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夫之思想现代价值之发现与确定——兼论谭嗣同、梁启超民元之前王船山研究之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朱迪光 《船山学刊》 2013年第2期14-17,共4页
王夫之思想现代价值发现的前提条件是其著作的大量出版和其思想的大力提倡,在这一方面曾国藩居功甚伟,但真正揭示王夫之思想现代价值的是谭嗣同和梁启超,谭、梁船山研究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他们揭櫫了王夫之思想中有所谓科学、民主思想,而... 王夫之思想现代价值发现的前提条件是其著作的大量出版和其思想的大力提倡,在这一方面曾国藩居功甚伟,但真正揭示王夫之思想现代价值的是谭嗣同和梁启超,谭、梁船山研究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他们揭櫫了王夫之思想中有所谓科学、民主思想,而在于他们将王夫之思想与中国人的救国、强国理想紧紧相连的示范,因而使王夫之思想研究总是与中国近现代的变革紧密相联,从而使船山研究与时俱进,具有了新的时代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思想 现代价值 谭嗣同 梁启超
下载PDF
和谐文化与船山学研讨会暨2008年船山学社理事会综述
2
作者 任美衡 罗文鹏 《船山学刊》 CSSCI 2009年第2期29-30,共2页
2008年,"船山学社理事会暨和谐文化与船山学研讨会"在衡阳师范学院召开,省内外专家学者50余人与会,本次会议共收集到学术论文30余篇,在船山哲学、和谐文化、史学、文学、宏观性研究,以及大学生王船山研究等等方面取得了新的... 2008年,"船山学社理事会暨和谐文化与船山学研讨会"在衡阳师范学院召开,省内外专家学者50余人与会,本次会议共收集到学术论文30余篇,在船山哲学、和谐文化、史学、文学、宏观性研究,以及大学生王船山研究等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8和谐文化与船山学:船山学社理事会
下载PDF
王船山《唐诗评选》之比较批评论略
3
作者 严春华 《韶关学院学报》 2010年第10期31-34,共4页
王夫之将比较批评方法广泛运用到《唐诗评选》中,《唐诗评选》对唐诗在诗体、诗风、作品方面的分析都运用了比较批评,这有助于展示船山先生对唐代诗体的演进过程、诗风的时期变革、文人风格的异同以及诗作的语言、格调等问题的看法。
关键词 唐诗 比较批评 诗体
下载PDF
论船山先生所理解的“恕道”
4
作者 漆灏 《船山学刊》 CSSCI 2010年第1期22-23,共2页
儒家的"恕道"思想有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其间见仁见智,颇多歧解。船山先生尽管没有系统地对此加以论述,但在其《四书训义》、《读四书大全说》等著述中多次结合诠释儒家经典文本和分析他人的阐述进行过讨论,形成了船山先生对&... 儒家的"恕道"思想有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其间见仁见智,颇多歧解。船山先生尽管没有系统地对此加以论述,但在其《四书训义》、《读四书大全说》等著述中多次结合诠释儒家经典文本和分析他人的阐述进行过讨论,形成了船山先生对"恕道"的独特理解:"恕"有君子之"恕"和小人之"恕"之分,且"忠恕"是学者事,可"一以贯之";而君子之"恕"当以"有可推之藏"为前提,当以"忠"行"恕";"忠"和"恕"不是"体"和"用"的关系,"仁"、"恕"有别,舍恕无以求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恕道
下载PDF
王船山对明末清初土地产权问题的伦理批判及其现代启示
5
作者 谢芳 王学锋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7-24,共8页
王船山关于封建土地产权问题的伦理思辨是其经济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出发,他提出了“均天下”之地权分配的基本价值诉求,并深刻地批判了我国封建社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土地产权模式,同时对土地所有权“共... 王船山关于封建土地产权问题的伦理思辨是其经济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出发,他提出了“均天下”之地权分配的基本价值诉求,并深刻地批判了我国封建社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土地产权模式,同时对土地所有权“共享”的正当性、农民土地使用权“私有”与“可继承”的合理性进行了理论论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各治其田而自收之”的土地收益分配模式。王船山关于土地产权的伦理思想中有诸多合理的成分,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农村土地改革具有启示意义,尤其对坚持土地所有权公有化、使用权私有化和承认祖业权的合法地位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土地产权 伦理批判 启示
下载PDF
圣化杜诗的解构及其影响--论王夫之评杜
6
作者 朱迪光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1-135,共5页
杜甫在生前死后的一段时间内名声并不大,中唐以后名声渐高,其人被尊为"诗圣",其诗或赞为"诗史",或誉为"集大成",这就是杜诗的圣化;与此同时,有一些学者和文人对杜诗开始有了一些批评,明末清初的王夫之通... 杜甫在生前死后的一段时间内名声并不大,中唐以后名声渐高,其人被尊为"诗圣",其诗或赞为"诗史",或誉为"集大成",这就是杜诗的圣化;与此同时,有一些学者和文人对杜诗开始有了一些批评,明末清初的王夫之通过选诗和评诗对杜诗加以剖析,刀刀见血,堂堂屹立的被圣化的杜诗似乎呈摇摇欲坠之态,给人们看杜诗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招致许多非议;遗憾的是,王夫之评杜的影响仍被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诗 圣化 王夫之 解构 评杜
下载PDF
从“悲欣交集”看弘一法师与藕溢智旭的佛学渊源与路径 被引量:1
7
作者 万里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4-39,共6页
"悲欣交集"是弘一法师的最后绝笔,有着极为丰富的涵义。本文以"悲欣交集"一语为切入点,探求藕溢智旭与弘一法师之间,以律学匡救宗门流弊、以净土体究终极大事的佛学思想渊源与路径。
关键词 弘一法师 藕益智旭 悲欣交集 佛学思想
原文传递
嵇康养生思想论略 被引量:4
8
作者 肖剑平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0-124,共5页
我国魏晋时期著名玄学家嵇康的养生论思想,既追求朴实的自然之美,又尊重人的超越的精神价值,追求对生命的超越。首先,他承继老庄的自然之性思想,认为养生应该守住朴真、虚静之性,扩充内在虚静的心境,做到知足常乐,自觉抵制外在名利、事... 我国魏晋时期著名玄学家嵇康的养生论思想,既追求朴实的自然之美,又尊重人的超越的精神价值,追求对生命的超越。首先,他承继老庄的自然之性思想,认为养生应该守住朴真、虚静之性,扩充内在虚静的心境,做到知足常乐,自觉抵制外在名利、事物的诱惑;其次,他认为人们的合理情欲是生命的正当要求,是符合"生生之理"的,人们应该珍惜、保全生命,并在此基础上求得精神的超越与自由;最后,他认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应该遵循生命本身的新陈代谢规律,不可妄图生命的永恒延续,但外在的修炼可以顺延天年,他寄希望从外在的修炼中获取更多达到与天地共和谐的机会,实现超越的人生自由境界。这些思想对于现代人走出精神困境和化解精神危机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嵇康 养生 性情 诗意人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