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李元度《小学弦歌》的编选内容与诗学旨趣
1
作者 王友胜 丁畅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作为晚清重要蒙学读物与诗歌名选,《小学弦歌》的诗选关涉“教”与“戒”两大基础面相,编选路径以“诗歌”之瓶装“教化”之酒,欲于学童“天性未漓”之时,向其传授日常伦理、立志修身、为官准则等,以达到“厚人伦,励风俗”的诗学效果。... 作为晚清重要蒙学读物与诗歌名选,《小学弦歌》的诗选关涉“教”与“戒”两大基础面相,编选路径以“诗歌”之瓶装“教化”之酒,欲于学童“天性未漓”之时,向其传授日常伦理、立志修身、为官准则等,以达到“厚人伦,励风俗”的诗学效果。该选本秉持教化为先、以诗训蒙的诗学宗旨,标举重情重理、至性至情的诗学范式,彰显温柔敦厚、文质并重的诗学主张。该书亦存在选诗题材雷同、编排失序等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元度 《小学弦歌》 编选内容 诗学旨趣 编选局限
下载PDF
文林馆与北齐隋唐文学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德辉 《运城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35-41,共7页
文林馆是北朝重要文馆,创置于北齐末,得到了北齐统治阶级的扶持,短短四年超常发展。馆中学士多达六十多位,北齐主要作家尽在其中,日常工作虽以修书为名,但撰述之馀,多事创作,诗歌创作繁盛。虽然短命,但影响远届隋唐。对其做综合的考察,... 文林馆是北朝重要文馆,创置于北齐末,得到了北齐统治阶级的扶持,短短四年超常发展。馆中学士多达六十多位,北齐主要作家尽在其中,日常工作虽以修书为名,但撰述之馀,多事创作,诗歌创作繁盛。虽然短命,但影响远届隋唐。对其做综合的考察,有助于认识北齐后期文学的独特之处,及隋唐文学与北朝后期文学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林馆 北齐 隋唐 文学
下载PDF
秘书省与北魏、北齐文学
3
作者 李德辉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92-98,共7页
秘书省是北魏、北齐学术和文学的枢纽机构,主要从事校书、修史、撰文,具有储才、育才的作用。依靠秘书省来培养文人,推出作品,是北魏、北齐文学发展的重要方式和主要特点。由此,北朝秘书省成了作家培养基地、文学创作阵地,两朝主要作家... 秘书省是北魏、北齐学术和文学的枢纽机构,主要从事校书、修史、撰文,具有储才、育才的作用。依靠秘书省来培养文人,推出作品,是北魏、北齐文学发展的重要方式和主要特点。由此,北朝秘书省成了作家培养基地、文学创作阵地,两朝主要作家和重要作品多是由此而出。这种官方化的文学发展方式决定了北魏、北齐文学的性质、作用都是服务型、务实性的,和南朝文学大异其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北齐 秘书省 文学发展
下载PDF
论汉晋时期文章的集作形态
4
作者 李德辉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3-161,共9页
汉晋时期,文献以简牍为载体,文章有一长一短两种状态,长文书于简册,短文书于札牍。长文来源于分书于单简的零散资料,或作者构思的短句短章,作者将书于众简的资料集合串联,即构成长文或著述。通过这种方式缀合的,即集作。其中,材料靠辑... 汉晋时期,文献以简牍为载体,文章有一长一短两种状态,长文书于简册,短文书于札牍。长文来源于分书于单简的零散资料,或作者构思的短句短章,作者将书于众简的资料集合串联,即构成长文或著述。通过这种方式缀合的,即集作。其中,材料靠辑集整合而成的谓之辑录体,以这种方式编撰的作品外表宏大,内里松散;奏议、书论等长文可称为创作体,语气完足,布局整密,无拼合组接之迹。集作的优势和弊端,都是由简牍书写条件造成的,可见文章规模体制与所用文献载体大有关联。从文献载体来解释汉魏晋初的文体、文风特征,可以揭示问题的根源,有必要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晋 文章 集作 形态
下载PDF
早期行记的文体生成及多途发展趋势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德辉 《天府新论》 CSSCI 2022年第2期66-76,共11页
