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产杂交早稻新组合株两优173的特征特性与栽培、制种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罗炬 唐绍清 +5 位作者 王建龙 胡培松 邵高能 魏祥进 焦桂爱 谢黎红 《中国稻米》 2012年第2期67-68,共2页
株两优173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湖南金健种业有限公司用两系不育系株1S与恢复系R173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表现优势强,具有高产稳产、抗性较好、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湖南、... 株两优173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湖南金健种业有限公司用两系不育系株1S与恢复系R173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表现优势强,具有高产稳产、抗性较好、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湖南、江西、浙江、湖北、安徽南部等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 杂交早稻 株两优173
下载PDF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婷 王建龙 《作物研究》 2012年第6期713-718,共6页
介绍了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结构,综述了其定位和克隆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了在其研究过程中分子标记技术的利用,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稻瘟病 抗性基因 定位 克隆 分子标记技术
下载PDF
湖南再生稻研究
3
作者 粟绍军 王素华 +4 位作者 吴立群 谈发俊 陈广明 乔傲远 毛远利 《中国种业》 2023年第6期20-24,共5页
为筑牢“压舱石”,守好“米袋子”,近年来湖南省积极推进单季稻区再生稻的发展。通过梳理湖南省再生稻产业发展的历程,回顾再生稻在品种选择、播种要求、施肥管理、留桩高度、激素调控、机械收获技术上的研究进展,分析比较再生稻的经济... 为筑牢“压舱石”,守好“米袋子”,近年来湖南省积极推进单季稻区再生稻的发展。通过梳理湖南省再生稻产业发展的历程,回顾再生稻在品种选择、播种要求、施肥管理、留桩高度、激素调控、机械收获技术上的研究进展,分析比较再生稻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湖南再生稻的发展作出阶段性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作模式 湖南 再生稻 碳足迹
下载PDF
持续淹水对水稻镉吸收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 被引量:38
4
作者 陈江民 杨永杰 +5 位作者 黄奇娜 胡培松 唐绍清 吴立群 王建龙 邵国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3300-3310,共11页
【目的】研究持续淹水对不同镉(Cadmium,Cd)积累水稻品种Cd含量的影响,通过分析持续淹水条件下土壤有效性Cd、植株Cd含量以及水稻根系Cd吸收转运关键基因表达,揭示持续淹水对水稻Cd积累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采用水稻品种辐品36(... 【目的】研究持续淹水对不同镉(Cadmium,Cd)积累水稻品种Cd含量的影响,通过分析持续淹水条件下土壤有效性Cd、植株Cd含量以及水稻根系Cd吸收转运关键基因表达,揭示持续淹水对水稻Cd积累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采用水稻品种辐品36(FP36,Cd高积累品种)和中嘉早17(ZJZ17,Cd低积累品种),盆栽条件下(外源加入1.5 mg·kg-1 Cd Cl2)于水稻分蘖始期开始持续淹水处理,分蘖盛期取样分析植株Cd含量及Cd转运相关基因表达情况,测定土壤中有效性Cd、Fe、Mn含量和根膜Cd、Fe和Mn含量。相同处理继续培养至水稻完熟期,收获植株和稻米并测定Cd含量和产量。【结果】在Cd污染土壤条件下,与正常灌溉处理相比,持续淹水显著降低了分蘖盛期水稻FP36和ZJZ17的Cd含量,根部降幅分别为39.5%和33.9%,地上部降幅分别为62.1%和71.7%。在完熟期也表现相同作用效果,持续淹水显著降低完熟期水稻FP36和ZJZ17根部、地上部和稻米中Cd含量,FP36根部、地上部和稻米分别降低36.4%、43.7%和36.8%,ZJZ17分别降低62.5%、61.5%和55.4%。研究发现,持续淹水显著降低了两个水稻品种的土壤有效性Cd含量(降幅分别为12.1%和17.7%)和根膜中Cd的含量(降幅分别为52.2%和43.1%)。Cd胁迫下,持续淹水增加了土壤有效性Fe(增幅分别为23.7%和10.3%)和有效性Mn含量(增幅分别为24.5%和43.9%),也使根膜中Fe(增幅分别为83.1%和81.5%)和Mn含量(增幅分别为41.5%和27.7%)显著增加。更为重要的是,持续淹水显著下调了两个水稻品种根部Os Nramp1(58.3%和58.0%)和Os LCD(21.6%和17.8%)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论】持续淹水通过降低土壤有效性Cd含量和抑制Cd吸收基因表达(Os Nramp1和Os LCD)的双重调控作用,降低了水稻对Cd的吸收和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转运蛋白
下载PDF
