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触脑脊液神经核形态、细胞结构特性及其疼痛调控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魏静秋 刘鹤 +3 位作者 周芳 鲁显福 张红星 张励才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781-788,共8页
脑和脊髓凭借室管膜上皮构成的脑—脑脊液屏障与脑脊液分隔。但是在中枢神经系统某些部位,一些神经元胞体、树突或轴突直接与脑脊液相接触,被称为“接触脑脊液的神经元系统”。张励才教授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应用CB-HRP特异性地标记出特殊... 脑和脊髓凭借室管膜上皮构成的脑—脑脊液屏障与脑脊液分隔。但是在中枢神经系统某些部位,一些神经元胞体、树突或轴突直接与脑脊液相接触,被称为“接触脑脊液的神经元系统”。张励才教授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应用CB-HRP特异性地标记出特殊的触液神经元系统,在国际上首次将其命名为“接触脑脊液神经核”,简称“触液核”。触液核的发现,第一次为脑实质内存在联系脑—脑脊液的特殊神经结构提供了明确的形态学证据,并推测它可能在脑实质与脑脊液间的物质及信息交换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团队围绕啮齿类和非人灵长类脑内触液核的形态结构、物质表达、基因分析和功能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发现全脑皮质及皮质下核团与触液核有纤维联系,可能参与机体的疼痛、认知和学习记忆、情感、成瘾、紧张应激、内脏活动、嗅觉、视觉、听觉和运动、内稳态调控、能量平衡、体液平衡、睡眠和觉醒、生物节律等功能调控。目前实验已证实触液核与疼痛、吗啡依赖与戒断、学习记忆及应激等有关。本文对触液核的神经生物学特性及其疼痛调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以触液核为桥梁结构的脑—脑脊液双向调节路径的疼痛调控研究提供新线索,为疼痛等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脑脊液神经核 脑—脑脊液屏障 疼痛 疼痛调控 接触脑脊液神经元
下载PDF
青藤碱通过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通路减轻大鼠脑外伤后神经元铁死亡
2
作者 赵树发 李云涛 徐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968-1971,共4页
目的探究青藤碱对大鼠颅脑外伤引起的神经元铁死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am)组、颅脑外伤(TBI)组、TBI+青藤碱(SIN)组、TBI+SIN+Erastin组;建立模型后,实验组每天腹腔注射SIN;SIN+Erastin组每天注... 目的探究青藤碱对大鼠颅脑外伤引起的神经元铁死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am)组、颅脑外伤(TBI)组、TBI+青藤碱(SIN)组、TBI+SIN+Erastin组;建立模型后,实验组每天腹腔注射SIN;SIN+Erastin组每天注射SIN和Erastin;Sham和TBI组腹腔内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TBI后3d,通过大鼠神经功能损伤(NSS)评分量表评价神经功能,通过免疫荧光检测NeuN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表达,通过生物化学法检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水平,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技术检测相关蛋白表达。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NSS评分显示,TBI+SIN组评分[(1.80±0.84)分]低于TBI组和TBI+SIN+Erastin组[(3.40±0.89)、(3.40±0.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3.56,P<0.05)。GSH和MDA检测结果显示,TBI后脑组织GSH含量降低(0.43±0.11,t=4.62,P<0.05),MDA含量升高(2.88±0.32,t=5.43,P<0.05);SIN治疗后GSH含量升高(0.73±0.12,t=3.12,P<0.05),MDA含量降低(1.88±0.33,t=2.88,P<0.05);与TBI+SIN组比较,Erastin处理后GSH含量降低(0.44±0.15,t=7.15,P<0.05),MDA含量升高(2.50±0.26,t=5.12,P<0.05);Westernblot分析结果显示,TBI后脑组织SLC7A11(0.57±0.18,t=3.72,P<0.05)和GPX4(0.49±0.23,t=5.34,P<0.05)表达降低,SIN治疗使SLC7A11(1.13±0.26,t=5.25,P<0.05)和GPX4(1.63±0.31,t=4.93,P<0.05)表达升高;Erastin处理后SLC7A11(0.52±0.14,t=3.89,P<0.05)和GPX4(0.64±0.38,t=5.18,P<0.05)表达降低;免疫荧光染色显示,TBI后大鼠皮层NeuN(75.40±4.26,t=10.20,P<0.01)和GPX4(80.20±7.55,t=9.54,P<0.05)阳性细胞显著减少,SIN治疗后NeuN(112.40±8.35,t=7.59,P<0.05)和GPX4(120.40±8.14,t=9.47,P<0.01)阳性细胞增加;TBI+SIN+Erastin组NeuN(80.41±7.14,t=10.33,P<0.05)和GPX4(82.15±4.59,t=11.67,P<0.01)阳性细胞少于TBI+SIN组。结论仑青藤碱通过SLC7A11/GPX4通路改善颅脑外伤引起的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 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颅脑外伤 铁铁死亡
原文传递
无创神经调控技术对全麻患者术后睡眠功能紊乱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杰 曹君利 刘鹤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1322-1332,共11页
无创神经调控技术是主要通过电刺激、磁刺激等对神经功能状态进行调控的一种非侵入性、安全、便捷的有效治疗手段。近年来,无创神经调控技术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脑功能调控的相关研究和治疗,其在脑卒中患者的认知障碍调控、抑郁、焦虑、谵... 无创神经调控技术是主要通过电刺激、磁刺激等对神经功能状态进行调控的一种非侵入性、安全、便捷的有效治疗手段。近年来,无创神经调控技术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脑功能调控的相关研究和治疗,其在脑卒中患者的认知障碍调控、抑郁、焦虑、谵妄、失眠等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上都有相关研究证实。临床科室如神经内科、康复科、疼痛科等多学科都广泛运用无创神经调控这一技术,但其在围术期的应用较少,尤其是针对全麻患者术后睡眠功能紊乱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术后睡眠功能紊乱是术后一个常见且容易被忽视的并发症,常表现为术后睡眠结构紊乱、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时长明显缩短等,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睡眠功能更容易受影响。术后睡眠功能紊乱涉及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等很多影响因素,影响患者整个围术期甚至出院后的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神经调控技术 全身麻醉 术后管理 睡眠 术后睡眠功能紊乱
下载PDF
脑靶向肽Angiopep2包载si-WDR4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抑制胶质母细胞瘤增殖
4
作者 钱彩华 笪明珍 +1 位作者 李云涛 聂小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956-1959,共4页
