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园文化纪念品创新设计研究——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寒 王佩珊 吴建锋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11期176-178,共3页
校园文化纪念品作为一种载体,对推广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宣传学校形象、增强学校自身影响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构建校园文化纪念品设计内涵的基础上,以湖南科技大学校园文化纪念品创新设计为实例,总结出在校园文化纪念品设计中对... 校园文化纪念品作为一种载体,对推广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宣传学校形象、增强学校自身影响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构建校园文化纪念品设计内涵的基础上,以湖南科技大学校园文化纪念品创新设计为实例,总结出在校园文化纪念品设计中对特色元素的提炼与设计应遵循的创新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文化 纪念品 设计元素
下载PDF
湖南科技大学校园文化纪念品开发设计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寒 汤燕 邓嘉欣 《工业设计》 2016年第5期90-91,共2页
本文简要阐述了湖南科技大学校园文化纪念品的设计现状,在构建文化纪念品内涵的基础上,对校园文化的设计元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设计实例展示了高校创意纪念品设计理念。
关键词 文化 设计 研究
下载PDF
以产品系统设计理念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志军 那成爱 王沈策 《轻工机械》 CAS 2007年第1期130-133,共4页
企业核心竞争力已由产品实物形态发展到全程服务的非物质形态,坚持以创造人类社会更加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为目标的产品系统设计将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式。产品不仅要服务于消费者的单个实用功能,更应从使用环境和整体产品的... 企业核心竞争力已由产品实物形态发展到全程服务的非物质形态,坚持以创造人类社会更加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为目标的产品系统设计将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式。产品不仅要服务于消费者的单个实用功能,更应从使用环境和整体产品的生命周期出发,推进生活方式、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品系统设计可以通过以产品使用方式的连续性、协调性和多样性为目标的产品系列化战略,以及产品符号形态的统一性、使用方式的统一性和产品符号意义的多样性为目标的产品符号系统化战略,在产品的设计制造、宣传销售、服务回收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塑造企业形象,显示企业个性,创造企业品牌,传播企业独特的文化价值观,赢利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系统设计 核心竞争力 产品系列化 产品符号系统
下载PDF
面向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工业设计策略与案例研究(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志军 李亮之 那成爱 《包装学报》 2010年第3期42-45,共4页
可持续设计必须考虑到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通过系统分析和比较可持续设计、绿色设计和生态设计等概念,研究了可持续生活方式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生活方式导向下的产品创新设计策... 可持续设计必须考虑到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通过系统分析和比较可持续设计、绿色设计和生态设计等概念,研究了可持续生活方式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生活方式导向下的产品创新设计策略,这些策略主要包括关注服务系统、关注地域环境、关注公众参与和关注用户行为。应用这些策略,分析了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开发的竹制自行车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可持续设计 生活方式 案例研究
下载PDF
网上跨专业联合毕业设计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7
5
作者 吴志军 那成爱 王沈策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36-139,共4页
针对产品开发任务涉及到多学科知识,单个设计人员很难在短时间内系统性地完成复杂的设计任务等问题,在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实践中,提出了通过拟定共同的教学目标,构建网络平台,在跨专业学生、教师和企业、消费者共同参与和多边... 针对产品开发任务涉及到多学科知识,单个设计人员很难在短时间内系统性地完成复杂的设计任务等问题,在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实践中,提出了通过拟定共同的教学目标,构建网络平台,在跨专业学生、教师和企业、消费者共同参与和多边互动的方式下组织联合毕业设计的新的教学方式,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尝试。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措施是培养具备多学科知识和多向思维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创新设计人才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跨专业 毕业设计 复合型创新人才
下载PDF
工业设计专业色彩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6
作者 吴寒 吴志军 王沈策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10期87-89,共3页
