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用红色经典拨动学生心弦——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辛晓明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0年第4期47-49,共3页
红色经典(革命历史文本)由于题材原因,孩子们缺乏深刻的生活体验;这类文本大多思想性强,远离孩子当下的情感思维方式。如何走进特定的经典世界,用语文的方式去触摸,去感悟,进而受到熏陶感染,拨动心中认同的和弦?下面,我以《... 红色经典(革命历史文本)由于题材原因,孩子们缺乏深刻的生活体验;这类文本大多思想性强,远离孩子当下的情感思维方式。如何走进特定的经典世界,用语文的方式去触摸,去感悟,进而受到熏陶感染,拨动心中认同的和弦?下面,我以《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为例谈一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牙山五壮士》 红色经典 和弦 学生 历史文本 生活体验 思维方式 思想性
下载PDF
多吸收 少批判──熊十力与魏书生读书观解读
2
作者 辛晓明 李正东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56,共2页
《思维与智慧》(2008年21期)刊登的《骂出来的学者》一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片段:一次,徐复观向哲学家熊十力请教应该读什么书。熊十力叫他回去读王船山的《读通鉴论》。过了一些日子,徐复观再去,说心得,说书里有很多他不同意的地... 《思维与智慧》(2008年21期)刊登的《骂出来的学者》一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片段:一次,徐复观向哲学家熊十力请教应该读什么书。熊十力叫他回去读王船山的《读通鉴论》。过了一些日子,徐复观再去,说心得,说书里有很多他不同意的地方,接着就一条一条地说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十力 读书观 魏书生 《思维与智慧》 吸收 解读 批判 《读通鉴论》
下载PDF
高峰体验,让教育刻骨铭心
3
作者 辛晓明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9年第4期21-21,共1页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高峰体验”,它是说人在认知过程中如果“感受到一种发至心灵深处的颤栗、欣快、满足、超然的情绪体验”,犹如站在高山之巅,即使那种愉悦短暂,但仍可能特别深刻。在教育中,如何让教育深入孩子的心灵呢?我认...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高峰体验”,它是说人在认知过程中如果“感受到一种发至心灵深处的颤栗、欣快、满足、超然的情绪体验”,犹如站在高山之巅,即使那种愉悦短暂,但仍可能特别深刻。在教育中,如何让教育深入孩子的心灵呢?我认为应积极给孩子创造“高峰体验”的机会,让孩子在高峰体验中领悟道理、获得知识,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看看下面这则短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峰体验 教育 认知过程 情绪体验 心理学 孩子 心灵 领悟
下载PDF
做关注“天空”的教师
4
作者 辛晓明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9年第12期27-27,共1页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关注“天空”.是一种不为眼下所累,始终仰望理想的大志,是一种时时不忘责任的意识,是一种洞烛万象的智慧。教育...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关注“天空”.是一种不为眼下所累,始终仰望理想的大志,是一种时时不忘责任的意识,是一种洞烛万象的智慧。教育,同样需要目光远大、心怀责任、求索终身的关注教育“天空”的睿智群体来支撑。那么,平凡的教师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关注“天空”的教师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黑格尔 哲学家 民族 责任 教育 理想
下载PDF
课前细读:有效教学的重要策略
5
作者 辛晓明 李葆春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9年第9期34-36,共3页
“有效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催生的一种教学理念。即指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各种报纸杂志上刊登了诸多做法。不过,我以为,在教学之前进行充... “有效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催生的一种教学理念。即指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各种报纸杂志上刊登了诸多做法。不过,我以为,在教学之前进行充分的研究,对文本内涵、编者意图、学情现状进行深入细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教学 细读 课前 教学理念 思想指导 教育教学 教学效果 文本内涵
下载PDF
孔子教例里的实效德育
6
作者 陈法俞 辛晓明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8年第8期24-25,共2页
德育的实效性一直是所有德育工作者头疼的问题。学生在校一个样,走出校门一个样的“双面人”现象怎样才能得到根治?从两千多年前圣人的教育典故里,我们也许可以窥出一些门道。
关键词 德育工作者 教例 孔子 人的教育 实效性 学生
下载PDF
多吸收 少批判——熊十力与魏书生读书观解读
7
作者 辛晓明 李正东 《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 2010年第6期62-63,共2页
