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尼可地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
作者 石顺华 廖春锋 傅广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11期2176-2178,共3页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片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住本院的UAP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n =38)和对照组( n =38)。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口服阿司匹林、酒石酸美托洛尔片、...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片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住本院的UAP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n =38)和对照组( n =38)。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口服阿司匹林、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培哚普利、阿托伐他汀钙片等,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联合使用尼可地尔片,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动态心电图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为78.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轻微头痛1例(2.6%),对照组出现轻微头痛3例(7.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低血压和肝肾损害。结论 尼可地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可以显著改善 UAP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近期疗效较好,且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治疗应用 异山梨酯 硝酸/治疗应用 片剂 心绞痛 不稳定型/药物疗法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廖春锋 傅广 +2 位作者 黄树斌 石顺华 汤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9期1779-1781,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收治的甲亢合并急性心肌梗死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9例患者,在进行相应治疗后,均好转出院。溶栓治疗的3例患者中,胸痛在溶栓后未缓解...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收治的甲亢合并急性心肌梗死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9例患者,在进行相应治疗后,均好转出院。溶栓治疗的3例患者中,胸痛在溶栓后未缓解1例,缓解2例。【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在年轻患者中易发,其发病可能与冠状动脉持续痉挛等有关,引起的临床后果较为严重,需采取有效措施早期诊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并发症 心肌梗死 并发症
下载PDF
磷酸肌酸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3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廖春锋 傅广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10期2058-2060,共3页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CP)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C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6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ICM患者72例,随机分为CP治疗组(观察组,n=36)以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36),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CP)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C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6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ICM患者72例,随机分为CP治疗组(观察组,n=36)以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36),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直径、左室舒张末直径;应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情况;记录6min步行试验(6MWT);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升高,左室收缩末直径、左室舒张末直径均降低(P〈0.05);同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降低,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6MWT比较,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CP可以改善ICM患者的心功能、6MWT和室性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疾病 药物疗法 磷酸肌酸 投药和剂量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方金文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年第10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应用无创通气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行无创通气治疗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按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行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应用无创通气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行无创通气治疗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按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一定的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无创通气治疗的依从性及动脉血血氧分压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呼吸机依从性高和动脉血血氧分压均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积极的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行无创通气治疗的依从性及动脉血血氧分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左心衰 无创通气 心理干预
下载PDF
国产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石顺华 廖春锋 傅广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10期1983-1985,共3页
【目的】研究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11~2012年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患者于冠... 【目的】研究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11~2012年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患者于冠脉造影(CAG)后PCI前持续静脉给予欣维宁,并追加肝素50 U/kg静脉注射,而对照组仅追加肝素100 U/kg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罪犯血管开通情况,前向血流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分级(TIMI)及校正的T IM L计帧数;比较治疗前后48 h检查心电图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TIMI 3级获得率高于对照组(87%和74%,P<0.05),梗死的TIML计帧数(CTFC)明显低于对照组(22.5±4.6帧vs30.1±6.5帧,P<0.05),治疗后48h检查心电图相关导联ST段回落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缺血导联个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出血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直接PCI术中联合应用欣维宁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类似物和衍生物 心肌梗死/治疗 急性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快室率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6
作者 汤华 马丽霞 +1 位作者 付广 冯荣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3期462-463,共2页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并发症 心房颤动/药物疗法 胺碘酮/治疗应用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7
作者 傅广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0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循环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WBC)数的变化及辛伐他汀对IL-6和WBC数的影响。方法测定39例老年AMI患者(AMI组)和20例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OMI组)血清IL-6浓度和外周血WBC数。39例AM...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循环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WBC)数的变化及辛伐他汀对IL-6和WBC数的影响。方法测定39例老年AMI患者(AMI组)和20例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OMI组)血清IL-6浓度和外周血WBC数。39例AMI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和6周测定血清IL-6浓度及外周血WBC数。结果AMI组血清IL-6水平及外周血WBC数均明显高于OMI组(P<0.001);血清IL-6与WBC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呈显著正相关(P<0.05);治疗后1周和6周,辛伐他汀组和对照组IL-6水平及WBC数均显著下降(P<0.01及P<0.001),且治疗后6周辛伐他汀组IL-6水平及WBC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MI患者外周循环IL-6浓度及WBC数明显升高,且IL-6与WBC及CK-MB呈正相关;辛伐他汀具有调节外周循环IL-6水平及WBC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 辛伐他汀
下载PDF
祖细胞和干细胞与缺血性疾病的治疗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航 王照飞 +2 位作者 张百灵 何晋 郑昭芬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6-540,共5页
缺血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主要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下肢缺血性疾病等。祖细胞和干细胞都是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根据干细胞所处的发育阶段分... 缺血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主要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下肢缺血性疾病等。祖细胞和干细胞都是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根据干细胞所处的发育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虽然胚胎干细胞具有万能分化型功能,但伦理学方面的争议使其研究困难重重,而成体干细胞相较胚胎干细胞,不仅避免了伦理学方面的争议问题,而且无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本文主要讨论成体干细胞和祖细胞在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近年来,关于祖细胞和干细胞在缺血性疾病中应用的研究日益增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治疗缺血性疾病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细胞 干细胞 缺血性疾病
