治疗;PCI组32例,冠...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在缺血性心肌病(ICM)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ICM患者共60例,根据造影结果及患者所选治疗方案分成2组,保守治疗组28例,冠状动脉造影后按ICM指南给予药物治疗;PCI组32例,冠状动脉造影后对病变血管植入国产药物支架,并按ICM指南服用药物,观察、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6mim步行试验(6MWT)分级和心脏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测得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等指标。结果术后12个月内保守治疗组住院14例次,死亡3例(9.4%);PCI组住院7例次,死亡1例(3.6%);PCI组患者住院例次及病死率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均P〈0.05)。术后12个月时,PCI组NYHA分级为I级7例,Ⅱ级17例,Ⅲ级5例,Ⅳ级2例;保守治疗组NYHA分级为I级2例,Ⅱ级6例,Ⅲ级12例,Ⅳ级5例;2组NYHA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术后12个月6MWT分级为I级14例,Ⅱ级13例,Ⅲ级3例,Ⅳ级1例;保守治疗组为I级5例,Ⅱ级8例,Ⅲ级10例,Ⅳ级2例;2组6MWT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术后12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明显高于术前及保守治疗组术后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心室射血分数:(44±5)%比(33±5)、(40±3)%;每搏输出量:(61±6)ml比(32±3)、(48±6)ml;心输出量:(4.38±1.50)L/min比(3.40±0.57)、(3.52±0.76)L/min,均P〈0.05]。结论PCI术对ICM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改善其远期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6分钟步行试验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贺琳 欧阳泽伟 +1 位作者 刘鹏 石向江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7期1399-1401,共3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Hcy浓度,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心室形态结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Hcy与左...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Hcy浓度,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心室形态结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Hcy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188例患者左心室肥厚者28例,无左心室肥厚者60例,前者Hcy水平明显高于无左心室肥厚组[(22.1±10.5)比(13.4±7.8)μmol/L,P〈0.01]。H型高血压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均高于Hcy正常组[分别为(1.02±0.12)比(O.83±0.10)cm,(o.92±0.08)比(0.81土0.09)cm,(112.5±34.6)比(92.8±21.7)g/m2,均P〈0.005]。【结论】高Hcy血症可能是高血压左心室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半胱氨酸 肥大 左心室
下载PDF
替米沙坦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罗参香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2期294-296,共3页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慢性心衰(CHF)患者心功能、神经内分泌的影响。[方法]60例CHF病人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替米沙坦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替米沙坦80mg/d,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慢性心衰(CHF)患者心功能、神经内分泌的影响。[方法]60例CHF病人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替米沙坦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替米沙坦80mg/d,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1(ET-1)和脑钠肽(BNP)含量。[结果]治疗6个月后,替米沙坦组LVEDd及血浆AngⅡ、ET-1和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LVEF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能改善CHF病人心功能和神经内分泌机制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心力衰竭 充血性/药物疗法 神经内分泌学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伍继初 李雄志 +1 位作者 王莎 罗参香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第26期4-7,共4页
目的 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贫血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CHF合并贫血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下,对照... 目的 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贫血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CHF合并贫血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下,对照组单纯使用琥珀酸亚铁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琥珀酸亚铁片联合EPO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计数(RBC)、血清铁蛋白(SF)]、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YHA分级、6 min步行最大距离值(6MWD)、N端脑利钠肽原(NT-proBNP)]及炎性因子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情况,并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3个月后Hb、HCT、RBC、SF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治疗3个月后LVEF、6MW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LVEDD、NYHA分级、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但治疗后,2组LVEF、6MWD、LVEDD、NYHA分级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T-proBNP低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3个月后血清hs-CRP、Hcy、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血清hs-CRP、Hcy、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499,P=0. 480),2组患者均未出现血栓形成,不良反应症状较轻,经相应治疗后均缓解。结论 EPO可纠正CHF合并贫血患者贫血情况,并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慢性心力衰竭 琥珀酸亚铁 促红细胞生成素 心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小剂量尿激酶加合心爽治疗顽固性心绞痛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涛 曹国扬 欧阳泽伟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7年第11期1973-1974,共2页
【目的】观察静滴小剂量尿激酶加口服地尔硫卓(合心爽)对顽固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56例行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围手术期顽固性心绞痛患者给予静滴小剂量尿激酶加口服合心爽的治疗。通过观察心绞痛,血压和心率... 【目的】观察静滴小剂量尿激酶加口服地尔硫卓(合心爽)对顽固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56例行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围手术期顽固性心绞痛患者给予静滴小剂量尿激酶加口服合心爽的治疗。通过观察心绞痛,血压和心率变化及3周内心脏急性事件来判定疗效。【结果】①心绞痛发作情况:182例在用药期间未再发生心绞痛,74例心绞痛明显减轻;②血压、心率:与用药前相比,用药1 h内均明显下降,3 h9、h、15 h、21 h时间段均分别较其前的时间点下降(P〈0.05),但用药后24 h、48 h与用药后12 h相比无显著下降;③病人转归:256例中206例接受了介入治疗,手术全部成功,术后1-3周后内出院,45例转上级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均成功,5例因经济困难没有手术,在1个月内死于室颤及泵衰竭。【结论】联合应用小剂量尿激酶和合心爽治疗冠状动脉重建术围手术期的顽固性心绞痛可取得较良好的、安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药物疗法 尿激酶/投药和剂量 地尔硫卓/投药和剂量
