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10年住院精神病患者26例猝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瑞见 江开达 《上海精神医学》 2000年第3期148-149,共2页
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猝死的原因及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查阅病历的方法登记26例猝死者各项观察项目。结果 1987年~1997年猝死发生率为1.04%。首次住院者12例(46%);既往有躯体疾病者16例(62%);25例使用了精神药物(涉及各类精神... 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猝死的原因及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查阅病历的方法登记26例猝死者各项观察项目。结果 1987年~1997年猝死发生率为1.04%。首次住院者12例(46%);既往有躯体疾病者16例(62%);25例使用了精神药物(涉及各类精神药物),药物使用频度前3位为:氯丙嗪、舒必利及奋乃静,猝死日小剂量用药者16例(64%),用药2周内猝死者12例(48%)。结论 猝死除与猝死者本身躯体状况有关外,各种精神药物对猝死有间接或直接的关系,而首次住院使用小剂量药物却在用药初期发生猝死者,可能与患者对药物过敏或特异性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精神病患者 猝死 病因 临床特点
下载PDF
50例男性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性活动与抗精神病药物相关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龚高钦 舒良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57-359,共3页
国内已有人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性活动进行了观察。发现药物剂量与性活动障碍无关。本文观察了50例男性康复期继续服药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性活动,通过定量分析,发现性活动障碍与抗精神病药物剂量明显相关,与病程,年龄(26~50岁之间)无关... 国内已有人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性活动进行了观察。发现药物剂量与性活动障碍无关。本文观察了50例男性康复期继续服药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性活动,通过定量分析,发现性活动障碍与抗精神病药物剂量明显相关,与病程,年龄(26~50岁之间)无关,这对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
下载PDF
伴有与心境不一致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临床特征对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吕春江 俞坤 杜荣玉 《四川精神卫生》 2002年第2期100-101,共2页
关键词 心境不一致 精神病性症状 噪狂症 临床特征对照分析
下载PDF
精神病患者首次静滴氯丙嗪速度与不良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小燕 李顺华 王瑞见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3年第5期3-6,共4页
目的 探讨精神病人首次静滴氯丙嗪速度与不良反应发生频率的关系,指导静滴氯丙嗪过程中的护理行为,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减少不良反应。方法 根据氯丙嗪滴速分A组(20~40滴/min)、B组(41~60滴/min)、C组(61~80滴/min)、D组(81~100滴/mi... 目的 探讨精神病人首次静滴氯丙嗪速度与不良反应发生频率的关系,指导静滴氯丙嗪过程中的护理行为,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减少不良反应。方法 根据氯丙嗪滴速分A组(20~40滴/min)、B组(41~60滴/min)、C组(61~80滴/min)、D组(81~100滴/min) 四组,观察记录不同滴速下出现不良反应的频次。结果 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嗜睡(14.9%)、鼻塞(13.4%)、焦虑(12.9%)、口干(12.9%)及视力模糊(10.3%)为主,在不同滴速下各种不良反应(体位性低血压除外)发生频次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数不良反应发生频次随滴速增加而增加,而嗜睡则随滴速加快而减少,氯丙嗪点滴速度越快,需接受护理干预的病例越多。结论 合理调节氯丙嗪静滴速度可以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氯丙嗪静滴速度以40~60滴/分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患者 氯丙嗪 不良反应 护理
下载PDF
96例住院精神病人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瑞见 屈佳强 +1 位作者 陈衡章 王明祥 《四川精神卫生》 1999年第3期185-186,共2页
医院感染不仅给病人增添了新的痛苦,而且影响了病床的周转率和疾病的治愈率,降低了医疗质量,特别是精神病人因受精神症状的影响,不能客观地反映继发感染症状,易造成误诊、漏诊甚至危及生命,更应引起重视。作者通过初步分析我院9... 医院感染不仅给病人增添了新的痛苦,而且影响了病床的周转率和疾病的治愈率,降低了医疗质量,特别是精神病人因受精神症状的影响,不能客观地反映继发感染症状,易造成误诊、漏诊甚至危及生命,更应引起重视。作者通过初步分析我院96例院内感染者资料,以探讨住院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医院感染 相关因素
下载PDF
精神病人自理缺陷的护理 被引量:2
6
作者 戴云 朱爱林 《中国民康医学》 2004年第9期582-582,共1页
关键词 精神病人 自理缺陷 护理
下载PDF
全息胚分化促进剂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60例临床研究
7
作者 王瑞见 李新卫 +6 位作者 陈衡章 袁连喜 邓联斌 覃冬莲 吕春江 李顺华 陈海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99-601,共3页
目的:了解全息胚分化促进剂全息康神液结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全息组和对照组各60例,选用阴性阳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副反应评定量表... 目的:了解全息胚分化促进剂全息康神液结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全息组和对照组各60例,选用阴性阳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副反应评定量表(TESS)等量表及临床疗效1级评定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全息组和对照组的总显效率分别为41.7%和23.3%(P<0.05),两组治疗前后PANSS总分及两组间总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阳性量表分(P)、阴性量表分(N)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疗效总评(GI)、疗效指数(EI)及TESS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全息康神液能提高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减少抗精神病药物剂量,具有安全、副作用小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胚分化促进剂 抗精神病药物 联合用药 药物治疗 精神分裂症 不良反应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睡眠障碍的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干预与效果分析