酸性稻田添加生物炭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基于5年大田试验 被引量:25
5
作者 荣飞龙 蔡正午 +7 位作者 覃莎莎 张凯 吴立群 阳树英 肖智华 任勃 林元山 陈法霖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4413-4424,共12页
开展生物炭对农田生态系统长期效应的大田试验对全面评价生物炭调控农田生产力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以南方酸性稻田为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开展了5年大田试验,探讨不同水平生物炭(0、20、40、60、80 t/hm^2和100 t/hm^2)一次性... 开展生物炭对农田生态系统长期效应的大田试验对全面评价生物炭调控农田生产力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以南方酸性稻田为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开展了5年大田试验,探讨不同水平生物炭(0、20、40、60、80 t/hm^2和100 t/hm^2)一次性添加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多年效应。主要结果为:(1)水稻齐穗期的LAI、倒4叶叶绿素含量及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均随生物炭添加量增加而增加;(2)生物炭对齐穗期剑叶叶绿素含量以及粒叶比的影响不显著;(3)生物炭显著促进稻田增产的添加量分别为:≥60 t/hm^2(增幅17.0%—23.7%,第1年)、≥40 t/hm^2(增幅15.5%—32.4%,第2年)、20—100 t/hm^2(增幅9.6%—21.8%,第3年)、均无显著差异(第4年)、100 t/hm^2(增幅15.7%、第5年);(4)生物炭对稻田累计产量的增幅分别为:5.9%—23.7%(第1年)、5.5%—27.8%(第2年)、6.8%—25.9%(第3年)、5.4%—22.0%(第4年)、4.6%—20.6%(第5年);(5)产量与齐穗期的LAI、倒4叶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量及每穗粒数显著正相关。综上表明:酸性稻田生物炭一次性添加有利于改善水稻群体质量,促进稻田增产,高炭量添加(80 t/hm^2和100 t/hm^2)相比于中低炭量添加持续增产效应更好,至少可稳定维持3年。研究结果可为指导生产实践中利用生物炭以实现稻田增产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水稻 生长发育 产量
下载PDF
Breeding and Application of Medium-maturing Late Season Indica Hybrid Rice Taoyou Xiangzhan with Good Grain Quality
6
作者 伍中胜 周少川 +8 位作者 刘大锷 李宏 王建龙 郭明选 刘勇军 覃立群 高汉清 欧阳江南 黄新明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7年第2期234-237,共4页
Taoyou Xiangzhan, derived from the indica CMS line Taonong 1A and Huanghuazhan (a fine quality conventional rice variety), is a new medium-maturing late season indica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It was evaluated as the... Taoyou Xiangzhan, derived from the indica CMS line Taonong 1A and Huanghuazhan (a fine quality conventional rice variety), is a new medium-maturing late season indica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It was evaluated as the 2nd class of fine quality rice variety in Hunan Province in 2012. It is characteristic of high-yielding ability, fine grain quality, good plant type, good lodging resistance and fertilizer tolerance, strong tillering ability and good discoloring at the late growth stage. Taoyou Xiangzhan was registered for release to commercial production by Hunan Provincial Crop Variety Appraisal Committee in June, 2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 rice Taoyou Xiangzhan Good grain quality BREEDING
下载PDF
三系杂交晚稻新组合桃优香占特征特性及春季制种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伍国银 严兴康 +2 位作者 朱贵祥 夏忠新 唐少东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9-120,共2页