古行记在魏晋南北朝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而其文体孕育生成则在汉魏。汉魏间张骞等外交官撰写的七种叙述西域天竺风土的著作,已具后世行记的文体要素。两晋南北朝隋唐古人沿着汉魏行记开辟的方向加以发展,即成为真正的行记。后人根据... 古行记在魏晋南北朝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而其文体孕育生成则在汉魏。汉魏间张骞等外交官撰写的七种叙述西域天竺风土的著作,已具后世行记的文体要素。两晋南北朝隋唐古人沿着汉魏行记开辟的方向加以发展,即成为真正的行记。后人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采用不同的著述体例,写出风采各异的纪行作品。作者出身和写作目的的差异,让行记朝着多个不同的方向和路径发展,史学著作的横向渗透和叙事文体在六朝隋唐的成熟,也加快了行记内部各体的分化。由此,纪行之书在体式定型后,又衍生出很多的变种,其中有和文学靠得较近的行传体、游记体、笔记体,也有和史学靠得较近的语录体、杂史体和行程录体。这一分化演变历程,最终在宋代得以完成,古行记至此而众体皆备。这一成就的取得,也是宋代文章学发达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行记 文体 孕育 趋势
下载PDF
武后时期文馆的特殊形态及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德辉 《天府新论》 CSSCI 2021年第6期39-48,共10页
武后从掌权起到退位前,新置了北门学士、珠英学士两个文馆,改建了习艺馆。这三个文馆较之一般文馆,在馆名、馆舍、职官上都有所不同。文馆建置虽出于服务武后个人的目的,但仍是借着尊儒重学的名义成立的,且其运作也遵循儒馆学术传统,而... 武后从掌权起到退位前,新置了北门学士、珠英学士两个文馆,改建了习艺馆。这三个文馆较之一般文馆,在馆名、馆舍、职官上都有所不同。文馆建置虽出于服务武后个人的目的,但仍是借着尊儒重学的名义成立的,且其运作也遵循儒馆学术传统,而并未另搞一套,儒学在文馆事务中仍然起着引领作用。北门学士是翰林学士和修书学士的复合体,职责是内廷草诏,禁殿修书;珠英学士以编纂类书、诗歌唱和为主;习艺馆以对宫廷女子开展儒学教育和艺术培养为主。尽管每个文馆自成系列,性质有别,但都在传统儒学的规导下运作,馆务也在儒学学术体系之内展开,并在文学文献建设、文学人才培养、引领朝野诗风、促进诗体发育方面对当时文学的繁荣起到推动作用,此其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后 文馆 儒学 价值
下载PDF
对潘先生,多点理解少点责备——重评《潘先生在难中》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仕持 《昌吉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36-39,共4页
文学史和评论界历来对叶绍钧笔下的潘先生的人格看不上眼 ,认为他自私、虚伪、投机、苟且等等。其实 ,从作品实际出发 ,考虑到潘先生生活的时代和他的社会地位 ,他的全部行为都是出于无奈 ,合情合理的。我们主张评价潘先生时既要看到他... 文学史和评论界历来对叶绍钧笔下的潘先生的人格看不上眼 ,认为他自私、虚伪、投机、苟且等等。其实 ,从作品实际出发 ,考虑到潘先生生活的时代和他的社会地位 ,他的全部行为都是出于无奈 ,合情合理的。我们主张评价潘先生时既要看到他人格不高尚的一面 ,又要体谅他被逼无奈的一面。他是一个应当批评但完全可以理解的良民。我们对他不妨增加一点理解与宽容 ,减少一点苛刻责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 社会地位 人格
下载PDF
瑶族文书《过山榜》研究述评 被引量:1
8
作者 胡铁强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41-46,共6页
瑶族文书《过山榜》的研究以盘瓠神话为缘起,以榜文的搜集整理和编辑考证为基础,延伸到内容价值意义等方面。目前研究还存在内容重复、成果零散、视野狭窄、方法单一等局限。应该从中华民族大视野的高度来把握民族共同体“和而不同”、... 瑶族文书《过山榜》的研究以盘瓠神话为缘起,以榜文的搜集整理和编辑考证为基础,延伸到内容价值意义等方面。目前研究还存在内容重复、成果零散、视野狭窄、方法单一等局限。应该从中华民族大视野的高度来把握民族共同体“和而不同”、交融发展的民族生态格局,展开跨学科跨区域的研究,进而探索作为“活态文化”的《过山榜》其价值功能不断变迁的本质与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人文书 《过山榜》 瑶学研究史