8
作者 丁一玲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0年第4期117-117,共1页
睡眠障碍是精神科临床中常见的症状,可见于各种精神疾病,患者以失眠症为主要表现,包括入睡困难、早醒、时睡时醒、通宵不眠、睡眠规律倒错等。针对不同的病情,采取及时、合理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关键词 住院精神病患者 睡眠障碍 护理干预 精神疾病 主要表现 入睡困难 睡眠规律 护理工作
下载PDF
“三无”精神病患者下肢瘫痪伴低血糖昏迷1例护理报告
9
作者 高喜梅 《中国民康医学》 2011年第2期211-211,189,共2页
我院系民政康复医院,承担本地区"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抚养人?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救治工作。在救治"三无"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不断摸索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在难度大、风险大、压力大的情况下,较好地... 我院系民政康复医院,承担本地区"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抚养人?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救治工作。在救治"三无"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不断摸索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在难度大、风险大、压力大的情况下,较好地完成了救治护理工作。我科于2008年3月收治1例“三无”精神病患者,下肢瘫痪伴低血糖昏迷,经过45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精神病患者 低血糖昏迷 护理报告 下肢瘫痪 救治工作 护理工作 无生活来源 康复医院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病人抗心律失常作用的观察
10
作者 龚高钦 《四川精神卫生》 1999年第1期54-54,共1页
抗精神病药物可影响心血管功能,引起各种心律失常[1,2],但也有报道氯丙嗪有治疗心律失常作用[3]。其它抗精神病药物有无抗心律失常作用,国内尚无文献报道。本文对我院1983~1991年住院前患有心脏疾病的精神病人,经... 抗精神病药物可影响心血管功能,引起各种心律失常[1,2],但也有报道氯丙嗪有治疗心律失常作用[3]。其它抗精神病药物有无抗心律失常作用,国内尚无文献报道。本文对我院1983~1991年住院前患有心脏疾病的精神病人,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心电图变化资料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心律失常 抗精神病药
下载PDF
80例急诊精神病人的危机干预分析
11
作者 莫迪 《中国民康医学》 2004年第9期553-554,共2页
目的 :找出急需干预的相关因素 ,提出相应危机干预对策。 方法 :对 80例急诊精神病人危机干预进行分析。 结果 :精神病性因素和躯体疾病因素 ,在急诊入院原因大致相等 ,只有果断采取恰当的危机干预才能防止和杜绝精神病人意外发生。 结... 目的 :找出急需干预的相关因素 ,提出相应危机干预对策。 方法 :对 80例急诊精神病人危机干预进行分析。 结果 :精神病性因素和躯体疾病因素 ,在急诊入院原因大致相等 ,只有果断采取恰当的危机干预才能防止和杜绝精神病人意外发生。 结论 :各类急诊入院精神病人应及时、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人院精神病人 危机干预
下载PDF
5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死因分析
12
作者 杨曦 莫迪 《中国民康医学》 2011年第17期2158-2159,共2页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原因,探讨相关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医院30年来所有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病例,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人数为52例,死亡率为0.48%。死于躯体疾病35例,占67.30%,其中死于全身衰竭的最多,余...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原因,探讨相关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医院30年来所有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病例,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人数为52例,死亡率为0.48%。死于躯体疾病35例,占67.30%,其中死于全身衰竭的最多,余依次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及其它;意外死亡14例,占26.92%,其中猝死8例、自杀4例、噎死及跳楼摔死各1例;由抗精神病药物严重不良反应所致3例,占5.76%,其中恶性症状群2例,急性粒细胞减少1例。结论: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详细的病史,严格的体格检查,定期复查,合理用药,加强护理,严密观察,强化工娱疗,适当的户外活动,可减少住院患者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精神病患者 死因 分析
下载PDF
精神药物的副反应 被引量:5
13
作者 战晓梅 李冬波 +19 位作者 刘守波 陈淑玲 白晓光 刘翠美 胡光涛 张崇兰 欧阳泽华 易斐 周赟 周嫣红 孙志军 余慧仙 王德燧 李晶 李春华 李均林 刘开成 郭仕寨 陈建爱 本刊编辑部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2年第1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精神药物 药物不良反应 药源性疾病 氯氮平 氯丙嗪 利培酮 病例 安坦
下载PDF
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先锋 盛民生 +26 位作者 欧阳泽华 赵仁珍 熊娅芹 李艳祥 曲宏珍 张丹妮 兰智勇 赵洪瑛 毕见好 丁跃庆 吴洪军 顾洪 白志杰 白义宝 赵生民 郑超 代春艳 陈建军 刘晓艳 徐敏学 王树贵 杨晓敏 张志恒 全传升 潘继英 刘琼 本刊编辑部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25-127,共3页
关键词 精神药物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 被引量:4
15
作者 欧阳泽华 舒卓 +10 位作者 费锦锋 王皋茂 张瑞霞 宋惠芬 吴宏 胡亚兰 史春兰 顾建军 张淼 任茂省 本刊编辑部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4年第2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精神药物 不良反应 临床药学 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 恶性综合征
下载PDF