介绍了桃优香占及亲本特征特性及其高产制种技术。2015年,在永州市零陵区进行桃优香占春季制种,其高产制种关键技术是选好基地,确定好扬花授粉期;定准播差确保花期相遇;科学管理创建高产群体;适时喷施"920";综合防治病虫害;... 介绍了桃优香占及亲本特征特性及其高产制种技术。2015年,在永州市零陵区进行桃优香占春季制种,其高产制种关键技术是选好基地,确定好扬花授粉期;定准播差确保花期相遇;科学管理创建高产群体;适时喷施"920";综合防治病虫害;严格隔离除杂,确保种子质量;及时收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晚稻 桃优香占 制种 特征特性
下载PDF
杂交晚籼新组合两优336的选育与应用
8
作者 吴立群 唐文帮 +5 位作者 李珊 徐叔云 王素华 陶优生 蔡庆红 王建龙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2期8-10,共3页
两优336是由广适优质两用核不育系"C815S"与优质恢复系"R336"杂交组配的晚稻迟熟新品种;该组合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均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抗倒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并于2015年6月通过了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 两优336是由广适优质两用核不育系"C815S"与优质恢复系"R336"杂交组配的晚稻迟熟新品种;该组合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均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抗倒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并于2015年6月通过了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从两优336的亲本及选育过程、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及制种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以期为该品种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两优336 选育 产量 栽培 制种
下载PDF
Breeding and Application of Quality Indica CMS Line Taonong 1A in Rice
9
作者 伍中胜 刘大锷 +6 位作者 王建龙 郭明选 刘勇军 覃立群 高汉清 欧阳江南 黄新明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7年第5期760-762,共3页
Taonong 1 A, developed from the cross of Jin 23A/(644B /Yixiang B) F2 and its successive backcrosses over years, is an indica CMS line in rice. It is characteristic of good agronomic characters, restorability, fine ... Taonong 1 A, developed from the cross of Jin 23A/(644B /Yixiang B) F2 and its successive backcrosses over years, is an indica CMS line in rice. It is characteristic of good agronomic characters, restorability, fine grain quality and high multiplication and hybrid seed yield. In 2012, its F1 hybrid combination Taoyou Xi- angzhan (Taonong 1A/Huanghuazhan) was evaluated as a 2nd class fine quality rice variety in Hunan Province. Both Taonong 1A and Taoyou Xiangzhan were regis- tered for release to commercial production by Hunan Provincial Crop Variety Ap- praisal Committee in 2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CMS line Taonong 1A Fine grain quality BREEDING
下载PDF
杂交水稻高活力种子生产技术
10
作者 唐启源 邓化冰 +7 位作者 赵光武 郑华斌 吴立群 王晓敏 王慰亲 崔婷 陈其敏 胡伟凤 《中国科技成果》 2020年第21期30-34,共5页
水稻现代机械精量轻简化种植方式如大苗机插秧、有序机抛秧、有序机械穴直播等均要求种子具有高出苗率、高成秧率、高秧苗素质和高均匀度等高活力特性.项目针对我国杂交水稻种子活力较差的现状,历经9年攻关,在创新与田间出苗高度吻合的... 水稻现代机械精量轻简化种植方式如大苗机插秧、有序机抛秧、有序机械穴直播等均要求种子具有高出苗率、高成秧率、高秧苗素质和高均匀度等高活力特性.项目针对我国杂交水稻种子活力较差的现状,历经9年攻关,在创新与田间出苗高度吻合的常规与快速水稻种子活力检验方法的基础上,揭示了稻穗群体种子活力差异的时空变化规律,发现了种子活力和发芽率随授粉后天数变化的高值交叠区间,提出和建立了增加早授粉强势粒比率、强化晚授粉弱势粒灌浆以提高杂交种子活力的途径与技术,创建了以授粉后天数17~23天和黄熟度75%~90%为指标阈值的杂交水稻种子适期早收技术,创新集成了以"一养二早三适"为核心的杂交水稻高活力种子生产技术体系,并在金健种业等8家杂交水稻种子公司的多个制种基地单元制种示范与应用,对杂交种子活力的提高效果稳定而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种子生产 种子活力