传统以色彩写生和色彩构成为主的工业设计专业色彩基础课程教学中,课程内容之间缺乏联系,以及与专业课程的衔接也不是紧密。我校经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与改革,加强了色彩基础课程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色彩写生对客观物象的表达来带... 传统以色彩写生和色彩构成为主的工业设计专业色彩基础课程教学中,课程内容之间缺乏联系,以及与专业课程的衔接也不是紧密。我校经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与改革,加强了色彩基础课程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色彩写生对客观物象的表达来带动色彩理论知识及设计原理的学习,有效引导学生由专业基础课程训练到专业设计运用的良性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色彩基础 课程教学
下载PDF
浅谈工业设计专业的美术教学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寒 《职业圈》 2007年第19期122-122,138,共2页
文章论述了如何通过美术教学加强美术技能训练,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开发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智能,提高审美和绘画能力,为他们今后进行产品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 工业设计 美术教学 审美能力
下载PDF
“工业设计史”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8
作者 那成爱 吴志军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19-121,共3页
工业设计史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但因为在实际的教与学过程中存在不少误区,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教学中,以讲解设计发展的“推动因素-发展主线-设计亮点”为主线,应用“内向观”、“外向观”以及图像学的方法,能使学生更形... 工业设计史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但因为在实际的教与学过程中存在不少误区,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教学中,以讲解设计发展的“推动因素-发展主线-设计亮点”为主线,应用“内向观”、“外向观”以及图像学的方法,能使学生更形象、直观地了解和掌握设计发展的历程;改变了学习设计史就是“死记硬背”的传统看法;提高了学生对设计发展历程的宏观认识和把握能力,以及分析相关设计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史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设计史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那成爱 吴志军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1期86-87,共2页
"设计史论"课程是各设计专业课程中的重要部分,但因为在实际的教、学、评过程中存在不少误区,使应有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在整合相关授课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采用"专题式"、互动式教学方法... "设计史论"课程是各设计专业课程中的重要部分,但因为在实际的教、学、评过程中存在不少误区,使应有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在整合相关授课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采用"专题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和多元化的课程评定方式,能够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设计史论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研究、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达到从总体上提高文化素养的目的,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可持续发展设计人才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史论 互动式教学 多元化评定
下载PDF
论现代设计的社会文化属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志军 那成爱 吴寒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8-20,39,共4页
形成于20世纪初期的现代设计,以机械化大批量生产为前提,以社会公众为目标受众,包含着社会化的设计观念和社会性的公共设计主题,并伴随着社会文化思潮的变迁而发展。现代设计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行为,社会文化对设计师及其设计作品... 形成于20世纪初期的现代设计,以机械化大批量生产为前提,以社会公众为目标受众,包含着社会化的设计观念和社会性的公共设计主题,并伴随着社会文化思潮的变迁而发展。现代设计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行为,社会文化对设计师及其设计作品的风格具有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设计 设计文化 公共设计
下载PDF
汽车设计中文化意象要素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沈策 吴寒 孙宽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09年第11期67-69,共3页
汽车造型都渗透着不同的地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美学与技术的层面上都得到完美结合,给人以美的感受。但是从众多的素材中提炼出符合企业品牌文化和消费者心理意象的外观特征,则是汽车设计,特别是中国汽车设计走出困境的关键... 汽车造型都渗透着不同的地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美学与技术的层面上都得到完美结合,给人以美的感受。但是从众多的素材中提炼出符合企业品牌文化和消费者心理意象的外观特征,则是汽车设计,特别是中国汽车设计走出困境的关键。本文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分析了汽车造型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关联性。应用感性工学系统的理论架构,采取代表性图形意象线条提取的模式来描述产品形态特征、感性意象与汽车造型形态的对应关系。它为设计师进行汽车造型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设计 文化意象 应用 汽车造型设计 传统文化艺术 中国传统 地域文化 人文精神