老年与非老年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死因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瑞见 江开达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1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 :了解老年与非老年住院患者死亡原因。 方法 :按死亡年龄分成老年组 (≥ 6 0岁 )和非老年组 (<6 0岁 ) ,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 结果 :1987~ 1997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死亡 30 6例 ,占同期住院病人的 1.... 目的 :了解老年与非老年住院患者死亡原因。 方法 :按死亡年龄分成老年组 (≥ 6 0岁 )和非老年组 (<6 0岁 ) ,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 结果 :1987~ 1997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死亡 30 6例 ,占同期住院病人的 1.2 %。老年死亡者 16 6例 ,死亡率为 6 .1% ;非老年死亡者 140例 ,死亡率为 0 .6 %。老年死亡者以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为主 ,致死原因以躯体疾病及猝死为主 ;非老年死亡者以精神分裂症为主 ,致死原因以躯体疾病、消极自杀及猝死为主 ;两组死亡原因有显著差异 (P<0 .0 1)。 结论 :老年患者病死率显著高于非老年患者 ,两者病种及死因分布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病 死亡 老年人 死因
下载PDF
住院森田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瑞见 袁连喜 +11 位作者 吕春江 覃冬莲 阳泽华 刘春香 刘运君 罗群华 曾韵华 李顺华 李新卫 陈海明 张桂成 孙孝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04-406,共3页
目的 :观察森田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综合性治疗效果 ,及其对人格特性变化的作用。方法 :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 6 6例 ,随机分为森田组和对照组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研究组加上森田治疗 ,共治疗 10周 ,均选用BPRS、SANS... 目的 :观察森田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综合性治疗效果 ,及其对人格特性变化的作用。方法 :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 6 6例 ,随机分为森田组和对照组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研究组加上森田治疗 ,共治疗 10周 ,均选用BPRS、SANS、NOSIE和MMPI量表于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定和个性特征测查。结果 :森田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 87 9%和 6 6 7% (x2 =4 2 3 P <0 0 5 ) ,治疗前后BPRS、SANS、NOSIE总分变化森田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森田疗法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优于单纯用抗精神病药物 ,并能矫正病人的某些病态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阳疗法 精神分裂症 对照研究 治疗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音乐疗法的效果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向萍 欧阳泽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24期66-67,共2页
目的了解音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40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音乐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焦虑、抑郁因子分降分明显,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音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有很好的疗... 目的了解音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40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音乐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焦虑、抑郁因子分降分明显,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音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有很好的疗效,可以提高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音乐疗法
下载PDF
森田疗法治疗住院精神分裂症MMPI测查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春香 王瑞见 孙孝煌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1年第1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治疗 森田疗法 精神分裂症 MMPI
下载PDF
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延续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20
作者 伍群萍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0年第3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延续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将116例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实验组58例。对对照组采用门诊随访、传统应答措施;对实验组进行为期1年的延续护理服务,采用护患沟通、病友交流、播放录像、... 目的探讨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延续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将116例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实验组58例。对对照组采用门诊随访、传统应答措施;对实验组进行为期1年的延续护理服务,采用护患沟通、病友交流、播放录像、电话随访与支持等形式开展延续护理服务。比较2组患者对精神分裂症的认知程度、服药依从性、病情复发率及社会功能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疾病知识认知度、服药依从性、病情复发率、社会功能恢复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延续护理服务有助于患者出院后疗效的维持及疾病的恢复,能够减少疾病复发,对其社会的功能改善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出院随访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