原文传递
优质中熟杂交晚籼新组合桃优香占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伍中胜 周少川 +8 位作者 刘大锷 李宏 王建龙 郭明选 刘勇军 覃立群 高汉清 欧阳江南 黄新明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14,17,共4页
桃优香占为三系不育系桃农1A与优质常规稻黄华占配组育成的中熟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2012年被评为湖南省2等优质稻米;具有高产、优质、株型松紧适中、耐肥抗倒、分蘖能力强、后期落色好等特点,适合在湖南省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2015年... 桃优香占为三系不育系桃农1A与优质常规稻黄华占配组育成的中熟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2012年被评为湖南省2等优质稻米;具有高产、优质、株型松紧适中、耐肥抗倒、分蘖能力强、后期落色好等特点,适合在湖南省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2015年6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桃优香占 优质 选育
原文传递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定点编辑水稻赤霉素2氧化酶基因OsGA2ox10 被引量:4
12
作者 惠索祯 常俊楠 +2 位作者 邱牡丹 李磊 王建龙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6016-6024,共9页
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以粳稻品种‘沈农265’为遗传背景对水稻赤霉素2氧化酶基因OsGA2ox10进行编辑,获得了该基因编码序列翻译提前终止纯合突变体ga2ox10-1、ga2ox10-2和ga2ox10-3。经RT-PCR检测突变体中OsGA2ox10基因表达量相... 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以粳稻品种‘沈农265’为遗传背景对水稻赤霉素2氧化酶基因OsGA2ox10进行编辑,获得了该基因编码序列翻译提前终止纯合突变体ga2ox10-1、ga2ox10-2和ga2ox10-3。经RT-PCR检测突变体中OsGA2ox10基因表达量相比野生型极显著降低。表达模式分析显示该基因在根、茎、叶、叶鞘、幼穗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幼穗中表达量最高。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OsGA2ox10与GFP融合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中。本实验的开展为进一步明确GA2ox10基因功能和该基因在赤霉素代谢失活调控网络中的作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组织表达 亚细胞定位 OsGA2ox10 赤霉素
原文传递
水稻OsZ314基因克隆及转录激活验证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志槊 王天抗 +5 位作者 邱牡丹 李懿星 张立成 宋书锋 王建龙 李莉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02-2208,共7页
穗是水稻(Oryza sativa L.)重要的生殖器官,其生长发育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前期研究中,我们对水稻生殖生长时期穗发育各阶段的转录组、蛋白组数据进行联合分析,筛选到一个MYB基因家族的转录因子OsZ314基因。生物学信息分析表明,... 穗是水稻(Oryza sativa L.)重要的生殖器官,其生长发育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前期研究中,我们对水稻生殖生长时期穗发育各阶段的转录组、蛋白组数据进行联合分析,筛选到一个MYB基因家族的转录因子OsZ314基因。生物学信息分析表明,该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拥有典型的R2R3-MYB型转录因子结构域,且在水稻幼穗时期表达量最高;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OsZ314基因定位于细胞核中;转录激活试验表明,OsZ314基因具有转录激活功能。本研究为深入探索OsZ314基因在水稻穗发育时期的分子生物学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OsZ314 生物信息学分析 亚细胞定位 转录激活
原文传递
高产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建两优华占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立群 李珊 +2 位作者 徐叔云 王素华 王建龙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6-77,共2页
建两优华占是用建S与华占配组育成的一季晚稻新组合,在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中均表现出产量高、米质较优、适应性广、抗倒性佳等优点。2015年6月通过了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建两优华占 高产 优质 选育
原文传递