下载PDF
CHADS2评分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石向江 欧阳泽伟 +2 位作者 刘鹏 贺琳 罗参香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5期129-130,共2页
目的分析CHADS2评分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利用CHADS2评分法对289例入选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卒中危险分层。结果 289例入选患者中CHADS2评分0分77例;CHADS2评分1分92例;CHADS2评分2-6分120例。结论 CHA... 目的分析CHADS2评分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利用CHADS2评分法对289例入选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卒中危险分层。结果 289例入选患者中CHADS2评分0分77例;CHADS2评分1分92例;CHADS2评分2-6分120例。结论 CHADS2评分法能够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脑卒中危险因素进行预测和危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DS2评分法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 卒中危险分层 抗凝治疗
下载PDF
泮托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张跃民 刘泽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5期123-124,共2页
目的比较应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泮托拉唑和阿莫西林(观察组)与应用甲硝唑联合泮托拉唑和阿莫西林(对照组)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经胃镜检查证实为消化性溃疡及尿素酶试验检测HP证实为阳性的5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 目的比较应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泮托拉唑和阿莫西林(观察组)与应用甲硝唑联合泮托拉唑和阿莫西林(对照组)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经胃镜检查证实为消化性溃疡及尿素酶试验检测HP证实为阳性的5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7例,疗程7 d。经一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HP根除,观察组为88.9%,对照组为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愈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3%,对照组为9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耐药菌株日益增多,左氧氟沙星联合泮托拉唑和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是一种安全、疗效高,耐受性好的根除HP感染,促进溃疡愈合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幽门螺杆菌 三联疗法
下载PDF
辛伐他汀合并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曾明安 贺琳 +1 位作者 马涛 欧阳泽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5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合并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血脂的影响。方法 6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被平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辛伐他汀联用氯吡格雷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TC、TG、LDL-C、CK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合并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血脂的影响。方法 6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被平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辛伐他汀联用氯吡格雷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TC、TG、LDL-C、CK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过治疗12周后,治疗组TC、TG、LDL-C较用药前与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1);两组CK都无明显升高。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合并氯吡格雷可通过提高内皮功能,抑制炎症等非降脂作用来发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急性冠脉综合征 氯吡格雷 血脂
下载PDF
动态血压监测下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罗参香 伍继初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4期692-693,共2页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下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降压疗效。【方法】对86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24h动态血压监测分为勺型(60例)及非勺型(26例)高血压,分别选择于7:00及19:00给左旋氨氯地平2.5mg;2周后,若...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下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降压疗效。【方法】对86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24h动态血压监测分为勺型(60例)及非勺型(26例)高血压,分别选择于7:00及19:00给左旋氨氯地平2.5mg;2周后,若坐位血压≥140/90mmHg,将其加量至5mg;8周后复查24h动态血压。【结果】左旋氨氯地平对勺型组及非勺型组有效率分别为90%(54/60)、88.5%(23/26).差异无显著性(P〉0.05)。勺型组及非勺型组24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且有17例非勺型高血压患者转变为勺型。【结论】在动态血压监测下左旋氨氯地平对勺型及非勺型高血压患者能24小时平稳降压.且有利于恢复血压的正常昼夜节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药物疗法 氨氯地平/投药和剂量 血压测定
下载PDF
罕见的窦性期前收缩二联律1例
10
作者 曾明安 《心电学杂志》 1997年第4期243-244,共2页
患者男,77岁,因间歇性头晕、胸闷、心悸、乏力20余年,加重3天入院。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史,BP最高达26.6/14.6kPa(200/110mmHg),间断服用降压药物,平时维持在22/12.6kPa(165/95mmHg)。体检:BP24/13.3kPa(180/100mmHg),心率70次/min,心律... 患者男,77岁,因间歇性头晕、胸闷、心悸、乏力20余年,加重3天入院。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史,BP最高达26.6/14.6kPa(200/110mmHg),间断服用降压药物,平时维持在22/12.6kPa(165/95mmHg)。体检:BP24/13.3kPa(180/100mmHg),心率70次/min,心律不齐,可闻及期前收缩12—15次/min,心音清晰,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临床诊断:原发性高血压Ⅱ期,冠心病,心律失常。入院时心电图Ⅱ导联连续记录(附图)示;上行及下行前半部期前出现的P'波与窦性P波完全一致,并交替出现呈二联律,短P-P'间期为0.60s,长P'-P间期为1.00s,但下行最后一个P-P间期为窦律周期,时间为0.96s,恰与长P'-P间期相等。P_(14)为期前出现的逆行P^-波,R-P^-间期为0.08s,推测为交接区性期前收缩。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窦性期前收缩呈二联律,偶发房室交接区性期前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性期前收缩 二联律 心律失常 心电图
下载PDF
部分和完全血运重建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鹏 欧阳泽伟 +3 位作者 蒲晓群 贺琳 石向江 欧阳小燕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13期17-20,共4页
