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皮,一个春天的故事
1
作者 甘丽红 《当代教育家》 2018年第11期56-57,共2页
'春到人间万物鲜,无限风光在画卷。'每当翻开这张春天的画卷,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姑娘,我就感到无比欣慰。这个'春姑娘'叫皮皮,别看她现在笑得如此开心,刚入学时一直不高兴,到了第二学期她还是闷闷不乐。有次上语文课,我... '春到人间万物鲜,无限风光在画卷。'每当翻开这张春天的画卷,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姑娘,我就感到无比欣慰。这个'春姑娘'叫皮皮,别看她现在笑得如此开心,刚入学时一直不高兴,到了第二学期她还是闷闷不乐。有次上语文课,我无意间发现她的日记本上写满了'我要转学,我讨厌这里,我非得转学'的字样。'全课程'的春天课程来了,我做梦也没想到,皮皮开始有了笑脸,并且再也不说转学。看,这是她写下的收获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笑脸 万物 皮皮 转学 人间 日记本 画卷
原文传递
美术课?这是数学课
2
作者 曾慧敏 《当代教育家》 2019年第4期49-50,共2页
每个孩子都有无穷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好动好玩,爱听故事,爱探索,他们天性浪漫,有极强的好奇心。好玩、有意思的课堂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对课堂充满期待。而我们的'全课程'教学注重让学生在体验... 每个孩子都有无穷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好动好玩,爱听故事,爱探索,他们天性浪漫,有极强的好奇心。好玩、有意思的课堂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对课堂充满期待。而我们的'全课程'教学注重让学生在体验和探索中学习知识,在活动中将知识内化为能力。随着春天课程的展开,我们数学中《平面图形的认识》这一单元以'全课程'数学六大课型之一的项目课《春天里的脚印》为主题拉开了序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方形 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 绘本故事
原文传递
用“全课程”改变教师的生命状态
3
作者 吴雨潞 《当代教育家》 2017年第12期66-67,共2页
目前,教育界十分关注"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某些部门甚至以此为课题开展项目研究,大家都试图分析成因,寻找良策。
关键词 教师 状态 生命 课程 教育界
原文传递
独一无二的尺子
4
作者 周迎祥 《当代教育家》 2018年第11期70-70,共1页
在我们'全课程'数学课堂里,从不缺少的就是趣味性——不仅仅追求理论知识传授,更注重的是体验知识源于生活。开学后的一周,我们二年级数学老师带领可爱的'拓拓维维'们探索了尺子的发展历程。'实物尺'的产生在... 在我们'全课程'数学课堂里,从不缺少的就是趣味性——不仅仅追求理论知识传授,更注重的是体验知识源于生活。开学后的一周,我们二年级数学老师带领可爱的'拓拓维维'们探索了尺子的发展历程。'实物尺'的产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原始社会的人们是怎样测量物体的?这个问题在数学课堂上引发了小朋友们一阵测量风潮,孩子们积极思考,想出了各种测量的方法,有的张开双臂来量,有的一步一步走着量,还有的用实物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书 长度单位
原文传递
打开爱的心门
5
作者 刘春喜 《当代教育家》 2018年第11期58-59,共2页
今年是我第一次带一年级小朋友,也是我真正意义上的带班生活,前一个多月我去适应它,这里有快乐、难过和疲惫,更多的则是心灵上的无所适从。后来我发现,当我学会和自己对话时,身体的疲惫感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内心的满足和力量的迸... 今年是我第一次带一年级小朋友,也是我真正意义上的带班生活,前一个多月我去适应它,这里有快乐、难过和疲惫,更多的则是心灵上的无所适从。后来我发现,当我学会和自己对话时,身体的疲惫感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内心的满足和力量的迸发。我相信,有些奇迹是在坚持中诞生的,当我选择与孩子们在一起时,我获得了新的成长。拼音大闯关体育老师在走廊上贴上拼音版'跳房子'方格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跷跷板 学习单
原文传递
我和木兰交朋友
6
作者 彭舒韵 《当代教育家》 2018年第11期40-41,共2页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是北朝民歌《木兰辞》中的诗句。原本初中才学习的内容,在博才拓维学校,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各个都能自如吟诵。在'全课程'学习中,经典国学成为塑造孩子人格的重要内...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是北朝民歌《木兰辞》中的诗句。原本初中才学习的内容,在博才拓维学校,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各个都能自如吟诵。在'全课程'学习中,经典国学成为塑造孩子人格的重要内容,我们开展的'木兰课程'就是其中之一。多元多维,开启精彩体验在一年级《我爱我家》主题单元学习中,我们带着孩子了解自己、了解家人,可是这些就够了吗?当然不够,还要往前迈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朋友 诵读法
原文传递
我们都不一样,我们都很棒
7
作者 吴沙 《当代教育家》 2018年第11期50-50,共1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