下载PDF
主题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赤壁》为例
9
作者 胡铁强 何琪 《文教资料》 2019年第33期49-51,共3页
本案例是某教师两次讲授杜牧的《赤壁》(选自"统编本"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的课堂实录情况。针对古诗词的教学,大多数教师仍旧选择传统模式,即背景知识-作者简介-文章大意-重点字词-思想感情-写作手法,难以匹配中学生... 本案例是某教师两次讲授杜牧的《赤壁》(选自"统编本"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的课堂实录情况。针对古诗词的教学,大多数教师仍旧选择传统模式,即背景知识-作者简介-文章大意-重点字词-思想感情-写作手法,难以匹配中学生的年龄、心理和接受意愿与能力。《赤壁》两种教学方式的比较清晰地说明只有拓展教学新思路,深入实践"主题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效果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主题教学 《赤壁》
下载PDF
瑶族文书《过山榜》的叙事策略
10
作者 胡铁强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50-52,共3页
《过山榜》的叙事策略体现为:以真实与虚构相结合的叙事理念强调独特的历史延续;以四大情节版块为叙事核心构建鲜明的身份特征;以瑶汉结合的叙事模式巧妙地表达政治文化诉求;这种叙事体现了瑶族历代先民的集体智慧。
关键词 过山榜 真实与虚构 身份认同
下载PDF
中唐-北宋诗中馆驿的形象化进程
11
作者 李德辉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5,共12页
馆驿入诗早在晋初就已开始,但盛唐以前不是写作重点,更非文学形象。经过中唐北宋三百多年的努力才发展为成熟题材,诗人通过侧面映衬、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等手法,对馆驿做艺术提升,于无诗意处发掘诗意,馆驿遂从生活实景升级为景物形象。... 馆驿入诗早在晋初就已开始,但盛唐以前不是写作重点,更非文学形象。经过中唐北宋三百多年的努力才发展为成熟题材,诗人通过侧面映衬、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等手法,对馆驿做艺术提升,于无诗意处发掘诗意,馆驿遂从生活实景升级为景物形象。诗人以简淡之笔,为所过馆驿立一传神写照,体现出鲜明的写意特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形态多样,丰富了唐宋诗的文学形象,从馆驿诗的角度印证了唐宋诗之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唐 北宋 馆驿 形象 进程
下载PDF
神圣与世俗——瑶族文书《过山榜》的精神向度
12
作者 胡铁强 左旭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4-178,共5页
瑶族文书《过山榜》的内容涉神话、传说、族史、生产、生活、风俗、宗教等,比较详尽地记录了瑶族的起源、迁徙、习俗及瑶族人民开发山区所享有的种种权利,号称瑶族的"圣经"和"护身符"。作为契约型文书,《过山榜》... 瑶族文书《过山榜》的内容涉神话、传说、族史、生产、生活、风俗、宗教等,比较详尽地记录了瑶族的起源、迁徙、习俗及瑶族人民开发山区所享有的种种权利,号称瑶族的"圣经"和"护身符"。作为契约型文书,《过山榜》是瑶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瑶人既坚守神圣又关注世俗的特定精神追寻,对于缓解全球化语境下去圣化带来的精神危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圣 世俗 过山榜 精神向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