《思维与智慧》(2008年21期)刊登的《骂出来的学者》一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片段: 一次,徐复观向哲学家熊十力请教应该读什么书。熊十力叫他回去读王船山的《读通鉴论》。过了一些日子,徐复观再去,说心得,说书里有很多他不同意的... 《思维与智慧》(2008年21期)刊登的《骂出来的学者》一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片段: 一次,徐复观向哲学家熊十力请教应该读什么书。熊十力叫他回去读王船山的《读通鉴论》。过了一些日子,徐复观再去,说心得,说书里有很多他不同意的地方,接着就一条一条地说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十力 读书观 魏书生 《思维与智慧》 吸收 解读 批判 《读通鉴论》
下载PDF
人生,能否因一句话而改变
8
作者 辛晓明 王春二虫 《教育艺术》 2009年第2期5-5,共1页
这个名叫《改变一生的赞美》的小故事,是阐述教育艺术的经典案例。 卡耐基小时候是贫民窟里公认的坏男孩。 在他9岁的时候,父亲把继母娶进家门。父亲一边向继母介绍卡耐基,一边说:“亲爱的,希望你注意这个全郡最坏的男孩,他已... 这个名叫《改变一生的赞美》的小故事,是阐述教育艺术的经典案例。 卡耐基小时候是贫民窟里公认的坏男孩。 在他9岁的时候,父亲把继母娶进家门。父亲一边向继母介绍卡耐基,一边说:“亲爱的,希望你注意这个全郡最坏的男孩,他已经让我无可奈何。说不定明天早晨以前,他就会拿石头扔向你,或者做出你完全想不到的坏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 经典案例 教育艺术 卡耐基 贫民窟 男孩 继母 父亲
下载PDF
做个喜悦的老师
9
作者 辛晓明 《师道(人文)》 2010年第3期38-38,共1页
做个喜悦的老师是件幸福的事情。 早晨和女儿跑步去学校,一路上,女儿边跑步边背课文给我听。女儿说昨天她的同桌被老师点名背李白的《静夜思》,结果同桌忘记了诗人的名字。
关键词 老师 《静夜思》 女儿 跑步 学校 课文
下载PDF
心弦微动难入骨
10
作者 辛晓明 《师道(人文)》 2008年第12期35-36,共2页
庄子说,“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不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无奈何”。意思是:真正通达生命真相的人,不去追求生命中不必要的东西。对此,曾听过于丹教授用例子进行了通俗形象的阐述:
关键词 教师 学生 师生关系 《心弦微动难入骨》 散文
下载PDF
走近鲁迅,从何处出发
11
作者 辛晓明 《小学语文教学》 2010年第9期42-43,共2页
新课标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册第五组课文是“初识鲁迅”的单元,第一篇是鲁迅的作品《少年闰土》,后三篇是他人写鲁迅的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编者的意图在单元导读中有充分的体现:为孩子自主走进鲁迅世界打... 新课标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册第五组课文是“初识鲁迅”的单元,第一篇是鲁迅的作品《少年闰土》,后三篇是他人写鲁迅的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编者的意图在单元导读中有充分的体现:为孩子自主走进鲁迅世界打开一扇窗——“让我们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去认识、了解鲁迅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少年闰土》 人教版教材 《有的人》 《一面》 新课标 课文 文章
原文传递
在古诗中与学生美丽相遇
12
作者 辛晓明 《小学语文教学》 2010年第12期51-52,共2页
一本教育专著上说:“课堂,是教师这个人在学科中与学生的相遇。教师成长,是教师不断思辨、完善课堂的过程,是教师积极关注课堂生活中的每一个元素,并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综合素养的过程。”教学时,我以实际教学效果为准... 一本教育专著上说:“课堂,是教师这个人在学科中与学生的相遇。教师成长,是教师不断思辨、完善课堂的过程,是教师积极关注课堂生活中的每一个元素,并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综合素养的过程。”教学时,我以实际教学效果为准则,注意审视自己的语文教学与学生生命相遇后发生的一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教师成长 古诗 课堂生活 教育专著 综合素养 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
原文传递
奔走的沙龙兔
13
作者 辛晓明 《小学德育》 2008年第14期46-46,共1页
在汶川大地震中,都江堰光亚学校的教师范美忠在地震发生那一刻,弃学生不顾第一个跑出教室,而后又自称“只有为了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人,哪怕是我母亲,我也不会管的”。他解释说:“你有救助别人的义务,但你没有冒着极... 在汶川大地震中,都江堰光亚学校的教师范美忠在地震发生那一刻,弃学生不顾第一个跑出教室,而后又自称“只有为了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人,哪怕是我母亲,我也不会管的”。他解释说:“你有救助别人的义务,但你没有冒着极大生命危险救助的义务,如果别人这么做了,是他的自愿选择,无所谓高尚!如果你没有这么做,也是你的自由,你没有错!先人后己和牺牲是一种选择,但不是美德!从利害权衡来看,跑出去一个是一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龙 都江堰 地震 义务
原文传递
从《触摸春天》例谈课前研究
14
作者 辛晓明 李葆春 《小学语文教学》 2010年第3期44-45,共2页
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我以为,在教学之前进行充分的研究,对文本内涵、编者意图、学情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制订科学的教学预案,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关键词 《触摸春天》 有效教学 课前 文本内涵 学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