优质杂交晚籼新组合泰优553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立群 李威 +7 位作者 李珊 陶优生 李波 高佳 肖友 何艳晴 龚德华 王建龙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3-65,共3页
泰优553是湖南金健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现代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优质不育系泰丰A与强优恢复系R553配组而成的中熟优质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粒形细长、垩白少、整精米率高、食味... 泰优553是湖南金健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现代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优质不育系泰丰A与强优恢复系R553配组而成的中熟优质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粒形细长、垩白少、整精米率高、食味佳、适应性广等特点,2019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0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泰优553 优质 选育
原文传递
两系杂交晚稻新组合玖两优47母本直播制种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汤国华 谢红军 +3 位作者 朱明东 余应弘 吴立群 凌春强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26,共2页
介绍了两系杂交晚稻新组合玖两优47亲本的特征特性及母本直播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玖两优47 直播 制种技术
原文传递
优质籼型三系不育系桃农1A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伍中胜 刘大锷 +6 位作者 王建龙 郭明选 刘勇军 覃立群 高汉清 欧阳江南 黄新明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8,共3页
桃农1A是以自选中间材料644B作母本与宜香B杂交,F2代选单株与金23A测保,经多年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水稻籼型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农艺性状优良、可恢复性好、繁殖制种产量高、米质优等特点,所配杂交晚稻组合桃优香占2012年被评为湖南... 桃农1A是以自选中间材料644B作母本与宜香B杂交,F2代选单株与金23A测保,经多年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水稻籼型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农艺性状优良、可恢复性好、繁殖制种产量高、米质优等特点,所配杂交晚稻组合桃优香占2012年被评为湖南省2等优质米品种。桃农1A及其组合桃优香占均于2015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不育系 桃农1A 优质 选育
原文传递
晚稻专用温敏核不育系33S创制与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应弘 +10 位作者 汤国华 谢红军 王建龙 曾晓珊 肖燃 朱明东 符慧荣 肖燕 凌春强 邓家旋 徐光 《中国科技成果》 2021年第12期74-75,共2页
长江中下游水稻种植面积9,000万亩.籼型双季晚稻的种植面积占1/3左右,具有品质好、商品率高等优点,是主要的优质口粮.两系法杂交水稻主要应用于一季稻和早稻.2000年以前,两系法杂交双季晚稻选育一直没有突破.主要技术瓶颈在于,不育系难... 长江中下游水稻种植面积9,000万亩.籼型双季晚稻的种植面积占1/3左右,具有品质好、商品率高等优点,是主要的优质口粮.两系法杂交水稻主要应用于一季稻和早稻.2000年以前,两系法杂交双季晚稻选育一直没有突破.主要技术瓶颈在于,不育系难以配出熟期适宜的晚稻组合,两系杂交稻只能一季制种,成本高.且晚稻用种量大,必须通过提高制种产量来降低用种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法杂交水稻 双季晚稻 温敏核不育系 两系杂交稻 制种产量 用种量 一季稻 熟期
原文传递
桃优香占在常德的生产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9
作者 贾琳 吴立群 +3 位作者 伍中胜 彭建 朱益祥 贾先勇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44,共4页
桃优香占是湖南省桃源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湖南金健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用桃农1A与黄华占配组育成的产量高、米质优、熟期早的优质杂交晚稻组合.通过对不同栽培条件的实例分析,总结了该组合在常德的生产表现及... 桃优香占是湖南省桃源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湖南金健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用桃农1A与黄华占配组育成的产量高、米质优、熟期早的优质杂交晚稻组合.通过对不同栽培条件的实例分析,总结了该组合在常德的生产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桃优香占 优质 栽培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