下载PDF
依那普利叶酸片对中青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伍先亮 傅广 +5 位作者 马丽霞 冯荣 汤华 廖春锋 黄树斌 石顺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对中青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未经治疗的中青年H型高血压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服用依那普利片,实验组52例,服用依那普利叶酸片,共24周。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方法测定治疗前...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对中青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未经治疗的中青年H型高血压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服用依那普利片,实验组52例,服用依那普利叶酸片,共24周。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方法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的24 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及24 h、白昼和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标准差,同时测定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24 h收缩压标准差、白昼收缩压标准差及夜间收缩压标准差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24 h舒张压标准差、白昼舒张压标准差和夜间舒张压标准差较治疗前稍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4 h收缩压标准差、白昼收缩压标准差、夜间收缩压标准差、24 h舒张压标准差、白昼舒张压标准差、夜间舒张压标准差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治疗前虽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但两组治疗后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片和依那普利叶酸片对中青年H型高血压患者均有良好的降压疗效;依那普利叶酸片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能明显降低中青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变异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普利叶酸片 H型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下载PDF
P波离散度与左室舒张功能关系探讨 被引量:7
10
作者 祁珩 魏小红 《当代医学》 2009年第12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和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65例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观察组)和65例无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对照组),同时测量其最大P波宽度、最小P波宽度和P波离散度,并进行了诊断价值分析。结果观察...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和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65例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观察组)和65例无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对照组),同时测量其最大P波宽度、最小P波宽度和P波离散度,并进行了诊断价值分析。结果观察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E峰减速时间均增大,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P波离散度和最大P波宽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d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Youden指数都比较高。结论P波离散度作为一项无创性预测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指标,具有简便、快捷、有效的特点,其临床应用也可能更为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离散度 左室舒张功能不全 诊断 Youden指数
下载PDF
10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体会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令波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1年第6期20-21,共2页
总结了107例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体会,认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为病程长、合并症多,血压波动大,服药依从性差。在临床护理上对其实施心理疏导,饮食、运动及用药指导和帮助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可减轻和减少高血压... 总结了107例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体会,认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为病程长、合并症多,血压波动大,服药依从性差。在临床护理上对其实施心理疏导,饮食、运动及用药指导和帮助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可减轻和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危害,从而提高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护理
下载PDF
MIPHD与SWC治疗HICH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莉英 李迎 付永刚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9期1392-1394,1398,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MIPHD)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SWC)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120例HICH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0例患者采用MIPHD手术治疗(MIPHD组)、60例患者采用SWC手术治疗(SWC组),比较2...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MIPHD)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SWC)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120例HICH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0例患者采用MIPHD手术治疗(MIPHD组)、60例患者采用SWC手术治疗(SWC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MIPHD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SWC组(P<0.05),MIPHD组患者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低于SWC组(P<0.05);拔管时,2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第14天,MIPHD组和SWC组患者的NIHSS评分、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8天,MIPHD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的低于SWC组(P<0.05);MIPHD组手术并发症率低于SWC组(P<0.05);MIPHD组术后6个月达到恢复良好有39例患者(65.00%),SWC组术后6个月达到恢复良好有28例患者(4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PHD较SWC治疗HICH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恢复更好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肺动脉栓塞23例临床诊治分析
13
作者 祁珩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706-707,共2页
关键词 肺栓塞/诊断 肺栓塞/治疗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患者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影响心血管风险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祁珩 李迎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533-535,共3页
目的评估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对心肌梗死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出院后服药差异分为:观察组,87例,长期服用选择性NSAIDs;对照组,95例,仅服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随访... 目的评估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对心肌梗死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出院后服药差异分为:观察组,87例,长期服用选择性NSAIDs;对照组,95例,仅服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随访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接受血运重建术、2级以上心力衰竭以及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NSAIDs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高血压、接受血运重建术、2级以上心力衰竭及猝死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3.79%(12/87)和9.47%(9/95)、14.94%(13/87)和10.64%(10/95)、22.99%(20/87)和12.63%(12/95)、3.44%(3/87)和2.10%(2/95,P均〈0.05)。服用NSAIDs使心肌梗死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分别为:高血压(OR=1.48,95%CI:1.26-1.69)、接受血运重建术(OR=1.33,95%CI:1.17—1.53)、2级以上心力衰竭(OR=1.84,95%CI:1.49~2.06)及猝死(OR=1.42,95%CI:1.29—1.68)。结论心肌梗死后患者服用选择性NSAIDs会显著增加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非甾体类抗炎药 心血管事件
原文传递
磷酸化VEGFR在慢性间歇性缺氧兔海马区的蛋白质水平及mRNA水平研究
15
作者 邹斌 杨宇 罗荧荃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0年第8期1513-1515,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间歇性缺氧条件下兔海马区脑组织磷酸化血管表皮生长因子(P-VEGFR)的蛋白质及mRNA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建立不同组兔慢性间歇性缺氧模型,A组:空白对照组;B组:间歇性缺氧8周,撤销4周;C组:间歇性缺氧12周,后4周加上药物干... 目的探讨慢性间歇性缺氧条件下兔海马区脑组织磷酸化血管表皮生长因子(P-VEGFR)的蛋白质及mRNA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建立不同组兔慢性间歇性缺氧模型,A组:空白对照组;B组:间歇性缺氧8周,撤销4周;C组:间歇性缺氧12周,后4周加上药物干预;D组:间歇性缺氧12周。应用Western Blot定量检测各组兔海马组织P-VEGFR蛋白质水平表达,并应用RT-PCR(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方法半定量检测各组兔海马组织中的mRNA水平表达。结果 A组P-VEGFR蛋白质与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B组、C组P-VEGFR的蛋白质与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D组(P<0.05);而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P-VEGFR的表达可能与氧化应激相关;(2)提示机体可能通过上调P-VEGFR的表达来抵抗慢性间歇性缺氧造成的脑组织损伤;(3)他汀类药物干预提示可能对兔海马缺氧性损害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间歇性缺氧 血管表皮生长因子 磷酸化 海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