下载PDF
产品设计的感性化表现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沈策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225-226,共2页
设计因技术成熟、趋于平等的状态而转向感性,让人们从不同的位置和亲身体验中感受设计的物质精神作用。让人从参与中体验多种模式的运作并从中受益,使人们对社会发展充满激情。为了使现代感性设计更具理性,基于感性的双层的内涵,完善了... 设计因技术成熟、趋于平等的状态而转向感性,让人们从不同的位置和亲身体验中感受设计的物质精神作用。让人从参与中体验多种模式的运作并从中受益,使人们对社会发展充满激情。为了使现代感性设计更具理性,基于感性的双层的内涵,完善了通过以情绪化内容表现,设置空间内容,设置个性化互动结构,三方面强化可感、可触、可动情的元素,探讨感性设计的方法和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 感性设计 感性表现
下载PDF
基于感性意象的玩具设计实践
13
作者 王沈策 吴寒 王小艳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0年第7期70-72,共3页
一切创意都要变成产品,一切产品造型具有创意才能触动人心。在信息时代,在创意时代,新颖的点子,才能给产品无限的竞争力。本栏目将刊发关于各类产品设计的研究。
关键词 设计实践 性意象 玩具 产品造型 信息时代 产品设计 创意 竞争力
下载PDF
赵建国、周智设计作品(点抄机)
14
作者 赵建国 周智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2-152,共1页
关键词 效果图
下载PDF
以概念设计驱动企业竞争力的持续发展
15
作者 吴志军 徐人平 那成爱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学术版)》 2006年第11期62-64,68,共4页
在分析产品概念及其设计内涵的基础上,结合生活方式和产品需求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概念产品的设计战略方式,即企业在产品开发的模糊前期通过情景分析、群体文化研究、生活方式参考和使用方式研究获得满足用户价值期望的产品概念,通过产品... 在分析产品概念及其设计内涵的基础上,结合生活方式和产品需求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概念产品的设计战略方式,即企业在产品开发的模糊前期通过情景分析、群体文化研究、生活方式参考和使用方式研究获得满足用户价值期望的产品概念,通过产品要素、产品结构和产品功能将产品概念形象化,并通过概念点的诉求、概念认同、概念品牌化等市场策略进行概念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概念 概念设计 企业竞争力 价值期望 概念竞争
下载PDF
对产品设计领域“机器美学”形成过程的再认识
16
作者 那成爱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8年第2期88-90,共3页
以"机器美学"主导的产品设计,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作为这种产品设计的美学反应,又产生出形形色色的新风格、新流派。因此,只有对"机器美学"的形成有真正的了解,才有可能科学地认识其主导的产品设... 以"机器美学"主导的产品设计,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作为这种产品设计的美学反应,又产生出形形色色的新风格、新流派。因此,只有对"机器美学"的形成有真正的了解,才有可能科学地认识其主导的产品设计的各流派及其发展。"机器美学"的形成是从工业革命技术和艺术分离之后再结合的过程,是现代派美术平民化的过程,是人们对于现代派美术弃其精神、取其形式的选择和接受的过程,也是设计师对"机器"的否定、扬弃和正视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美学 工业革命 现代派美术 现代主义美术
下载PDF
符号学理论在产品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7
作者 吴志军 那成爱 《装饰》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符号学 产品系统设计 应用 对象关联 物质形式 要素构成 关联要素 工具使用 媒介
原文传递
产品系统设计的内涵及其思维方式 被引量:15
18
作者 吴志军 那成爱 《装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44,共1页
特定要素和结构形成具有独立功能的产品内部系统,产品在实现功能的过程中形成产品外部系统。产品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统一于产品的生命周期。从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体目标出发,通过系统分析、系统综合和系统优化,解决产品设计问题的思维方... 特定要素和结构形成具有独立功能的产品内部系统,产品在实现功能的过程中形成产品外部系统。产品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统一于产品的生命周期。从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体目标出发,通过系统分析、系统综合和系统优化,解决产品设计问题的思维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内部系统 产品外部系统 系统设计 系统思维方式
原文传递
产品概念创新理念与方法
19
作者 那成爱 吴志军 《机械》 2006年第7期12-14,共3页
现代社会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只有把创新放在产品开发的首要位置,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主动权。产品创新的核心在产品的概念创新,要实现概念创新要从个体行为层、群体文化层、生活情景层和市场参考层等方面进行突破,... 现代社会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只有把创新放在产品开发的首要位置,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主动权。产品创新的核心在产品的概念创新,要实现概念创新要从个体行为层、群体文化层、生活情景层和市场参考层等方面进行突破,通过“提升产品价值—引导消费潮流—塑造企业品牌”的系统过程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创新 生活方式 产品概念 价值期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