目的 探究脑靶向肽Angiopep2包载si-WDR4对胶质母细胞瘤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制备Angiopep2/si-RNA,并检测其包封率和摄取率;在体外,分别对U87细胞进行磷酸盐缓冲液(PBS),Angiopep2/si-NC,si-WDR4和Angiopep2/si-WDR4处理,通过实时... 目的 探究脑靶向肽Angiopep2包载si-WDR4对胶质母细胞瘤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制备Angiopep2/si-RNA,并检测其包封率和摄取率;在体外,分别对U87细胞进行磷酸盐缓冲液(PBS),Angiopep2/si-NC,si-WDR4和Angiopep2/si-WDR4处理,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WDR4的mRNA含量,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WDR4、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蛋白激酶B(Akt)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检测U87细胞活力,通过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检测U87细胞的增殖;在体内,通过U87-Luc细胞构建异种原位移植瘤模型,7 d后,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PBS、Angiopep2/si-NC、si-WDR4和Angiopep2/si-WDR4.第28天,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检测肿瘤双荧光素酶活性,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肿瘤大小.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Angiopep2对si-WDR4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在N/P比为3∶1时形成完整复合物,并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对si-RNA的摄取;在体外,与Angiopep2/si-NC 比较,Angiopep2/si-WDR4 处理能降低 U87 细胞内 WDR4 的 mRNA(0.21±0.14,t=4.13,P<0.05)和蛋白水平(0.42±0.17,t=3.53,P<0.05),减少 PI3K(0.34±0.19,t=5.17,P<0.05)和 Akt(0.24±0.17,4.26,P<0.05)的表达,降低 U87 细胞活性(52.00±11.33,t=4.59,P<0.05),减少 EdU 阳性细胞数(23.00±7.28,t=12.12,P<0.05);在体内,Angiopep2/si-WDR4 处理后裸鼠脑组织双荧光素酶活性降低(10.02±2.06,t=6.14,P<0.05),肿瘤相对体积减小(0.38±0.17,t=7.42,P<0.05).结论 Angiopep2/si-WDR4能促进肿瘤细胞对si-WDR4的摄取,抑制胶质母细胞瘤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Angiopep2/si-WDR4 细细胞增殖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B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二甲双胍重塑创伤性脑损伤后免疫环境抑制神经元死亡
5
作者 陈美琴 邱晟 +1 位作者 夏森林 苏忠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2-294,共3页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创伤性脑损伤免疫环境及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将SPF级健康成年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检测促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创伤性脑损伤免疫环境及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将SPF级健康成年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检测促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抗炎性细胞因子IL-4、IL-10、IL-13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CD206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水平;通过Fluoro-Jade B染色的实验方法,计算神经元的死亡个数,组间采用t检验。结果通过Real-time PCR技术检测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实验组促炎因子IL-6(1.00±0.74)、IL-1β(2.08±0.86)、TNF-α(1.32±0.15)表达量低于对照组IL-6(1.67±1.31)、IL-1β(2.92±0.20)、TNF-α(2.47±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6(t=-17.212,P<0.05)、IL-1β(t=14.872,P<0.05)、TNF-α(t=-20.929,P<0.05);实验组抗炎因子IL-4(1.47±0.43)、IL-10(2.16±0.25)低于对照组IL-4(2.12±0.12)、IL-10(2.86±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4(t=-5.961,P<0.05)、IL-10(t=-7.942,P<0.05);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细胞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实验组iNOS(0.378±0.033)低于对照组(0.566±0.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813,P<0.05);实验组CD206(0.628±0.035)表达高于对照组(0.313±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20,P<0.05);通过FJB染色统计FJB阳性细胞个数,实验组神经元个数(18.27±1.98)明显低于对照组神经元个数(53.60±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638,P<0.05)。结论二甲双胍治疗TBI,不仅抑制神经元死亡而且减少神经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创伤性脑损伤 炎症 神经元
原文传递
癌症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焦虑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春颜 刘鹤 +3 位作者 陶明姝 陈德贤 韦琪 曹君利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094-1099,共6页
癌症仍是目前世界难以攻克的医学难题,手术是目前大多数癌症的主要治疗手段。癌症患者在接受手术过程中,总会伴随着各种共病情绪,其中最为明显的不良情绪是焦虑。近年来研究表明癌症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往往影响患者预后。文章主要从围手... 癌症仍是目前世界难以攻克的医学难题,手术是目前大多数癌症的主要治疗手段。癌症患者在接受手术过程中,总会伴随着各种共病情绪,其中最为明显的不良情绪是焦虑。近年来研究表明癌症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往往影响患者预后。文章主要从围手术期焦虑的流行病学、发生机制、焦虑对癌症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及防治措施等进行综述,以关注共病情绪问题为切入点,为促进癌症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提供新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围手术期共病情绪 焦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