目的观察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在部分和完全血运重建的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中的浓度变化,评价其与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65例UA患者,于PCI术前及术后当时、术后1周抽血查血清FFA水平,并根据是... 目的观察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在部分和完全血运重建的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中的浓度变化,评价其与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65例UA患者,于PCI术前及术后当时、术后1周抽血查血清FFA水平,并根据是否完全血运重建分为部分血运重建组33例,完全血运重建组32例,并选取3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未见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CS)劳累性心绞痛分级标准及6 min步行试验评价各组患者术前、术后心绞痛及心功能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前及术后当时PCI组血清FF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部分血运重建组与完全血运重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完全血运重建组FFA与对照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低于不完全血运重建组(P<0.05)。结论血清FFA含量可能是判断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脂肪酸类 非酯化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血运重建
原文传递
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贺琳 欧阳泽伟 +1 位作者 刘鹏 石向江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6期531-533,共3页
目的评价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前应用复方丹参滴丸对再灌注治疗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再灌注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滴丸组(丹参组)和对照组。丹参组在确诊AMI后予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次5丸,3次/d),余治疗同... 目的评价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前应用复方丹参滴丸对再灌注治疗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再灌注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滴丸组(丹参组)和对照组。丹参组在确诊AMI后予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次5丸,3次/d),余治疗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再灌注治疗前后ST段降幅、超氧化岐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记录6个月内主要临床事件。结果丹参组患者再灌注治疗后ST段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4.5±2.1)vs(3.3±1.5)mm](P<0.05)。丹参组SOD水平于再灌注8h后各个时间段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MDA水平于再灌注后8h各个时间段内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6个月内2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次住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MI患者在再灌注前应用复方丹参滴丸可增加ST段降低的幅度,减少氧化应激,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复方丹参滴丸 氧化应激 心肌细胞保护
原文传递
老年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特征
13
作者 欧阳泽伟 焦劲松 +1 位作者 曾明安 郑再德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2-493,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人扩张型心肌病 (DCM )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 37例住院老年人与 81例非老年DCM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老年DCM患者以胸闷为主要特征 ,而非老年DCM患者则以活动后... 目的 探讨老年人扩张型心肌病 (DCM )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 37例住院老年人与 81例非老年DCM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老年DCM患者以胸闷为主要特征 ,而非老年DCM患者则以活动后气促为主要表现 (P <0 .0 0 1) ;②老年与非老年DCM患者血清电解质、肝肾功能比较无差异 (P >0 .0 5 ) ,左心室扩大的程度 ,中、重度心功能不全 ,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两者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0 .0 0 1)。结论 左室扩大、心功能恶化是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 ;老年DCM患者较非老年组中、重度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低 ,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老年人 左室扩大 心功能不全 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负荷剂量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术后肌钙蛋白I的影响
14
作者 石向江 欧阳泽伟 +1 位作者 刘鹏 贺琳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10期1022-1024,共3页
目的评价口服负荷剂量曲美他嗪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中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9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选择经冠脉造影后只需单支血管接受PCI,且球囊预扩张1次者,排除多支血管病变、行1次以上球囊预扩张... 目的评价口服负荷剂量曲美他嗪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中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9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选择经冠脉造影后只需单支血管接受PCI,且球囊预扩张1次者,排除多支血管病变、行1次以上球囊预扩张、术前肌钙蛋白I(cTnI)增高、术前曾口服曲美他嗪治疗及药物禁忌证后,最后共136例患者入选,随机分成两组:曲美他嗪组(术前一次性口服曲美他嗪60 mg)70例及对照组(未服用曲美他嗪)66例。测定PCI前及PCI后6、12、18、24 h的cTnI水平。结果两组cTnI水平均升高,升高率曲美他嗪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4%vs 19.7%,P>0.05),但曲美他嗪组cTnI水平在介入术后6、12、18、24 h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负荷剂量曲美他嗪预处理后能明显减轻不稳定型心绞痛PCI治疗所致的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负荷剂量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肌损伤
原文传递
先天性下腔静脉肝段缺如经奇静脉途径消融右侧旁路一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胜华 刘启明 +2 位作者 祁述善 关颂贤 李旭平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0-551,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下腔静脉肝段缺如 射频消融 治疗 下腔静脉畸形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16
作者 曾明安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09年第5期35-36,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94例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平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口服厄贝沙坦37.5和75mg/d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9%和76.6%,无统计...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94例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平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口服厄贝沙坦37.5和75mg/d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9%和76.6%,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也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好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剂量 原发性高血压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